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國小數學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一

一、說說課題及對教材的認識

本課時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五冊第

七章《分數的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主要教學內容爲:幾分之一、幾分之幾的認識,簡單的分數加減法。“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課只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認識幾分之一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後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爲此,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爲以後學習分數和小數等知識打下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設置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確定本節課教學目的如下:

(1)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瞭解具體分數所表達的意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充分發揮電腦教學的優勢,啓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瞭解具體分數所表達的意義

教學難點:分數所表達的意義,分數的實質是反映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因此分母、分子的含義是分數教學中最本質,最重要的部分。

四、說說教學手段及教法

針對以上特點,我創設了一些學生熟悉並感興趣的現實情景。通過電腦媒體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來增強學生的感知力,認識幾分之一。分層遞進,由扶到放,是我設計這節課主導思想,讓學生主動探索,獲取知識,達到最終的學習目的。根據直觀性原則,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圍繞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通過電腦媒體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練習內容自制了多種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和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積極貫徹啓發性原則,在課堂上,既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完成例題的教學。本節課的各個例題運用不同的方式處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五、學生特點及學法指導

學生的年齡小,接受能力弱,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強,抽象思維能力弱。我讓他們都準備好學具,在學習中先觀察教師的多媒體演示,學生再親手操作實踐,多次讓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營造出互動教學的氣氛。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實現其學生的“學”,體現在教師寓學法於教法之中,從理性上認識幾分之一。

六、滲透的教學理念

數學生活化。數學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爲生活服務的思想②教育對象的全體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必須摒棄精英教育,提倡“爲所有人的數學”,應該真正面現全體學生,提供人人均等的學習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③數學教育的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應該激發每一位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奠定終生學習的基礎,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數學思考能力和情感態度也能得到進步和發展,真正體現“人人都能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④數學教育的差異性。允許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是現代教學論所倡導的核心理念,在數學教育中我們同樣要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以學論教”,提倡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爲學生提供適應本人發展的學習環境和條件,真正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七、說說教學程序

(一)引入

充分利用多媒體,把學生帶入生活情景,通過巧妙的提問,引發學生認識學習分數是我們生活的需要,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牢牢抓住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切入點,“分數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學一開始,我先讓學生口頭回答把2個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兩個餅“平均分”成兩份後,每一份的個數可以用整數表示。把1個餅平均分成兩份(電腦演示動畫),觀察1個餅切成2份後, 這每一份生活中叫“半個”,“半個”餅是多少能用整數表示嗎?由此引入新課。

(二)新授課

(1) 運用電腦演示,初步認識概念

通過前邊的導入過程,教師指出這半個餅就是一個餅的二分之一。爲了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突破這一難點,引導學生在不同形狀低上對摺一次,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的操作練習,學生初步認識“平均分”,理解圖中幾份數和一份數的含義。這時,學生通過對概念直觀形象的認識後,很快明白了幾分之一的含義。鞏固練習(會判斷)

(2)接着再教學分數寫法、讀法以及各部分名稱。

寫法時,要講清書寫順序,還要強調平均分成的總份數寫在橫線的下邊,取的份數寫在橫線的上方。

讀法時,要先讀出總份數,再讀取的份數。

各部分名稱,讓學生準確地知道各部分名稱

鞏固練習(會填)

⑶教學例2,四分之一(課件:會折)

實際操作,促進內化,這是我教學中一個放的過程,

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對例2四分之一的認識是這樣做的。先確定操作要求,折出一張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然後學生操作。由於實踐目的明確,把學生的認識推向深入,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折法,課堂上出現了三種類型正確折法,抽學生回答,教師演示

這時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爲什麼折的方法不同,形狀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學生說出:因爲把這張紙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這張紙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數表示,這樣就突出了分數概念中相當重要的前提“平均分”的概念,爲以後學習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鞏固練習(會讀)

