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幻燈片內容: 篇一

(一)、雲的形狀與天氣關係

(二)、雲的光彩同天氣關係 (略)

《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雲和天氣的密切關係,獲得識別陰晴雨雪天氣的知識;體會本文寓準確於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能根據天上的雲彩推測天氣的陰晴雨雪;培養學生用準確的語言作生動的說明。

3、情感目標: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體會運用比喻說明事物的妙處。

【教學難點】

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昨天我佈置了一個作業,要求大家瞭解今天的天氣情況。那麼,誰能告訴我今天的天氣情況呢?(學生回答)你是怎麼知道的?對,通過天氣預報我們能夠準確知道某天的天氣情況。但是大家想過沒有,現在正值鳥語花香、草長鶯飛的旅遊季節,假如你正在外地旅遊,身邊沒有天氣預報,爲了避免被雨水淋溼的尷尬,你該怎麼辦呢?今天,讓我教給大家一招識別天氣的方法:看雲識天氣(幻燈片1演示),我們將會受益無窮。

二、小組合作預習,展示與評價

(一)字詞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峯巒( ) 一霎間( ) 瀰漫( ) 暈頭轉向( ) 月暈( )

崩塌( ) 勻稱( ) 籠罩( ) 薄雲( ) 諺語( )

點綴( ) 頃刻( ) 預兆( ) 輕盈( )

2、辨析下面形似字,爲其注音並組詞

綾( ) 卷( ) 幕( )

凌( ) 劵( ) 暮( )

3、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預兆:

輕盈:

瀰漫:

徵兆:

4、根據釋義寫出相應的成語。

(1)形容姿態多種多樣。( )

(2)指事物經常變化,沒有規律性。( )

(二)初步感知

1、爲什麼“看雲”能“識天氣”?用文中的一句話作答。

2、指出下列各句的說明方法。

(1)夏天,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雲幕上,常會掛上一條彩色的圓弧,這就是虹。( )

(2)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白色的綾紗。( )

(3)人們常說:“東虹轟隆西虹雨。”意思是說,虹在東方,就有雷無雨;虹在西方,將有大雨。 ( )

(4)積雲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雲山,羣峯爭奇,聳入天頂,就變成了積雨雲。( )

三、朗讀,整體感知

1、導讀:將課文分成五塊,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採用不同的方式齊讀、雜讀)。

2、自讀:框出依次介紹了哪些雲?畫出對它們進行描寫的語言材料,並明確它們將帶給我們怎樣的天氣?(幻燈片3演示)

四、演讀,理清層次

1、明確任務:各合作學習小組任選一種雲,以第一稱的方式作自我介紹。

介紹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寫雲彩的語言材料;②讓別人明白你將會帶來怎樣的天氣。

教師示例:“Hai !大家好,我叫捲雲,我常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別看我身子很單薄,

可我最輕盈,站得也最高,陽光可以透過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歡迎,因爲我會給大家帶來晴朗的天氣。”(幻燈片4演示)

2、對照課文和幻燈片,各小組學生各人自說自講。(幻燈片5-11演示)

3、小組展示,課堂交流與評價。

4、小結:通過自我介紹,我們認識了各種雲,明白了它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天氣,這對我們認識天氣有很大的幫助。課文告訴我們,除了雲的形狀,還有云彩也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天氣,請同學對照課文完成表格。(幻燈片12演示)

6、總結:課文用三個小節給我們介紹了兩種通過雲來識別天氣的辦法,相信大家看了以後,會發現它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本文的層次也十分明瞭。(幻燈片13演示)

五、課堂小組合作與探究,展示與評價

1、怎樣看雲識天氣?這是全文的重點。課文主體部分對雲和天氣關係作了具體細緻的介紹。

(1)閱讀第三節,完成下表

雲 名形 態位 置厚 度天氣徵兆

卷 雲

卷積雲

積 雲

高積雲

(2)閱讀第四、五節,完成下表

雲 名變化過程形 狀位 置天氣徵兆

卷層雲

高層雲

雨層雲

積雨雲

(3)閱讀第六節,完成下表

雲彩名產生和分佈情況色 彩天氣徵兆

由以上三個表格可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看雲的 和 來預測天氣,還可以通過看雲上的 來預測天氣。但是,天氣變化異常複雜,畢竟有一定的限度,要準確掌握天氣變化的情況,還得依靠 。

2、課文第1段的概述在語言表達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並簡要分析這樣寫的作用。

3、文中第2段揭示了雲的形態和天氣關係,它與後面的三個語段是什麼關係?句中“往往”和“常常”兩個詞能否刪去?爲什麼?

4、本文介紹瞭如此多的雲和雲的光彩,但我們讀起來卻感到條理清晰。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六、課外延伸

1、點示:課文講的是“看雲識天氣”,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僅僅是通過“看雲”才能識別“天氣”,我們可以看“動物”、“植物”、“某種現象”或“一些感覺”等都可以幫我們識別天氣,有的方法特別靈,有的已形成了諺語,被廣爲流傳。你能說出一兩條來嗎?

