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說木葉教學設計多篇

說木葉教學設計多篇

《說木葉》教學設計 篇一

《說木葉》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瞭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3、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能力分析詩歌同類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習本文從多個詩句中“木”這一意象的共同特徵歸納出詩歌語言暗示性這一特質的方法——歸納法,使學生能夠依據既有知識概括出共性的東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學生掌握通過運用精到的比較,分析問題,闡發了觀點的方法。

3、使學生掌握化抽象的理論問題爲形象的實感的方法。

(三)情感及價值觀目標

用詩句的優美意蘊來打動學生,創設美的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對詩的熱情,使學生感受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澱,喚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中國古典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難點: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詩中“木葉”的藝術特徵而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三、教學媒體設計闡述

以現代教育理論爲指導,以學生髮展爲目標,依據基於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起來的中學語文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結合本篇課文本身的特點,設計本節多媒體課堂教學方案,以此作爲教育信息化和課程改革的有益嘗試。

教學媒體的總體設計的目的和思路如下:

1、春風化雨,化抽象爲形象,點化於無形。林庚先生深諳詩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詩歌創作與鑑賞的玄機,撩開了詩歌神祕的面紗。但林先生沒有擺出那種“理論”的面孔來嚇唬讀者,沒有故弄玄虛地搬弄術語,而是把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於古詩“木葉”意象的捕捉和闡釋中。這樣,讀者也會在一種“潛在的力量”的影響下,不知不覺地參悟了深蘊其中的道理,走進詩歌的殿堂。解讀這篇文章時,教者也應藉助這種“潛在的力量”,通過多媒體課件,巧妙運用聲、色,形,爲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與無形中點化學生,引導他們含英咀華,於細微處見精神,認真體味“木”、“樹”等詞語不同的意味和藝術效果,解讀詩歌的內涵和抒情意蘊,從而瞭解詩歌的語言特點,把握鑑賞詩歌語言的方法。

2、創設詩意氛圍,使學生情感體驗更深,學習興趣更濃,促進思索、探究。

通過詩意的語言、精美的畫面、以及感染力極強的朗誦,給他們提供近似身臨其境的感性的替代經驗,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讓學生深入觀察、認識、理解和思考,真正做到探究式學習,進而發展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3、增大信息量,超越教材。

教材只是一個例子。在掌握了本文的主要內容之後,可藉助媒體,大量引入課外同類文學現象,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激發他們學習的潛能,真正提高學生獨立分析鑑賞的能力,使他們品嚐成功的喜悅。

四、教學過程:(一)教學媒體

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計算機、大屏幕投影

(二)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學習法

(三)主要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請你們說出你最喜歡的詩句。並做一個簡要的分析。

2、師: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的”,他們似乎參透了深奧的美學和心理學原理,創造了耐人“觸摸”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謂的科學的解答的,需要我們用心靈去解讀。多媒體顯示 :“詩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纔會噴涌而出。”

同學們,就讓我把這幾句話作爲本堂課的“題記”獻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帶着的激情和想象,走進詩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葉”和“樹葉”的區別,探究由“木葉”發展爲“落木”的原因,比較“木葉”“落葉”及“黃葉”,進而把握“木葉”的藝術特徵。

多媒體顯示“木葉”二字,問1:從概念上講,“木葉”就是什麼? 討論,明確:就是“樹葉”。

問2:那麼,二者在“藝術形象”上一致嗎?請思考。(同時顯示三幅畫)

明確: 意象

顏色

觸覺

意味

樹葉

褐綠色

密密層層濃陰

繁密充實

木葉

微黃

乾燥不溼潤

疏朗

飄零之意

落葉

繁密綠色

飽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疏朗與綿密交織,一個迢遠而美麗的形象。(引導學生理解並板書)

補充:比較“疏朗”與“疏落”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疏落:稀疏零落、稀稀落落。例如疏落的晨星

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請同學們憑着自己的感覺,以及對課文的理解,確定一下這三幅畫與“木葉”“樹葉”的對應關係。

思考: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爲什麼會給人如此不同的感覺呢?請同學們結合作者所引用的詩句來體會。

在多媒體顯示文中所引詩句時並引導學生思考:

