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點:

建立質量單位“噸”的觀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學難點:

建立質量單位“噸”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目標。

(一)情境導入

1、猜老師的體重。

教師讓學生猜一猜老師的體重,猜完後教師提問:剛纔同學們在猜老師的體重時都用了同一個質量單位——千克,你們爲什麼不用“克”作單位?

2、師:你們知道世界上體重最大的動物是什麼嗎?它的體重大約是多少?(介紹藍鯨及有關資料。)

師:藍鯨的質量要用“噸”來作單位,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這個新的質量單位(板書:噸的認識)。

(二)提出學習目標

看到《噸的認識》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呢?

1、噸的實際重量,噸與千克之間有什麼關係。

2、噸的應用。

二、展示成果,激發衝突。

(一)展示內容

1、以噸爲單位的物體,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2、噸與千克是什麼關係?

3、噸與千克怎麼進行換算?

4、練習三習題。(找出同桌學困生的不足,爲出錯例讓對方反饋做好準備)

(二)活動過程

1、自主探索,獨立思考。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收集信息(學困生的錯例)

2、組內合作,質疑問難。教師參與到學生小組交流活動中,適時調控合作時空。

3、全班交流,形成共識。

①小組派出代表彙報小組探索所得。針對同學的展示,其他學生自由質疑問難。

②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用實例說明。

4、解釋應用,類化練習。完成課本第13頁練習二第1-3題。(優生根據學困生學習困惑出錯例讓對方及時反饋)

三、解決問題,擴展延伸。

1、用一輛載重6噸的卡車運輸建築材料如下。要使運輸次數最少,該怎樣運?小組同學合作,看哪一個小組的'同學設計的方案最好。

品種水泥黃沙石子磚頭鋼材

重量2500千克4噸6噸9噸2500千克

2、瞭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爲能做到嗎?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採用哪些節水方法?

四、歸納總結,完善認知。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二

(一)學習目標

1.學生能夠在操作活動中感受質量單位克、千克、噸,初步建立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噸=1000千克,會進行簡單的換算,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衡器稱物體的質量。

2、學生能夠在觀察、操作活動中,積累活動經驗,增強估計能力。

能用適當的單位表示物體的質量,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質量有關的簡單問題。

3、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質量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

(二)學習內容

1、基礎性學習包

(1)克、千克、噸的認識。

2、開發性學習包

(1)實物稱重。

(2)奇妙的動物世界。

(3)82頁你知道嗎?

3、拓展性學習包

(1)自己尋找生活中質量單位的廣泛應用並做好統計。

(2)豐收園。

(三)整合點說明

1、學科單元內整合:本單元僅一個信息窗,由於千克在生活中比較常見,所以將千克的認識放在最前面學習,再者是克的認識,最後是噸的認識。

2、學科間整合:《科學》動物的學習,有關生物知識可以在本單元做鋪墊引入。

3、學科與學校特色課程整合:體育課上鉛球、壘球等的重量與本單元知識相結合。

4、體驗式活動:在課堂中搞一次以質量做對等交換的“買賣”活動。

5、課時安排:本單元學習共安排 3課時。

《噸的認識》教案 篇三

教育本來是人的教育,但是現在我們卻看到它在不知不覺中放棄了育“人”的責任,人文的教育被忽略了,知識的教育、專業的教育被極端化了。而教育一旦離開了人,離開了人的靈魂或人的精神,嚴格說來就不成其教育。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正因爲如此,人們在不斷地呼籲要加強人文教育。但是,對於課堂教學中如何加強人文教育,我們卻面臨着許多困惑。下面是筆者的一個教學片段和大家一起共鳴。

情境描述:

今天我執教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五冊《噸的認識》一課時,出現瞭如下精彩的場面。

師:四隻動物能一起過橋嗎?

生:老師這根指示牌寫着“限重一噸”是什麼意思?

師:是呀,要探討他們四位能否一起過橋,首先得搞清指示牌上寫的是什麼意思,哪位小朋友知道其中的祕密?