2、學生活動:學生自由講述,教師補充。(幻燈片15演示)

3、佈置作業:收集並積累識天氣的方法。

《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 篇三

預習準備:

自主閱讀課文,瞭解雲彩的種類及其預示的天氣,完成課後第一題。(列出表格,分類介紹)

一、課堂導入

PPT展示積雲圖片,問題:如果在這種天氣出門( )

A.很快被淋成落湯雞

B.可以享受美妙的陽光

C.最好帶上雨傘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位偉大的預言家,它用無聲的語言訴說着許多不爲人知的祕密。隨着科學的發展,我們已經能夠去解讀這些神祕的語言。那姿態萬千的雲朵,在氣象學家眼裏,就是一塊塊天氣的“招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介紹雲彩的科普文章,去認識這些“招牌”。

二、默讀感知,瞭解雲彩

1、默讀課文,認識雲彩

PPT展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標註段落序號;勾畫重點語句。

2、天氣播報,瞭解雲彩

(1)PPT展示捲雲圖片,舉例說明如何依據課文內容介紹某種雲的特點。

示例:捲雲最輕盈,站得最高,雲很薄,陽光可以透過雲層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光與影依然很清晰。捲雲絲絲縷縷地漂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捲雲一般不會帶來雨雪。

(2)展示雲彩圖片,讓學生以雲的口吻介紹雲彩並做天氣預報。

三、默讀交流,品味語言

1、默讀課文,感知語言特點

提示:這雖然是一篇科普文,但是語言不乏生動之處;同時,作爲一篇科普文,作者在遣詞造句方面都很有講究,大家從這些角度找一找,品一品。

2、同桌合作,就各自找的特點交流交流,然後向同學們展示交流成果。

預設:

(1)語言生動形象。

A.精彩的比喻句惟妙惟肖。

B.精彩的擬人句活靈活現。

C.精當的引用恰到好處。

(注:學生說到比喻和引用時,可稍加提示“打比方”和“引資料”。)

(2)語言嚴謹。文章多處運用了“往往”“常常”“有時”等表示不確定的詞語,體現了科普文(說明文)語言的嚴謹性。

(3)語言客觀。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姿態萬千的雲彩,但並沒有表示自己對雲彩的好惡情感,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客觀性。

(4)語言富有層次感。

四、分享交流,探祕自然

大自然是一位偉大的預言家,它用無聲的語言訴說着許多不爲人知的祕密。請同學們聯繫之前所學的知識和自己的生活體驗,談一談大自然中還有哪些現象暗示着一些不同尋常的奧祕。

五、佈置作業

兩人一組,觀察一些特殊的自然或生活現象,探究其背後的祕密,完成一篇不少於300字的科普文章。

補充說明

PPT展示捲雲圖片舉例說明:大家好,我是捲雲,我最輕盈,站得最高,而且我身材苗條,陽光可以透過我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光與影依然很清晰。我絲絲縷縷地漂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我當然不捨得給大家帶來雨雪啦,有我的地方就有晴天。

舉例:螞蟻搬家、蚯蚓鑽出地面預示着陰雨天氣。

板書

設計

22、看雲識天氣

朱泳燚

劉厚超《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 生動形象

看雲識天氣——科普文語言 嚴謹客觀

富有層次感

《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德育點: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精神。

2、知識點:複習分類說明的方法;瞭解幾種主要的說明方法的作用;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領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3、能力點:培養觀察能力和積累語言的能力;體會諺語這種語言的形式美。

【教學重點】

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1、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2、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

【教法學法】

1、利用多媒體手段演示雲與天氣的關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抓住雲與天氣的關係這一中心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通過分組討論進行製表的方法,並結合講解,從而使學生能更清楚地瞭解雲層、光彩的變化同天氣變化的關係,從而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

2、講講、讀讀、寫寫、練練相結合,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能力;體會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積累語言材料,學習幾種修辭手法,進而領會這種說明文的特點。

【教具學具】

投影儀、錄音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要點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雲識天氣。

3、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象,說明作者對這種自然現象觀察得非常細緻。因爲天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也在一直留心觀察自然界,以圖掌握規律,爲人類服務。事實上,天氣的變化也自有它的規律,自有它的徵兆。我們先看一組圖片,你能說出它們與天氣有怎樣的關係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科學小品文──《看雲識天氣》。

二、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具體、生動地介紹了雲的形態、變化及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說明了怎樣看雲識天氣。

1、解題:

⑴ 從題目上看,這是說明什麼的文章?

──說明雲和天氣關係的文章。

⑵ 從題目上看,你還能讀出什麼來?

──體裁:說明文;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讀課文:

第1段老師範讀,第2段全班女生齊讀,第3、4兩段分別由兩名女同學朗讀,第5、6段分別由兩名男生朗讀,第7段全班男生齊讀。

3、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雲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說明爲什麼可以看雲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雲的形態變化,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從而說明怎樣看雲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雲識天氣的意義和侷限性。

4、這樣分段,體現了什麼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由現象到本質)。

三、導讀課文

1、閱讀第1段,回答下面各題:

⑴ 這段的結構是怎樣的?