引1:

樹:后皇嘉樹,橘徠服兮。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葉:葉密鳥飛得,風輕花落遲。

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

思,悟:這所有的詩句,都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明確:枝繁葉茂,濃陰匝地 引2:

木葉:亭皋木葉下,隴首秋去飛。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落木: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思,悟,討論:體會這幾句詩給你的感覺。並注意由“木葉”到“落木”的發展及其關鍵之處。(爲幫助學生體會,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誦。)明確:蕭瑟、淒涼。關鍵之處在於“木”字。

多媒體顯示:木 屈原開始把它準確地用在一個秋風葉落的季節之中

比較:“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與“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讓學生自己體味,同時藉助畫面給學生形象的認識。)

討論後明確:“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予人以一種飽滿感,感覺到了層層樹葉的波動。而“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則是一種落木千山的畫面,感覺到的是是“空闊”。

小結:,這就是“木”字在古詩中的藝術特徵。(多媒體顯示)提問:爲什麼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木”暗示了“落葉”呢?

明確:因爲“木”具有“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幹,把“葉”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思考:“木葉”暗示的究竟是怎樣的“落葉”呢?

體會:“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木葉”、“落葉”、“黃葉”帶給我們的感覺是否一樣?

明確: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中“木葉”飄零中透些微黃,“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中“落葉”則飽含水份,繁密,而“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的“黃葉”微黃但不幹燥,無飄零之意。

結論:“木葉”暗示的是“落葉的微黃與乾燥”,帶給我們的是“整個秋天的疏朗的氣息”。(多媒體顯示)這就是“木葉”的藝術特徵。請同學們再結合“洞庭波兮木葉下”的畫面(顯示)體會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寫作目的,把握詩歌語言的特點;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思考:本文僅僅是爲了介紹“木葉”的藝術特徵嗎?寫“木葉”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確:是爲了闡述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多媒體顯示)

提問:作者又是如何闡釋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的呢?

明確:這種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於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爲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詩歌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啓示性(多媒體顯示)。討論: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卻擬題爲 “說‘木葉’”,若改爲 “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爲如何?

明確:標題若擬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就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而標題擬爲 “說‘木葉’”,就可以把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於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化深奧爲簡單,化抽象爲形象,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多媒體顯示)

(四)思考同類文學現象,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瞭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師:詩歌的語言富於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因此,我們在鑑賞詩歌的時候,不僅要品嚐言內的意思,而且要品嚐言外意味。(多媒體顯示)

思考1: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如“月”“梅”“柳”“杜鵑”等。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月亮”意象的藝術特點。(多媒體顯示《一剪梅》《相見歡》兩首詞及其畫面)討論,結論:望月懷遠(多媒體顯示)

思考2:請根據你所熟悉的梅花詩,說說“梅”這個意象的特點。(學生列舉後,播放《山園小梅》的flash動畫,並顯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討論,結論:高貴,聖潔,堅貞。(多媒體顯示)

師:我國古典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於具有相對穩定的盛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請同學們注意一下,有時候,詩人把同一意象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裏,使之表現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愛桃花,寫過一首詠桃詩:“禁苑春暉麗,花蹊綺樹裝。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風共一香。如何仙嶺側,獨秀隱遙芳。”而杜甫卻說“輕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貶得一錢不值。再如毛澤東和陸游的兩首《卜算子?詠梅》,就境界迥異。(多媒體顯示)

(五)佈置作業:古代詩歌中寫“梅”的不勝枚舉,所表現的感情不盡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幾首,請再找出一些,寫一篇鑑賞性小論文。

(六)結束語:同學們,我們生長在一個詩的國度裏,詩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遺產,更是我們的驕傲。希望同學們在今天品味詩句的審美體驗之後,能更加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讀詩,學詩,愛詩,成爲一個個有激情,有修養的小詩人。最後,請讓我把下面這首詩獻給同學們,作爲今天的結束: 風雅頌是詩,古樂府是詩;

三閭大夫的狂放是詩,詩仙太白的神遊是詩; 大江東去是詩,把酒臨風也是詩;

詩,可以靜靜的坐下傾聽;也可以在微雨街頭溫柔吟唱„„ 愛詩,其實是在愛着,我們的生活。(多媒體顯示)