生:老師限重1噸就是不能超過1噸也就是不要超過1000千克,否則橋就會斷裂的。1噸=1000千克。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書上寫的唄。

(師生一起學習1噸和1000千克的關係)

生:老師我現在明白了,四隻動物不能一起過橋。因爲它們共有1300千克,超過了1噸。

師:你說的真棒,那麼怎樣過橋比較合理呢?

(學生展開熱烈地討論,探究過河方案。)

生:老師我有幾種方案,第一種是1個1個過河最安全,第二種方案是兩個兩個一起過河,因爲任何兩隻動物的體重總和沒有超過1000千克(1噸)。

生:老師我還有想法:我認爲小熊、小牛和小鹿可以一起過,因爲它們三個的和剛好等於1000千克(1噸),也符合要求。

生:老師我也有不同的想法……

師:剛纔同學們想法都很不錯,我建議爲我們自己精采的表現鼓掌。

(我話音剛落,有位學生把手舉得很高。)

生:老師,我對同學們的想法表示不同看法,我認爲只有一種方案是最合理的。

(此時,同學們立刻安靜下來,用驚訝的眼光注視着這位同學,他們急着想知道所以然。)

師:你有什麼想法,你說,我們一起來探討好嗎?

生:老師我的理由是:1.你們看,這座橋是用木頭做的,中間還可能有裂縫,時間長了橋板也許已不太結實了呢,所以我認爲一個人行走可能非常危險。2.又萬一其中一個人年紀比較大,行走不方便怎麼辦,你只考慮他們的重量嗎?那是人重要還是橋重要?你能讓它單獨一個人行走嗎,這也太不講人情味了吧。所以我認爲兩個兩個過橋是最合適的,萬一行走時有危險,他們之間也有一個照應,那該多好啊!

(我們被這位同學那別出心裁的想法所震撼了,如此幼小的心靈卻注意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友誼。我也被他精采的講解所征服了。我不斷地思索着。)

反思:

1.我們的教育不單是爲了教孩子學會知識和技能,更應關注學生的心靈。從小在各學科教學中應及時注入“人文教育”這一新鮮血液。

2.我們知道教材中主題圖的設置,不但是爲了給新知教學作好情境鋪墊,引出教學內容。其實它裏面還蘊涵着豐富的“人文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有實用價值的教學素材。它需要我們教師去不斷地挖掘、創新和利用。

3.我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也不是爲了簡單地解答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學會如何藉助現實情境用人文的思想去人性化地處理和解決問題。如何打破教學常規讓學生用無牆的思想去思考每一個現實問題,爲實現“學有價值的數學”做一些實事。

噸的認識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27頁例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準備:主題圖、多媒體課件,課前讓學生測量自己的體重。

1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物品各一捆

教學過程:

一、複習學習過的重量單位“千克和克”

1、明確:計量比較輕的物體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單位;計量比較重的物體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單位。

2、練一練: 給物體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二、學習新課

過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千克和克以外,還有一個常用的質量單位,那就是“噸”,今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噸的認識

問: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到什麼嗎?比如:一噸有多重?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來計算?噸與千克之間有什麼關係?等等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就會一一找到答案的。

1、噸的認識

出示課本主題圖,讓學生讀一讀這些數,並簡單說一說表示什麼意思。

明確: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 t )作單位。

2、認識一噸有多重?

(1)活動一:讓學生提一提1千克的物品,感受1千克的重量。

(2)活動二:讓學生提一提10千克的物品,感受10千克的重量。

(3)活動三:讓學生提一提25千克的物品,感受25千克的重量。

(4)如果一袋大米是100千克,你能拿得起嗎?感覺會不會很重呢?

一袋大米是100千克,2袋大米是多少千克?3袋、4袋、5袋、10袋大米呢?