──總分總。

⑵ 如何分層?

──第一句是第一層,最後一句是第三層,中間是第二層。

⑶ 第一段中哪些內容照應“姿態萬千”,哪些內容照應“變化無常”?

──“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這些內容與“姿態萬千”相照應。

──“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纔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雲密佈,大雨傾盆”,這些內容與“變化無常”相照應。

2、分組討論製表:

把同學們分成三個組,第一組閱讀第3段,討論並製出晴天雲彩簡表;第二組閱讀第4、5段,討論並製出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第三組閱讀第6段,討論並製出雲彩識天氣簡表。

晴天雲彩簡表

雲名 雲的形態變化 高度 厚度 天氣徵兆 捲雲 像羽毛響綾紗,絲絲綠綠的漂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徵晴朗 卷積雲 像水面上的鱗波,是成羣成行的捲雲 很高 很薄 無雨雪 積雲 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消散 2000米左右 較薄 陽光溫和 高積雲 像草原上的雪白的羊羣,扁球狀,排列整齊 2000米左右 較薄 天晴

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

雲名 變化過程 形狀 位置 天氣徵兆 卷層雲 捲雲聚集,向前推進 像白綢幕矇住天空 高 晴轉陰 高層雲 捲雲越變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陽 低 將下雨雪 雨層雲 高層雲變得更厚 暗灰色雲塊密佈天空 更低 雨雪連綿 積雨雲 積雲迅速形成高大雲山 烏雲密佈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雲彩識天氣簡表

光名 產生和分佈情況 色彩 天氣徵兆 暈 產生在卷層雲上,分佈在日月周圍 裏紅外紫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華 產生在高積雲邊緣部分 裏紫外紅 華環由小變大,轉晴;由大變小,轉陰晴 虹 雨過天晴,在太陽對面的雲幕上 彩色圓弧 東虹轟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陽照者對面的雲彩 雲層變紅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3、同學交流如何看雲識天氣。

4、由多媒體演示雲和天氣的變化,並伴隨音樂,同學們看着畫面進行復述。

5、速讀課文,指出下列各句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⑴ “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是天氣晴朗的象徵;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這些雲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分類別。

⑵ “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

──打比方。

6、本文的說明方法是分類別、打比方,在文中再找出例子來。

──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句子有:

⑴ 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⑵ 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

⑶ 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捲雲成羣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粼波。

⑷ 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

⑸ 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

⑹ 隔着雲着太陽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

──分類別:光彩有暈、華、虹、霞。

7、擬題訓練:

閱讀課文的最後一部分即最後一段,分組擬題。

──結尾總結全文、點題,同時說明了看雲識天氣的侷限性。

四、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緊扣題目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晰:首先說明看雲可以識天氣。因爲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十分密切,雲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看雲識天氣。這是全文的重點,寫得詳細、縝密,從高層雲依次說到低層雲,從象徵晴朗天氣的雲,依次說到帶來暴風雨的雲,又從雲的形態特點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再說到雲的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在說明中,從現象入手,進而觸及事物的本質。雲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就是本質。雲的種類很多,但說明層次不亂,先說什麼,再說什麼,後說什麼,有助於把“看雲識天氣”的事理說清楚。最後畫龍點睛,說明看雲識天氣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五、佈置作業

在課外,練習看雲識天氣。試着根據天空中的雲彩形狀,判斷一下當天或第二天的天氣情況,把結果寫在日記本上。

第二課時

要點

1、理解恰當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徵的作用。

2、引用、擬人、排比、對比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的知識。

過程

一、鞏固知識

1、給下列字注音:

燚 yí 霎 shà 剎 chà(那) 暈 yùn(圈) 盈 yíng

2、解釋下列詞語:

巒:又小又尖的山或連着的山。

點綴:加以襯托或裝飾。

輕盈:輕巧優美。

瀰漫:佈滿。

姿態萬千:姿態多種多樣。

3、說明雲與天氣的關係時採用了什麼說明順序?

──由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

4、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都是晴朗天氣的徵兆;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都是陰雨風雪的徵兆,光彩包括暈、華、虹、霞。這些是什麼說明方法?

──分類別。

5、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這一句是什麼說明方法?

──打比方。

6、天氣晴朗的雲有什麼特點?陰雨雪風的天氣,雲有什麼特點?

──輕、高、薄;低、厚、密。

7、第一段中,結構是怎樣的?哪個短語是總寫雲的形態?哪個短語是總寫雲的特徵?

──總分總的結構,姿態萬千總寫雲的形態,變化無常總寫雲的特徵。

二、感悟語言

(配樂朗誦第1自然段)聽完後有什麼感覺?

