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看雲識天氣教案【多篇】

看雲識天氣教案【多篇】

《看雲識天氣》教案 篇一

篇一

剛剛上完《看雲識天氣》一文後,我感觸頗多。在這裏我談一談我的教學反思:

雲的形狀,光彩與天氣的關係用圖表的形式來完成。這樣把雲的各種開頭各種光彩與天氣的關係展現得一目瞭然,脈絡清晰。可以通過表格設計,幫助學生理清頭緒,明確概念。

上完課後,我才明白了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我在“看雲識天氣”這一方面就做不好。比如從雲的形狀來判定雲的種類,我就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好,怎麼能很好地教給學生呢 下去後,多找一下關於“看雲識天氣”的雲的開頭光彩的圖片,多分析,多比較,充實自己,適當的機會,在班上辦一個雲的形狀,光彩的圖片展覽,成立一個氣象預報小組,使本節課的外延更廣泛,更美好。

多補充一些“看雲識天氣”的諺語。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雲的形狀,來向,厚薄,顏色,移速等變化,總結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編成諺語。這些諺語蘊含着豐富的物候知識,是他們心血和智慧的結晶。讓學生多積累一些諺語,是很有好處的。可以引導學生積累這些諺語:“天上鉤勾雲,地下雨淋淋”,“炮臺雲,雨淋淋”,“雲交雲,雨快臨”等朗朗上口的諺語,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

一切教學過程最終都必須以學生獲得知識,增長能力爲目的。隨着時代的前進,科學不斷髮展,它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如何使說明文說得更科學,更有時代的氣息,這就要求教師以主導作用之火,去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在本文教學中怎樣表現它的時代氣息?可在教學中設計要學生修改,加工文章結尾的訓練──“看雲識天氣”的侷限性。這樣的設計,可以發展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的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總之,從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看到了不足,但我很慶幸的是,我找到了針對不足而採取的方法措施。讓我們共勉吧!

篇二

《看雲識天氣》是一篇介紹雲彩知識的科技小品文。課文以雲的變化爲線索,以怎樣看雲識天氣爲重點說明了雲和天氣的關係、雲的變化與天氣變化的關係,告訴人們可以看雲識天氣。

本課借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進行直觀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清文章思路,能說出雲和天氣的關係,能識別雲,預測天氣的陰晴雨雪,同時激發學生探究科學探索精神。

一、收穫與亮點

首先,從雲字字體的演變導入,着重分析雲字的繁體字,以引導學生從子入手就看是瞭解一點,雲和天氣有關,那又和天氣究竟有什麼關係呢?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導入新課。

其次,在完成知識目標——瞭解雲和天氣關係這一環節時,我給學生推薦了兩種形式,一是以自我介紹的形式,而是一天氣預報主持人的身份來介紹雲和天氣的關係,同時將同學們分成不同的雲族成員,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完成了教學目標。

最後,在本課的結尾我採用了留有疑問式的結束方式,引導同學們對自然現象的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

但是,在授課的過程中仍然還有許多不足和遺憾之處。

二、不足之處

1、課堂教學的環節多,課堂容量過大。容量大導致個別環節沒有充分展開,時間倉促,學生討論不夠,理解不深透。

2、對文本的挖掘不深入,急於將課文內容向課外延伸,使得學生們對雲和天氣的關係掌握的並不是很清楚。

3、對於學生的發言,沒有進行適當的激勵性評價。

三、改進方法

1、僅僅扎住教學的重難點,引導學生將文本分析透徹,清楚地掌握雲和天氣的關係。

2、在學生髮言的過程中,不要急於將準確答案告知他們,而是要自如地加以引導,水到渠成的獲得教師想要的答案。

3、學生的潛能是無窮的,所以在同學發言的過程中精彩之處應加以適當褒獎,對學生的回答應給與及時的評價。

通過此次全市的同課異構活動,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雖然已從教八年有餘,但在從容自若駕馭課堂這一方面還需鍛鍊和加強。

