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教師教學設計與反思案例精品多篇

教師教學設計與反思案例精品多篇

幼兒園教學反思的案例 篇一

有一天,早晨大課間,我正在組織小朋友們上廁所,玲玲走過來告訴我說佳佳摔倒把褲子弄髒了。於是我過去拉起佳佳,並準備給弄乾淨,沒想到,傑傑也過來給往淨弄,很讓我感動。回頭再一看,大部分幼兒用手捏着鼻子,一副厭惡的表情。

平時我們總是耐心教育幼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照顧,而現實當中卻是另一番景象。於是,我幫佳佳弄好衣服後,關心地問她:“佳佳,剛纔大家都笑你,你心裏好受嗎?”佳佳難過地搖搖頭。接着,我向小朋友提出一個問題:“看到別人摔倒了,你會怎麼辦?”有的小朋友說:“不應該笑話她。”“應該拉他一把,不應該。”大家發言非常積極,最後經過討論:小朋友知道我們大班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會有困難,都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們應該像一家人一樣熱心幫助朋友。

這次突發事件,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同情心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爲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爲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可孩子們總會長大,總會離開父母築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作爲幼兒教師,培養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幼兒園教學反思的案例 篇二

每週一上午的第二個活動是我們班的撕紙特色活動,在這一個特色活動中,我們會安排一個有關撕紙的手工活動,這周的撕紙特色活動是學習對稱撕紙“愛心”。在活動之前,單老師已經爲孩子們準備好了撕紙的材料,對稱摺疊好的粉紅色紙,紙上還畫好了半個愛心輪廓。當我看到這些準備好的材料時,還對她說:“我們老師是不是做的太多了,他們就撕一下而已,應該會的。”單老師說:“顧老師,你不要太高估他們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是很弱的。”我也就贊同了單老師的看法,於是開始教授孩子們什麼對稱、如何撕愛心的過程了。等到孩子們拿到撕紙材料開始自己獨立撕紙時,問題就出現了:有的孩子把愛心差點分成了兩半、有的孩子拿着紙不動嘴裏一直唸叨“我不會撕”、有的孩子只顧着撕紙沒有照着愛心輪廓來撕、有的孩子叫會撕的小朋友幫他撕……當然也有成功的孩子,但是寥寥無幾。爲什麼我認爲的一個極其簡單的對稱撕紙,在我們班實施的時候會發現這麼多的問題呢?活動結束後我開始反思。

一、動手操作的機會太少

雖然從上學期開始,我們班每週的撕紙活動都會開展,但是僅僅一週一次的撕紙活動完全不能達到孩子撕紙練習的效果。再加上孩子平時的動手機會也是少之又少,特別是在家裏,家長一來擔心孩子的危險,不讓孩子接觸剪刀這類美工工具,二來怕孩子把家裏弄得一塌糊塗,不讓孩子玩撕紙、手工等會製造出他們認爲是一些垃圾的活動。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得不到相應的練習,以至於孩子們在撕紙的時候會出現小手不靈活未能完成撕紙作品的現象。

二、幼兒手指肌肉發育不成熟

孩子的身體各部分的發育都有一定的時間段,可能小班孩子的手部肌肉發育還沒有很好的發育,特別是需要手指活動的這一精細動作,小班孩子還是有困難的。針對這個手指肌肉不發達的現象,我們老師可以多創設一些可以幫助孩子發展手部精細動作的遊戲活動,比如:扣鈕釦、串珠子、塗色等。這樣孩子在這些遊戲活動中就能更好地發展他們的手部精細動作。

三、個別幼兒膽子太小不敢嘗試

我班孩子的個別差異較大,動手能力差異也就很明顯。這些膽小的孩子,他們之所以不敢動手撕紙,一是可能是因爲怕撕壞作品所以遲遲不敢動手撕紙;二是可能是因爲不知道從哪個地方開始下手,如果老師給他撕開一個口子,估計他就會開始獨立進行撕紙了;三是可能在老師教授的時候沒有聽,他不知道做些什麼。針對這些現象,在今後的撕紙活動中我們老師要特別鼓勵這些膽小的孩子大膽撕紙,告訴他們撕壞了沒有關係,只要是自己撕出的作品都是非常棒的。還有教師要在幼兒操作之前,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夠看得到自己的示範,而且要用各種形式吸引孩子來看示範活動。

