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認識噸教案(彙總19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9篇《認識噸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認識噸教案》相關的範文。

認識噸教案(彙總19篇)

篇1:噸的認識教案

噸的認識教案

噸的認識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具、學具準備 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張(或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 1.同學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具體描述一下1克與1千克有多重.(可以舉例說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 )裏填上合適的重量單位. 一筐蘋果約重20( ) 小蘭體重約25( ) 一個雞蛋約重50( ) 一輛大卡車能裝貨約8( ) 最後一題填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有的學生說出用“噸”做單位,問問他是如何知道的,說不出也不用詳問,教師導入新課. 師說:卡車的載重量很大,上面一題用千克做單位不合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三、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教學噸的認識. (1)各小組彙報課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情況,如:稱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買5千克的糧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體會其重量.學生彙報時,教師及時板書有關數量. (2)提問:那麼1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3)引導:假設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個同學體重共多少千克? 40個同學的體重多少千克?(可找幾個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讓每個同學都背一背,實際感受一下.) 像這樣40個同學的體重約是1000千克,也是1噸. (板書:1噸=1000千克) (4)提問: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麼多少袋水泥重1噸?一桶油重100千克,幾桶油重1噸? 學生獨立計算,然後彙報. 教師小結:40個同學的體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約都是1噸. (5)根據自己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進行推算,然後彙報“1噸就是……的重量”. (6)舉例:讓學生舉出重量大約是1噸的物品. (7)出示書上例題的圖片,讓學生填上合適的單位. 2.教學千克與噸的換算. (1)出示: 3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讓學生任選一題解答,並說出是怎樣想的. (2)師強調:因爲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噸=3000千克.因爲1000千克是1噸,8000千克裏有8個1000千 克,所以8000千克是8噸. (3)練習質疑 ① 3噸=()千克 5000千克=()噸 ② 一隻大象體重6噸,是()千克. 訂正時說出想的過程. 四、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1.這節課學習了什麼?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2.討論:“每兩個重量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00”這句話對嗎? 明確:“每相鄰兩個重量單位”與“每兩個重量單位”的不同.使學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單位間的基本進率關係式有兩個,即: l噸=1000千克,l千克=1000克.擴展出的關係式有一個,即:1噸=1000000克. 五、鞏固與反思. 1.(1)日常生活中計量哪些東西的重量用噸作單位?寫出幾種來. (2)2噸=( )千克 5千克=( )克 7000千克=( )噸 9000克=( )千克 (3)一輛卡車的載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噸? 第(1)題,日常生活中用噸做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寫出或說出幾個主要的就行. 第(2)題,讓學生自己做.訂正時,讓差生說一說推理過程. 第(3)題,讓學生口算出答案便可. 2.用一輛載重6噸的卡車運輸建築材料如下. 要使運輸次數最少,該怎樣運?小組同學合作,看哪一個小組的同學設計的方案最好. 品種 水泥 黃沙 石子 磚頭 鋼材 重量 2500千克 4噸 6噸 9噸 2500千克 板書設計  

篇2:噸的認識教案

噸的認識教案

教學設想:本節課是學生學了克與千克後的又一個常見量的教學課,同時是一個大計量單位的教學課.一般說來,學生對大的計量單位噸比較陌生,是計量單位教學的難點,我主要透過以下幾個教學進行突破.

課前預習

要求孩子熟悉用噸做單位的數量,熟悉自己的體重.

突破難點

學生在上課之前,可能對噸這個質量單位並不陌生,但對“一噸”所表示的質量是模糊的,因此我採用了師生互動的形式,設計了許多搞笑的活動,讓學生進行深刻的體驗,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噸的概念.本節課設計的活動有:擡一擡礦泉水桶,背背抱抱老師和同桌,並估計多少個這樣的人才是一噸,根據已有的信息進行小組合作說一說哪些物體是1噸,想象把一噸水裝入一個正方體中大約需要一個多少大的正方體.在一次次的感官與實踐的刺激中,讓學生產生震撼,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歷和感受.加深對一噸的感知.

自主學習

對於學生噸與千克之間的互化學生有必須的基礎,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嘗試計算.

教學目標:

1,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明白1噸是1000千克,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化聚;

2,透過觀察,比較和猜測,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的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潛力,能在實際中解決一些相應的問題.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發問題.

涼爽的秋季到了,動物們要在森林體育館舉行運動會,熊老弟,牛大哥,馬大哥,鹿妹妹都準備參加.這天一大早,他們四個一齊高興地向體育館走去,他們有說有笑地來到了小橋邊,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請同學們看圖.

二,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1.教學例6(出示課文主題圖)

(1)仔細觀察圖片,學生續說故事.

師:他們一同來到了小橋邊,看到一個牌子:“限重一噸.”牛大哥問:“一噸有多重呢”鹿妹妹看看大夥也回答不上來.

(2)提出問題:“噸”表示什麼你明白有關噸的知識嗎

(3)小組討論交流.

聯繫生活實際,學生可能會說出:①“噸”是表示重量的.②“噸”是表示很重的物體的重量的.

師:我們來聽一聽小精靈是怎樣說的.

媒體展示:“噸”和“克,千克”都是質量單位,“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像大象,汽車(輪船),建築工地的一大堆石料等,都用“噸”作單位比較適宜.

(4)揭示課題噸的認識

2.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看課文的小精靈給我們提問:你明白1噸到底有多重嗎

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出:1噸=1000千克(如不能說出,教師直接揭示,並在此基礎上,利用實物進一步使學生明確1噸和1000千克之間的關係.)

如: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2)繼續看圖,你從故事中還獲得了什麼信息(四人小組說一說)

(3)學生彙報:熊重400千克

馬重300千克

牛重500千克

鹿重100千克

(4)解決問題

它們能同時過橋嗎引導學生將動物的體重加起來,與1噸比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噸重,所以不能同時過橋.

他們能夠怎樣過橋

小組彙報:

方案1:能夠一個過去後,另一個再過.

方案2:能夠分兩次過,每次過兩個.

方案3:熊,馬,鹿同時過.

方案4:馬,牛,鹿同時過.

方案5:熊,牛,鹿同時過.

師:在同學們的幫忙下,它們最後安全地過了小橋.

3.生活中的數學

說說生活中什麼東西大約重1噸.

同桌互相背一背,說一說自己的體重,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少多少個同學的體重合起來是1噸.

三,拓展延伸

⑴媒體出示例7:3噸=(千克6000千克=噸

學生嘗試計算,並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⑵學生獨立解決下列問題:

5噸=(千克

9000千克=(噸

1噸�D300千克=(千克

3噸100千克=(千克

四,鞏固練習

1,將學過的質量單位進行整理

板書噸千克克

2,填適宜的質量單位

1塊橡皮約重20(

卡車載重4(

小明體重35(

在2004年希臘舉辦的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唐功紅以舉起305(的成績奪得冠軍.

爲國爭光.

一座橋的載重量是10((再請學生說說什麼是“一座橋的載重量”)

3,數學日記

4,拓展思維:遊園會哪幾只動物能夠一齊過橋

篇3:噸的認識教案

三年級上冊《噸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資料:

教科書第90頁的噸的認識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明白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明白1噸=1000千克

⒉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⒊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潛力、估計重量的潛力和推理潛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潛力

教學重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具、學具準備:

重5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大米各一袋、課件

設計思路:

本節課是數學概念知識課,在概念教學過程中,我運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巧妙的設置與學生生活相聯繫的各類情景,讓學生在豐富的生活情景中,掌握理解“噸”的概念。從而突破這節課的難點。之後我利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幫忙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還能夠應用於生活的樂趣。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覺器官,在豐富的情景中幫忙學生用心思維,發展智力,培養學生勤于思考,並運用自己的潛力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材分析:

“噸”這個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爲了幫忙學生對質量單位“噸”有一具體的感性的認識,教材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說明“噸”在生活中的應用。然後結合大米的重量,幫忙學生在已經掌握的質量單位千克的基礎上,初步建立“噸”的概念,並揭示了“噸”與千克之間的進率,1噸=1000千克。透過讓學生計算每個同學體重按25千克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有多少千克,是幾噸?透過推算,幫忙學生加深1噸=1000千克的認識。噸與千克的換算同千米與米的推理過程相同。因此教材未安排例題,而由學生自己試做。教材在練習中安排一些題目,以提高學生對物體重量的估計潛力。

學生分析:

在學習本課資料之前,學生已接觸過這些數量關係,只是沒有概括總結出有關的術語,如果創設一種情景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學生完全有可能透過知識的綜合,遷移自主學習掌握這一新知識。

教學過程:

一、引用故事導入新課以舊引新

同學們都喜歡聽故事,你們聽過曹衝稱象的故事嗎?(聽過),曹衝在記錄大象的重量時要用到什麼單位?(重量單位),那你們學過的重量單位有哪些?(千克、克、公斤、斤),克與千克之間有什麼關係呢?(1千克=1000克),很好!下面我們根據他們之間的關係來做口答題。(CAI課件出示題目)

口答:

1千克=()克3千克=()克

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

同學們回答的十分好!