──生動。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使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動態、靜態結合描寫。

寓準確於生動中,是這篇說明文的特點,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辭方法,分別說明雲的形態與天氣的關係等,同時還用了擬人、排比、引用、對比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

分析本文寓準確於生動的語言特點,研究討論以下問題。

1、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作用是什麼?舉例說明,說明文中運用比喻要注意什麼?

──本文中比喻的作用:一是知識性,如“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捲雲成羣成行的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粼波,這就成了卷積雲。”這裏的比喻分別說明了捲雲和卷積雲的特徵;二是形象性,便於讀者理解,比如:還有的像峯巒,像剛川,像雄獅,像奔馬……說明文中運用比喻要注意:喻體能夠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徵和事理。

2、生動的語言不僅是因爲使用了比喻以及動態描摹事物,還有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的多種修辭的使用,在文中找出例子來體會作用。

⑴ 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比喻、排比,增強了語言的氣勢和節奏感。

⑵ 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

──對比,能使人們對事物獲得深刻的認識和鮮明的印象。

⑶ 站得高的雲,叫捲雲。……這時的卷層雲得改名換姓,該叫它高層雲了。

──擬人,使被說明的對象具體生動形象。

⑷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對比、引用,引用諺語可簡潔、通俗地說明有關問題。

3、本文作者準確地使用了表示時間、範圍……的副詞,在文中找出例子並分析。

⑴ 積雨雲越長越高,雲底慢慢變黑,雲峯漸漸模糊,不一會兒,整座雲山崩塌了,烏雲瀰漫着天空,頃刻間,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就會嘩啦嘩啦地下起暴雨來,有時竟會帶來冰雹或者龍捲風。

⑵ 但是,天氣變化異常複雜,春雲識天氣有一定的限度。

⑶ 出現了高層雲,往往幾個鐘頭內便下雨或者下雪。

⑷ 捲雲和卷積雲的位置很高,那裏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

──表明天氣的陰晴變化雖有一定規律可循,但又不是絕對的。

三、課堂總結

本文使用了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楚,開頭指出了雲和天氣的密切關係,說明看雲可以識天氣。接着再詳細說明怎樣看雲識天氣,這一部分採用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依次寫了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這些象徵天氣晴朗的雲的位置、形態特點以及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再依次說明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這些陰雨風雪預兆的形態特點以及與天氣變化的關係。然後就雲上的光彩現象──暈、華、虹、霞與天氣的關係作了簡要的說明。文章結尾,說明了看雲識天氣的目的及侷限性。強調依靠科學的天氣預報的重要性。文章不僅通過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和動態靜態相結合的描摹來體現生動具體形象,還藉助於詞語的錘鍊,表示時間、範圍的副詞來體現準確性,寓準確於生動之中,這些都是我們在寫作中應該借鑑的。

四、佈置作業

1、拓展延伸:蒐集有關雲和天氣的諺語,有關雲的成語、俗語、詩詞、文章片斷等;小組交流。

2、觀察整理:觀看每日的天氣預報,積累與天氣預報相關的詞句與詞彙,將它們整理到家庭作業本上。

【教學後記】

本課是一篇生動說明的典範文章。全文以生動有趣且富有邏輯的語言揭示了天空中的雲彩與天氣變化的關係。授課過程中重點落實學生對於生動說明的理解與體會,同時,要求 學生通過列表的形式充分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可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能根據雲的變化,較爲準確的判斷天氣狀況,掌握一些地理知識;能準確分析比喻句,瞭解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體會其形象生動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觀看雲的圖片,加強感性認識,更好地理解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天氣變化,關注大自然,培養學生細心觀察身邊事物、環境、社會的習慣。

【教學重點】

快速瀏覽課文,能準確蒐集到雲的變化與天氣變化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如何在引導學生“看雲識天氣”的過程中,既瞭解了一些地理知識,又能上出語文味。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入題。

師:閒暇的時候,你們會做哪些事來自娛自樂呢?

(生可能會出現的回答:體育運動;玩電腦遊戲;逛街;看電視,等等。)

師:我的童年是在鄉村度過的,那時候沒有電視,也沒有電腦,也少有玩具,很多時候,是坐在屋前的石凳上,擡頭看天上的雲,天上的雲,真是姿態萬千,千變萬化啊!有時像人,有時像動物,有時候還像是一棵棵的樹。就這麼坐着看雲的變化,能看上好半天,真是一種美的享受。你們有和我一樣的經歷和感受嗎?