出示:1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噸,也可以說

1噸=1000千克,噸也可以用字線t表示,(板書)

過渡:你們覺得一噸重嗎?(重)的確1噸是很重的,又比如我們平時喝的水一桶是10千克,100桶水就是1噸了。

( 5)活動四:誰知道自已的體重?我們三年級的國小生平均體重一般都是25千克左右,要多少個同學纔有1噸重呢?(40個)

請40名同學站起,大家看一看要40個同學的體重加起來纔有1噸重。這個1噸重嗎?(很重)

所以“噸”是一個比千克要大的質量單位,在日常生活中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我們通常就用“噸”作單位。

3、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1)誰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有噸標誌的物品呢?或者測量什麼物體的重量一般會用到噸這個單位呢?

(2)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幻燈出示)

(3)生活中用噸作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如鋼鐵、水泥、煤等等。

三、鞏固練習

1、連線

2、填上單位名稱(略)

3、我是小老師

光頭強的早晨 10月11日 星期日 陰天

今天是星期日,光頭強很早就起牀了,他吃了兩個100千克的包子就去砍樹了。

光頭強拿起他那 2 克 重的`電鋸,5 克 重的工具箱,開着載重量是6千克的大卡車,向森林出發了。走着走着,突然聽到有人喊了一聲“光頭強!”,一看,發現原來是體重有600 噸 的熊大和熊二。於是光頭強馬上調轉車頭,回家了!

4、說說要幾個這樣的物體纔有1噸重

5、動物過河

四、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2、小結:其實生活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數學知識,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善於發現就能成爲小小數學家,最後送給同學們兩句話

生活中有豐富的數學,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觀察者,思考者。

數學中有無限的奧祕,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探索者,發現者。

教學反思:

(1)注重創設教學情境。上課一開始我先讓學生猜身高,猜體重,從而引出質量單位,在複習了舊知的基礎上順其自然地過渡到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加強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繫。

(2)教學目標明確。本節課我沒有直接出示給學生學習目標,而是問學生:看到課題,你想在這節課裏瞭解什麼?學生說出瞭如“1噸有多重?”“噸與千克之間有什麼關係?”“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到噸這個質量單位?”等,正好就導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同時也讓學生帶着目標去學習。

(3)注意學生的體驗活動。由於“噸”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質量單位,在瞭解一噸有多重這個環節裏,我先讓學生拿一下1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物體,體驗一下它們的重量,再過渡到100千克的大米能拿得起嗎?10袋大米是多少千克?然後明確1000千克就是一噸。把重量逐漸的加重,體會到1噸的重量,把抽象的知識在實際操作中去理解。在初步瞭解了1噸大概的重量後,我又以一名25千克重的學生的體重爲例,讓40名同學站起,再次感受1噸的重量。學生對1噸有多重層深入地理解。

(4)選取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本節課裏我採用了大量生活實際的物品,如大象、水、貨車等,讓學生易於接受。

(5)由於時間關係未能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已的意見,很多舉手的同學不能回答。對下層生的關注還不夠。

(6)在鞏固練習第4題裏,如何計算出個數講得有點過快,有部分同學可能還不理解。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的要求:

1、認識質量單位“噸”,通過積極的探索活動建立“噸的概念”。

2、理解噸與千克的關係,知道1噸=1000千克,會簡單的換算。

3、通過實踐操作、觀察比較、猜測推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噸的概念的建立

教學難點:

認識和明確噸的實際概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每組一隻計算機。

課前準備:

1、到學校食堂參觀整袋大米(每袋大米25千克),親自搬一搬,感受一袋大米的質量。

2、稱量每個人的體重。

3、課前調查:在什麼情況下計量要用到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今天讓我們隨着鏡頭一起到常熟最大的水果交易市場去參觀。走進市場,到處只見一袋袋、一箱箱、一堆堆的水果。

看:這個蘋果約200( )(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這箱蘋果10( )(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師:這些蘋果主要來自山東、浙江等地,是用一輛輛大卡車運過來的。這輛大卡車能裝多重的蘋果,有誰知道?(3t )

師:一隻蘋果用克作單位,一箱蘋果用千克作單位,車上能裝好多好多的蘋果,就用噸這個單位(板書“噸”)

師:克、千克這些質量單位我們已經認識了,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噸”這位新朋友。小朋友,你們最想了解有關噸的什麼知識?