五、板書設計

說“木葉”

意 象

顏色

觸覺

意味

樹葉

褐綠色

密密層層濃陰

繁密充實

木葉

微黃

乾燥不溼潤

疏朗

飄零之意

落葉

繁密綠色

飽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疏朗與綿密交織,一個迢遠而美麗的形象。

六、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

1、本節課基於現代信息技術,以學生的發展爲主要目標,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思考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爲學生創造了形象的、具有審美意趣的學習情景,激發了學生思考、探究興趣。

2、本節課努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鑑賞能力、自學能力等)、思維方式、思維習慣、和探索精神。

不足之處:

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僅關注結果,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和探究的方法,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促

說木葉教學設計 篇二

說“木葉”教學設計

玉門油田一中

一、導語:

從屈原開始,中華纔有了以文學著名於世的作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稱“騷體”),被譽爲“衣被詞人,非一代也”,開創了浪漫主義的先河,他善於用美人、香草,以喻君子;惡木穢草,以喻小人。通過比興手法把君王信讒、奸佞當道、愛國志士報國無門的情景,寫得淋漓盡致。其實除了香草美人外,他還創設了一個典型意象——木葉,自誕生之日起,它的鮮明形象就獲得文學家們的青睞,成爲詩人們筆下鍾愛的物象。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說“木葉”》看看我國著名詩人及詩歌理論家林庚是怎樣理解“木葉”這個物象的。

二、以文章最後一段爲總綱,分析文章。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裏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金。相去無幾:二者距離不遠或差距不大。一字千金:文辭精妙,不可更改。(1)“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

木:木,甲骨文像上有枝幹、下有根系的一棵樹。造字本義:名詞,紮根於土地的樹。樹:甲骨文(木,小樹)

(豆,盛器)

(又,抓),表示手持木苗栽種在盆子裏。《説文解字》:樹,生植之緫名。從木,尌聲。《說文解字》:樹,播種、培育、種植等農事的總稱。字形採用“木”作邊旁,採用“尌”作聲旁。

(2)設問:爲什麼“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裏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

要求:研習第3段,找出關鍵句

“原來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於一般的概念,差一點就會差得很多;而詩歌語言之不能單憑藉概念,也就由此可見。從概念上說,“木葉”就是“樹葉”,原沒有什麼可以辯論之處;可是到了詩歌的形象思維之中,後者則無人過問,前者則不斷髮展。”

得出結論:詩歌用形象思維,不用概念思維。作者主要藉助“木”字來說明詩歌的這一特性。

三、設問:作者在分析“木”字時抓住了它的兩個藝術特徵,請問分別是什麼?

明確:1.它彷彿本身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

2.暗示了顏色性。

(1)研習第四段,重點分析“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

1.分析詩句:“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吳均的《答柳惲》)

答柳惲 南北朝:吳均

清晨發隴西,日暮飛狐谷。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霧露夜侵衣,關山曉催軸。君去欲何之?參差間原陸。

翻譯:金秋皓月當空照,涼氣充滿萬山林;西風呼嘯連日不停,折斷高樹揚起沙塵。

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

“秋月照層嶺”四句想象柳惲旅途中的景象與經歷,極言其風霜霧露之苦。秋月照在層層的高嶺之上,令人感到悽清而幽冷,寒風吹拂着高高的樹木,枯黃的樹葉紛紛飄零。“掃”字下得極有力,使人想見寒風陣陣,木葉盡脫的景象,渲染出了邊地秋天的蕭殺氣氛。得出結論:高木”則空闊 2.分析詩句:“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樹高容易生悲風,海水浪涌起大波。悲風:勁疾之風。高大的樹木往往招惹淒厲勁疾的巨風,浩瀚的大海常常掀起洶涌澎湃的浪濤。這裏託物喻人,從表面上看,描寫的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實際上是現實政治氣侯的象徵,曲折地反映了宦海的險惡風浪和政治上挫折所引起的作者內心悲憤和憂懼。

得出結論:“高樹”則飽滿,“木”比“樹”更顯單純。(2)分析研習第六段,重點分析“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徵