《看雲識天氣》教案 篇二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看雲識天氣》教學案例分析 寧化縣民族學校    鄧宣盛【案例主題】《看雲識天氣》爲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四單元第17課,爲講讀課文。這是一篇生動的科普讀物,介紹的知識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全篇文章採用了生動說明的形式,很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本案例試圖探索以下幾個問題:1、探索“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培養能力”課堂教學;2、如何走出說明文閱讀教學繁瑣機械的舊有模式,尋求說明閱讀教學的新方法;3.探討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案例背景】《看雲識天氣》一文,主要是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係,讓學生了解農民生產生活中一些經驗總結。本文是介紹說明性文章,爲了讓讀者有興趣,寫法生動,運用了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章很富有文采。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沒必要段段落實,只須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訓練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沒有必要按照說明文的知識點(說明對象、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語言等)進行教學。據此,這篇課文安排一個教學課時,知識目標、重點、難點教學課時確定爲:知識目標:1、瞭解雲與天氣的關係(篩選信息);2、積累一些與天氣相關的諺語、詩詞;能力目標:品味文章生動優美的語言)本站●(;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瞭解自然的興趣。教學重點:1、瞭解雲與天氣的關係;2、品味文章生動的語言;教學難點:品味文章生動優美的語言。本案例設計以培養髮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爲出發點,由淺入深,由易而難組織教學內容。以學生爲主體,教師引導學生的學習和技能訓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究,瞭解內容,最終實現提高品味語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並獲得整體發展的目的。在教學中,以猜謎活動、拆字遊戲引出課題,把學生朗讀、默讀、品味、模仿、遊戲合爲一體,在瞭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充分感受文本的優美語句,並教學學生品味生動語言的方法,以期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課堂實錄】片段一:導入新課師:我們先來做個謎語遊戲——運動會上都有它,請猜一個字。生:[舉手]動。師:同學們認爲呢?生:不好。師:再請一個同學說說。生:雲師:能不能說說你的根據,好嗎?生:因爲,“運”“動”“會”三個字中都有“雲”字。師:很好。不知同學們有沒有學習過“雲”的英語單詞?生:有,cloud!師:不知同學知不知道“雲”字的繁體?請一個同學來寫好嗎?生:把“雲”字的繁體“雲”。師:很好!我們能不能從這個字看出點什麼呢?生:有“雨”字。生:和天氣有關。生:我覺得天上有云時,可能快要下雨了吧?師:同學們說得都不錯,我們從這個字也可以看出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對雲和天氣的關係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掌握了一些規律,今天我們來學習的《看雲識天氣》,我們來看看雲與天氣有什麼樣關係……片段二:品味語言學生齊讀第1段後。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段文字嗎?生:喜歡。師:爲什麼?生:因爲它很好。師:好在哪?生1: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師:還有嗎?生1:沒有了。師:還有補充嗎?生2:還有一些詞語用得很好。師:你能不能說說哪個詞語用得好?生2:“招牌”這個詞用得好。因爲形象的寫出了雲與天氣的關係。師:說得真好。這段文字有的是使用了某種修辭,有的是使用某種句式,有的是運用了優美的詞語,有的是使用了某種表達方式。小到一個詞語、大到一個句子,可以說這樣的句子很多。請同學們用這樣的形式來說:“我喜歡這……個句子,因爲……”來表示你對本段語言的評價。如:我喜歡“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纔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雲密佈,大雨傾盆。”因爲它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突出地顯示了天氣的天化無常。學生動手寫句子,教師巡視。學生舉手發言。生1:我選擇“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我喜歡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招牌”生動地寫出了雲和天氣的關係。師:說得不錯,誰再來說說。生2:我選擇“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我喜歡它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方法,形象地寫出了天上的雲恣萬千,優美可愛。片段三:課堂遊戲在找出各種雲和雲上的光彩這後,教師讓學生以一種雲或光彩的身分作自我介紹。介紹要求:①充分利用文中描寫雲彩的句子;②讓別人明白你將會帶來怎樣的天氣。③對照課文,學生各人自說自講,或在書上作記號,或寫在本子上。④先各自預演,後課堂交流。師:[示例]“嘿!大家好,我常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別看我身子很單薄,可我最輕盈,站得也最高,陽光可以透過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歡迎,因爲我會給大家帶來晴朗的天氣。大家知道我是誰嗎?”生1:hello,大家好。我常常是扁球狀,排列很勻稱,我中間露出碧藍的天幕,如果你遠遠地看我,我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大家猜一猜我是誰?生:[齊聲]高積雲。生2:我常在太陽和月亮的周圍出現,有時我成一種美麗的光圈,裏層是紅色,外層是紫色,我常常是大風雨的徵兆。人們也常常議論我說什麼:“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你們可知道我是誰——生:[齊聲]暈【案例分析】首先,本案例力圖體現“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培養能力”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活動貫穿課堂始終,無論是對文章信息的篩選,還是對語言的品味,都不是由教師直接“灌輸”,而是由學習主體的自主體驗而發現的。教師的作用變爲真正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學習活動的促成者,既不將知識和盤托出,也不是簡單地設置學習目標或用命令性的任務去驅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而是努力將一定的教學內容遊戲化,用興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實踐。教師以教材調動學生,使學生樂學,並將一定的學習目標轉化爲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創設合理的情境,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始終處於興奮狀態。教師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的學習行爲的引導、點撥、調控,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圍繞即定的目標展開,通過朗讀、默讀、品味、模仿、遊戲,進行快樂的學習,激發學習興趣,產生自行學習的內在動機。其次,本案例中對於說明性文章進行一些探索。說明文的閱讀教學不能等同於地理生物或其他學科,其他學科側重的是讓學生掌握科學的規律,而語文課中說明文教學,雖是以科普短文爲文本,但教學的側重點應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即通過文本學習語言、培養細緻觀察的科學精神,而不是掌握科學知識——這是其他學科的任務,語文課堂不必包辦。毫無疑問,在這短暫一節課中,學生對雲與天氣的關係瞭解肯定是粗淺的,但這已無關緊要,學生可以在日後結合生活實際去認真觀察實踐。舊有的說明文教學常是學習說明對象、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語言,面面俱到,按部就班,機械繁雜,教者吃力,學者厭煩。本案例緊扣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力求刪繁就簡,避熟就新。首先,不求知識點的全面,抓住語言訓練這一重難點,去除細枝末節。對說明性文章的閱讀教學作了一些探索。再次,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避開以往教學中過多的強調修辭和語法知識,不作繁瑣分析,不是用定論的方式傳授,而是引導學生通過感情,自己去發現知識。這樣學生獲得的不僅是知識的結論,而是進行了知識的生成過程,符合“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的發展的過程”的新要求。同時,教師以課文爲藍本,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品味優美生動的語言,讓學生評析、模仿、加工、遊戲、創造,雖然稚嫩和粗糙,但卻是學生對文本真實的體驗和對話,並在對話中經歷類似於科學發現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過程。實踐證明,這樣的語言訓練,是有效的,也是學生樂於接受的。最後,但不足這處也是明顯的:(1)教師在時間的控制上,不盡合理,顯得前鬆後緊,結課甚至有些倉促。(2)由於農村中學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製作的課件無法應用到教學中來,使得課堂不夠流暢。(3)對於學生的發言,缺少適當的激勵性評價。詩云: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語文教學活動亦應如此。