四、整班操作導致教師指導不及時

撕紙活動適合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因爲區域活動人少,便於老師指導。而我們整班進行撕紙活動,孩子們同時進行,當老師在指導其中一組孩子的時候,可能就有其他組的小朋友因爲沒有得到及時的指導已經把操作材料給破壞了。這樣等到老師來指導的時候已經沒有材料再讓孩子重新進行撕紙活動了。針對孩子得不到及時的指導這一問題,我們暫時只能多爲孩子準備一些操作材料,萬一孩子在操作失誤的情況下能夠有再次撕紙操作的機會。

教師教學設計與反思案例 篇三

活動目標:

1. 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感受詩歌所展示的快樂情趣。

2. 通過圖夾文的形式,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漢字:爸爸、媽媽、奶奶。

3. 喜歡主動和大人打招呼,樂意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活動準備:

1. 幼兒用書人手一份。

2. “爸爸、媽媽、奶奶、娃娃”漢字卡片以及圖片。

活動過程:

一. 教師與幼兒交談,語言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東西是甜的嗎?

2. 你們說了這麼多好吃的甜東西,今天,我也想說一樣甜甜的東西,我要說的和你們說的都不一樣,它不是吃的東西,你們想知道嗎?

二. 教師朗誦兒歌《甜嘴巴》,幼兒欣賞兒歌,初步瞭解兒歌內容。

提問:

1. 兒歌裏說了些什麼?

2. 小娃娃有一張怎樣的嘴巴呢?

3. 她喊了誰?大家高興嗎?

三.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鼓勵幼兒閱讀以圖夾文的形式出現的兒歌,幫助幼兒理解內容。建議提下列問題:

1. 爲什麼說小娃娃是甜嘴巴呢?

2. 你喜歡小娃娃嗎?

3. 小娃娃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呀?

四. 師生一起閱讀兒歌《甜嘴巴》。

五. 幫助幼兒觀察圖夾文,邊指漢字邊念兒歌,鼓勵幼兒感知、認識漢字“爸爸、媽媽、奶奶、娃娃”。

六. 爲圖片找漢字卡片朋友。“爸爸、媽媽、奶奶、娃娃”圖片和漢字,啓發幼兒爲漢字卡片找圖片朋友。

七. 幼兒學習並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老師再次朗誦兒歌。鼓勵幼兒跟念,並組織幼兒討論:你要做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啓發幼兒在平時遇到熟悉的人要主動打招呼,做個有禮貌的小朋友

2 蝴蝶找花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貼貼,激發孩子對美的感受(美指的是花美、蝴蝶美、願意幫助別人的寶寶更美)。

2.嘗試用幾種方法粘貼蝴蝶。感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和寶寶一起在活動室的牆上、玩具櫥上佈置各種各樣的花,讓寶寶們覺得我們的活動室很美。

2.製作多媒體課件“蝴蝶找花”(多媒體色彩鮮豔又有動感),歌曲《好朋友》錄音帶。

3.蝴蝶每人3、4只(有的背面有雙面膠,有的沒有)、膠水、漿糊、小毛巾、筐子等。

活動過程:

1.看看說說

(1)引發興趣:出示“蝴蝶找花”的幻燈片,和寶寶們一起說說幻燈片上的內容。

(2)教師邊演示幻燈片邊講故事《蝴蝶找花》。

師:小蝴蝶找到了美麗的花寶寶。它們唱歌、跳舞真高興。

2.找找貼貼

(1)出示一隻背面有雙面膠的小蝴蝶:“小哥哥——,小姐姐——,誰來幫幫我,我想找花寶寶做朋友。”(請寶寶們幫小蝴蝶找花寶寶,貼好後,請寶寶說說是怎麼把小蝴蝶貼到花上的:)

(2)小蝴蝶背後沒有雙面膠怎麼辦?請寶寶說說或去找找,用什麼方法也可以把小蝴蝶貼到花上?(漿期、膠水)