1.重點分析:“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補充:

《湘夫人》是《楚辭•九歌》組詩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詩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語調去寫,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達了赴約的湘君來到約會地北渚馳神遙望,卻祈之不來,盼而不見湘夫人的惆悵和迷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開篇寫湘君帶着虔誠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來。這是一個環境氣氛都十分耐人尋味的畫面:涼爽的秋風不斷吹來,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樹葉飄落。望斷秋水、不見伊人的湘君搔首躕躇,一會兒登臨送目,一會兒張羅陳設,可是事與願違,直到黃昏時分仍不見湘夫人前來。“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對渲染氣氛和心境都極有效果,因而深得後代詩人的賞識。

得出結論:微黃乾燥

2.“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曹植《美女篇》)“妖”,妖嬈;“閒”通“嫺”,嫺靜。得出結論:碧綠柔軟

四、分析“木”它何以會有這個特徵,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性的問題 “木”的暗示性:具有着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想起了樹幹,疏朗 “葉”的暗示性:濃陰 例證:“午陰嘉樹清圓。”(周邦彥《滿庭芳》)“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翻譯:風使春季的鶯雛長大,夏雨讓梅子變得肥美,正午茂密的樹下圓形的陰涼籠罩的地面。賞析:黃鶯的雛鳥在和風中長大了,梅子也在雨水的滋潤下日益成熟。中午的時候,天陰沉沉的,樹木更見美好,葉子清亮,給人珠圓玉潤的感覺。“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三句,固然是寫景,但也點明瞭時令。

五、總結:林庚先生作爲詩歌理論家,他寫作本文與一般的鑑賞文章不同,不是就事論事,既是一位深諳詩歌妙道的學者,也是一位暢遊詩歌海洋的高手,擁有開闊的視野,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關於“木葉”的詩句進行分析論證,縱橫捭闔。而且有比較的眼光,抓住事物的本質,將“木”與“樹”、“木葉”與“落木”進行比較,使讀者印象深刻。應該說這是一種超出了理性限制的研究方法。而這一切,正式中國古代的文學批評方法所獨具的特點之一。

六、佈置作業:

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鯤鵬”意象。

研究方法:(1)收集有關“鯤鵬”的古詩進行鑑賞探究(2)班級交流。參讀作品: 杜甫《泊岳陽城下》,李白《上李邕》,白樸《木蘭花慢題闕》,蘇軾《催試官考較戲作》,毛澤東《送縱宇一郎東行》等。

教學設計:《說木葉》 篇三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由“木葉”而闡釋的中國古典詩歌語言暗示性特點;

2、瞭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相對穩定的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3、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學生古典詩歌素養,領悟國學奧妙。教學難點

1、如何理解古詩中“木葉”的藝術形象;

2、古詩人爲什麼用“木葉”而不用“樹葉”的道理。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主要信息讀懂課文,掌握知識;

2、比較閱讀法;

3、舉一反

三、觸類旁通; 教學設計 總體構思 《說“木葉”》是高中語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一篇介紹古典詩歌鑑賞知識的文章,讓中學生對古典詩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應最大限度地挖掘其鑑賞詩歌的示範作用,以“木葉”說開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理解古典詩歌中意象相對穩定的特點,提高中學生理解和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潛心鑽研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理解古詩中“木葉”的藝術形象,弄清“木葉”、“樹葉”、“落木”這幾個意象的特點及區別。然後,舉一反

三、觸類旁通,通過鑑賞例解,教會學生明確理解古詩的關鍵是解讀意象。最後,將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興趣引向深入:教師將自己平時的詩詞作品給學生示例,要求學生課外學習仿寫古典詩詞,激發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興趣和積極性,將被動學習轉爲主動進取,領悟國學奧妙,傳承國學文明。研讀課文

一、讓學生潛心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摘錄出所引用的下列詩句,並揣摩老師分列 排列的用意:(板書或多媒體顯示)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洞庭始波,木葉微脫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木葉下,江連波,秋月照浦雲歇山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葉密鳥飛得,風輕花落遲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皎皎雲中月,灼灼葉中華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處征戍憶遼陽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午陰嘉樹清圓