《看雲識天氣》教案 篇三

看雲識天氣

教學目標

1、掌握並學習抓住事物特徵進行說明的寫法。

2、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3、培養學生觀察、熱愛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

理解說明事物要抓住特點,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的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說明事物要抓住特點,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的應用。

教學流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一)教師準備好授課內容及多媒體課件,收集各種看雲識天氣的資料,以便啓發學生有效地閱讀和欣賞。

(二)學生做好預習,注意觀察天空中的雲與天氣的關係,爲課堂交流做好充分準備。

(三)教師預計教學過程中的生成目標,以便及時開發課堂教學資源

(四)教師確定自學、合作、探究的具體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跟蹤指導和評價。

二、創境設疑

1、請學生從課前準備中談談自己的積累和觀察。比如:你觀察過天空中的雲嗎?有怎樣的感受?用簡短的話說明。

學生看教師製作的多媒體,多媒體投影:天空中不同的雲朵,出現不同的天氣。點明:雲朵與天氣有關係。

2、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

(1)掌握並學習抓住事物特徵進行說明的寫法。

(2)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3)培養學生觀察、熱愛自然的情趣。

3、學生自讀課文,看看雲與天氣變化有怎樣的關係?

明確:不同形態的雲與天氣和不同光彩的雲與天氣都有着密切的關係。

學生對課文有了簡要的認識後,明確了與教材有關的學習主題後,開始進一步學習課文。

4、教師導學:科普說明文的學習,可以遵循規律,即抓特徵、理順序、用方法、語言準。從以上四個方面去研讀一篇文章,文章的脈絡會更加清晰。

自主探究:出示表格,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表格,準確列出雲及光彩的種類、特徵和它們分別表示的天氣情況。(學生可用作參考)

可讓學生自行設計表格,在閱讀中思考:(1)共有幾種類型的雲?(2)表格如何設計得簡潔明瞭?(3)可以每個小組設計一種,設計後同學之間相互交流。也可以通過實物投影儀在班上講述自己的設計和理解,教師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清楚地理解課文。

教師小結:按雲的形態可分爲晴天的雲與雨雪天的雲,再按雲的光彩分四種。表格只要順序合理即可,設計得簡潔些、詳細些都可以。

學生討論填表後,教師進一步指導:用表格與原文對照,我們就清晰的發現,作者抓住了說明事物的特徵(雲和天氣的關係),同時有一定的合理說明順序(總分)。

三、導學講析

教師進一步導學:爲了將事物、事理說明得更加清楚,除了合理的說明順序之外,還要有準確、美麗的語言文字將文章表述出來,和說明文獨有的說明方法來進行說明。我們來看看這篇說明文的生動說明,請同學們研讀討論。

1、能舉例說明文章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嗎?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2、能舉例說明文章語言的準確性嗎?它們的作用如何?