教師敘述:請同學們看,當曹衝稱出這頭大象的重量時發現我們學過的重量單位都不適宜,你們能幫忙他找一個適宜的重量單位嗎?(能,用噸)爲什麼大象的重量一般是用噸來作單位呢?(因爲大象比較重)。什麼樣的物體能夠用“噸”來做單位,“噸”和我們以前學的重量單位有什麼不同呢?這天我們就一齊來學習�D�D噸的認識。(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設計目的: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吸引學生,並營造“情景問題”的氛圍,使學生產生強烈探求知識的慾望,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研究問題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讓學生交流自己帶來的物體的重量,用什麼樣的單位適宜。

(2)讓學生根據對噸大致的瞭解及課外資料的補充說說生活中那些物體通常使用“噸”來作單位。

(3)課件展示:卡車、火車車廂、輪船、飛機、鯨魚、樓房等,用“噸”作單位比較適宜。

提問:通常以“噸”作單位的物體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呢?

①學生分小組觀察討論

②學生分小組交流彙報

③師生合作得出結論:通常大件物體及較重的物品“噸”來作單位。

(設計目的:用課件出示圖片,豐富了感性材料的種類。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再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得出結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潛力。)

2、認識千克與噸之間的關係

(1)小組同學掂不同重量的物品,感受它們的重量。

①感受5千克

指名一學生彙報掂5千克的大米,並說說自己的感受。

②感受10千克

指名另一學生彙報掂10千克的大米,並說說自己的受。

③感受25千克

指名同一學生掂25千克的大米,掂不動,需要2個同學才能擡起來。

④感受50千克

⑤感受1噸

課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問:需要幾個同學才能擡起來?(8個)

(課件演示)請同學們觀察:有這樣的幾袋大米?(10袋)提問: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書:1000千克。

你是怎樣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個同學擡起來,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個同學才能擡起來?(80個)。說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較重。

(設計目的:小組同學反覆掂物體的重量,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感受物體的實際重量。遷移出1噸的重量。)

師引導: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噸。即:1噸=1000千克。

師補充板書:1噸=1000千克

(1)鞏固千克與噸之間的關係。

師生做個猜體重的遊戲。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的體重大約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個老師的體重按50千克計算,那有多少個老師的體重合起來是1噸?你是怎樣想的?

(2)填空練習: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體重按25千克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是()千克,是()噸。

(設計目的:透過猜體重的遊戲聯繫生活實際,運用噸與千克之間的關係使學生進一步感受1噸的重量,這一環節的教學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三、看書質疑

學生自己看書,標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後解答。

(設計目的:這個環節主要培養學生看書質疑的潛力。)

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3噸=()千克8000千克=()噸

9000千克=()噸9千克=()克

2、一條鯨魚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噸。

3、在()裏添上適宜的單位。(課件出示圖片)

4、想一想:每幅圖旁邊的括號裏填上什麼數它的重量是1噸。

5、擴展題:出示一幅電梯照片,上標註限重量1(噸),限坐十三個成人,出示問題:

提問:

(1)如果老師要帶他們去乘坐電梯,一次能夠坐多少人呢?

(2)如果全班54個人都要上去,那一共要乘坐幾次呢?

(設計目的:透過看圖填重量單位的練習,有效地訓練了學生對事物重量的估計潛力.透過填空的練習,鞏固了噸與千克之間的互化.第四題,意在激發學生去思考,從而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的好習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回答問題時語言的條理性.最後一道練習題我利用來源於生活的實際問題幫忙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概念。並提高了學生日常的事物現象用數學的經驗,思想與方法進行觀察、推測、嘗試、計劃併合情合理地思考的意識與潛力。)

五、合作總結解決問題

提問: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明白了些什麼?那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能幫忙曹衝稱的大象找到一個適宜的重量單位嗎?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期望同學們能夠用所學習的知識不斷地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目的:讓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談談自己的收穫,並鼓勵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用於生活中。)

六、板書:

噸的認識

1千克=1000克

1噸=1000千克

篇4:噸的認識教案

一、教學資料:人教版課標國小數學三年級人教國小三年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測量第三部分噸的認識

二、設計理念:本節課就應怎樣體現新課程理念?是不是在教學量的好處時都就應透過操作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感受和體驗呢?教師在教學以前應認真思考:哪些資料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讓學生直接去體驗?哪些資料只能讓學生藉助推理和想象進行間接體驗。在教學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實際含義時,能夠讓學生透過“掂一掂、稱一稱”等活動獲得直接體驗,但1噸有多重就不可能讓學生直接去體驗,只能藉助間接體驗和想象去理解。

三、學情與教材分析:“噸的認識”是一節常見量的概念教學課,同時又是一個大計量單位的教學。一般來說,學生對於大計量單位接觸較少,觀念的建立是比較困難的,是計量單位教學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這樣的問題:1.親歷體驗較缺乏。因爲計量單位太大,教師常採用觀看圖片、看書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學生的親身體驗,結果學生往往很難建立起“噸”的觀念。2.教學難點不突出。課中有建立“噸”的觀念和進率的化聚兩個教學資料。由於建立“噸”的觀念比較困難,很難操作,因此許多教師把剩餘的大部分教學時間放在進率的化聚上,這樣的教學讓學生覺得很枯燥。本課題教學前,學生對重量單位千克和克有了較深的認識,並能夠準確地進行千克和克單位之間的換算,這爲本節課的教學資料作了知識的鋪墊和思路孕伏。先透過兩幅插圖說明噸在實際中的應用,然後結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噸的觀念,揭示了噸與千克之間的進率1噸=1000千克。之後教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透過推算體重幫忙學生哇加深1噸=1000千克的認識,多透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潛力。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明白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明白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五、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2、難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六、教學準備

主題圖、多媒體課件,課前讓學生測量自己的體重。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老師的體重。

教師讓學生猜一猜老師的體重,猜完後教師提問:剛纔同學們在猜老師的體重時都用了同一個質量單位�D�D千克,你們爲什麼不用“克”作單位?

2、師:你們明白世界上體重最大的動物是什麼嗎?它的體重大約是多少?(課件出示藍鯨及有關資料的介紹。)

師:藍鯨的質量要用“噸”來作單位,這天我們就要來認識這個新的質量單位(板書:噸的認識)。你能舉例說說生活中用噸作單位的物體嗎?

3.教師課件出示一些以“噸”爲單位的物體及其相應質量。

教師提問:以噸爲單位的物體,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教師指出: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計量比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噸能夠用符號“t”表示。

[設計意圖:從猜老師的體重和藍鯨這一世界上體重最大的動物導入,讓學生初步感知噸是一個大計量單位,並透過讓學生舉例、教師圖片展示等途徑,初步建立噸的觀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認識噸。

(1)教師用課件出示第11頁的主題圖。

師:你們看誰來了?這一天陽光明媚,天氣晴朗。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到河邊去玩。它們走到一座小橋邊,小馬提議:“那裏有橋,咱們一齊過吧。”小熊說:“等等,那裏有個牌子,上面寫着‘限重1噸’呢!”

教師啓發學生思考:限重1噸是什麼意思?1噸有多重呢?“噸”和“千克”有什麼關係?4個小動物能同時過橋嗎?

師:誰明白1噸等於多少千克?

學生憑生活經驗能夠說出:1噸=1000千克。

師:那4個小動物能同時過橋嗎?

[學情預設:因爲學生明白了1噸=1000千克,很可能會想到把幾個數加起來試一試的方法。之後教師還能夠進一步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它們能夠怎樣過橋?啓發學生思考:它們能夠一個過去後,另一個再過;也能夠一次過兩個,還能夠……透過學生相互間的交流、補充,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體現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圍繞小精靈的“能同時過橋嗎?”的問題,引導學生將動物們的體重加起來,與1噸作比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噸重,從而得出結論。

2、充分感受噸。

(1)學生擡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噸。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每個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氣小的同學也能夠兩個人擡一擡。

學生操作後彙報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噸?(40袋)

教師藉助多媒體演示:每次呈現4袋大米(因爲4袋爲100千克),學生一邊看一邊數: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當40袋大米佔滿整個屏幕時,學生會感嘆:哇!1噸有這麼重呀!