(三)提高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練習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爲了使課內練習起到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鍛鍊能力的雙重效果,我在組織練習活動時注意以下三點:一是練習的形式要有變化,使學生在練習中保持興趣。二是練習的難度逐步提高,讓學生做題時都要動腦想一想。三是面向全體學生,練習要有“彈性”,保證全班每個同學都有較多的參與機會。

八、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板書突出教學的難、重點,爲學生掌握知識和記憶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在設計板書時注意兩點。

(1)圖文並茂,條理清楚,層次明確。

(2)突出重點。與課堂教學的小結相呼應

(3)克服了課件上沒有完整板書的弊端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設計與策略

1。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及依據

首先本節教學設計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這一理念。在數學中能夠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原有的經驗,學生學起來必然親切、易懂。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思維、聯想、類比、遷移等數學活動。再者我在教學設計上着重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在練習設計上,有層次、有坡度,做到合理的安排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培養學生認真審題、謹慎作答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聽得專注,做的投入。最後用所學解決問題,整個學習過程體現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2。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大背景下認識分數。同時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用圓片顯示豬八戒分西瓜的過程,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同時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並能結合直觀圖形,初步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開展豐富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獲得對“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義的充分感知和體驗,爲進一步認識分數積累感性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4。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六冊中認識幾分之幾中的幾分之一。

5。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獲得對“平均分”含義的充分感知和體驗。

6。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以趣味故事貫穿教學始終,從趣味故事開始導入,以趣味故事的發展引發學生對新課的學習探究,又以有趣的故事情節展開課堂練習。

首先理解分數的含義。教學中通過有趣的豬八戒吃蛋糕導入,引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應該怎樣分?”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1/2。爲了進一步深入理解,以1/2爲例,進一步提問:“認識了1/2這個分數,你想自己動手創造出一個1/2嗎?”使學生對分數的意義有明確的認識。

緊接着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認識幾分之一。問:一張長方形紙條我們可以用1表示,把這1張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那你還能在這張紙條上創造出幾分之一呢?

在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時,故事引出:你們組認爲哪種吃得最多?怎麼表示1/2?哪種吃得最少?怎麼表示1/8?

7。教學媒介

利用多媒體課件,運用演示法,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選擇實物、模型教具等通過演示操作來增強學生的感知力認識幾分之一。

二、教學過程實錄

(一)課前談話:

師:小朋友喜歡看西遊記嗎?最喜歡裏面的哪個人物啊?

生:喜歡,最喜歡孫悟空,他很聰明勇敢。

(二)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師:今天是猴王的生日,請了很多的好朋友來助興,就是沒有請豬八戒,豬八戒可生氣了,衝到水簾洞,大聲叫道:“猴哥,這麼多好東西吃,怎麼可以少了我呀?”孫悟空說:“請你吃可以,但你必須回答我三個問題,並且只能用手勢表示。”小朋友們,咱們和豬八戒一起用手勢回答孫悟空,好嗎?

師: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個?

生:用手勢回答2個。

師:把2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個?

生:用手勢回答1個。

師: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生:半個不能用手勢表示。

師:那你能想辦法表示這“半個”嗎?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

生:我把手指伸一半表示半個。

生:我用小指表示半個。

……

師:咱們班同學挺有創意的!想出了這麼多好辦法來表示“半個”。在數學王國裏用了一種新的數表示這“半個”(板書:分數)對於分數你瞭解了哪些?或者你想知道些什麼,都可以大膽地說出來。

(三)引導探索,認識二分之一

師:對於分數大家有這麼多疑問,那分數是怎麼來的呢?我們還是先從分蛋糕開始吧!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應該怎樣分?

生:把這個蛋糕切成兩半。

師:出示蛋糕圖,演示:是這樣切嗎?那該往哪兒切?

生:中間。

師:這樣我們就把蛋糕分成同樣多的兩部分,在數學裏我們應該說把這個蛋糕——(平均分)。

師: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兩份,這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1/2,怎麼寫呢?先仔細看老師寫,齊讀。

生:二分之一。

師:“二分之一”先寫什麼?表示什麼?