學生可以討論並暢所欲言,也許所說的不一定完全準確,但只要敢於探索,大膽講述,教師都應表示讚賞,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雲分爲四種——暈、華、虹、霞,並把它們之間的差別進行了比較說明。這種作比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雲和天氣關係的特徵。許多句子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不僅使文章生動,更重要的是讓雲的特徵更加鮮明,用詞準確。

四、固本訓練

學生再次速讀課文,看大屏幕所展示的題目,交流思考,看看本節課有哪些收穫。比一比,哪一組的思維更敏捷。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2)“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3)第三自然段中總結薄雲特點的一句話是什麼?

(4)根據課文舉例說明雲是天氣變化的標誌(舉一例即可)。

(5)舉例說明看雲識天氣對工農業生產的好處。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後,教師引導小結:(1)第一自然段指出了雲和天氣的密切關係,說明看雲可以識天氣。(2)這句話的作用是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3)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都是很美麗的雲。(4)雨層雲形成,連綿不斷的雨雪也就開始下降。(5)論述有理即可。

五、評結延伸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感悟到了什麼?

學生進行自己分析學習內容,梳理本課所學知識。

教師明確: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我們不僅瞭解了看雲識天氣,學習到了怎樣將事理說清楚的方法,還把握了一般說明文的說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徵,理順序,用方法,語言準。

2、用本課學過的說明方法,寫一篇小小說明文,向同學們介紹一種自然現象。題目自擬。

《看雲識天氣》導學案 篇四

教材分析和處理

一、教材分析

1、單元教學目標 :

(1)單元內容:第四單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單元。共安排了五篇課文,其體裁、題材等豐富多樣,主題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學抒情詩;《看雲識天氣》是科普說明文;《綠色蟈蟈》是觀察隨筆;《月亮上的足跡》是記敘文;《山市》是一篇文言文,總體上是繼第三單元之後,以對自然界進行科學探索爲內容組成。

(2)單元教學目標 :

情感態度目標: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

界的興趣;

知識和能力目標: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提高學生閱讀現代科技文的能

力和蒐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練習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大意;在探究活動過程 中獲得一些蒐集資料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3)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對於本單元教材的處理方面,教參提出了以下幾點意見:

①注意兼顧三個維度,注意滲透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

②淡化文體,強調綜合,以培養閱讀能力和研究能力爲主;

③不要把閱讀課上成地理課、生物課或其他科學課;

④多以討論課或探究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目的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⑤加強課外語文實踐(包括閱讀),開展科學活動;

⑥加強語言積累,讓學生每人備一本“摘抄本”,摘抄優美的詞、句、段。

2、《看雲識天氣》教材分析

(1)內容分析:《看雲識天氣》是一篇舊課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係。從寫作上看:.層次清楚,有綱有目;.能抓住雲的特點來進行說明;.語言準確,運用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把雲寫得生動形象;運用了下定義、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2)教材的處理:這篇課文特點鮮明,做爲教學內容來看,切入點很多,過去通常把它當作說明文來處理,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和說明方法,但從新教材看,第一二冊並不強調文體的學習,強調的是練習學生的閱讀概括和蒐集篩選信息的能力,甚至提出,教學時不必指出它是什麼文體,顯然課文作爲教材的功能發生了變化,因此,在教材處理內容取捨方面,我兼顧了兩個方面:一是重點練習學生快速閱讀,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大意,提高學生蒐集篩選信息的能力;二是適當複習介紹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二、教學目標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蒐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3、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並領會運用這種修辭方法的好處。

4、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三、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蒐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

1、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並領會運用這種修辭方法的好處。

2、學習課文語言準確的特點,複習說明方法,瞭解本文寫作特點。

三、第一課時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蒐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 :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四、學情分析:朗讀能力方面方言較重,對語文學習來說是一大障礙,對課文的整體把握能力比較欠缺,缺乏比較系統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在問題的設置和學法指導方面儘量做到具體,注意梯度,易於操作。

五、教學方法

教法:導讀法―――創設情景,指導、點撥。

學法:小組學習和自學相結合,指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掌握方法,在自學中

實踐提高。

六、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部分

(視頻: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圖片:增加感性認識;圖表:提高效率。)