二、教師引導學生理解上述詩句,初步領會作者引用詩句闡明問題的寫法:

1、比較一下,看上面兩列詩句按什麼規律排列?(1)學生思考,然後指名學生試答;(2)教師明確:

左邊的詩句中全有“木葉”或“落木”這樣的意象,反映的是秋天的景象,而 右邊的詩句沒有“木葉”或“落木”這樣的意象,有的只是“樹”、“綠葉”、“落葉”一類的意象,反映的是夏季枝繁葉茂的景象。

2、上述左邊一列運用了“木葉”或“落木”的詩句,有什麼共同特點?(1)學生思考,然後指名學生試答;(2)教師明確:

① 都是秋季;②都有“秋風掃落葉”的意境;③“木葉”和“落木”給人的感覺 是乾燥的,是疏朗的清秋的氣息;④有色彩上“幹黃”的感覺。

3、上述右邊一列運用了“樹”、“綠葉”、“落葉”的詩句,有什麼共同我處特點?(1)學生思考,然後指名學生試答:(2)教師明確:

① 都是樹葉茂密的感覺;②都是潮溼的感覺,都是屬於雨的、沉沉的陰天;③色 彩上是“溼綠”的特點。

三、要求學生跳躍式閱讀課文,把握文中主要信息,歸納“木葉”、“樹葉”、“落木”這幾個意象的特點:

(1)學生思考,然後指名學生試答;(2)教師歸納明確:

①“木葉”往往形容秋天幹黃的落葉,與秋風緊密相連,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②“樹葉”一般是不在古詩中出現的,“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古詩中往往要表現“枝繁葉茂”的意境就用一“樹”字直接表達了;

③“落木”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木葉”與“落木”還有着一定的距離:“木葉”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是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形象,而“落木”是“疏朗的”、“空曠的”,是“乾燥的枯葉”即將落完的意境。鑑賞例解

一、運用本文所學知識,賞析杜甫的《登高》: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聯繫課文解說的“落木”這一意象的含義,請同學們思考該詩表達了杜甫怎樣的思想情感?(1)學生思考、試答;(2)教師講解明確:

首聯着重渲染整個秋天的氣氛,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頷聯則以傳神會意的筆法進一步渲染秋天的氣氛:秋意甚濃甚濃了,無邊的枯葉紛紛落下,一片蕭殺淒涼的景象,爲下文鋪墊張本。頸聯表現情感,從時間、空間兩方面着筆,由異鄉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又從白髮日多、抱病斷炊,歸結到時世艱難、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憂民、感時傷懷之情,便躍然紙上,使主題更爲鮮明,意境更爲開闊。理解該詩最爲關鍵的意象就是“落木”,正如課文中所說,“落木”不是從天而降的木頭,而是比“木葉”更加乾燥的、乾枯的樹葉,杜甫用這一意象渲染的是“秋風掃落葉”及“乾燥的枯葉”即將落完的意境(無邊落木蕭蕭下),登高遠望,滿眼的蕭殺淒涼,爲下文的憂國傷時做好充分的鋪墊。(3)知識小結: 由此可見,同學們在鑑賞古詩時,如果詩中出現了“木葉”、“落木”這樣的意象,一般來說,表達的都是蕭殺淒涼、悲秋的意境。

二、上面一再提到“意象”一詞,那麼意象是什麼呢?意象就是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感 的客觀物象。所以鑑賞詩歌,要把握詩人的情感,關鍵是揣摩意象,而古詩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對穩定的特點,如“木葉”、“落木”表達的都是蕭殺淒涼、悲秋的意境。又如: 落花、流水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常把水與時間的流失結合起來,由花落而感嘆人生的無常,這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典型主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惜春、傷時的惆悵和對死亡的焦慮憂傷。此外,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則用流水這一意象來比喻愁怨的濃厚和不絕。鴻雁

蘇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書信縛在雁足之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鴻雁傳書”。所以“鴻雁”常借指書信。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望飛鴻”就是盼望書信的意思。李清照詞雲:“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相識。”大雁沒帶來盼望已久的書信,引起了女詞人無限的思念。鬆、梅、竹、菊

