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 篇一

一.本堂課教學的是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通過教學,一方面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分數的實際意義,另一方面也爲學生提供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計算方法的機會,同時也鍛鍊、培養學生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意識。整堂課設計與教學過程突出了以下一些特點: 1.知識由學生自己遷移——讓學生在恰當的生長點上順利學習。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及算理和認了分數及理解其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課在新授課之前先練習了四道題,複習了整數、小數加減法的意義、算理,又在複習分數的意義中引入猜測,通過習舊引新,承前啓後;再通過故事作爲切入點,創設親切、活潑的學習氛圍,爲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2、問題由學生自己提出——讓學生在具體的實際問題解決過程中主動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在教學設計時,要努力以問題爲主線來組織教學活動,努力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爲解決問題的過程,並讓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意識。本課在設計簡單的分數加減法計算的例題時,根據教學內容,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作爲教學題材,從學生熟悉的分吃西瓜的情境出發,讓學生從中提煉出與分數有關的數學信息,並且從這些數學信息中,主動地提出數學問題,明確了本堂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老師則順水推舟地引領學生去主動探索自己提出的問題。這樣的設計,改變了教師出題、學生解題的傳統做法,所有的例題和部分練習題都出自於學生之口,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解決自己提出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探究與成功的樂趣,有效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方法由學生自己探究——讓學生在操作實踐的過程中主動建構運算圖式。教材通過是現實的問題和直觀的圖形,揭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規律,最終達到擺脫對直觀圖形的依賴,能夠直接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既然問題來自於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也應當由學生自己去探究與體驗。這是新課標所要求的。因此當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後,老師不是急於授予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引領學生藉助手中的學具主動地操作實踐,並進行必要的合作交流,啓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的本質特徵,形成各自獨特的思維方式。本課以分吃西瓜的有趣情境爲主線,引導學生藉助畫圖或摺紙,邊塗、邊想、邊算,憑藉已有的對分數意義的認識,在頭腦中逐步積累並建立起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表象,在與他人進行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一種基本的運算圖式也得以主動建構,學生體驗到了初步的算理。在經歷了一番操作和探索之後,學生已能用自己樸素的言語對運算方法加以表述。學生正是藉助直觀圖形來發現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規律,最終達到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能夠直接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運算。同時也在探索、感悟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愉悅和成功。

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法對學生來說應該是比較簡單的計算,在課沒展開前基本都能計算,這節課屬於典型的“複習鋪墊—知識遷移解決問題—比較歸納、鞏固練習、課堂小結、課後練習”課例,在以前的教學中,我過於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往往在計算方法上下了重功夫,認爲學生掌握了方法,就可以了,然後再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形成計算機能,因此這樣的課只要十分鐘就能解決,可以說是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簡單。至於運算的意義、運算的算理,學生感受是不是深,運算的算理是否理解,總覺得患得患失。

三.但在這次的備課上課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聽了一位老師的小數加減法教學後,使我更深深地體會到:其實計算教學更肩負着計算的意義和算理的理解的任務。在教學中,我從整數的加減法的意義入手,使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分數的加減法同整數的加減法的意義相同,思考方法、計算步驟基本一致,就是計算的方法不同。使學生在初次接觸分數的運算的時候就建立了良好的運算意識,爲將來接觸分數應用題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四.通過這次教學,使我再一次深深體會到要做一個有教育智慧的人,應該會把複雜的東西教得簡單,會把簡單的東西教得有厚度。今天這堂課的厚度我想就要體現在當學生針對性的對這道題進行分析、運算時,學生明確了計算的道理、方

法,學生就能夠結合這一道理很快的解決其他問題,從而從衆多的普遍中總結出具有概括意義的方法。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 篇二

本課是一節對知識目標要求非常簡單的數學課,課本的編排和設計是先複習分數單位,再通過分數組成法加上直觀圓形圖片的演示,得到結果,最後總結法則。這樣的編排和設計對落實知識目標非常快速和有效。自己設計想法是能否在一節簡單的數學課上上出數學味來,讓學生在落實知識目標的同時,學生的數學思想也能得到相應發展。但上完課後,我感觸良多,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爲,現總結如下:

一、較好的幾點:

1、採用“猜想、驗證”的模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想。

高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從直觀形象思維逐步向具體抽象思維轉變,這對於採用“猜想、驗證”的模式提供合適的土壤,所以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們說3/5+1/5=? 3/5-1/5=?學生通過三年級分數初步認識的學習很快說出答案,通過你是怎樣想,學生通過觀察式子,得出“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老師提問:“爲什麼這樣算?”學生回答不上,將新的計算方法作爲猜想,接着介紹“四色猜想”,然後讓學生想方法去驗證,學生通過經歷“猜想-----驗證”的教學過程,“猜想”“驗證”的數學思想就種植在學生的頭腦中。學生以後碰到新的或難的數學問題時就可能會嘗試用這種“猜想、驗證”的方法去解決。