教學環節設計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1、播放錄像片段《天氣預報》。

2、談談張掖的天氣。(收聽或收看)

3、出示《蘇軾避雨》,引出課題。

4、明確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概括內容要點。

(2)快速閱讀,理清文章思路。

(3)豐富科學知識,提高蒐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設計意圖:由《天氣預報》和《辛棄疾避雨》視頻和動畫片段,創設情景,揭示課題,激發興趣,發佈“張掖天氣預報”這一設計讓學生身臨其境,進入情境獲得切實的感受。通過此環節,引起學生與課文對話的慾望。同時也使學生明白,獲取天氣預報這一信息的渠道是廣泛的,包括電視、電話、手機短信、經驗判斷等方面,要注意從多方面蒐集信息,最後明確本課學習任務是學習《看雲識天氣》,明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感知課文

1、注音:峯巒    一霎間   預兆   徵兆    瀰漫   輕盈   月暈

2、抽查朗讀:(2)(5)(7)。

3、範讀,練習朗讀:指名1人朗讀。

設計意圖:旨在掃清閱讀障礙,通過抽查片段朗讀和練習片段朗讀,把學生迅速帶入課文閱讀當中,爲進入下一個環節作準備。)

三、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1、出示問題:快速默讀課文思考

(1)文中哪句話點明瞭“看雲可以識天氣”?

(2)看雲識天氣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3)哪些雲是天氣晴朗的象徵?哪些雲是陰風雨雪的預兆?

(4)我們還可以根據雲上的什麼現象推測天氣的情況?

(5)給課文分段並歸納段意。

2、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雲和天氣的密切關係,說明看可以看雲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雲的形態變化,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從而說明怎樣看雲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雲識天氣的意義、方法和侷限性。

設計意圖:限識5分鐘快速閱讀課文,根據思考題概括課文內容要點,通過分段訓練,理清課文思路,從整體上把握課文。這一環節實際也是訓練學生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以及篩選、歸納概括信息的能力的一個過程。)

四、探究質疑,學習看雲識天氣,瞭解雲和天氣的關係

過渡:經驗告訴我們,什麼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什麼雲常常是陰風雨

雪的預兆?

1、出示圖表,小組合作學習,完成晴天雲簡表。

2、自主學習,完成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

3、討論: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介紹這8種雲的?

(從高層雲依次說到低層雲,從象徵晴朗天氣的雲,依次說到陰雨冰雹的雲。)小結:這部分作者把雲分爲八類,來說明雲和天氣的關係,這樣根據事物的

特點,把事物分成若干類,逐類說明的方法叫分類說明。這樣使讀者更具體、更詳盡、更全面地瞭解事物的特徵。

4、機動部分:自學完成光彩和天氣情況簡表。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完成圖表的過程,瞭解各種雲的特徵,重點訓練

學生抓住內容要點,篩選信息的能力。分爲三大板塊:“晴天雲”部分通過小

組合作學習,交流後明確,,抓住內容要點,篩選信息,瞭解雲的特徵可以從

三方面入手:一是摘錄關鍵詞語,二是根據具體描述進行概括,三是聯繫上

下文進行歸納;在掌握了這一閱讀方法的基礎上,學生自學完成“雨天雲”

部分,進一步訓練這種閱讀能力。這兩部分教學在學法指導方面體現了教、

扶、放的一個過程。通過對8種雲介紹順序的討論,學習分類說明這一顯著

的寫作特點。“雲的光彩”部分作爲機動內容處理。)

五、課堂練習:選詞填空。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體會課文用詞準確,說明事物生動形象的特點,指導學生課後摘錄,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爲下節課領會比喻修辭手法的好處做好準備。)

六、作業 :

1、摘錄課文中用詞準確和生動形象的句子。

2、練習看雲識天氣,輪流發佈天氣預報。

3、以小組爲單位,用分類說明的方法,積累有關天氣的諺語。

整體思路:從課前預習,到課堂學習及課後作業 ,緊緊圍繞“重點練習學生快速閱讀,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提高學生蒐集篩選信息的能力”這一主線展開。)

教學啓示

得:創設了學習情境,在指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方面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過程較爲紮實。

失:理清課文思路這一環節,用時較多(一班7分鐘,二班12分鐘),學生閱讀勾畫的學習過程也有些慢,後面“雨天雲”部分學習沒有全部完成,課堂練習部分有些匆忙,由於時間關係沒有佈置作業 。分析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學習能力估計有些高,學情分析做的不夠深入;二是說明學生在把握文章整體的能力方面有較大的欠缺,學習能力有較大的差別。這也啓示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進一步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