生:中間的橫線,把這個蛋糕平均分。

師:在數學裏我們叫它“分數線”。

師:再寫什麼?表示什麼?

生:分數線下面的2,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

師:我們叫它“分母”。最後寫——

生:分數線下面的1,表示其中的1份。

師:猜猜要叫它什麼?

生:分子。

師生書空一遍。

師:(指着蛋糕問)你還能在這個蛋糕上找到另外一個1/2嗎?爲什麼?

生:能,分得的另一份都是這個蛋糕的1/2。

師:我們就說“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師: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分數1/2是什麼意思嗎?

生: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它的1/2。

師:認識了1/2這個分數,你想自己動手創造出一個1/2嗎?大家就從桌面選一種圖形,動手摺一折表示出它的1/2吧!(教師巡視)

師:誰願意來告訴大家,你是怎樣表示1/2的?

生:我把一張長方形紙邊對摺後,看到每一份就是它的1/2。

生:我把一個圓對摺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就是這個圓的1/2。

……

師: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師:學習了1/2,豬八戒也折了一些圖形表示1/2,對不對呢?(其中最後一個圖是用1/3表示的)

生:第一個不是,沒有平均分成兩份。

生:第二個是。

生:第三個不是,不是平均分成兩份。

師:指着最後一個圖:不是1/2,那該用什麼分數表示?

生:1/3。

師:你是怎麼想的?

生: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份就應該是它的1/3。

(四)自主探索,認識幾分之一

師:一張長方形紙條我們可以用1表示,把這1張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1/3,那你還能在這張紙條上創造出幾分之一呢?動手摺一折,和同桌交流。

師:我們看看這些圖形又是怎麼分的?塗色部分應該是幾分之幾呢?(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四幅圖。)

生:打開書,在書上填一填。

師:誰能完整地說說。

生: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六份,每份就是它的1/6。

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

……

(五)再創情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師:豬八戒在大家的幫助下,也認識了分數,悟空看他挺愛學習的,就把這個蛋糕的1/2分給它吃,誰知豬八戒說:“我老豬食量大,1/2怎麼夠呢?至少也要1/4吧!”悟空哈哈大笑說:“好,不夠不夠,還是給你1/8吧!”請你猜一猜,哪一種分的蛋糕多?(指名猜)你能想辦法證明給大家看嗎?怎麼證明?我們就利用桌面上的圓紙片代替蛋糕,動手試一試吧!

生:小組長拿出3張圓紙片,先比一比大小,請大家小組合作迅速折一折,並塗上顏色表示1/2,1/4,1/8。(讓小組長先分工,再塗)

師:塗好的小組就比一比,究竟哪一種吃得最多?

師:哪個小組先來說,你們組認爲哪種吃得最多?怎麼表示1/2?(師揭開圖)

生:1/2吃得最多,把蛋糕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師:哪種吃得最少?怎麼表示1/8?(師揭開圖)

生:1/8吃得最少,把蛋糕平均分成八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8。

師:那1/4怎麼表示?(師揭開圖)你想把1/4和誰比?

生: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1/4和1/2比,1/4吃得少。

生:把1/4和1/8比,1/4吃得多。

師:豬八戒說:“原來猴哥你騙我呀!”於是一口把蛋糕全吃了,這時該怎麼表示?

生:用1表示。

師: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組圖形和下面的分數,你有什麼發現?

生:這些分數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

生:這些分數的分母越大,每一份就越小。

師:同樣的物體或圖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小;相反,平均分的份數越小,每一份反而大。

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題。

(六)鞏固深化,拓展延伸。

師:下面的圖中塗色部分能不能用下面的分數表示?用手勢表示。

生:不對,沒有平均分。

生:不對,表示的份數不對。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與分數有關,讓我們用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去看看,你能發現分數藏在哪裏嗎?(出示路牌、外國國旗等)

生:說一說上面隱含的“分數”。

師:出示3個櫃子的其中一個格子,並寫上1/3,1/6,1/9,猜猜哪個櫃子大,說說理由。

生:同樣大,因爲1/3它的一份相當於1/6中的兩份,1/9中的三份。

(七)總結全課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還想學習什麼樣的分數?

