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責任心源於日積月累的良好習慣

責任心源於日積月累的良好習慣

責任心源於日積月累的良好習慣

案例描述:   

我們班有一名學生,叫小杰,從上國小一年級開始,媽媽就跟在孩子後面叮囑要細心、細心、再細心,可孩子粗心的毛病卻越來越厲害了。無論是平時做作業還是測驗考試,孩子的作業及卷面正確率總是不高,不是少寫個小數點、就是多寫個零,不是看錯了題、就是抄錯了已知數。考試時,各門功課都會因粗心而失分,所以儘管孩子反應快、腦子靈活、接受能力強,可成績總是不理想。生活當中,小杰也是做事馬虎,經常丟三拉四,時常忘記帶筆記本或作業,媽媽也常說孩子的房間、書桌凌亂不堪,還不許媽媽收拾,常常爲找東西而把房間翻得一片狼藉。

對於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小杰媽媽坦言,他們認爲只要孩子專心讀書就行了,所以家裏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做,生活起居都是父母幫孩子包辦了,所以孩子11歲了,似乎沒有一點的責任心。

原因及對策:

其實在學校裏,像小杰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應該說還相當普遍。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或聽到學生們不負責任的事情。如:忘了帶學習用品,作業沒做完就玩去了;打掃衛生,工具扔一地就不見人影了;筆、書本攤一桌子,抽屜垃圾塞得連書包、字典都放不下等。勞動時常常是半數人不帶工具,就連上課也常有人忘了帶書帶筆。每當老師幫助教育時,學生們都是一個理由"忘了"。那麼是不是我們的學生記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得了健忘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們的學生沒有被培養起責任心。

現在許多家長包辦了孩子的一切,家務活根本不讓孩子插手,如果孩子想幫大人乾點什麼,大人便會說把你的學習抓好,考試上去了比什麼都強,家裏的活不用你管。說實在話,替孩子做得越多,照顧得越周到,孩子就越不會料理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們會成爲自己事情的局外人,一切責任都有人爲他承擔。而有些家長也非常樂意承擔責任,孩子的學習用具沒帶,家長又說忘了給孩子準備。後果是什麼呢?是孩子的不良習慣繼續淺滋暗長下去。

所謂的責任心源於日積月累的良好習慣。上述的問題學生常表現一個固定的循環方式:犯錯——保證——改過——再犯錯。這種行爲的反覆無常,主要因爲他們自控能力差、沒有堅強的意志,在特定的落後、挨批、被輕視環境中,他們聽不得批評,形成嚴重的逆反心理:或暴跳如雷,或不動聲色的拒絕教育。積極動機消失是造成問題學生的又一原因。在學習中,他們被動的學習,沒有興趣,沒有參與意識。在各項評比中,他們發現:家長、老師的期望總是高於他們的實力、像奢望一樣時,積極性極易消失,成功動機也一閃而過。接連的失敗經歷,使問題學生擡不起頭來,加之他們沒有責任感,沒有爲責任而努力的過程,導致他們自暴自棄或產生消沉情緒。

學生習慣不好,不是智力原因,而是學生缺乏培養與訓練。這一點至關重要。運動員要接受體能訓練,軍人要接受軍事訓練,學生也應該接受習慣訓練。教育應該是賞識教育、成功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多種教育手段的靈活運用。我認爲應把習慣訓練貫穿於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實行“盯、管、抓、查”四字訣。“盯”,即把學生控制在視力範圍內,照管到每個學生;“管”,即管學生在做人、生活、學習中各種細小的瑣事,不放過每一個細節;“抓”,即抓學生散漫的地方,對他們進行紀律約束,好作風、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查”,即查教育訓練效果,使學生逐步養成愛生活、愛學習和發現不足之處,並及時改進、補充,讓學生成爲具備良好品德行爲的人。

當然在與這些學生的交流中一定要堅持兩點:(1)尊重學生。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要對問題學生不偏見,不把學生置於管理、教育的對立面,始終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意見和進步,把學生當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不容別人忽視的人加以尊重、理解和愛護。(2)善於發現。就精神而言,每個生命彷彿都爲了能得到賞識而來,學生成長的道路猶如戰場,問題學生更渴望老師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爲他們吶喊加油。哪怕開始只是“他能站得直”、“他能不撒謊”、“他的歌唱得很棒”、“他總按時到校上課”老師都要給予學生微笑、表揚、肯定,幫助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自我賞識,自我暗示,進而激發學生上進的內動力。班主任的讚揚和賞識是溫暖的陽光。

只有積極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加強引導激發學生自我教育慾望,提高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才能激發起和發展學生的自主性,使人能主動地去追求自我完善,所以在班級管理活動中要注意做具體細緻的工作,激發學生產生自我教育的需要,主動在實踐中鍛鍊、提高和完善自我。並由此提高自我調控能力,充分地發展自己的主體性。因此要使學生不斷地參與班級管理及社會實踐,從活動中激發自我教育的慾望,發展和提高自我調控能力,形成正確的主體意識。這樣教育不再是外在的,強加於學生的,而成爲一個自我教育的自覺過程。所謂的常規問題才能走上逐步解決的良性循環軌道,最終達到有效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