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關於農村集體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關於農村集體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關於農村集體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農村集體產業是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產業是密切幹羣關係,增強集體統一服務功能的物質基礎;是強化基層黨建工作,增強黨支部凝聚力和戰鬥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村經濟向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發展的現實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的思想,特別是在2016年以來,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在村集體產業發展上,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創新發展模式。通過多年的努力,監漳鎮農村集體產業得以發展,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問題。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深入開展,我深入15個村進行村集體產業專題調研,全面瞭解我村集體產業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村集體產業基本現狀

監漳鎮地處武鄉中南部,爲全縣五大集鎮之一。北與大有鄉、蟠龍鎮接壤,南與襄垣縣毗鄰,東與韓北鄉交界,西與上司鄉相連,區域面積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033畝。全鎮轄15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總戶數3580戶,總人口10128口人,共有9個貧困村。地形以丘陵爲主,有監漳盆地之稱,地勢較低,最低海拔802米,爲全縣最低點。交通便利,武墨鐵路、南沁公路、紅色旅遊路穿行而過。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9.2 攝氏度。水源充足,濁漳河、蟠洪河交匯於此。監漳鎮是武鄉縣農業生產基地之一,屬於農業鄉鎮。

(一)村集體產業分佈情況

監漳鎮15個行政村,達到了村村有產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資產收益。行道嶺村、吳村、馮家堖村、大河西村、成家莊村、東皋村、姚家莊村等7個貧困村集體產業扶貧資金共255萬元投入武鄉縣新大象養殖有限公司,年分紅10%;下北漳村、南皋村、西川村3個非貧困村集體產業扶貧資金共35萬元投入武鄉縣興華農林牧發展有限公司,年分紅8%。二是光伏產業。監漳村(30KW)、行道嶺村(30KW)、楊桃灣村(40KW)、廟嶺村(40KW)4個村,建設村級屋頂式光伏電站各1座;行道嶺村、吳村、馮家堖村、大河西村、成家莊村、東皋村、姚家莊村、廟嶺村、楊桃灣村9個貧困村享受“十三五”第一批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指標2MW(100KW—300KW不等)。三是購置農機具、挖機。廟嶺村、楊桃灣村、東皋村、監漳村、祿村利用集體產業資金85萬元,購置拖拉機各2臺;北社利用集體產業資金20萬元,購置挖機1臺。四是設施大棚產業。監漳村、行道嶺村、祿村、大河西村、西川村5個村村集體建設有設施大棚。五是養豬產業。行道嶺村、大河西村、成家莊村建設有養豬場。

(二)村集體經濟收益情況

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按規模分類: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4個;5—10萬元的村7個;10-20萬元的村4個。通過調研,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集體產業資金投入企業的資產收益,二是光伏收益,三是村集體佔地補償資金。

二、村集體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集體產業結構單一、實體經濟薄弱。

全鎮15個行政村,除集體產業發展資金投入企業的獲得資產收益和光伏收益外,大部分村只有一項產業,有的甚至沒有,而且產業也沒有形成一定的產業鏈。具有實體經濟的村有祿村、行道嶺村、大河西村、西川村4個村,主要是設施大棚和養豬產業。其餘11個村均沒有產業實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村幹部思想保守,缺乏大膽的開拓創新精神;另一方面是投資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針對發展前景好的產業加大投資力度。

(二)部分集體產業收益不明顯。

在村集體產業收益上,產生效益的大多是“十三五”期間實施的產業項目。主要集中在資產收益和光伏收益方面。“十二五”期間實施的產業項目收益不明顯。比如監漳村、行道嶺村、祿村、大河西村、西川村5個村的設施大棚產業,由於管理不善,處於閒置狀態;行道嶺村、成家莊村的養豬場,由於環保不達標,無人承包而閒置。

(三)非貧困村集體產業發展滯後。

在脫貧攻堅推進過程中,貧困村集體產業發展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收益大幅提高,但非貧困村的集體產業發展相對滯後。監漳鎮共有非貧困村6個,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的村2個,收入在5萬元以下的村4個,其中有2個村年集體經濟收益不足3萬元。

三、關於村集體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立足資源優勢,拓寬集體產業發展思路。

監漳鎮歷來就有瓜果之鄉的美譽,在發展集體產業思路上,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統一組織好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瓜果蔬菜的產業化發展上做文章。各村可根據本地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以瓜果蔬菜爲主的採摘項目,逐步形成多元化參與,產業化經營的主導產業。

(二)盤活現有產業,培育集體產業發展新亮點。

對現有的集體產業資產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明晰集體產業資產的權屬關係,結合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盤活閒置的產業,吸收能人蔘與管理,讓村民變成股東。例如:將閒置的設施大棚利用起來,承包給能人大戶,收取租金,讓閒置資產產生效益。

(三)加大投資力度,推動村集體產業發展可持續。

村集體產業發展不是一蹴而就就能發展起來的,需要長期的投資和長遠的打算。貧困村的集體產業要加強鞏固提升,防止幾年後再次形成閒置產業。在非貧困村的集體產業發展上,應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推進非貧困村的集體產業發展在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