(生可能答有,也可能答沒有,後者的可能性可能更大。)

引:小時候,並不知道這變化多端的雲與自然界的陰晴、風雨、電閃雷鳴休慼相關。(面向回答有時也看雲的同學,你們也可能跟我一樣,只是純粹的欣賞吧?)那麼,今天,讓我們擡起頭來,去觀察天上的雲,做一個氣象預報者,如何?(此處,可先打出幾幅雲的圖片資料,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認識。)

二、快速瀏覽課文,這篇課文介紹了幾種雲?請按先後順序在文中劃出來。

參考答案: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根據雲的光彩)暈、華、虹、霞。

三、鎖定細讀範圍(3~6段)。

設計一張表格,列出雲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徵和他們分別預示的天氣情況。

晴天雲簡表

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

雲的光彩簡表

四、出示圖片,根據所學的知識判斷天氣狀況(分析課本前的插圖)。

例:第一幅圖片表明是積雲,標誌是:雲的形狀像團團棉花,預示天氣晴好。

第二幅圖片表明是高積雲,標誌是:扁球狀的,雲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像羊羣,預示天氣晴好。

第三幅圖片表明是捲雲,標誌是:像羽毛響綾紗,絲絲綠綠的漂浮着,預示天氣晴好。

第四幅圖片表明是晚霞,標誌是:從黑黑的雲幕上可知(判斷晚霞的一個最直接的辦法是根據觀察的時間便知道是朝霞還是晚霞。)預示最近幾天天氣晴朗(晚霞行千里。)

五、探究交流

課文開頭,就點出了天上的雲的特點:姿態萬千,變化無常。爲了突出雲的這一特點,作者用了很多與我們的現實生活聯繫密切的事物加以比喻,請你把這些比喻句找出來,讀一讀,並用你喜歡的形式展示各種雲的形態特點。

六、從網上下載有關“雲”的精美圖片,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幅圖片,展開想象的翅膀,用比喻句的形式,描述雲的形狀及色彩。

七、作業。

課外蒐集關於天氣的諺語,分類積累。(比一比,看誰積累得多。)

《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 篇六

知識與技能:

1.理解、積累“峯巒、預兆、輕盈、均勻、崩塌、瀰漫、徵兆、一霎間、千姿萬態、變化無常”等詞語。

2.反覆朗讀課文,識記一些關於天氣方面的諺語,增加生活常識。

過程與方法:

1.複習鞏固比喻的修辭手法,積累文中比喻,體味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2.學習常用的說明方法,特別是打比方和分類別。

3.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分析本文寫作層次清晰的特點。

教學難點

分析、把握課文主體部分怎樣看雲識天氣的內容和結構層次。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本文雖是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但語言生動、描摹細緻、用語準確,反覆誦讀中體會生動說明的好處。

2.觀察與聯想。本文語言生動,表述形式多種多樣,作者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通過細緻的描繪勾畫出了千姿百態的雲。

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實踐中觀察和總結,激發豐富的聯想,鼓勵說出更有創意的理解。

3.圖表概括法。課文主體部分重點介紹怎樣看雲識天氣,這部分涉及的雲層、光彩種類繁多,變化複雜,可引導學生通過列圖表,使之結構層次清楚,內容明確。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唐代詩人劉禹錫《竹枝詞》詩中有這樣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因其用諧聲雙關表情達意而顯新穎、可喜。大自然的晴雨天氣真的像人的感情那樣捉摸不定嗎?除了天氣預報,人們還根據什麼識別天氣變化呢?是的,還可以通過空中飄浮的雲彩,那麼到底怎樣通過雲彩預知天氣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科普文《看雲識天氣》從中學習解讀天氣變化的知識。(板書文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標註各自然段的序號,劃出疑難字詞,並結合註釋和字詞典疏解。

(1)注音:

峯巒(lun) 一霎(sh)間 點綴(zhu) 綾紗(lng)

瀰漫(m) 暈(yūn)頭轉向 月暈(yn) 崩塌(bēng tā)

(2)釋義:

峯巒:山峯和山巒。巒,小而尖的山,或連綿的山。

一霎間: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預兆:事情顯露出來的跡象。

輕盈:文中形容捲雲像女子的動作、體態一樣輕巧優美。

瀰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佈滿。

徵兆:即將出現的跡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2.學生自由誦讀,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思考:(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紹雲和天氣的關係。切合文題揭示雲和天氣關係的語詞是什麼?它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2)有關雲和天氣的關係,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說明的,找出標出說明角度變化的語句。

(3)文中第2段看雲識天氣的經驗一句是揭示雲的形態和天氣關係,作者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詞,說明了什麼?後面的三個語段與它有什麼關係?

(4)相形課文主體部分對雲和天氣關係的具體細緻的介紹,第1段的概述在語言運用上的顯著特點是形象生動的比喻的運用,試具體分析其作用。

(5)以簡表的形式歸結課文的行文思路。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招牌”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喻指雲是天氣變化的標誌,準確而形象地說明看雲和識天氣的關係。

(2)第6段的中心句“我們還可以根據雲上的光彩現象,推測天氣的情況”標示說明角度的變化。

文章從雲的形態、雲的光彩兩個方面介紹雲和天氣的關係。

(3)這兩個詞用在句中具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形是這樣,排除了特殊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第2段是後面三段的“綱”。第3段對應第2段中的“薄雲”“晴朗”,薄雲分爲“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第4、5段對應第2段中的“厚密”“陰雨風雪”,雲層分爲“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