鬆、梅、竹、菊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形象的化身,古人常用這四種形象表現志向、氣節。孔子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樹常用來象徵孤直耐寒的品格。松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是高潔品質的象徵,自然是謳歌的對象。“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王安石用梅花寄託高潔的品格,凌雪傲霜堅強之意;人們認爲竹子具有“性直”、“心空”、“節貞”等特點,用以比擬君子的品德修養,如堅守自我的氣節。王維《竹館裏》:“獨做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入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子、竹林深爲隱者所愛:〔〕“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荷花以無擎雨蓋,菊殘尤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詩人們用菊表現追求隱逸、不隨流俗、堅貞不屈的品格。梧桐、芭蕉

古語常有“一葉落而知天下秋”說得便是梧桐葉落。以梧桐寫悲秋,則是淒涼悲傷的象徵,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李煜《烏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梧桐總是跟愁分不開。民樂合奏曲《雨打芭蕉》蜚聲中外,其聲悽清,聽之無不爲之動情。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一樣,令人愁腸百結。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縱然無雨,風吹芭蕉的葉片,也吹出冷氣颼颼。鷓鴣鳥

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象“得不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羣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而是寄託了詩人無限愁緒的意象了。

寒蟬

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後,蟬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了悲涼的同義詞了。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念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離愁,悽悽慘慘慼戚之感已充滿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月光、夕陽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千年來,人們總是用月來寄託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杜甫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蘇軾《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則是用月來表達思婦對遊子的思念。“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包括斜陽殘陽)多給人以失落淒涼之感。古人常用夕陽發思古之幽情,《三國演義》開篇詞: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李白的《憶秦娥》詞末:“西風殘照,漢家陵闋”,都以寫夕陽懷古,充滿歷史滄桑感。古人還常用“夕陽”寫男女相思,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范仲淹《蘇幕遮》:“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莫不是藉助夕陽來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見的傷感情思。

當然,古詩中的意象遠不止這些,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注意積累這樣具有相對穩定意義的意象的常見含義,這樣纔會在鑑賞古典詩詞時,準確把握詩人的內心情感,讀懂古詩蘊含的深刻含義。

三、詩歌鑑賞題型示例: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秋詞二首 劉禹錫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二)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秋天,但各有側重,請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1)學生思考、試答;(2)教師講解明確:

前詩側重描寫秋天的生氣和活力,從而鼓舞人們要振奮精神,頑強奮鬥;後詩 詠歎秋天令人敬肅的色彩,從而喚醒人們要情操清白意志堅定。

2、這兩首詩都描寫了春天,那麼作者對“春”的感情評價和“春”的作用是否一致? 爲什麼?

(1)學生思考、試答;(2)教師講解明確:

不一致。前詩並沒有否定春的生氣和活力,並且用春來襯托秋的生氣和活力更

勝一籌;後詩否定了繁華濃豔教人輕浮若狂的春色,詩中用春來反襯秋色的清淨高雅。學以致用

一、導入:

同學們在語文課上已經學了很多古典詩詞,現在,又通過這樣的理論性知識小結,大家應該對我國的這種獨特的文化形式有了更深的認識。今天,我們就把對古典詩詞的學習引向深入:由原來的只是讀古詩上升到學寫古詩,用古典詩詞的形式來歌頌我們的新生活,歌頌我們家鄉建設的新成果,或者抒發自己想要抒發的情感。我們姑且就稱之爲“舊瓶裝新酒”吧。這方面啊,毛主席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因此,課後的作業是:每個同學都學寫一首古詩。要求:主題積極向上,以歌頌家鄉美景、歌頌家鄉建設爲佳,詩體(古風、近體詩、詞、曲)不限。

二、教師示例: 老師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偶有感悟,填詞幾首,現在願與大家共勉:總之,就一個目的,把學習國學、領悟國學之妙的活動落到實處,引向深入。詠秋三首 王寶傑 西江月野炊

戊子八月,餘與國中時代同學數人驅車佛坪沙窩,聚於天花山麓農家樂。時山風柔漫,煙嵐在嶺。宴酣之餘,又行野炊樂事。同學似回少年,暢訴別情,興盡晚歸,遂有感懷,塗鴉記之。