(3)寶寶幫蝴蝶找花,教師重點觀察寶寶是用何種辦法來粘貼的。

3.唱唱跳跳

一起唱唱跳跳《好朋友》,感受你快樂。我快樂,大家都快樂的積極情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以遊戲貫穿始終。2~3歲幼兒的注意和記憶是短暫的、不隨意的,我在活動中,把落腳點放在關注幼兒的情感上,通過幾個層層遞進的環節,嘗試把美的情感貫穿於活動的始終,讓幼兒在一種愉快、寬鬆的氛圍中,幫助小蝴蝶找朋友,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豐富有趣的情景,激發了孩子的學習動機,有利於幫助孩子積累各種基本經驗。喜歡重複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在看幻燈時,孩子們會反覆地學說:紅花、黃花,並與電腦裏的花、蝴蝶積極互動,充分融入到情景中。

3 小雞吃蟲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使兩組物體一樣多。

2、體驗操作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母雞頭飾,小雞、蟲各三隻,幼兒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雞吃蟲

1、學小雞走路

老師:我的小雞寶寶在哪裏啊?小雞寶寶真乖,今天媽媽帶你們去找好吃的好嗎?你們喜歡吃什麼?那我們一起去吃蟲吧!

幼兒學小雞走路,雞媽媽念兒歌:“小雞小雞嘰嘰嘰,找找小蟲嘰嘰嘰。”雞媽媽說:“小蟲找到了!”小雞做吃蟲狀。

2、學兒歌

老師:你們吃飽了嗎?那我們一起回家吧!

二、小雞找蟲

1、給小雞排隊

老師:嘰嘰嘰,誰來了?請寶寶給小雞排隊。(個別幼兒操作)

老師:我們一起數數有幾隻小雞?(3只)

2、吃蟲子

老師:小雞餓了,要吃東西了,小雞喜歡吃什麼?

(出示2條蟲,個別幼兒操作)

老師:每隻小雞都吃到蟲子了嗎?哪隻雞沒吃到?爲什麼沒吃到?

老師:小雞有幾隻?小蟲有幾條?誰多誰少?

老師:怎樣才能使每隻小雞都吃到蟲?(再出示一條蟲,請幼兒貼)

老師:數一數有幾隻小雞幾條小蟲?一隻小雞一條蟲,一隻小雞一條蟲……現在每隻小雞都有蟲子吃了嗎?

三、比多少

1、出示示範紙1

老師:這張紙上有什麼?還有什麼?有幾條蟲子?一樣多嗎?每隻雞都能吃到蟲子嗎?

2、出示示範紙2

老師:這張紙上有幾隻雞?有幾條蟲子?每隻雞都有蟲子吃嗎?那我們想個什麼辦法幫助這隻小雞?

3、出示示範紙3

老師:紙上有幾隻雞?有幾條蟲子?想各辦法把他們變得一樣多?

4、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四、結束教學活動。

4 小蝌蚪

活動目標:

1、在有困難時能進行語言求助。

2、激發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胸飾魔法場景,配班教師扮演魔法師

活動重點:學說“請你幫幫我。”能力弱的幼兒學說“幫幫我。”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小蝌蚪水裏遊,搖搖尾巴點點頭,媽媽、媽媽在哪裏,寶寶找你不停留。”(念兒歌進場)

“咦?媽媽是誰呀?我們去找找吧!”

二、過程

1、教授咒語“請你幫幫我!”,並講解遊戲規則。

“找媽媽的路可不好走,有三道魔法門,要從門裏的魔法師手上拿到媽媽的畫像,可是想通過魔法門要先學會一句咒語‘請你幫幫我!’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通過三道魔法門拿到三張圖畫拼在一起就能看見媽媽啦!準備好了嗎?出發——”

2、拼圖

“三張圖片都拿到了,我們真是一羣能幹的小蝌蚪,現在把圖片拼起來看看我們的媽媽是誰——”“看!她是誰?”(幼兒回答)

3、教師引導幼兒遊戲

第一道門:請幼兒一起說,並引導幼兒說出想幫什麼忙。

第二道門:請部分幼兒一起說,並引導幼兒說謝謝。

第三道門:請個別幼兒說,並繼續引導幼兒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