生:我們認識了分子是1的分數。

生:我們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

三、反思

(一)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產生求知的慾望。

我利用多媒體,巧妙的設計一些動畫,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帶着感情色彩進入課堂,陷入情景,並積極主動地參入思索和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體驗“裁定”的滋味。這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和激情,課堂就會親切自然。學生的學習活動在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展開。

(二)在教學中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學生初步感知新知後,讓學生自主探索,進行開放式教學,挖掘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我讓學生自己折幾分之幾,並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折完後再讓學生充分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折的?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塗色部分是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不僅讓學生動手操作,還要學生把操作過程用數學語言表述出來,既發展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又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着數學問題,教學要貼近生活找數學,使學生意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給數學找個“原型”,把常識提煉爲數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依託知識背景進行學習,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將分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繫的環節,例如: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把哪些東西平均分?這樣的問題把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繫起來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分數來源於生活。

(四)講清知識在現實生活和社會中的應用。

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讓學生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數?”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通過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廣泛運用,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想問題,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由於這節課開放性的設計,學生在教學中生成的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在事先所不能想到的,以致總有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教學契機沒有利用好,所以還需要在教學活動學生生成預設部分做更深入、細緻的思考,儘量避免教學遺憾的發生。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三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93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三、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蘋果、圓片、正方形紙、紙條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蘋果

1、把這4個蘋果分給小強和小芳,可以怎樣分?如果分得比較公平,每人分幾個?

學生說出想法後,教師板書:平均分。

2、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板書:1

3、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板書:一半

提問:一半蘋果還有別的表示方法嗎?

引出並板書課題:分數。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1、認識

1)、教師演示分蘋果。指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導學生讀寫

3)、學生活動:用紙片折出它的 ,並寫上 。

4)、實物投影出示判斷題。

下面哪些圖形的陰影部分是原圖的 ?哪些不是?說出理由。

(1) (2) (3)(4)

1、認識1/4

1)要得到一個蘋果的1/4應該怎樣分,這個1/4怎麼表示出來?怎麼寫?

(1)組織學生活動。拿出紙片通過折、塗、看、說等活動感知1/4。

(2)教師演示把一個蘋果分成四塊,每塊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結:像1/2、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三)認識其他分數

1、你們還想認識其他的分數(幾分之一)嗎?

(1)組織學生活動。拿出紙片通過折、塗、看、說等活動認識其他的分數。

(2)全班集中彙報。學生自願將成果展示,在實物投影儀上,說一說各自的分數。

2、完成教科書第93頁“做一做”第1題。

(四)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1、出示第一組圖1/2和1/4。

(1)猜想:哪個分數大一些?

(2)引導學生討論並交流討論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較重疊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

2、獨立探究,完成第二組圖片,1/4和1/3的比較,再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比較的?

3、讓學生小組討論。通過上面兩組數的比較,你發現了什麼?師生共同小結幾分之一的分數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頁“ 做一做”等2題。

(五)作業

完成第96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物或圖形,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能借助圖形明白幾分之一的含義,能正確地讀寫幾分之一。

2、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等方法,使學生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3、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主動探究的慾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正確讀寫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和每個分數所表示的實際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造情境,遊戲導入。

用“掌聲表示數”的遊戲來引入,由老師來說問題,學生把答案拍出來。

課件出示場景:

(1)把4 個月餅平均分給2 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2)把2 個月餅平均分給2 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3)把1 個月餅平均分給2 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老師接着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爲什麼不能用掌聲來表示?”