(2)再次感受1噸。

師:課前你們都自己測量了自己的體重,互相說一說你的體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最後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個同桌這樣體重的小朋友質量纔是1噸。

3、舉例:讓學生說說生活中什麼東西大約重1噸。

教師能夠用課件出示教科書中的例子,能夠說“如果每個學生的體重是25千克,40個同學的體重就是1噸。”也能夠說“兩頭牛大約重1噸。”還能夠說“兩匹馬與1只熊合起來大約重1噸。”……更就應讓學生說出生活中的實例。(如:一般電梯的載重量是1噸)

4.感受1噸水的質量。

(1)學生彙報自己家上個月或幾個月用水數量(由學生課前去了解)。

(2)師:1噸水到底有多少呢?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噸水裝在一個正方體的水箱裏,這個正方體該有多大?

(3)出示一個邊長是1米的正方體:在這個正方體裏裝滿水,水的質量就是1噸。

(4)師:想一想,如果要把這個正方體水箱注滿,大約需要多少時間(課件出示流水速度)。

【設計意圖:設計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這些教學環節的安排能夠讓學生始終處於較好的學習狀態,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驗,建立起1噸的觀念。同時一些環節的設計既拉近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距離,又將數學知識的教學蘊涵其中,較好地整合了數學的三維目標。】

5、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師出示例7:3噸=()千克6000千克=()噸

這部分資料對學生來說不難,能夠先讓學生獨立填寫,再讓學生組內交流,班內羣衆說理、說方法。

【設計意圖:進率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比較簡單,採取了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反饋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和主動性。】

6、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1)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在一輛載重2噸的貨車上,裝6臺重300千克的機器,超載了嗎?

[設計意圖:邊講邊練,講練結合,有利於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學生在教科書中獨立完成練習三中的第1、2題。

第1題,是一組連線題,透過此題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質量單位噸的感受。能夠採用先獨立連線,再交流的方法進行。

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羣衆反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練習三第3題。

此題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輛車裝的機器不超過2000千克也就是2噸就能夠。由於學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裝車的方法也就不同,能夠讓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

3、改錯(小明的數學日記)。

這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兩個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後就和媽媽一齊去市場買菜。

市場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和媽媽轉了一大圈,一共買了1克香菜,2噸西紅柿,3千克雞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媽媽拎着這些東西累得滿頭大汗。

(四)課堂小結

這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五)拓展作業

瞭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爲能做到嗎?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能夠採用哪些節水方法?

八、教學反思:、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進行嘗試活動,使學生在嘗試中學習,在嘗試中發現,在嘗試中成功,教師透過“猜體重”激發好勝心,複習舊知,培養學生的估測方法與潛力,利用主題畫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篇5:噸的認識教案

國小數學優秀教學設計《噸的認識》教學設計與反思

工作單位:華僑國小

學科:數學

姓名:韓向東

教學資料:噸的認識

教材解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質量單位千克和克的基礎上進一步感知比較抽象的質量單位“噸”,對於千克和克這類較小的質量單位,學生能夠透過拎一拎,稱一稱來感知,但“噸”是一個較大的很難直接感知的質量單位,不可能讓學生直接去體驗,只能藉助間接體驗和想象去理解。學生對於“噸”這樣大計量單位接觸較少,觀念的建立是比較困難的,是計量單位教學的難點。

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是一噸的質量,這個有些困難,誤差較大。因此要求教師在課前查查資料,做到心中有數,對於學生舉出的例子作出準確的評價。

課時目標1、藉助生活實例,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透過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初步學會用噸作單位估計物體有多重。

2、明白1噸=1000千克,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突破重難點

重點:建立噸的質量觀念,掌握噸與千克之間的關係,:能正確地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突破方法:透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實踐操作建立噸的質量觀念。透過小組討論交流的方法掌握噸與千克之間的關係,並進行及時的鞏固和練習。

難點: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突破方法:透過擡一擡100千克沙袋感知、推算出1噸有多重,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在親身感受中去想象,去推算,從而幫忙學生建立1噸重的質量觀念。

教法:採用實踐操作法,引導學生擡一擡100千克的沙袋間接感知1噸的質量;運用羣衆交流的方法探討噸與千克之間的關係。

學法:學生運用實驗法、討論法開展活動,自主探討,根據已有知識類推出噸與千克間的換算方法。

師生齊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1袋重100千克的沙子。

學生:常規的學習用品。

篇6:噸的認識教案

教學資料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11噸的認識。

教學準備

課前調查噸的有關信息,並摘錄下來;搬一搬一袋水泥或一袋大米,並看一看它有多重。

教學目標與策略選取

目標確定

“噸的認識”是人教版課程標準教科書第五冊的教學資料,教學的對象是第一學段的三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正處於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然而“噸”這個十分大的質量單位,遠遠的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怎樣將“1噸”這個抽象的事物,以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呈此刻學生的面前,從而拉近1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是我進行教學設計時思考的主要問題,也是這堂課的重點與難點。基於以上認識,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透過學習,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噸的觀念,明白1噸是1000千克,並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化聚及學會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透過課前收集信息、課中彙報、提一提、算一算、估一估、理一理等方法來探索“噸”的有關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感悟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潛力。

教學策略選取

本節課我力圖讓學生透過互動交流、自主體驗的方法,逐步建立1噸的觀念。爲此,我採取如下教學策略:

1、溝通“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資料是現實的、有好處的、富有挑戰性的。因此,在設計本節課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聯繫生活,貼近生活,從而縮短了學生與學習資料之間的距離。透過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課中的體驗活動、解決實際問題及舉例等活動,讓學生自己從中發現生活與噸的密切聯繫。即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注重讓學生經歷“體驗--感悟”的過程

根據課改精神,此刻比較提倡的學習方式是自主探索、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所以在本節課中,我打算讓學生透過提一提、算一算的方式初步感受1噸。之後我又讓學生透過估一估、算一算、說一說的方式進一步感受1噸的重量。最後透過理一理、說一說的方式讓學生溝通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繫。同時,在各環節中,我將重視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促進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他們經歷“體驗--感悟”的過程。

3、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構建“展示自我成就”的舞臺

在本節課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合作互動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整個課堂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引入

(一)彙報收集到的信息

1、學生彙報;

2、教師補充:

800瓶大可樂重1噸

一隻大象重7噸

一艘大貨輪能夠運貨4800噸

火車車皮載重量是60噸

3、剛纔我們彙報的這些物體有什麼共同特點?【揭示:通常計量較重或大宗的物體的質量能夠用噸作單位】(板書:噸)

(二)噸在國際上,我們用“t”來表示,比如(出示橋樑圖片),問:在這幅圖中,你能找到噸嗎?如果這輛卡車加上貨物一共重13噸,能開過去嗎?

(三)關於噸,你還想明白什麼?

二、展開

(一)試探學生的已有基礎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時板書)

(二)提一提

1、讓全體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輪流提一大桶礦泉水。

2、完畢後,問:“你們覺得這桶水怎樣樣?”“再給你加一桶,怎樣樣?”“如果再加10桶呢?”“50桶呢?”

3、學生猜這桶水的重量(猜後,教師出示精確的重量:20千克)。

(三)算一算

1、50桶這樣的水重多少千克?(板書:1000千克)

師:那也就是說這50桶水重1噸。

2、構成關係式1噸=1000千克

(1)讀關係式;

(2)那也就是說:1000千克=1噸

(四)估一估:

1、師:下面請大家放鬆一下,我們一齊做個遊戲,這個遊戲要小組合作,要求:

(1)問問你的同桌有多重;(2)同桌之間互相背一背;(3)估計一下幾個同桌合起來大約重1噸?

①學生活動;②彙報;

2、師:昨日同學們回去之後,都稱了體重,老師算了一下,你們的平均體重大約是25千克,幾個同學合起來大約是1噸?我們班有多少個同學,再加幾個同學大約重1噸?

(五)舉一舉

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質量合起來大約是1噸呢?(學生舉例)

假如學生有困難,教師出示下述材料讓學生從中任選一題進行計算。

1、一袋水泥重50千克,()袋水泥的重量是1噸。

2、一頭黃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頭黃牛的重量是1噸。

3、2袋食鹽重1千克,()袋食鹽重1噸。

(1)學生獨立計算

(2)小組裏交流,並校對。

(3)全班交流,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4)回顧: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噸?