沙窩雲霧怡人,村舍田疇水濱。觥籌聲中話別情,圖取熱鬧十分。七八個人結伴,二三輛車飛奔。熱情農家備木榛。點燃篝火香噴。

天淨沙•中秋夜遊山城① 柳堤幽徑棧橋,碧水霓虹曲謠,仙街晚風車轎。中秋月皓,遊人情漫山坳。

踏莎行•登韓盤山②

綠瘦郊野,紅葉漫山,途中登者頻頻見。落木飄飄秋風寒,高階層層接碧天。憑欄思緒,絕頂目斷,朝陽隱曜神怡遠。平素幽恨生無緣,此日竟得開心顏。

三、教學反饋:學生作品選錄、交流 喜己丑年二月二初雪

戊子一冬,佛坪無雪,天旱人怨,急盼甘霖。歲進己丑,天竟有情,二月八年級,雨夾雪飛。人們莫不拍手,餘亦感慨萬端,打油一首以抒懷。去歲整冬天氣暖,暖冬病蟲無收管。農人心憂盼天寒,來年豐收糧倉滿。往昔一冬雪滿天,風光無限人歡顏。眼看冬暮春即臨,無雪乾燥心不安。正月正,年過完,春旱日暖伴愁眠。二月二,氣溫變,天竟有情烏雲翻。雨雪兄妹攜手來,普降人間如霖甘。民俗二二龍擡頭,預示風雨順來年。滿心歡喜將發剪,祈求上蒼保平安。環境惡化地球暖,人人有責御污染。發展莫丟環保念,人類長青萬萬年。桂枝香•登佛光寺③

谷底瞻望,與山頂大佛,對接目光。崎嶇雲階萬仞,碧空朗朗。登天征程始晨曦,踏朝露,心潮昂昂。極頂人聚,梵語盈耳,輪燎沉香。

喜今朝,經濟發展,念太平盛世,百姓福享。自古閒遊,但爲平民奢望。極左思想不復返,乃貧富官民相仿。旅遊興縣,至今纔有,佛事盛況。

[注]①即陝西省漢中市佛坪縣城,2009年6月9日遭特大洪水襲擊,在溫總理的親切關懷下,現已建設得非常秀美。②佛坪縣城郊的一處遊覽景點,有通幽曲徑盤山而上。③佛坪縣城後山上新近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廟,山頂有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雕像,俯瞰全縣城,是全縣佛教信仰者舉行大典的地方,也是市民登高休閒的好去處。

說木葉 教學設計 篇四

《說“木葉”》公開課教案

這篇教學設計2009年5月在《語文報》與《中學課程輔導》雜誌社舉辦的 “課改·實踐·探索”主題論文大賽中,我的論文《 教學設計》榮獲二等獎。並在合肥市2008年高中語文教學設計評比中,榮獲二等獎,併入選合肥市教育局崗位大練兵《優秀教學設計選》。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提高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能力分析同類詩歌語言藝術現象。

3.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積澱,喚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中國古典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教學難點: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詩中“木葉”的藝術特徵,實質則是談中國詩

歌語言藝術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點。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設想:課前學生要充分自主預習,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生一起欣賞一篇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屏幕顯示):廣闊的蒼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絕世的舞蹈。然後,一個“雁字”,接着一個“雁字”。我呆在那裏,無法動彈,直到夜幕徐降,蘆葦蕩的盡頭響起了母親的呼喚聲。

年少的我,並不知這裏邊有一種民族文化哀愁。後來,我在古代名篇中,讀到了“雁陣驚寒”,頓時感到了一種徹骨的詩意。於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尋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們越來越少,“雁陣驚寒”般的名篇也很少問世„„

是誰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誰,荒蕪了文化的天空,扼殺了我的詩意?„„

(2007年大學聯考江蘇卷《懷想天空》)

一種美好事物的消亡,代表着一種生活情景的消逝,這位敏感的作者對此充滿了嘆惋和悵惘。請大家找一找古詩文中包含大雁這一美好意象句子。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李清照《聲聲慢》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次北固山下》

寒塘坐見秋曉髮梳臨水寒塘坐見秋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唐。趙嘏《寒塘》

漁舟唱晚,響絕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王勃《滕王閣序》

這些詩句寄託着對故鄉的思念,對親人信息的期盼。但大雁何以能表現這種情感?今天我們在學習《說“木葉”》的過程中就會得到更深刻的啓示。

二、整體感知

1、全文談了怎樣一個文學現象?