2、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變“學數學”爲“做數學”,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記得外國的一位有名教育家說過:如果你看一遍,你可能記住了;但是如果你做一遍,你就學會了。在驗證猜想新計算方法時,讓學生想不同方法去解決,這時學生從學過知識經驗出發,經過折、畫、做等多種手段。得出:摺紙法、畫圖法、化小數法,分數組成法等多種方法去驗證猜想。使學生變“學數學”爲做“做數學”,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3、培養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在學生想方法“驗證、猜想”時,我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然後彙報。

二、不足的幾點

1、臨場應變處理能力不強

當我提出:爲什麼可以按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計算時?一位學生舉手回答:可以將一個圓平均分成5份,分別取1份和3份,加起來就是一個圓的4份,也就是這個圓的4/5,這時我沒有作爲一個生成的很好資源和方法,也就是驗證的其中一個方法:摺紙法,然後順勢引導學生還有沒有其它方法來驗證?

2、上課不夠鎮定、緊張

表現在:

(1)當介紹畫圖法,我雖帶上了三角板,但卻忘記了用三角板來畫線段圖,缺乏教學示範性。

(2)在學生彙報多種方法時,學生說的都是加法:3/5+1/5=?,而沒有引導讓學生說減法:3/5-1/5=?。

三、二度設計

上完課後,我對自己的設計進行深入的反思,下面是我幾種的二度設計方案:

第一種設計方案:採用傅科的“ 比較方法最優化”設計的基礎上,再進行小小的修改。

前面環節“猜數-----想起哪些數學知識-----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不變,提問:“3/5+1/5=?, 3/5-1/5=?你會算嗎?有沒有不同的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彙報,學生彙報多種方法,然後再比較方法最優化。在比較方法最優化時,傅科的原設計是給出兩組式子:

3/7+2/7=? 3/7-2/7=?和“1/120+7/120=? 7/120-1/120=? 讓學生用剛纔的多種方法去計算再進行比較,學生很快得出哪一種方法最優化,得出結論水到渠成,比較省時省力。但我個人覺得這樣導向性太強,不如這樣設計:學生彙報完多種方法後,問學生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將學生根據喜歡方法的不同分成幾組人,進行分組辯論:“說出你喜歡的理由,爲什麼你不喜歡其它方法,請舉例反駁。”以分組辯論進行比較方法最優化,(當然老師要預設到出現極端生成可能是全班同學都喜歡同分母加減法法則,這時可以老師作爲其它方法的代表跟全班同學進行辯論)。這樣可能對學生思維發展更有利些,但對老師上課組織調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第二種設計採用“猜想來----驗證”模式

前面環節“猜數-----想起哪些數學知識-----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不變,提問:“3/5+1/5=?, 3/5-1/5=?你會算嗎?”在學生說出答案後,讓學生說出“你是怎樣算的?”學生回答:“根據分母不變,

分子相加減”,老師說這是我們在三年級已學過的分母不超過10的同分母加減法就這樣算。如果分母超過10的同分母加減法也這樣算嗎?請你想方法驗證(如有同學不同意,請寫出你的猜想再去驗證)。發驗證表讓學生舉例驗證,然後主學生彙報不同的驗證方法,得出猜想成立,最後是練習應用,這種設計也比較省時,對於得出結論也是水到渠成。

第三種設計是以“猜想---驗證”模式爲主線+“比較方法最有效” 這兩種不同的設計能否相結合,我個人覺得可以,因爲當學生通過“猜想----驗證”得出猜想(也就是新的計算方法)成立時,學生就會產生疑惑:爲什麼舊的。幾種方法都能解決同分母加減法計算,我們還要這樣費力去驗證總結新的計算方法呢?這就有必要將新舊方法進行比較哪一種最優化。(而不能用一句新方法簡單來回應學生,這樣對學生體會數學思想的嚴密性和學生形成嚴謹的思維沒有什麼幫助。)但是這樣設計,課堂的容量變大了,對老師的上課處理能力要求更高。

上面一段話是我個人的看法,不知對不對?敬請指明。如果是行的話,下面是我對自己上課的流程進行瘦身處理:

前面按照“猜想---驗證”模式不變,將同分母(分母不超過10)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遷移到分母超過10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作爲猜想,然後學生想不同方法驗證,彙報時可用電腦展示(當學生彙報方法確實比較少時,可以老師通過電腦補充介紹其它方法),這樣可以省一點時間。接着老師提問:在這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然後讓學生按喜歡不同方法分成幾組人進行辯論:你喜歡的理由,爲什麼你不喜歡其它方法,請舉例反駁。得出新方法是最優化的方法,最後在練習應用。在競賽第二關搶答時,刪去較難的兩道題,因爲搶答題不需要題目難度太高,同時把拓展延伸環節(“如果分母不相同的兩個分數相加減,該怎麼解決”)放在課後作業去處理。

四、體會和感想

通過這樣一次賽課,使我看到了不足和差距,這幾年很多老師都在進步,而自己卻停留不前,特別要加強上課時臨場應變處理能力和優秀的教學設計能力以及語言的簡潔、準確、幽默性。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爭取教學上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