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培養農村幼兒自我意識途徑的研究與實踐

培養農村幼兒自我意識途徑的研究與實踐  

培養農村幼兒自我意識途徑的研究與實踐

顧歡華<?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問題的提出

人類已走向新紀元,未來世紀的明顯特徵是科學技術日益昌盛,知識發展日新月異,不同文化和價值觀五光十色,相互影響。我們確信,未來時代的教育只有一個選擇,既教會人們學會學習、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發展,這樣的教育必然是個性和情感化的。素質教育的實施需要從個性發展契入。二十一世紀的幼兒教育是以兒童發展爲本的教育。《幼兒園工作規程》、《**市學前教育綱要》及新出臺的《全國學前教育教育綱要》都特別注重幼兒個性的發展。自我意識是組成個性的一部分,是個性形成的標誌,也是推動個性發展的重要因素。兒童大約在1歲左右開始產生自我意識。兒童的自我係統主要包括3個部分: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控制。

    而我們農村的幼兒嚴重的自我認識不適當的現象,在遇到動機衝突或挫折時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各種消極的心理防禦機制,緩解內心的困擾和不安,陷入迴避矛盾、自欺欺人的境地,而對於自我評價也過低,缺乏自信心,表現爲低度的自我尊重,只爲自己確定很低的目標,只有很差的成就動機,常常表現爲沉默寡言、不善交往、行爲退縮、情緒抑鬱,也常常不能夠自覺掌握和調整自己的認識活動、情感態度和動作行爲,這樣的兒童以後很難適應復**變的社會生活,他們的個性特徵和行爲常會出現種種爲題和障礙。

    因此,只有重視幼兒的自我意識的培養,而不僅僅是認知層面,幼兒學習動力和態度的問題纔有可能真正解決。而只有積極學習探索,與人合作並反觀自身的願望不止、熱情不息的健康個性品質,纔是一個人科學認識和心理品質培養邁向巔峯的可靠保證!

    而當前的幼兒教育,尤其是農村的幼兒教育,由於家庭、環境、傳統教育觀念、師資等的影響,對於培養農村幼兒良好的自我意識缺乏一定的認識和具體的培養途徑的研究。

    綜上所說,培養農村幼兒自我意識的途徑研究解決了在幼兒園教養活動中如何運用最恰當地途徑進行幼兒自我意識培養及在幼兒個性發展中發揮其最佳作用,加快了幼兒素質啓蒙教育的進程。

二、研究的過程:

    1、研究的目標:在幼兒園教養活動中培養農村幼兒自我意識途徑的研究及小、中、大三個層面的自我意識的培養分層目標。

    2、研究的方法:

    (1)文獻法:收集有關情報資料。收集了有關開展本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如現代幼兒教育理論、素質教育理論。同時翻閱了大量的國內外幼兒心理學理論,爲本課題的順利研究做充分的準備。

    (2)調查法:運用問卷、座談,調查了本園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及家庭教育指導的現狀。

    (3)思辯法:制定了3到6歲農村幼兒自我意識的培養目標及評價指標。

    (4)行動研究法: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各種方式的教育活動進行了實踐研究,保證了課題計劃的順利進行。

    (5)經驗總結法:總結出了培養幼兒自我意識的培養目標、途徑、評價體系;彙編了幼兒自我意識培養內容的指導方案。

    3、研究的步驟:

    準備階段:99、12---2000、2:廣泛收集並學習國內外有關幼兒自我意識培養的信息資料作爲本課題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包括報刊雜誌上的有關研究資料。

    立題階段:2000、2---2000、3:制定課題方案,完成課題申報,並請縣有關專家進行立題論證。

    實施階段:2000、3---2001、1:

    (1)制定3-6歲農村幼兒自我意識的培養目標。

    (2)已假設的培養幼兒自我意識的途徑確定小、中、大個一個班爲實驗班實施研究。

    (3)調查實驗班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驗證階段:2001、2---2001、6:進行中期實驗總結,在實施過程中分析現狀,邊實踐邊總結,不斷修整完善方案。

    總結階段:2001、7---2001、10:總結研究經驗,撰寫課題的研究報告。

三、研究的主要成果:

    1、對幼兒自我意識的界定:幼兒大約在1歲左右開始產生自我意識。幼兒的自我意識主要包括3個部分: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控制。