(六)理一理

1、師:剛纔我們認識了噸,到此刻爲止,我們學過了哪些質量單位?請大家把這些學過的質量單位按照必須的順序理一理。

反饋之後,教師問:“噸和千克有什麼關係?”“千克和克呢?”

2、師:透過剛纔的整理,哪個單位最重?最輕的是____。

(七)填一填

1、填上適宜的質量單位

(1)卡車載重4()。

(2)小明體重35()。

(3)一塊橡皮的質量是8()。

(4)碼頭停泊的貨輪能載貨10()。

(八)單位換算

3噸=()千克

1噸-600千克=()千克

6000千克=()噸

1600千克-600千克=()噸

三、鞏固

(一)單位換算

8噸=()千克6000千克=()噸

3噸500千克=()千克1噸-100千克=()千克

4500千克-4噸=()千克

(二)將上課伊始中彙報的材料全部換算成用千克作單位,比較一下兩次的數據,你想說什麼?(小結:數據較大時,用噸作單位比較簡便)。

(三)改錯題。

早晨,我喝了一杯150噸的牛奶,吃了一個65千克的雞蛋,然後背起3噸重的書包向學校跑去。在路上,一輛大卡車滿載7克左右的水泥從我身邊飛駛而過,把我嚇了一跳!

師:聽了這則日記,你們爲什麼笑了?看了日記的最後一句話,你有什麼感受?

(三)拓展應用

有5臺機器的重量分別是700千克、800千克、900千克、800千克、400千克,如果要用一輛載重量是2噸的卡車來運,能夠怎樣裝貨?

(四)機動題

有9噸蘋果要運到水果交易市場,租一輛載重量是3噸的大貨車的運費是350元,租一輛載重量是1噸的小貨車的運費是200元。你準備怎樣租車,爲什麼?

1、學生獨立設計;

2、小組內交流,選出你們組認爲比較好的方案,並推出一名代表,準備好在全班交流時說哪幾句話。

3、全班交流;

4、選出最佳方案,並說明理由。

篇7:《噸的認識》教案

《噸的認識》教案

教學內容:第77頁噸的認識、“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七第1-4題。

教學目標:

1、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概念,直到1噸=1000千克,學會噸和千克之間的換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那些呢?

2.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是質量單位.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的質量單位有哪些?

二、教學新課

1.教學噸的認識

(1)平時當重量比較小時我們用克和千克作單位,但是當重量比較大的時候,比如說裝貨物的集裝箱,它的重量很大,如果用克或者千克作單位,就非常的麻煩,這就要求有一種新的質量單位,你能創造出一個新的質量單位來嗎?

(2)你很聰明創造出的這個質量單位和科學家創造出的一樣,這節課我們就要來學習這個新的質量單位“噸”,它和克、千克一樣是常用的質量單位。

(板書:噸)

(3)你能說一說,在你平常生活中,聽說過哪些東西的質量是用“噸”作單位的?

(4)建立1噸的概念

出示袋子圖。

逐一出示袋子圖,說明1袋子大米重100千克。出示一個就讓學生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地數,滿10張。

提問: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書:1000千克)

告訴學生:這1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噸。(標出1噸)

板書:1噸=1000千克

(5)做“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填空。

(6)教學“試一試”

出示:3噸=()千克

5000千克=()噸

引導: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所以3噸等於3000千克。

提問:根據前面我們學過的單位間的換算方法,這道題目應該怎麼想呢?(指名回答)

(第2題先學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7)做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說出怎麼想的。

三、組織練習

1、練習十七第1題

先分別看每個框裏是什麼物體,各有多少,再連起來說一說。(2頭牛重1噸,20袋水泥重1噸............)

2、練習十七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噸,知道計量較重的或者較大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作單位。1噸=1000千克,根據噸與千克之間的這種關係,我們可以把噸和千克進行換算,換算時只要想幾噸是幾個1000千克,或者想多少千克裏有幾個1000千克,就能很快推算出結果。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七第3、4題。

篇8:噸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 1000千克。

⒉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⒊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以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學準備:課件、常見的一些生活用品。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複習舊知

同學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具體描述一下 1克與 1千克有多重。(可以舉例說明)

一筐蘋果約重20( ) 小蘭體重約25( )

一個雞蛋約重50( ) 一輛大卡車能裝貨約8( )

最後一題填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有的學生說出用“噸”做單位,問問他是如何知道的,說不出也不用詳問,教師導入新課。

卡車的載重量很大,上面一題用千克做單位不合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2.創設情境

播放課件:噸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點擊中間圖片,播放動畫“噸的認識”

噸的認識教案

噸是什麼意思?到底有多重?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二、探索新知

(一)初步認識“噸”

繼續播放課件:噸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噸的認識教案

逐漸點擊展示大約重是1噸的物品,讓學生從常見的物品重量比較中,對1噸的重量的初步認識。

1噸到底有多重呢?其實1噸=1000千克,噸用“t”表示。

板書:1噸= 1000千克,1t= 1000kg。

今天同學們帶來了許多重量已知的物體,請向大家介紹一下。那有沒有同學帶來以“噸”做單位的物體呢?說明原因。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過可以用“噸”做單位的物體,能簡單的說一說嗎?學生舉例

請你仔細觀察這些物體與你所認識的物體,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嗎?學生討論後得出:以噸爲單位的物體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通常計量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噸”來做單位。

初步認識了噸之後,老師這裏有一些物品,請你們爲他們選擇一種合適的單位。

多媒體出示:報紙、信封、河馬、鯨、白菜、蘋果等,學生進行判斷。

根據自己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進行推算,然後彙報“1噸就是……的重量”。

舉例:讓學生舉出重量大約是1噸的物品。

(二)千克與噸的換算。

(1)出示: 3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讓學生任選一題解答,並說出是怎樣想的。

(2)師強調:因爲1噸是 1000千克,3噸是3個 1000千克,3個 1000千克就是 3000千克,所以3噸= 3000千克。因爲 1000千克是1噸, 8000千克裏有8個1000千 克,所以 8000千克是8噸。

(3)出示一幅電梯照片,上標註限重量1噸,十三個成人,出示問題:

a.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幾人?

b.如果全班同學都要乘電梯,至少要坐幾次?(根據本班的人數)

三、課堂練習

1.繼續播放課件:噸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噸的認識教案

2.用一輛載重6噸的卡車運輸建築材料如下。

要使運輸次數最少,該怎樣運?小組同學合作,看哪一個小組的同學設計的方案最好。

品種 水泥 黃沙 石子 磚頭 鋼材

重量 2500千克 4噸 6噸 9噸 2500千克

四、總結。

1.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2. 討論:“每兩個重量單位間的進率都是 1000”這句話對嗎?

明確:“每相鄰兩個重量單位”與“每兩個重量單位”的不同。使學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單位間的基本進率關係式有兩個,即: l噸= 1000千克,l千克= 1000克。擴展出的關係式有一個,即:1噸= 1000000克。

五、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

一噸= 1000千克 1t= 1000kg

5噸=( )千克 6000千克=( )噸

篇9:噸的認識教案

【 教學案例】

一、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在假日裏你們常會跟媽媽上市場買東西嗎?(電腦出示情境圖)

師:看!星期天,媽媽帶着小明去水果批發市場,走進市場,看到一袋袋、一箱箱的蘋果,(出示圖片蘋果一個、一箱蘋果)。看一個蘋果有多重,約重 150( );那一箱蘋果約重10( ),能填上什麼單位呢?

生:一個蘋果約重 150(克),一箱蘋果約重10(千克)。

師:“克”、“千克”這些質量單位我們已經認識了,知道了一個蘋果的重量用“克”做單位,一箱蘋果的重量用“千克”做單位。這些蘋果都是用大卡車運來的,大卡車能裝很多很多的蘋果,一輛大卡車能裝多重是蘋果呢?就要用比“千克”更大的質量單位“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噸”。

二、自主探索

1、教學噸的認識

師: 1噸到底有多重呢?

生: 1噸是1000個1千克。

生: 1噸有10袋大米那麼重。……

師:你們想體驗一下嗎?老師準備了一大桶水,現在請同學們推舉出我們班的一位大力士,先來提一提這桶水,展示一下你的實力。提得困難,再請一個來提!