同學們就會各抒己見,得出“平均分給兩人,每人半個”的結論。

老師用課件進行演示,引出“半個月餅怎麼用數來表示”這個問題。

接着引入新課,板書: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國小生生性好動,自控能力差,單一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在以上環節的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分月餅的多媒體演示,創設了有效的問題情境,既將“平均分”的概念自然地體現出來,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例一:教學二分之一,認識四分之一。

在認識“把一個月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這塊月餅怎樣分纔是平均分成兩份呢?接着課件演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大小一樣的兩塊。

師: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塊是它的一半。也就是這個月餅的二分之一。(點擊課件:展示一個“平均分”和一個不平均分的月餅)

【設計意圖:通過反例(沒有平均分的情況)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進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數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每塊是它的多少?用分數應該怎麼表示呢?(電腦課件動態演示:把月餅平均分成4份。)

老師小結揭題,規範表述分數意義的語言,並指導寫法、讀法和各部分的名稱、含義。板書:。讀作:二分之一

【設計意圖:在以上整個教學環節中,我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輔助學生思維,實現了教法中的由扶到放。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月餅圖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能仔細觀察,直觀認識幾分之一,初步形成關於幾分之一的表象,發揮了遠教資源的“主導”作用,達到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例二:摺紙活動。

折一折:你能折出這張正方形紙的並給它塗上顏色嗎?

展示學生各種折法後問:“除了能折出這些紙的,你還能折出它們的幾分之一呢?”(利用實物投影一一展示作品)

【設計意圖:再次提供給學生自主創造的機會,在動手操作中主動拓寬知識,認識新的分數。利用投影來展示學生的成果,大大的提高了學習的熱情。】

3、完成“做一做”第一題。【加以鞏固對幾分之一的認識】

4、例3:大小比較。

(1)猜一猜:小猴子和小豬在一次吃西瓜的時候,也用到了我們今天學習的分數,它們都想吃的多。小猴子想:“我要吃這個西瓜的1/2。”小豬想:“我肚皮大,吃的多,要吃這個西瓜的1/4。”它們倆誰吃的多?爲什麼?

(2)以四人爲一組進行“誰吃得多”的討論。

(3)出示比較、、的大小,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4)小結歸納: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得到的一份就越少。

【設計意圖:在這裏,我利用遠程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小豬小猴的可愛形象很容易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吃西瓜的圖片演示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非常直觀地將分數的大小比較展現出來,讓學生感受到簡單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發展了數學思考。】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本節課的練習設計分爲三個層次,即基礎題、發展題、開放題。練習的難度逐步提高,讓學生做題時都要動腦想一想。這樣的練習設計體現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四)課堂總結

從今天的學習中,你認識了什麼?還知道了什麼?

反思

《分數的初步認識》,整節課的設計緊扣新課改的理念,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達到了新課標中要求的備學生、備生活、備課本。在這堂課中,主要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1、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出發,將學生的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同時又從生活實踐中抽取出新的數學知識,即現實生活中存在有大量的數學問題。從主題圖出發,挖掘數學知識中的趣味因素,編製成一則“我說你拍”的遊戲,寓教與樂,在愉悅的氛圍中喚醒學生對“平均分”含義的感悟,極大地誘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獲得強烈的情感體驗,分月餅的問題又抽象出新的數學知識——初步認識分數。

2、重視學生學的過程

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重視學生學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這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倡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學生用長方形紙折出1/2,並請學生介紹他的折法,以及爲什麼是1/2,對分數表象的建立做了很好的鞏固。接着又讓學生在1/2的基礎上折出1/4,發現出多種折法,並要求學生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後展示給大家看。由此可見,既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3、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整個課堂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提出他們的發現,再自主探索。如:在認識1/2的基礎上巧妙地引1/3,雖是有意安排但卻含而不露,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現成的結論,也不包辦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過程,使學生在思考中自行探索分數的含義。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我還注意到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4、教學中重點突出,難點巧破

建立分數表象的關鍵是1/2的認識,我除了通過折一折、塗一塗、說一說等方法外,在分數的寫法上也下足了工夫,教師展示寫,請教學生寫,學生書空寫,使學生在學會書寫的同時,對分數的意義又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在教學中我還始終抓住“平均分”,通過折一折中的故意刁難,判斷中的比較辨析,還有學生敘述上的嚴格要求,使學生明白沒有平均分就沒有分數。