(出示研究目標)(1)哪些物體的質量是1噸?

(2)在什麼情況下計量要用噸作單位?

(3)噸和千克、克之間有什麼關係?

二、綜合實踐,學習新知:

(一)研究問題1:

1、師:哪些物體的質量是1噸呢?課前我們到食堂搬大米一起體驗了一下,老師搶拍了一個境頭,我們一起來欣賞!

2、集體研究:

(1)大米

①師:錄相中的主角是誰呢?大家看到了他在舉一袋大米,這袋大米是20千克,我們先請這位同學來說說當時的感受。

②師:假如舉兩袋大米呢?(仍問這個同學)你感覺怎麼樣?兩袋大米重多少千克?(40千克)

③5袋大米還搬得起嗎?重多少千克?(100千克)

④50袋大米有多少千克?你是怎樣想的?(1000千克)

師:50袋20千克的大米的質量是1000千克,也就是一噸。(師板書貼出)

(2)小朋友的體重

①師:小朋友你們知道自己的體重嗎?(指名回答)哪位小朋友的體重是25千克?請到前面來,我請另一位小朋友來背一揹他,2個這樣的小朋友是多少千克,4個這樣的小朋友是多少千克?

②師:多少個這樣的小朋友是1000千克?你是怎樣想的?

師:40個25千克的小朋友的質量是一噸。(師板書貼出)

③屏幕顯示:小蘭小朋友48千克,多少個他約是1000千克?

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同桌討論)(估算,用計算器)

師小結貼出:20個48千克的小朋友的質量約是一噸。

3、小組合作探究:

發學生練習紙,四人小組合作討論完成以下填空。

一箱蘋果質量是10千克,一副啞鈴的質量是5千克,一袋麪粉的質量是25千克,一袋水泥的質量是50千克,一頭牛的質量是500千克。請小組合作研究,把研究的結果填在以下空格中。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內容:三年級上冊教材第31頁例7、第32頁例8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認識重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

2、知道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能力訓練點:

1、能正確運用噸表示物體的重量。

2、培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計的能力,發揮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情感滲透點:

數學知識來源與生活,並服務於生活,學會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知道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難點:建立1噸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方法:

1、通過課前調查,培養學生的蒐集信息能力。

2、指導學生通過體驗、計算、觀察,產生聯想,形成表象,建立質量觀念。

3、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聯繫生活實際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

教學準備:

蒐集一些物體的質量,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以前學過計量物體的質量用什麼做單位?(板書:千克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板書:1千克=1000克)

2、猜老師的體重。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能猜一猜數學老師的體重嗎?

(1)請幾名學生猜一猜;

(2)讓猜的學生說說老師的體重爲什麼用千克作單位而不用克呢?

3、課件出示鯊魚、大象、恐龍、成年鯨的質量,讓學生讀一讀。

師:感覺怎樣?(太重了)這些都是動物中的龐然大物,在我們生活中還要許多大宗物體。(課件展示場景:碼頭的貨物、貨場上的集裝箱、鐵路運輸線上的貨車車廂等。)

4、揭示課題:

師:如果用克或千克作單位來表示上面物品的重量,用起來比較麻煩。因此,計量這些較重的物品或大宗的物品,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噸”作單位,可以用符號“t”表示。

板書:噸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猜老師的體重,喚起學生對質量單位的回憶,接着通過觀看場景圖,初步感知在計量比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時,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單位,從而引出噸這個單位。

