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經典詩文有效誦讀的策略研究

經典詩文有效誦讀的策略研究

經典詩文有效誦讀的策略研究

經典,是人類文明的精華。經典通讀,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在誦讀經典詩文的過程中,受到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薰陶,培養民族自尊心和文化歸屬感,已成爲教育同仁和社

會各界的普遍共識。然而,一邊是數量龐大、相對晦澀枯燥的經典,一邊是懵懂懂、認知能力有限的學生,兩者之間存在着時代的、文化的、心理的巨大差異。因此,加強策略研究,提高通讀實效,是一個嘔待解決的問題。

一、誦讀篇目:要精心遴選,文質兼美

經典詩文浩如煙海。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經典都要通讀,適合學生成長需要的纔是最好的。我們要精心遴選文質兼美的篇目,剔除那些思想陳腐、語言枯燥、內容艱深的篇目,讓學生讀到色香味”俱佳的營養品。所選篇目要具備這樣幾個特徵:(1)歷經歲月淘洗,具有穿越時空的魅力,爲歷代讀者所喜愛:(2)閃耀着思想的光芒,散發着人性的光輝,傳遞着永恆的精神;(3)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給人以心靈的愉悅和審美的享受:(4)語言優美,音韻和諧,膾炙人口,是語言表達的典範之作。

二、誦讀氛圍:要巧妙創設,潤物無聲

良好的環境是立體的、多彩的、無聲的教科書,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要精心創設誦讀環境和氛圍,使學生不知不覺受到薰陶和影響。一是視覺氛圍的創設:利用景觀、長席、板報、標語等營造文化氛圍,讓每一面牆壁都說話,每一棵花草都育人,使學生漫步在經典中,浸潤在書香中。二是聽覺氛圍的創設:將清新高雅的古典音樂作爲通讀活動的引導音樂和背景音樂,營造寧靜、古樸的文化氛圍。三是人文環境的創設:教師要注意言傳身教,對於學生來說,一身書卷氣的言談舉止,就是最好的教育。

三、誦讀內容:要循序漸進,靈活安排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在不同的階段安排相應的誦讀內容。比如,低年級以誦讀淺顯的韻文爲主,中年級以誦讀經典詩文爲主,高年級開始涉獵經典名著。同時,我們還可以按照專題安排誦讀內容一是按時間安排專題:把通讀與民風民俗、傳統節日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開展主題誦讀活動。二是按體裁安排專題:把誦讀與趣味學習結合起來,充分挖掘整理對聯、猜燈謎、戲文成語等學生喜聞樂見的通讀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誦讀活動。

四、誦讀任務:要突出積累,重在儲備

我們必須把經典詩文的通讀活動與正常的課堂教學區別開,絕對不能像講解課文那樣,試圖通過自己的講解讓學生把通讀的內容全部搞清楚、理解透徹,這樣做既是不現實的,也是違背誦讀規律的。通讀講究的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聲朗朗,潤物無聲”。經典詩文是情感的濃縮,是文化和歷史的凝聚,學生全部理解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國小生的記憶力最強,當下主要的工作就是誦讀、積累,再通讀、再積累。隨着歲月的流逝,閱歷的增加,儲備下的文化冰山就會慢慢融化,學生就會慢慢品出詩文中的滋味。所以,還是要遵循“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古訓。

五、通讀目標:要持之以恆,棄功利

經典誦讀是爲精神生命奠基的工程,不可能馬上見效。我們必須擺脫急功近利的思想,倡導“非功利性閱讀”。有些教師今天讓學生學一首詩,恨不得明天就讓學生寫詩,這種做法

摧殘了學生的通讀興趣。興趣永遠是學習的動力之源,沒有興趣的學習等同於精神折磨,典詩文誦讀同樣如此。因此,教師要突出鼓勵賞識,激發興趣;提倡不帶“任務”,愉快通讀。周國平先生提倡“輕鬆讀經典”,對於國小生而言,更應如此。

六、誦讀時間:要化整爲零,日有所通

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生注意力持續的時間在10-20分鐘之間。爲避免認知疲勞,提高誦讀效率,我們可以採取“化整爲零”的辦法,把經典誦讀的時間分散到每天的不同時段。比

如,通過“晨通、午讀、暮省”的方式,讓學生放開喉嚨,大聲誦讀,使學生“日有所通,日有所悟,日有所得”。這是一種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好辦法。鄧雲鄉先生說:利用語言聲音節奏與習慣的自然合拍,會產生非凡的記憶效果。傳統習慣就是高聲或低聲通讀,總之是要讀出聲音來,這與漢語的音節特徵有關,縱使重複幾十遍、上百遍,也不會疲勞,而且易於記憶。天長日久,就會出現偉大的成就。

七、誦讀方式:要多元滲透,豐富多樣

經典誦讀的主要形式是“讀”,但又不是單調的“讀”。即便是最本色的素讀”,也可以融入接力、遞進、唱和等多種方式,以增加興趣,消除疲意感。我們可以藉助多元智能理論,把多種智能遷移到通讀中,豐富誦讀的形式,調動學生通讀的積極性。比如,我們可以根據通讀內容創編韻律操、武術操,讓學生在課間鍛鍊中感受經典:可以把通讀內容與丟手絹、老鷹捉小雞、跳皮筋等課間遊戲相結合;可以把通讀內容創編成歌舞節目,讓學生在文藝表演中感悟經典:可以定期組織經典吟唱、詩文表演、詩文接龍、親子通讀等展演活動;可以定期開展“通讀大王”書香家庭”等評比活動讓學生每天口通之,體操之,心想之,行踐之,逐漸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經典通讀亦然,我們要靈活運用多種策略,激發學生的通讀熱情,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經典詩文的魅力。

標籤:誦讀 詩文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