師:請問你感覺重不重?重!(不重!那就請你從這兒提到教室後面來返 10趟,行嗎?)到底有多重?我們來稱一稱。(20千克)

師:大家都提過水,這兩位也是大家推選的大力士,看他倆提這桶水的樣子,你們覺得這桶 20千克的水重嗎?

生:重!

師:這桶水的質量是 20千克,50桶這樣的水大約重1噸,想象一下一次提得起1噸嗎?可見1噸是很――重!50桶這樣的水才大約重1噸,說明1噸=()千克?你是怎樣想的?

生:我想一桶水重 20千克,50桶重多少千克?就是用20千克乘50等於1000千克,也就是1噸。

(師板書: 1噸=(1000)千克)

師:爲了讓每個同學都能感受一下。有哪些同學的體重大約重 25千克的?好!現在請你們互相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請問大約多少個同學的體重合起來纔夠1噸重?

生: 40個同學。

師:你能一次背起 40個同學嗎?

(學生都做出了驚訝的表情,笑了起來。)

2、教學“千克”與“噸”的換算

師:填數並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5噸=( )千克 2000千克=( )噸

生: 1噸就是1000千克,5噸就是5個1000千克,就是5000千克。

生: 1000千克就是1噸,2000千克就是2個1噸,就是2噸。

3、歸納小結

師:剛纔我們認識了“噸”,到現在爲止我們學過的質量單位有哪些?

(板書:噸――千克――克)

師:比較這三個質量單位,你想到了什麼?

(板書:很重、很輕)

師:“噸”用來表示很重的物體質量,想想生活中哪些東西在什麼情況下要用“噸”做單位?

學生先自由發表看法。

(電腦顯示:四幅圖)卡車、橋頭的標誌(能承受的物體質量),電梯、火車上標的載重 60噸。

師:許多物體的載重量用“噸”表示。

師:計量較輕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常用“噸”做單位。

三、趣味練習

1、填空。

一隻雞約重 2( ) 一條鯨魚約重48( ) 一個足球約重250()

6000千克=( )噸 ( )千克=3噸 3000克=()千克

2、(電腦顯示)師:早兩天我看到淘氣的一篇日記挺有意思,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

早晨,我從 2分米長的牀上起來,刷牙、洗臉後,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個65千克的雞蛋。然後,背起3噸重的書包向學校跑去。在路上,一輛大貨車滿載7克左右的水泥從我身邊飛馳而過,把我下了一跳!

師:聽了這篇日記,大家爲什麼會笑?

師:日記的最後――“在路上,一輛大貨車滿載 7克左右的水泥從我身邊飛馳而過,把我下了一跳!”看到這點你有什麼感想?

生:注意交通安全!

3 、(電腦顯示)拓展應用。

師:最後老師需要你們幫幫忙。看!小明家裏每月用水約 7噸,當他知道我們國家也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後,決定每月少用一噸水,怎樣節約水呢?請你們幫他想想辦法好嗎?

師:剛纔大家介紹了幾個好辦法,希望大家也去試試,更希望將來,你們能用所學的科學知識想更多的節水和處理污水的辦法。

【 教學反思】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創設好的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源於生活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置身於日常生活當中。看到、聽到、想到的都是平時熟悉的事物,更能很快將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進入參與學習的狀態。如:激趣導入中,我創設了和媽媽上水果市場買東西的生活情境,學生對這既是熟悉,又感覺親切,很快就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起來,更引發了他們對新知識“噸”的求知慾望。因此,教學時教師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創設生活情境,提出問題,點燃學生探究學習的熱情,給思維以動力。這樣安排,將數學與生活、學習有機地聯繫起來,使學生感受到今天就學的知識來源生活,有利於激發學生認知的興趣和情感,喚起學生探究學習的慾望。

二、聯繫生活實際,探究數學知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教師要勇敢地從教科書裏跳出來,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在更廣闊的天地間開展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內心的感受、體驗結合起來。在教學“噸” 這個單位時,由於“噸”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很少接觸,遠遠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怎樣將“噸”這個抽象的事物,以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拉近“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因此,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常見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選取事物。例如:通過“選大力士提水”、“同學互相背一背”的活動,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課堂內能提供的條件來感知體驗一噸。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爲學生看得見、摸得着、聽得到的現實。教師要善於挖掘數學內容中的生活情景,讓數學貼近生活,學生就會真正體會數學原理的奧祕就是對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數學更有趣。

三、聯繫生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在學會了新知以後,學生就會產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慾望,以獲得成就感。否則就會產生知識無用的想法,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緊緊地把握好這一大好時機,設計出貼近生活,使學生感興趣的'練習,滿足學生的願望。如在練習中我設計了一篇有趣而又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日記,由於是單位的錯用鬧出了一系列的笑話,這樣的練習既有趣又聯繫生活,同時也鞏固了新知識。在拓展應用的練習中,更體現了把數學知識生活化,把現實問題數學化,讓學生體會對數學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數學知識能夠在生活中發揮威力。這集基礎性、應用性、趣味性、開放性相結合的數學問題,不但鞏固了簡單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學生參與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離不開數學”。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將書本知識活學活用。使小小的課堂走向更廣闊的生活天地,激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數學必須貼近生活,變抽象爲具體,變無味爲有趣。讓數學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運用數學,讓數學課富有生活氣息,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讓學生不但學到知識,還能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勝任社會的需要。

篇10:噸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在生活經驗的提煉和重組中認識質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學生在認識噸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質量單位這一系統。學會區分質量單位,靈活運用質量單位,會進行單位換算。

3、學生在體驗感受和學習過程中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加強數感訓練,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

教學重點:

1、學生在體驗感受活動中建立“1噸”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學生能獨立地進行質量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學生在體驗感受活動中建立“1噸”的觀念。

課前準備:課件、課前調查實踐卡、一袋25千克的大米、一桶礦泉水

一、通過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共同認識質量單位“噸”

1、開門見山,直接揭題: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學習了克和千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朋友――噸!(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2、師:上課之前你們收集了許多與噸有關的信息,誰願意和大家交流交流。(3―4個)

(例:一頭大象的質量約重8噸)誰還想說?

聽到這裏,你覺得什麼時候用噸作單位比較合適?(很重很重的物品用噸做單位)

師:對呀!很重很重的物品用噸做單位比較合適,小朋友再迅速地看一下收集的信息,是不是都這樣,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如果學生介紹中有介紹,)則順勢介紹大宗物體:(課件)在生活中,還有一些象一堆煤、一堆鋼材、一堆大米等很多物體聚在一起叫大宗物體,它們有很多也很重,通常也用噸做單位。

出示:計量較重或大宗物體的質量時,通常用噸做單位。

二、創設情境,充分感知“噸”

師:看來小朋友都對噸有了初步的認識了,現在我們就進一步來研究它:

(一)、初步感受“1噸”。

1、瞭解噸與千克之間的關係:

師:(點擊大米:局部放大10袋100千克的大米)這是一堆大米,重1噸(出示1噸)關於1噸你知道什麼呢?是嗎?我們來看看。(分開)對嗎?你是怎樣知道的?(1袋100千克,10個100千克是1000千克)(1噸=1000千克)(板書)我們也可以說 1000千克=1噸(讓生齊讀一遍)

2、師:1噸大米究竟有多重呢?我們一起來試試:課前老師準備了1袋25千克重的大米,你們都拎過?(拎過了)那老師來了解一下。你是怎麼拎的(一個人拎不動,2人拎)你感覺怎樣?(重,很重)那和他情況一樣的人有嗎?(有)舉手看看。哦!看來很多小朋友都是幾個一起才把他拎起來呢。那其他人呢?你們這些人的力氣真大啊!還有呢?那1袋25千克的大米,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般都是2(3)個人一起才拎起來的。體驗:那我們就請兩個人來拎拎,感受一下這25千克的大米有多重。拎的過程中教師評價:1、25千克2比較重

那兩袋有多重呢?(50千克)(課件出示疊加上去)那需要這樣的幾個小朋友來拎呢?(4個)在請2個學生走上)這4個人一起合作才能拎得起50千克的大米。繼續看!(電腦出示:4袋)那現在有幾千克了?(學生邊數邊回答:100千克)(出示集合圈用箭頭與100千克1袋聯繫起來)那要幾個人拎?(8個)(再請4個小朋友上來)哦!8個小朋友齊心協力才能拎得動(100千克)出示200千克?要幾個?(16個人)用口訣幫助計算(教師手勢圍8個)哦16個了。300千克?要幾個啊!(教師手勢圍8個)直到500千克,我們全班同學才拎得起500千克的大米,那1000千克就是1噸呢?要幾個人啊?(要80個)那我們需要請外援了,再來1個班,師:1、1噸大米有這樣40袋,需要我們兩個班80個小朋友一起努力才能拎起來啊! 3、調查天數:從自身出發:關於大米,課前我們做了一個小調查,來了解一下。(學生回答)我們一起來算一算。讓學生了解1噸米大約吃4年,引出食堂600人1噸要吃多少天。

篇11:噸的認識教案

教學內容:第77頁噸的認識、“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七第1-4題。

教學目標:

1、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概念,直到1噸=1000千克,學會噸和千克之間的換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那些呢?