二、參與實踐,充分體驗

1、感知10千克、20千克大米的重量

(1)感知10千克

出示一袋10千克重的大米,請幾位同學來搬一搬,如搬不動,再請一位力氣大的學生來搬。談談感受

(2)感知20千克

兩袋10千克大米疊起來,還請上面幾位同學來搬,如搬不動,就請多位同學擡一擡。談談感受。

(3)師:10袋大米放在一起也就是100千克大米,讓一個同學搬,搬得動嗎?(搬不動)

[設計意圖]讓學生搬米袋,由輕到重,逐步強化學生對100千克重的感知,爲下一步建立1噸重的表象鋪設合適的臺階。

2.直觀感知1噸的實際重量

(1)談話:剛纔同學們在搬10千克米袋時,感覺很重,那麼2袋這樣的大米多少千克呢?3袋、4袋……100袋呢?(課件展示100袋大米的情境圖)

(2)學生按老師所說的大米袋數說出相應的千克數。

(3)小結:1袋大米10千克,10袋大米重是100千克,10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1t=1000kg。

(4)讓學生根據:1噸=1000千克(結合情景圖)

說出3000千克=( )噸6000千克=( )噸9噸=( )千克

3.結合實際,加深對噸的認識

(1)叫幾位體重是25千克的同學上臺,讓同學們抱一抱背一背,然後回去算一算,多少位同學纔有1噸?學生動手算一算,然後交流算法,(課件演示算法)得出40位同學大約有1噸。(讓40位同學站起來給同學們感受)

(2)(多媒體結合演示)算一算,讀一讀:

課件出示第32頁做一做的'第2題

一頭牛重500千克,( )頭這樣的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一桶食用油重5千克,( )桶這樣的油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一袋水泥重50千克,( )袋這樣的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一隻老虎重250千克,( )只這樣的老虎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3)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噸這個單位?

電梯、橋樑限重、貨車載重,鋼筋、水泥、煤、家庭用水等(滲透思想教育:水是生命之源,現在水污染嚴重,水資源緊張,同學們要節約用水。)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算一算、讀一讀、想一想等活動,豐富學生對1噸有多重的感性認識,有利於學生對1噸觀念的建立。

三、應用拓展,體驗數學的價值。

1、出示小明的數學日記,請學生找出日記中的單位名稱的錯誤。

今天早上6:30,我就起了牀,很快地刷了牙、洗了臉,然後吃了一個70千克的雞蛋,喝了一杯牛奶,就背起3克重的書包匆匆忙忙上學去,走着走着,突然聽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一看,發現原來是我們班體重只有20噸的瘦個子李林。於是我和他邊走邊聊,正準備過公路時,不巧一輛載滿6千克水泥的大貨車開過來了,我們只好收住腳步,讓車先行。等我們跑到教室,其他同學早就在讀書了。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對質量單位克,千克,噸形成一個系統的認識,幫助學生組建起質量單位的認識結構,同時深化對質量單位的應用,得到了數學概念的內化。]

2、課件出示教材第35頁的第8題

師:圖片上的4只動物可以一起過橋嗎?哪些動物可以一起通過呢?(這一環節的設計具有開放性,學生比較感興趣,讓學生更深刻的瞭解了噸與千克的關係,答案的多樣化同時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小結評價,迴歸生活

1、說說這節課你學得怎麼樣,有哪些收穫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通過不同情境的創設,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學生建立對噸的認識,認識噸與其他重量單位間的關係,並能比較熟練到進行簡單的化聚的計算。

過程方法目標

培養學生利用遷移和對比來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並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相應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教學情景的創設,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立志建設家鄉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建立對噸的認識,認識噸與其他重量單位間的關係,並能比較熟練到進行簡單的化聚的計算。

2、培養學生利用遷移和對比來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並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相應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設備一套,CAI課件,學生自帶實物若干。

學情分析:

“噸”這個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爲了幫助學生對質量單位“噸”有具體感性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結合生活實踐進行學習;噸與千克的單位換算同千米與米的換算推理過程相同,這部分知識主要由學生自己嘗試完成,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清淨,引入新課

1、展示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曹衝稱象”的故事吧?(媒體出示曹衝稱象的照片)曹衝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稱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後卻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媒體播放曹衝的問題:同學們,我是曹衝,我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後,發現二年級學過的重量單位用起來很麻煩,你能幫幫我嗎?