5、教學既面向全體又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全面發展

新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注意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在數學知識掌握、數學能力發展、思想品德及個性心理品質養成等方面都能有所發展。同時,由於學生的個性素質存在差異,教學中,教師也尊重了學生的這種個性差異,要求不同的學生達到不同的學習水平。在本節課中,教師既解決了後進生學習難的問題,幫助他們克服了學習上的自卑心理。如他們也都能用紙折出1/2、1/4、這樣的分數來,從而建立起分數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數概念的含義,樹立起學習上的自信心,爲今後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對於一些學有餘力的學生,教師也爲他們提供了發展的機會。在最後的練習中會變的你,學生能針對不同的整體判斷出自己所表示的幾分之一等。這樣既防止他們產生自滿情緒,又讓他們始終保持着強烈的求知慾望,使他們在完成這種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發展。

對於我本人來說雖追尋盡善盡美,但還是會有美中不足。今天也是我學習的一次機會,還懇請各位多提寶貴意見。讓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努力在新課程改革的帶動下成爲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師。

國小數學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內容:

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佔整體的幾分之一。

2、方法與過程目標:

在分一分、折一折、塗一塗、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的學習活動中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主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教學難點:對單位“1”的認識的滲透。

教學準備:衛星資源(課件)、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紙若干、水彩筆一支,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故事情景,引入課題。

第一天鼠媽媽做了四個餅子,想分給兩隻小老鼠,要使每隻老鼠分得同樣多,每隻老鼠分得幾個?(請用手勢表示)第二天鼠媽媽做了兩個餅子,想分給兩隻小老鼠,要使每隻老鼠分得同樣多,每隻老鼠分得幾個?第三天鼠媽媽做了一個餅子,想分給兩隻小老鼠,要使每隻老鼠分得同樣多,每隻老鼠分得幾個?這半個餅

怎樣表示?你能創造一個符號來表示這半個餅嗎?學生板演創造的符號。交流時說說爲什麼這樣表示。引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衛星資源中的鼠媽媽分餅的動畫故事,生動形象,符合中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的興趣愛好,在開課時能很快地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聽故事中自然進入學習狀態。通過故事情境教學,在複習“平均分”的基礎上,從每份是整數過渡到每份不是整數,自然引出分數。前兩個問題是爲了激活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第三個個問題對學生髮出了挑戰,動畫故事引起學生認知衝突:原來的分得的結果可以用自然數表示,而一個餅平均分給兩隻老鼠不能用自然數表示。“半個餅怎麼用數字表示呢?”分數對於學生來說是全新的,所以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強烈地求知慾望,把學生的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引入到一個未知領域。】

二、動手實踐,探求新知;

(一)認識1/2(二分之一):

1、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二分之一。寫成分數是1/2,短短的橫線就象一把刀,表示平均分,橫線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橫線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這個數讀作:二分之一。(齊讀一遍)另一半也是這個餅的1/2嗎?

2、自主活動,鞏固1/2的意義:

(1)請用一張正方形紙試着折出它的1/2,並用彩色筆塗上喜歡的顏色。

(2)成果展示:誰願意把你的成果貼到黑板上,並說說你是怎樣得到它的1/2的?追問:塗色部分是它的1/2,空白部分呢?