2.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是質量單位.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的質量單位有哪些?

二、教學新課

1.教學噸的認識

(1)平時當重量比較小時我們用克和千克作單位,但是當重量比較大的時候,比如說裝貨物的集裝箱,它的重量很大,如果用克或者千克作單位,就非常的麻煩,這就要求有一種新的質量單位,你能創造出一個新的質量單位來嗎?

(2)你很聰明創造出的這個質量單位和科學家創造出的一樣,這節課我們就要來學習這個新的質量單位“噸”,它和克、千克一樣是常用的質量單位。

(板書:噸)

(3)你能說一說,在你平常生活中,聽說過哪些東西的質量是用“噸”作單位的?

(4)建立1噸的概念

出示袋子圖。

逐一出示袋子圖,說明1袋子大米重100千克。出示一個就讓學生100千克、千克、300千克......地數,滿10張。

提問: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書:1000千克)

告訴學生:這1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噸。(標出1噸)

板書:1噸=1000千克

(5)做“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填空。

(6)教學“試一試”

出示:3噸=()千克

5000千克=()噸

引導: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所以3噸等於3000千克。

提問:根據前面我們學過的單位間的換算方法,這道題目應該怎麼想呢?(指名回答)

(第2題先學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7)做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說出怎麼想的。

三、組織練習

1、練習十七第1題

先分別看每個框裏是什麼物體,各有多少,再連起來說一說。(2頭牛重1噸,20袋水泥重1噸............)

2、練習十七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噸,知道計量較重的或者較大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作單位。1噸=1000千克,根據噸與千克之間的這種關係,我們可以把噸和千克進行換算,換算時只要想幾噸是幾個1000千克,或者想多少千克裏有幾個1000千克,就能很快推算出結果。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七第3、4題。

篇12:噸的認識教案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六冊第三單元

課前準備:

20千克的礦泉水4桶,每位學生準備1元硬幣一枚,1千克重的物體一包,蒐集一些物體的重量。

設計理念:

1.在猜測中生成懸念。課一開始,讓學生猜測老師的體重,不管合理不合理,對勇於猜測的學生,老師都予以表揚。在熱烈的氛圍中,老師告訴大家一個祕密,14個老師的體重合起來才大約有1噸重,設置了“噸”的懸念。

2.在探究中生成概念。通過搬運礦泉水的實踐活動,學生得出20千克一桶的礦泉水,搬運50次,才正好是1噸。

3.在體驗中生成新知。在抱抱你的好朋友、估計體重的遊戲活動中,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到噸的概念,並且由全班學生的總體重得出了“噸”與“千克”的化聚方法。在這樣的親身經歷中讓學生生成新知就顯得很自然了。

教學過程:

一、猜與掂

1.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猜一猜我大概有多重,請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看看誰說得最接近。

2.老師的體重是75千克,你猜對了嗎?

(通過猜測老師的體重,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估計重量的能力)

3.與千克有關的重量單位還有嗎?(指名說)我們再來說一說千克與克的關係。1千克=1000克,那麼75千克=( )克。

4.現在請你拿出一元錢的硬幣放在自己的手上,靜靜地感受。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感覺?把1千克的物體放在自己的左手上,繼續靜靜地體驗一下。現在來說說1千克重的物體給你的感覺。

(通過“掂”這個過程,增強樂學生的親身經歷,促使學生對1克、1千克有了進一步的體驗,從而爲學習“噸”的認識打下伏筆。)

二、引題

1.老師的體重是75千克,誰來試着抱一下老師?(抱不動)老師告訴人家,大約14個老師合在一起,就有1噸重了。對此,小朋友們有什麼感想?

2.剛纔我們用手掂1克、1千克的物體的,現在1噸的物體你還能用手來掂嗎?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學習與噸有關的知識。

(用“讓學生嘗試抱老師”這種方式來引題,學生一定會很感興趣,在此基礎上再告訴學生14個老師的體重才大約有1噸重,讓學生感受噸。)

三、新知探究

1.噸的用途。

在這之前,你看到或者聽到過跟噸有關的事例嗎?(生舉例

師總結:計量較重的物體的的質量,通常用“噸”來做單位。計量大宗物體的質量,也用“噸”來做單位,在平時我們看到的“t”“T”,這就是噸的記號。

2.體驗1噸。

(1)下面,老師組織大家搞一個實踐活動,主要是搬運礦泉水。要求:每組派兩個代表,一人搬,另一人數次數,把搬運的次數寫在黑板上。從講臺的這一端搬到那一端,搬到你不想搬爲止,其他的小朋友爲他們加油,觀察他們的動作與身體的變化。(在搬運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我們正處於長身體的重要階段,搬不動就不要硬撐。)

(2)剛剛參加搬運的小朋友站到小組中間,讓同學們仔細觀察他們有什麼變化,爲什麼這麼短的距離,搬了10次都不到,他們就這麼累?

(3)再一次搬運礦泉水,請剛纔發表觀點的幾位同學參加,搬完,請你們跟大家說說你的感受。

(4)1桶礦泉水約重20千克,搬50次就是1噸。從這句話中你想到了什麼?

生:50桶礦泉水重1噸。

生:20×50=1000(千克)1000千克=1噸

(5)5噸=( )千克 3000千克=( )噸

(通過搬運礦泉水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再次體驗噸,以使學生對噸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3.再次感受噸。

(1)我們再來做一個遊戲:估計體重。要求:①互相抱一抱你的好朋友;②估計一下他的體重;③把你的體重告訴抱你的好朋友。遊戲在2分鐘內完成。

(2)抱完了你的好朋友,靜靜地體會,你有什麼感受?假如把全班同學的體重都看作是25千克,要多少個同學合在一起纔會有1噸?現在我們班有52個小朋友,平均每個小朋友的體重是25千克,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是什麼?

生:全班小朋友重25×52=1300(千克)。

4.化聚方法的滲透。

1300千克=1噸300千克

假如有3200千克的物體,又是幾噸幾千克呢?

(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搬運礦泉水”、“抱抱好朋友”的實踐遊戲活動,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生成“噸”的概念,在親身體驗中理解並掌握新知。)

四、展示收集來的信息

1.展示課外收集到的一些物體的重量,誰願意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2.在這些信息中,哪些物體合起來大約有1噸?所有物體的重量合起來有幾噸幾千克?

篇13:《噸的認識》教案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11-12頁例6、例7。

二、教學準備

學生了解自身體重課件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本節課的重點與關鍵是讓學生建立1噸的物質概念。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可利用主題畫創設問題情境。圍繞“能否同時過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讓學生迫切想知道1噸有多重。然後通過體驗、計算、感悟1噸的重量,並聯系身邊物體的質量,形成感知。同時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力求展現學生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據此,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噸的物質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質量單位的換算;

2.通過體驗、觀察、比較、猜測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與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應的問題;

3.通過主題畫問題的解決,並聯系生活,使學生樹立安全意識。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猜體重

(1)你知道質量的單位有哪些嗎?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2)你估計老師的體重是多少?你是怎麼估的?

2.創設情景(出示主題畫)

你們看誰來了?這天陽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馬大哥和鹿老弟相約去遊玩,走着走着,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邊。你們看,他們在討論什麼呢?他們遇到什麼麻煩了嗎?

學生:馬大哥要大家一起過橋,但橋邊有個牌子寫着“限重1噸”,他們不知道1噸有多重,大家能同時過橋嗎?

3.提出問題

老師:你認爲他們能同時過橋嗎?你是怎麼想的?小組討論

(學生有的認爲行;有的認爲不行,橋可能會斷掉。)

師:從哪看出橋可能會斷掉?

生:因爲橋邊寫着“限重1噸”。

師:“限重1噸”是什麼意思呢?