    自我概念指兒童對自己的知覺,它是兒童自我係統中描述性或認知方面的內容。社會互動尤其是同生活中重要他人的交往是兒童自我產生與發展的必要前提,但幼兒自我概念發展還必須以兒童認知能力特別是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爲基礎。

    自尊是指個體關於自我價值的評價與體驗。幼兒的自尊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受環境的影響較大,與兒童的年齡也有一定的聯繫。

    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是幼兒自我係統發展中又一個重要緯度。幼兒自我控制與自我調節能力的獲得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價值觀的內化和技能的獲得。幼兒主要通過言語調節來達到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的目的。國外研究認爲,幼兒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分別在2歲和3歲時才能形成。

    2、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水平: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順序表現爲自我認識---自我命名—自我評價

    一般來說,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嬰兒自我的發展主要集中在自我認識方面,即把自身和物體分開,把自己和他人分開,從而產生了主體我。在1-2歲時,兒童已開始學會說話,由把自己稱呼爲“寶寶”,逐漸學會稱自己爲“我”,這是自我命名的過程,也標誌着客體我的產生。2-3歲以後,兒童開始能把自己與他人加以比較,從而產生簡單的自我評價。

    隨着年齡的增長,幼兒越來越多地參與社會交往,特別是入園以後,其認知能力不斷髮展,幼兒的自我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認知的內容從生理自我到行爲自我、社會自我。

    (2)幼兒的自我評價一方面從以他人評價爲標準發展到獨立的自我評價;另一方面,幼兒又在不斷脫離自我爲中心,自我評價的客觀化程度逐步提高。

    (3)幼兒的自我結構日趨穩定,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內部價值標準和信念體系,根據外部情景的需要調整自己的行爲。

    3、確定了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目標體系。(附後)

    (1)制定了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評價指標(附後)

    (2)形成了培養幼兒自我意識的操作經驗。

    (3)發展了幼兒自我意識的培養途徑:

    a、情景設置、材料豐富的各類遊戲活動、區角活動。

    b、主題明確的集體教育活動。

    c、小組的自我認知衝突訓練法。

    教師努力創設能夠誘發自我認知衝突的客觀情景,並且不急於想幼兒陳述正確的要求,迫使幼兒在與同伴的的爭論和辯解中主動去探索、尋求正確的答案。

    d、自然後果法、價值澄清法等一系列的個別教育活動。

    e、親子活動。

    另外還有**遊、踏青、參觀等各種途徑,都能隨時滲透進行對幼兒自我意識的培養。

四、研究的效果:

    (一)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教育能力提高了。

    第一,經過學習、實踐、研究,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有了很大的轉變。

    第二,有了切合實際的培養目標與評價指標,教師工作目的性更明確了,對幼兒的要求不至於過低過高。能針對性地做好個別幼兒的教育。

    (二)幼兒的自我意識水平提高了。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幼兒在活動中不任性、不霸道了。

    如已往小班的幼兒常會和同伴爭奪玩具,以爲他往往分不清自己的和別人的。現在幼兒知道了我及他的概念。所以不會以上的現象發生了。

    2、表達、表現的能力也增強了。敢於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會大方地表達自己的願望、情感。

    3、幼兒表現出了一定的自侓能力。以往大班的幼兒往往表現出很高的他侓性,如今,父母帶孩子外出。孩子會向父母提意見:“媽媽,剛纔以爲阿婆問你要不要買魚,你怎麼不理睬呀”可見,孩子已能進行自己的理性和情感的體驗,並加以判斷。(轉載請註明來自:本站 )

    4、從個別特殊幼兒的情況來看:“變乖了”

    實驗班有一個幼兒,是班上的最頑皮的男孩。在研究實驗的過程中,老師通過家長、幼兒園一致的教育,有意對他進行自然後果法等途徑方法的教育培養,使他的自我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問題,轉而學着關心,幫助人,在“六一兒童節”被評爲“愛心寶寶”得到了表彰。其父母都說:“兒子變乖了”

(三)家長的認識提高了,教育行爲改變了。

孩子的變化,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家長,通過幼兒園的家長指導活動,也提高了家長的認識,改變了家長的教育行爲。

    以往有些家長來接送孩子時只送到樓下,接的時候也只是站在樓下大聲的喊孩子下來。一點沒有禮貌與修養。跟老師不大親近。現在他們也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爲及言行。能夠主動與老師說話,也能把孩子親自送到老師的手了裏。

可見這些農村孩子的家長的自我意識也有了提高,教育行爲改變了,這一切得益於課題研究。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