(4)第1段用一連串的比喻把雲的萬千姿態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充分激發了讀者的想像,作者首先說明雲的“姿態萬千”:有的“像羽毛”,說明它輕飄,有的“像魚鱗”,說明它排列整齊;有的“像羊羣”,狀其形態,有的“像一張大棉絮”,狀其質感;“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狀其勢。這一系列恰當的比喻,鮮明而具體,形象而生動,給人深刻的印象。最後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招牌”一詞比喻貼切,耐人尋味。總之,比喻的運用不僅使要說明的事物更加生動形象,而且使整篇文章富有文采,能激發人們閱讀的興趣。

3.品讀全文,體會課文層次清晰的特點。

三、具體研討第3~6段

1.學生精讀,揣摩語言的生動形象。

2.投影顯示薄雲圖片,請學生結合課文的細緻描繪,仔細觀察雲的形態變化,展開豐富的聯想,說出更有創意的理解。

思考:(1)語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過分類別的方法表現出來的,請以簡表的形式列出晴天雲的形態變化、特徵以及預示的天氣變化等情形對比。

(2)第3段採用了從現象到本質的說明順序,那麼現象是什麼?本質又是什麼?

(3)第3段文字的語言,既有平實說明,又有生動說明,各舉出一個例子。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分類說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別,一類一類加以說明的方法。這種分類說明不僅能夠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徵說得更明白,而且會使說明的條理更清楚。本段把薄雲分爲四種,一一介紹,有條不紊。它們既有自己的特點又有共同點。列表如下:

晴天雲簡表

雲 名雲的形態變化高 度厚 度天氣徵兆

卷 雲像羽毛、像綾紗、

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最高最薄象徵晴朗

卷積雲像鱗波是成羣成行的捲雲很高很薄無雨雪

積 雲像棉花團 上午出現

傍晚消散兩千米左右較薄陽光溫和

高積雲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

扁球狀 排列勻稱兩千米左右較薄天晴

(2)說明雲的形態是現象,說明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是本質。

(3)平實說明:捲雲和卷積雲都很高,那裏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

生動說明:高積雲是成羣的扁球狀的雲塊,排列很勻稱,雲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

3.記敘文中,比喻是一種修辭方法;說明文中,運用比喻來說明事物,叫做比喻說明法,一般簡稱爲打比方。課文中打比方的運用,使得行文生動活潑,饒有趣味。請仿照示例造句,從形狀入手,展開充分的想像和聯想,既考慮靜態,又兼顧動態,以求動靜結合之妙。

示例:天上的雲……像峯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圍的羣山,……

(2)遠處的霓虹燈亮了,……

學生回答,教師示例:

(1)夜幕四合,周圍的羣山,像駝峯,像閘門,像臥佛、像長蛇,……

(2)遠處的霓虹燈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綵綢,像長虹,……

4.第4、5、6段的寫作思路與第3段相同,請學生仿照對第3段的分析以圖表的形式標示這三段的內容要點。

學生合作完成,教師示例:

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

雲 名變化過程形 狀位 置天氣徵兆

卷層雲捲雲聚集 向前推進像白綢幕矇住天空高晴轉陰

高層雲捲雲越變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陽低將下雨雪

雨層雲高層雲變得更厚暗灰色雲塊密佈天空更低雨雪連綿

積雨雲積雲迅速形成高大雲山烏雲密佈天空更低雷雨冰雹

雲的光彩簡表

光 名產生和分佈情況色 彩天氣徵兆

暈產生在高層雲上,分佈在日月周圍裏紅外紫日暈三更雨

月暈午時風

華產生在高層雲邊緣部分裏紫外紅華環由小變大,轉晴;由大變小,轉陰雨

虹雨過天晴,在太陽對面的雲幕上彩色圓弧東虹轟隆西虹雨

霞早、晚,太陽照着對面的雲彩雲層變紅朝霞不出門

晚霞行千里

5.積累文中的有關諺語,瞭解識別天氣變化的常識。

文中出現的諺語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東虹轟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教師適當補充,並做些解釋,如:

(1)“天上鉤鉤雲,地下雨淋淋”

(2)“雲往東,車馬通;雲往南,水漲潭;雲往西,披蓑衣;雲往北,好曬麥”

(3)“天上鯉魚斑,明天曬穀不用翻”

(4)“早上烏雲蓋,無雨也風來”

(5)“清早寶塔雲,下午雨傾盆”

(6)“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

(7)“黃雲上下翻,將要下冰蛋”

四、課堂練習

1.本文的語言生動形象,又十分準確。在括號內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體會其表達效果。

(1)經驗告訴我們……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______(一定 有時 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2)出現了高層雲,____(一定 有時 往往)在幾個鐘頭內便要下雨或下雪。