生:“限重1噸”就是不能超過1噸的意思。超過1噸就會斷掉。

師:那1噸又是多重呢?(學生茫然)

師:看來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時過橋,首先要知道1噸有多重。

揭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噸”。噸也是一個質量單位,那麼1噸有多重呢?噸與千克有什麼關係呢?

(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1噸有多重

(1)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2)讓學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

(3)1個同學的體重約是25千克,4個這樣的同學約重多少千克?(約100千克)

(4)40個這樣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約1000千克)

(5)師: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6)聯繫班中40個體重約是25千克的同學,讓學生感悟1噸的`重量。

2.哪些東西大約有1噸

(1)一袋大米重50千克,幾袋大米重1噸?

(2)一頭豬約重200千克,幾頭豬約重1噸?

(3)你能說說生活中什麼東西大約重1噸嗎?請在小組內相互說說。

(4)你認爲什麼樣的物體要用噸作單位呢?

小結:我們在計量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質量時,常用噸作單位。

(5)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噸作單位的嗎?(貨車的載重量、電梯的載重量、橋的載重量等)

3.能否同時過橋(出示主題畫)

(1)現在你們知道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爲什麼?

(2)可以怎樣過橋呢?(小組討論)

(3)小朋友的方法真多、真好,牛大哥它們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過橋了,它們非常高興。

(4)如果我們全班同學也去這個地方遊玩,我們能同時過這個橋嗎?爲什麼?

4.單位換算

3噸=千克6000千克=噸

學生嘗試完成,並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三)鞏固、應用

(1)估一估,連一連(課件展示)

大象鯨山羊

50噸60千克4噸

(2)在一輛載重是2噸的貨車上,裝6臺重300千克的機器,超載了嗎?爲什麼?

通過“猜體重”激發好勝心,複習舊知,培養學生的估測方法與能力。

由學生喜愛的故事引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情境中提出問題並展開討論,學生迫切想知道1噸有多重。

使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探究新知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利用學生熟悉的體重,通過背一背、算一算讓學生體驗、感悟1噸的重量,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並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聯繫生活,進一步感悟噸的大小。

在學生了解1噸有多重的基礎上,通過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讓學生自主完成,鼓勵學生多想,用自己的方法解決。

篇14:《噸的認識》的教案

《噸的認識》的教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具、學具準備 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張(或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 1.同學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具體描述一下1克與1千克有多重.(可以舉例說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 )裏填上合適的重量單位. 一筐蘋果約重20( ) 小蘭體重約25( ) 一個雞蛋約重50( ) 一輛大卡車能裝貨約8( ) 最後一題填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有的學生說出用“噸”做單位,問問他是如何知道的,說不出也不用詳問,教師導入新課. 師說:卡車的載重量很大,上面一題用千克做單位不合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三、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教學噸的認識.   (1)各小組彙報課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情況,如:稱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買5千克的糧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體會其重量.學生彙報時,教師及時板書有關數量.   (2)提問:那麼1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3)引導:假設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個同學體重共多少千克? 40個同學的體重多少千克?(可找幾個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讓每個同學都背一背,實際感受一下.)像這樣40個同學的體重約是1000千克,也是1噸. (板書:1噸=1000千克) (4)提問: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麼多少袋水泥重1噸?一桶油重100千克,幾桶油重1噸? 學生獨立計算,然後彙報. 教師小結:40個同學的體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約都是1噸. (5)根據自己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進行推算,然後彙報“1噸就是……的重量”. (6)舉例:讓學生舉出重量大約是1噸的物品. (7)出示書上例題的圖片,讓學生填上合適的單位. 2.教學千克與噸的換算. (1)出示: 3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讓學生任選一題解答,並說出是怎樣想的. (2)師強調:因爲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噸=3000千克.因爲1000千克是1噸,8000千克裏有8個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噸. (3)練習質疑 ① 3噸=()千克 5000千克=()噸 ② 一隻大象體重6噸,是()千克. 訂正時說出想的過程. 四、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1.這節課學習了什麼?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2.討論:“每兩個重量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00”這句話對嗎? 明確:“每相鄰兩個重量單位”與“每兩個重量單位”的不同.使學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單位間的基本進率關係式有兩個,即: l噸=1000千克,l千克=1000克.擴展出的關係式有一個,即:1噸=1000000克. 五、鞏固與反思. 1.(1)日常生活中計量哪些東西的重量用噸作單位?寫出幾種來. (2)2噸=( )千克 5千克=( )克 7000千克=( )噸 9000克=( )千克 (3)一輛卡車的'載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噸? 第(1)題,日常生活中用噸做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寫出或說出幾個主要的就行. 第(2)題,讓學生自己做.訂正時,讓差生說一說推理過程. 第(3)題,讓學生口算出答案便可. 2.用一輛載重6噸的卡車運輸建築材料如下. 要使運輸次數最少,該怎樣運?小組同學合作,看哪一個小組的同學設計的方案最好. 品種 水泥 黃沙 石子 磚頭 鋼材 重量 2500千克 4噸 6噸 9噸 2500千克 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 1噸=1000千克 5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探究活動 遊戲:張冠李戴 活動目的 通過遊戲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重量單位、長度單位的使用. 活動準備 一些空白紙條,三個紙箱 活動過程 1.教師將三個紙箱放在講臺上. 2.教師發給每位學生一張空白紙條.要求學生在紙條上寫上人名(或物品名).學生寫完後投入第一個紙箱. 3.教師又發給每位學生一張空白紙條.要求學生在紙條上寫上狀態(如身高、體重).學生寫完後投入第二個紙箱. 4.教師再次發給每位學生一張空白紙條.要求學生在紙條上寫上數值及單位.學生寫完後投入第二個紙箱. 5.三次寫的應能連成一句有意義的話. 比如:在第一張紙上寫“張三”,第二張紙上寫“體重”,第三張紙上寫“36千克”,合起來就是“張三體重36千克”. 再比如:在第一張紙上寫“鉛筆”,第二張紙上寫“長”,第三張紙上寫“18釐米”,合起來就是“鉛筆長18釐米”. 6.教師搖動三個紙箱後,隨機地從三個紙箱依次取出一張紙條,連在一起念出來.如有“張三長36千克”這樣單位搭配出錯的,請學生說明錯誤的地方. 製作簡單天平活動準備 兩隻塑料杯子、粗線、硬紙板、直尺、氈頭筆、衣架、吸管、黏性膠帶 活動過程 1.在每個塑料杯上戳兩個孔――杯口邊各一個孔.將粗線系在兩個孔上,形成環狀. 2.用氈頭筆和直尺在紙板上畫上刻度,把中線畫得突出一些。   3.用膠帶將吸管貼在衣架的下邊,讓吸管指着下方.   4.在衣架的兩個臂上各掛一個塑料杯,並檢查一下,衣架掛在鉤子上的時候兩隻杯子要保持平衡.把刻度盤貼到衣架的後面,當杯子空着的時候讓中線對着吸管. 5.把不同的物體逐個放進杯子裏,比較它們的重量.看看你需要多少東西才能使它們保持平衡.     坐電梯 活動目的 通過來源於生活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地鞏固噸的概念. 活動準備 一張電梯乘坐規定表(應註明限載人數、載重量) 活動過程 1.請學生觀察乘坐規定表. 2.教師進行提問:如果老師要帶你們去乘坐電梯,一次可以坐多少人呢?如果全班54個人都要上去,那一共要乘坐幾次呢? 3.學生根據自己對噸的認識及對信息的觀察,經過計算及討論,得到不同的解答