生討論應該使用什麼來做單位。

師:看來噸與我們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單位有所不同,它和我們以往學過的千克和克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噸。

2、出示課題:噸的認識

二、通過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共同認識重量單位“噸”

(一) 直觀感知,使學生初步認識“噸”

師:今天同學們帶來了許多重量已知的物體,請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交流)

師:那有沒有同學帶來以“噸”做單位的物體呢?說明原因。

師: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過可以用“噸”做單位的。物體,能簡單的說一說嗎?學生舉例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些物體與你所認識的物體,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嗎?

學生討論後得出:以噸爲單位的物體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

多媒體出示:通常計量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噸”來做單位。

師:初步認識了噸之後,老師這裏有一些物品,請你們爲他們選擇一種合適的單位。

多媒體出示:報紙、信封、河馬、鯨、白菜、蘋果等,學生進行判斷。

(從學生熟悉的曹衝稱象的故事自然引入新課,並運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物體,初步感知:以噸爲重量單位的物體都比較大,並且非常重。)

(二) 創設情境,充分感知“噸”

師:“噸”是我們新認識的重量單位,那麼它究竟有多大呢?爲了更好的瞭解它,老師特意製作了一把電子秤。

多媒體出示:一把電子秤,十袋100千克重的大米,每次稱一袋大米,同時,在電子秤左面的屏幕上顯示出綠燈,右面的屏幕顯示100千克字樣,每稱一袋,相應遞加,直到第十袋時,左面的屏幕上顯示出紅燈,同時在右面的屏幕顯示出1噸的字樣。

師:你看到了什麼,請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來。

師:在你認識到1噸有1000千克後,你能告訴老師,現在你有辦法將1噸的物體帶進教室嗎?

小組進行討論

師:如果有一些體重爲25千克的同學,要多少個同學才能達到1噸呢?

生經過計算後得出結論

師:現在每一位同學手中都有一件知道重量的物體,如果也將它放在電子秤中,那麼一噸中究竟有多少個你這樣的物體呢?

學生利用學過的除法估算知識進行估算,同時進行交流反饋。

(三) 以生活情境,加深對重量單位間關係的認識。

師:用一些較輕的物體聚少成多,也能達到一噸的重量,因此,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對重量進行了限制,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

生舉例:大橋的載重量,卡車的載重量等。

師:現在老師想找你幫個忙。這裏有一輛卡車和一堆貨物,你能不能告訴老師,這堆貨物能不能全部裝上卡車。

多媒體出示圖片,一輛卡車上標註限載重6噸,旁邊有一堆貨物,標註6000千克,學生進行討論,得出這堆貨物可以一次性的裝上卡車。

師:你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在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噸的基礎上,採用多媒體生動、直觀地顯示千克與噸的關係,並聯系學生自身的重量,讓學生估算,加深對噸的認識。教師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深切感受數學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 進行單名數與複名數互化的教學。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重量單位“噸”,老師還爲大家帶來了一個特製的天平,這個天平可以稱十分重的物體。

媒體出示:一架天平,六個標有重量的砝碼。

生可根據自己的喜愛,任意選擇兩個砝碼放在天平的一端,天平便會向一方傾斜,例如,選擇3噸與30千克。

師:要使這個天平平衡,應在天平的一端放上多重的物體呢?你是怎樣思考的?

師:請你任選兩個重量,和你的同桌一起來完成這個任務,好嗎?

生討論並完成。

師:現在在天平的右邊出現了2450千克這樣的重量,你認爲在天平的左邊應該放上什麼重量的砝碼呢?

鼓勵學生進行搶答

師:剛纔老師並沒有教你們方法,爲什麼你們能很快地知道答案呢?

鼓勵學生用數學語言進行歸納總結,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