(3)烏雲瀰漫着天空,頃刻間,雷聲隆隆,電光閃閃,馬上就會嘩啦嘩啦地下起暴雨來,______(一定 有時 常常)竟會帶來冰雹或者龍捲風。

(4)天氣變化異常複雜,看雲識天氣有_______(相當 一定 非常)的限度。

(5)我們還可以根據雲上的光彩,______(判斷 推斷 推測)天氣的情況。

2.下面一段話的句序被打亂了,將理順後的句序寫在後面的方格內。

①人們常說:“東虹轟隆西虹雨”。

②夏天,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雲幕上,常會掛上一條彩色的圓弧,這就是虹。

③太陽照到天空,使雲層變成紅色,這種雲彩叫做霞。

④所以有“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的諺語。

⑤還有一種雲彩常出現在清晨或傍晚。

⑥意思是說:虹在東方,就有雷無雨;虹在西方,將有大雨。

⑦朝霞在西,表明陰雨天氣在向我們進襲;晚霞在東,表示最近幾天裏天氣晴朗。

正確句序:

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說明方法或修辭手法。

(1)在太陽和月亮的周圍,有時會出現一種美麗的七彩光圈,裏層是紅色的,外層是紫色的。這種光圈叫做暈。( )

(2)最後,雲壓得更低,變得更厚,太陽和月亮都躲藏了起來,天空被暗灰色的雲塊密密層層地佈滿了。( )

(3)華環由小變大,天氣將趨向晴好;華環由大變小,天氣可能轉爲陰雨。( )

(4)所以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說法。( )

(5)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層,叫捲雲……如果捲雲成羣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雲……還有一種像棉花似的白雲,叫積雲……在晴天,我們還會偶見一種高積雲。( )

4.如果將下面一段描寫天氣的語言改成天氣預報的語言形式,請用恰當的語言表述。

清晨,天上飄着片片白雲,中午,天空漸漸聚集起了層層陰雲,到了下午,便下起了濛濛細雨。輕風拂面,使人略感涼意。

參考答案:

1.(1)常常 (2)往往 (3)有時 (4)一定

(5)推測。(這些詞語或修飾或限制,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②①⑥⑤③⑦④

3.(1)下定義 (2)擬人 (3)分類別 (4)引用 (5)擬人 分類別 作詮釋

4.天氣:晴轉多雲,午後有小雨,風力1~2級。

五、課堂小結

本文是一篇介紹雲和天氣關係的科普文,文章成功運用了分類說明、比喻說明等方法,使得內容準確生動、層次明晰。看雲識天氣,這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正如課文所言它畢竟有一定限度,現代科技的發展對天氣的準確預報,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昔日神話中的雷電神、風婆婆也只是故事中的角色,因爲科技改寫着大自然的歷史。

六、佈置作業

1.閱讀文段,完成習題。

①碧藍的天空,鋪過來一層蠶絲般的雲幕,不一會兒,太陽周圍現出一道彩色光環。它宛若彩虹,但沒有彩虹鮮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內紫外紅,而光環剛好相反,是外紫內紅,這就是“暈”,俗稱“風圈”。

②人們對“暈”的興趣,不單因爲它有斑斕的色彩,而且由於它是天氣變化的一種前兆。據我國新疆阿勒泰地區統計,在1980年中就曾出現1052次“暈”,“暈”後兩天內出現風、雨等顯著天氣變化的佔80%。

③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暈”都是風雨之兆。氣象工作者經過長期觀察發現:當“暈”的持續時間在1小時以內(俗稱:“短暈”)時,未來的12小時~36小時內會出現風或雨;當“暈”的持續時間在5小時以上(俗稱“長暈”)時,則不會有風雨天氣出現。

④美麗的暈環是大自然的天氣預告圖,我們瞭解並利用它來觀測風雲,能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第①段從哪兩個方面說明暈和彩虹的不同?(各不超過5個字)

(2)人們對“暈”的興趣主要因爲___________,文中“___________”與它相呼應。

(3)本文段依次運用的說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從語言風格看,本文主要是___________說明。

參考答案:

(1)鮮亮的程度;色彩的排列。

(2)它是天氣變化的一種前兆 美麗的暈環是大自然的天氣預告圖

(3)作比較 舉例子 分類別 列數字

(4)平實

2.本文成功地運用了比喻的說明方法,不但使人們對各種雲的認識豁然清楚,而且顯得生動形象,饒有趣味,爲我們的習作提供了借鑑的實例。說明文運用比喻有別於敘事寫景文中的比喻,簡言之,是爲了“使人有所知”,而不是“使人有所感”。

宇宙無邊無垠,奧祕無窮,包羅着數以億計的天體。探索空間奧祕是青年人未來的使命。請同學們運用比喻的方法,以通俗明白的語言,以“天空不空”爲題寫一篇小短文,說明宇宙中有些什麼。

板書設計:略

《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引導學生細心觀察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激發瞭解、研究、探索自然的興趣。

2、知識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歸納概括知識要點的能力。借鑑修辭、描寫、諺語等寫作手法。

3、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 培養學生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⑵ 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⑶ 培養學生拓展思維,積累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信息的獲得途徑多種多樣,可讀書,可看報,可上網查資料今天我們就從課堂內的學習來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首先來看看誰是信息高手!