篇15:教案:噸的認識

教案:噸的認識

第五課時:噸的認識 師素文教站提供 教學內容:教材第11―12頁 教學目標:1、讓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    2、知道1噸=1000千克,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簡單換算 3.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 教學難點: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簡單換算 教學過程: 一、出示教學目標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以前學過計量物體的質量用什麼做單位?(千克、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板書:1千克=1000克)用來計量比較小、比較輕的物體的質量,通常用克做單位,千克是用來計量一般物體的質量的.,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比克、千克大的質量單位――噸 板書:噸的認識 自學提示:1、認識質量單位噸 2、掌握1噸=1000千克 三、自學過程: 1、創設情境:出示4個動物過橋圖: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邊,小橋邊有一個標誌“限重1噸”, 限重1噸是什麼意思呢?一噸有多重呢?噸和千克有什麼關係呢?4個小動物能同時過橋嗎?怎麼才知道呢? 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 2、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體重,如果有1個同學約重25千克,教師抓住這點提問:4個這樣的同學約重多少千克? (100千克)40個這樣的同學約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  教師說明: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讓學生再次感受1噸有多重(一頭豬100千克,10頭這樣的豬才1噸) 3、回到主題圖書中例6 現在你們知道它們能同時過橋了嗎?爲什麼?(讓學生回答) 400+300+500+100=1300千克,它們四個的體重總和是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所以這四個小動物不能同時過橋。 提問:哪幾個小動物能同時過橋?(學生回答) 4、小結:只要同學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1噸有多重,生活中有很多東西的質量用噸來表示,如鋼材、化肥、火車的載重量等。 5、自學例7 讓學生獨立完成,並能說出是怎樣想的?(重點是看學困生是否會) 四、鞏固練習  1、12頁做一做,讓學生說出想的過程。   2、填空(合適的質量單位)   ①一塊橡皮重約10(  )②一頭大象重約4(  )   ③小蘭體重約25( ) ④1拖拉機水泥重約3(  ) 3、在○裏填上“<” “ =” “>”   4千克○3500克 910克○1千克  3噸○4050千克 5000克○5噸   8000千克○8噸  300克○1噸 4、7000千克=(  )噸 5噸=(  )千克 五、全課總結:說說這節課學會了什麼? 六、作業:練習三  1、2、3、4    

篇16:《噸的認識》教案

知識要點:

1、計量物品輕重的單位有克、千克、噸。

2、計量較輕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單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計量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單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1kg=1000g

4、計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噸用字母t表示。1t=1000kg

5、相鄰質量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40個25千克的學生重1噸。

5、1T=1000kg1kg=1000g.

6、換算:單位相互換算的方法

(1)把噸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噸數或千克數乘進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噸,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數或克數除以進率1000。

口訣:小換大減三個0,大換小加三個0

如:把克換成千克、千克換成噸去掉3個0,把噸換成千克、千克換成克加上3個0.

7、重量的大小比較

記憶:先統一單位,再比較大小。

應用

1、1枚2分硬幣重1克;一袋食鹽重500克,2袋食鹽重1kg。1個雞蛋的重量大約是50g,1個蘋果的重量大約是250g。

2、5本數學書的重量大約是1kg。1個國小生的體重大約是25kg,4個國小生的體重大約是100kg,40個國小生的體重大約是1噸。一頭大象約重6噸。

3、計算:1噸+3000千克=()噸,方法是當相加或相減的數單位不一樣時,要先換成統一的單位後在計算。

注意:1㎏棉花和1㎏鐵一樣重。

篇17:《噸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2.在實踐活動中,學會積累與查找資料,繼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提問: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常用的長度單位?

學生互相比劃並說說1米、1分米、1釐米、1毫米的長度。

2.出示:給下面的物體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鉛筆長18()

一枚1元硬幣厚約3()

學校跑道一圈長250()

課桌長約10()

3.課件出示教材第20頁例1。

提問:這是滬杭鐵路,它的全長是180()?

追問:爲什麼滬杭鐵路的長度要用千米作單位?

4.舉例: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說過千米?

5.教師出示教材第20頁的圖片:你知道每幅圖片上的數字表示什麼含義嗎?

說明: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體驗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1)師:1千米到底有多長,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課前的活動。(出示照片)

我們學校的跑道從()——()大約是100米,你怎麼記住它的?

明確:像這樣的100米,我們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1000米)

教師指導學生讀出這個算式時,要注意前面的數和後面的單位之間需停頓一下。

提問:1千米裏面有幾個100米嗎?(10個)

追問:走100米你花了多長時間?如果讓你走1000米要多長時間?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樣嗎?

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由發言。

(2)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組織交流,說說是怎樣思考的。

(3)提問:課前我們做過調查,我們學校的環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幾圈是1千米?

學生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回答。

回答預測: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說一說:你感覺1千米長嗎?自由交流。

2.強化概念。

引導思考:我們剛纔感受到的1千米是個環形的,如果我們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會有多長?想一想,從學校門口往南走到哪兒是1千米?向北?向東?向西呢?你可以選擇一個熟悉的地方想象,現在腦海裏想象從學校門口走到哪兒大約是100米,要走10個100米,該從學校門口走到哪兒?

談話: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從學校門口到哪兒是1千米,你能說一說從自己家到學校有1千米遠嗎?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圖片並提問:小轎車、步行、動車、自行車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

學生練習並說說理由。

追問:老師家離學校約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師,會選擇什麼交通工具去上班?請簡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是怎樣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4題。

引導學生看圖,並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麼,要求什麼。

第(1)題組織學生直接計算,第(2)題先讓學生討論,再組織交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藉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噸的概念,培養用噸這個單位估計物體質量的能力。

2.知道並掌握1噸=1000千克,學會噸和千克之間的換算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質量單位噸,知道1噸=1000千克,學會噸與千克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提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質量單位?(克、千克)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師板書:1千克=1000克

2.談話:同學們,課前老師請大家去觀察和了解貨車的載重量,誰願意把你瞭解到的信息與大家交流?

課件出示教材第22頁圖片,提問:老師也蒐集了一些這樣的圖片,碼頭上這些集裝箱,火車皮所運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麼作單位呢?(噸)明確:噸可以用字母“t”表示。

指出:計量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單位。今天我們就一塊學習另一個比千克還大的質量單位——噸。

二、交流共享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課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談話: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見過這樣的一袋大米嗎?提過它嗎?提過的說說感受。

學生回答,交流感受。

課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學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數,貼滿10張。提問: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書:1000千克)

篇18:《噸的認識》的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簡單換算。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體驗、歸納推理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2.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流程

(一)教學模式、方法和策略

本節課採用雙主合作教學模式,教師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體驗,掌握新知,並且把所學知識與生活聯繫起來,與語文學習聯繫起來,讓數學與語文,與生活真正地整合。

(二)具體內容

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首先觀看投影《恐龍》,談話:這是什麼動物?你熟悉它們嗎?

你能跟大家簡單介紹一種你熟悉的恐龍嗎?再出示1只恐龍,問:這隻恐龍的體重是多少?(1噸)然後問:對於1噸你想了解多少?

(由投影導入,創設了情境。再讓學生自己談想要了解的內容,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他們探索新知的.慾望。)

2.感受體驗,探究新知。

(1)電腦出示噸的形象,並且賦予噸生命,以噸的語氣展示50千克1袋的大米,20袋。揭示噸在生活中的應用,明確1噸=1000千克。

(藉助直觀演示,瞭解生活中的數學,生活中的噸,調動學生探索新知的興趣。)

(2)讓兩名學生搬50千克1袋的大米,並且提問:如果1噸大米得搬幾次?

(學生親自體驗,再次直觀演示,充分調動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

(3)讓學生出示課前調查,即金班同學的體重表。從中選一位體重接近25千克的學生爲例,看看金班誰的體重接近25千克。問:有多少個這樣的同學約爲一噸?(讓學生估一估,答出40)然後請40個同學出來,手挽手,一起跳一下,感受1噸的東西掉下來的聲音。

(這些活動,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這一實踐中,不但學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能力得到了鍛鍊和提高,情感體驗也得到了和諧發展。)

(4)學生自讀,小組交流對噸的認識。

(5)學生質疑,釋疑。

(6)小組合作,用各種方法找找噸和千克的關係。

(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人人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7)用“……是……千克,……爲1噸”的形式造句。

(讓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挖掘生活中噸的問題,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開拓學生的思路。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

3.拓展認識,。加深印象。

(想一想,在下面每幅圖旁的括號裏填上什麼數,它的重量是 1噸。)

(2)電腦出示兩幅卡車圖,小卡車的載重量約是1000千克,大卡車的載重量約是5噸。

問:這兩句你能換個說法,使它意思不變嗎?

(3)出示兩幅動物圖,大象體重4噸,鯨魚的體重是大象的3倍。你能提個數學問題考考大家嗎?

篇19:《噸的認識》的教案

教學內容:P88—90《作業本》P53

1、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

2、知道1噸是1000千克,並能進行質量單位的簡單化聚。

3、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計的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應的問題。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展示場景)水果貿易市場,一箱箱、一袋袋水果,一個蘋果重200

一箱蘋果重15 (分別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一輛裝滿蘋果的大卡車)請學生估計這一車的蘋果的重量

2、揭示課題:“噸的認識”

二、在實踐體驗中認識“噸”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請同學們找出教室中有沒有可以用“噸”作單位的物體?

(如:桌、椅、電視機、書本等用什麼作單位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