——文學語言或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

2、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第五段。

3、請大家說說作者是怎樣闡釋暗示性的?

樹 —— 繁茂枝葉——密密層層——濃密

木——樹幹——落葉

4、回到開頭,大家回答剛纔的問題——大雁何以能表現對故鄉的思念,對親人信息期盼的情感?

①曉髮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鄉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

——濃濃的思鄉之情

提示:大雁是候鳥,定期南飛北返,春秋遷移。秋天,大雁彷彿在奮力飛回故巢,這就容易使那些滯留外鄉,不能按期定時回家的遊子,對比自己,每每牽動起思鄉之情,生髮出無盡的鄉思、鄉情。

② 雁過也,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思念遠方親人,期盼親人的信息 提示:我國古代有”鴻足傳書”的傳說,因爲古人與外出的親人之間難通音訊,所以又讓大雁承擔了“信使”的使命。

對以上兩句詩的理解,暗示性起了重要作用。

三、梳理探究

1、作者通過什麼發現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 ——“木葉”

2、作者在文中說“木葉”就是什麼意思?

——“樹葉”

3、那麼詩歌中是怎樣使用這些意象的?(依課文順序,學生尋找詩句;教師引導學生總結)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樹:爲何不說樹葉?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葉密鳥飛得,風輕花落遲

葉:難道爲了簡練?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木葉:樹葉爲何無人過問?

九月寒砧催木葉,„„

無邊落木蕭蕭下,„„

落木:爲何對“木”如此不肯放棄?

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

4、第一個藝術特徵

木:落葉、空闊、疏朗;

樹:繁茂、層密、濃陰

——“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外形上的)

5、第二個藝術特徵

栓、棍子、桅杆——透着黃色、乾燥、疏朗的清秋氣息

樹:樹幹——葉子——褐綠色——溼潤——飽滿、纏綿

——“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徵(色澤上的)

四、鞏固延伸

在我國詩歌中,“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聯想。試舉例說明。

示例

(一):梅

①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臨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爲有暗香來。

梅花生長環境苦寒,象徵着人生的逆境。詩人借梅花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爲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②陸游《詠梅》: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王冕《墨梅》: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開放時正是大地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之時,梅花冰清玉潔。詩人有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也有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的。示例

(二):柳

A、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B、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C、客舍青青柳色新

——常用來表達依依惜別之情。

“柳”、“留”二字諧音,經常暗喻離別。“柳枝依依”,含情脈脈,“條條有情”。示例

(三):草①小草秋枯,春生,夏榮,年年如此,生生不息的活力。詩人常用來讚頌頑強的生命力。如: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②小草連綿不斷、延展天涯。詩人們就常用它來抒寫離愁別緒。如: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五、作業:古代詩歌中,類似具有暗示意義的意象不勝枚舉,如竹、鬆等。請同學們蒐集、梳理這些意象,摘錄在筆記本里。板書設計

說“木葉”

林庚

文藝論文

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木:落葉、空闊、疏朗

——“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外形上的)

木:透着黃色、乾燥

——“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徵(色澤上的)

設計說明:

意象是詩歌思想內涵的載體,是詩歌藝術的精靈。要閱讀、欣賞古代詩歌必須瞭解有關意象的知識,領悟語彙產生固定的暗示意義的原理。林庚先生的這篇《說“木葉”》爲我們理解古代詩歌意象,並且能夠舉一反三,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

因此這篇教學設計緊緊圍繞圍繞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展開,引導學生先後討論了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現象、產生暗示性的美學原理、語言的暗示性在古典詩歌的廣泛運用等,一線貫穿,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

在教學進程的安排上,立足文本,讓學生先熟讀課本中的相關“木葉”“樹葉”意象。由整體到細節,由現象到原理,再到類似現象的 8 聯想,最後到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既眉目清析,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教學過程的安排注重師生互動、自主探討,問題設置有梯度,難點突破自有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