二、誰是信息高手(整體感知)

老師朗讀課文,請同學們專注地聽,記下你聽到的要點。

全班交流。

三、自讀課文,認識雲

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天上的雲,試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你對這一詞的初步印象。(美麗)

哪些語句讓你有了這一印象?(品味語言)先小組交流,之後全班交流。

請大家速讀課文,在文中圈出雲的名稱,說說你看到了哪些雲?

此外,我們還看到了什麼?(雲的光彩)有哪些?(暈、華、虹、霞)出示四幅雲的圖片。看着這些雲除了覺得美麗以外,應該認識它們了吧!請選擇一幅說出它的名字,並從文中找出作爲判斷依據的句子。

大家發現了嗎?作爲判斷依據的句子中大都用到了什麼修辭方法?(比喻)

看來比喻的運用不僅能使事物形象生動,還能幫助我們認識事物。作者真不愧爲描摹高手!

四、拓展

讓我們也來做做描摹高手吧!先請第一組同學看我紙上的事物名稱,由其中一位來描摹,另外三組根據他的描述來猜事物名稱,三分之二猜到了你就成功了!

備註:每組一次,共四次。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看了天上的雲,我彷彿也置身空中成了其中一朵,同學們肯定要問:“你是什麼雲?”我呀,是雨層雲,長得很壯,不象捲雲那麼單薄。我很想親近你們,所以我常常離你們很近,可是你們並不歡迎我,因爲你們嫌我帶來了雨雪連綿的天氣,於是我躲了起來,不久,我發現大家因爲缺電少水而想念我了。我好高興,別擔心,我會常來看你們的!

二、認識雲和天氣的關係

同學們,你最願意成爲哪種雲或哪種雲的光彩呢?請選擇一種,根據課文內容作自我介紹,並說說你與天氣的關係,最好還能說說你爲什麼願意成爲這種雲或這種雲的光彩?動手寫一寫。

全班交流,學生點評。

出示雲的圖片。現在再看這些雲,你應該不止認識它們,肯定還能獲得些天氣情況。請你選擇其中一幅來給大家發佈天氣預報。

三、拓展

瞧,大自然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啓示。你能列舉一二嗎?先請大家小組交流,組長做好記錄並代表小組發言。

四、教師寄語

大自然充滿無窮的奧祕,它是一本無字的書,等待我們用智慧來解讀,希望同學們能養成細心觀察自然的習慣,要知道“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讓我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勇於攀登前人未達到的科學高峯!

五、作業

蒐集民間流傳的關於天氣的諺語。

《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詞語。

2.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3.識記一些關於天氣方面的諺語,增加生活常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積累詞語。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諺語說:東邊轟隆,西邊雨,說的是雲和天氣的變化。暴雨來臨前,由什麼的變化引起了雨的到來?對,是雲、風的到來引起的,所以說,雲的變化就能暗示天氣變化。

課堂實錄

一、作者檔案

1、朱泳燚,1960年畢業於江蘇教育學院中文系。現任江蘇省常熟中學高級教師,1984年評爲特級教師。1988年評爲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7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評爲首批江蘇省名教師。1993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聘爲特約編審。

二、朗讀課文,讀準生字詞

1、自由地把課文誦讀兩遍,力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順。

2、積累字音

峯巒(luán) 一霎(shà)間 點綴(zhuì) 綾紗(líng)

暈(yūn)頭轉向 月暈(yùn) 崩塌(bēng tā)瀰漫(mí)

3、詞語理解:

峯巒:山峯和山巒。巒,小而尖的山,或連綿的山。

一霎間: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預兆:事情顯露出來的跡象。

輕盈:文中形容捲雲像女子的動作、體態一樣輕巧優美。

瀰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佈滿。

徵兆:即將出現的跡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三、說明文的知識

(一)說明文的概念:

說明文是以說明爲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或說明事物的特徵,或闡明事理,目的是給人以知識。

(二)說明文的分類: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

(三)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四)說明文的結構方式:

A總分式結構:“總—分—總”式、總(概括)—分(具體)”式、“分—總”式。

B遞進式結構:着重分析各層意思是怎樣逐步深入展開的,是由現象到本質、個別到一般、結果到原因等等。

C並列式。

(五)說明方法:

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

四、整體感知

1、從題目上看,這是一篇說明什麼的文章?

明確:說明雲和天氣關係的文章。

2、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說明的?

明確:邏輯順序。

3、寫出你所知道的關於雲的諺語?

明確:棉花雲,雨快臨。 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 魚鱗天,不雨也風顛。雲往東,車馬通;雲往南,水漲潭;雲往西,披蓑衣;雲往北,好收麥。

課後小結

《看雲識天氣》是一篇思路明晰、文筆鮮活的說明文。它以生動的文筆,形象地介紹了雲與天氣變化的關係,給人以知識的滋養和啓迪。

課後習題

背誦並摘抄文中優美的比喻句及有關雲和天氣的諺語,積累豐富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