3、爲什麼不同形狀都可以用1/2來表示?(它們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4、創設爭辯情景:“把一張紙分成兩份,每份一定是這張紙的二分之一。對嗎?”(強調平均分。)

5、聯繫生活: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1/2表示?學生舉例。(滲透單位1)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順應學生的思維,回味並理解二分之一的意思,進而引導學生由對具體月餅的認知過渡到對圖形的的認知,提高了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通過動手摺一折,塗一塗,辯一辯,說一說等自主活動讓學生明白二分之一的實際意義,同時明白要得到分數必須平均分。這樣既遵從了知識發生發展的規律,也適合中段兒童學習數學的認知規律。】

(二)自主認識其它分數:

1、你還想認識哪些分數?(學生自由回答)

2、請從桌上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中任意選一種圖形,折一折,塗一塗,創造出你喜歡的分數。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交流------展示成果(貼、寫))

【設計意圖:創造出自己喜歡的分數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學會遷移類推。教師順思而導,學生順思而學,既引導學生學會“思”,再順着學生的“思”進行指導、點撥,讓學生的“思”得到昇華和提高,從而使知識得以解決。通過學生的“思”而發揮學生的學,開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真正學會學習。對於國小中段學生來說,數學學習只靠觀察和思考是不夠的,往往要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來領會書本上的概念、公式、意義和法則。學生的實踐操作最大的特點是參與到手腦並用的活動中去,爲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維的廣闊空間,這樣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索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3、全班彙報:你認識了哪些分數?你是怎樣得到這個分數的?(學生彙報演示,展示作品,在黑板上寫出分數。)

根據學生彙報交流相機點撥,重點交流1/4的不同表示方法。(多媒體演示衛星資源中動畫演示部分——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

【設計意圖:交流彙報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交流得到分數的過程,呈現知識形成的過程,突出知識的本質。根據編者的意圖這個環節要突出四分之一的研究和學習,採用動畫演示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鞏固對四分之一的意義的理解,明白雖然折法不一樣,形狀不一樣,但都是“將同樣的紙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一份

都是它的四分之一”這一數學本質問題。】

三、引導發現,歸納認知。

1、引導發現:齊讀黑板上的分數。剛纔同學們創造的分數有什麼共同點?

2、歸納認知:象1/2、1/4、1/8、1/10-----這樣的數都是分數---我們今天重點學習幾分之一。(這些分數都表示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幾分之一。)你想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學生介紹分子、分母、分數線)

3、質疑學習:通過剛纔的學習,你已經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

【設計意圖:幫助國小中段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養成反思學習過程,質疑問難的好學習。】

四、實踐運用,拓展延伸。

1、說分數。生活中處處有分數,請你聯繫生活實際,用幾分之一說一句話。如我家有三口人,我佔全家人口數的1/3。

2、找分數。從數學樂園的情景圖中找出分數,並說一說是怎麼想的。多媒體展示情景圖。

機動練習:

1、塗分數。練習二十二第1題:看分數,塗顏色。

2、練習二十二第2題:判斷圖形中的塗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對不對?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

課堂作業 篇六

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教學過程: 篇七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動態演示關於主題圖內容多媒體課件,接着出示含有4塊月餅的圖片。

1.把這4塊月餅分給小強和小芳,可以怎樣分?如果分得比較公平,每人分幾塊?

學生說出想法後,教師板書:平均分。

2.把2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塊?板書:1。

3.把1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塊?讓學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圓形紙片代替月餅進行對摺、重合等操作。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引入並板書課題:分數。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八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分數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會藉助實物或圖形比較兩個分子是1的分數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學生在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中,正確地理解分數的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樂於探索,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會讀會寫分數以及正確運用分數

難點

學生理解“幾分之一”內涵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如果把4個月餅分給2個人,怎麼分才公平合理?(平均分)把4個月餅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多少?

(2)如果只有2個月餅要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又分幾個呢?(每人分1個。)

(3)如果只有1個月餅也要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又該分多少?(一半)

一半該怎樣表示?能不能用一個符號或一個數來表示一半呢?誰知道?

揭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2、講授新課

小結:不管什麼圖形,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這個圖形的1/4。

(5)用圓表示分數的,收取部分作品展示。提問:同樣的圖形,同樣是圖中的1份,爲什麼是用不同的分數來表示?

小結: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每一份就是這個它的幾分之一。

3、鞏固練習

4、課堂小結

這節課咱們初步認識了分數,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麼?

5、佈置作業

四、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