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策略研究 楊玲

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策略研究 楊玲

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策略研究 楊玲

“文言文”是以先秦漢語爲基礎形成的古代漢語書面語,不僅記錄着“華夏”這一民族的存在,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品格的載體。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高中生在文言文學習中存在不少問題,如課上無法很好理解文本思想內涵、認爲文言文枯燥無趣,課下對文言文註釋死記硬背,產生畏難心理等。高中時期文言文學習出現的這些問題,是初高中文言文教學斷層造成的。

初高中對文言文學習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對比《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高中階段在國中階段的基礎上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如“能夠掌握常見的實詞、虛詞以及文言句式”,更注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強調學習作品的文化價值等。

針對初高中的差異,教師應有意識地縮短初高中文言文教學上的差距,制定有效的銜接教學策略,讓學生適應高中文言文學習,使初高中文言文學習得以系統化。

一、重視語法知識的補充

高中教師反映,在課堂上教授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語法知識,學生茫然無所知。這是由於國中階段文言文重視理解“基本內容”,會考對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的具體意義和用法幾乎不涉及,本着“考什麼教什麼”原則的一線教師就在課堂上淡化甚至迴避了基礎語法知識的教學,這就與高中階段的學習形成了語法斷層。

在當前部編版的語文教材中已開闢了語法知識的專題補充,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對語法知識的梳理。可在學生零散的語法知識基礎上,幫助學生將相關知識貫通起來。例如,在九下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的意動用法,教師可引導學生列舉所學例句,如《桃花源記》中“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醉翁亭記》中“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其中“異”“樂”(第一個樂字)與“美”皆爲意動用法,結合例句說明意動用法——“謂語動詞認爲賓語怎麼樣”的意思,用作意動的詞可以翻譯爲“以……爲……”“認爲……是……”這樣將語法前後貫通,引導學生自主梳理、歸納,將語法知識逐漸“立體”起來。

二、依原則處理文言文的字詞

文言有一套自己的詞彙系統,大多數字詞與現代漢語相比,不是意義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兩樣。一線教師對“字詞”的釋義往往過於生硬,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字詞的含義,導致“費時多,成效小”,學生容易思維僵化,對文言文學習產生畏難、厭學的心理,到了高中則會更加明顯。

在處理文言文字詞方面,王榮生、童志斌教授提出了“放過”和“突出”的原則。認爲無需以“字字落實”的方式來串講文言文字詞,在學生理解不發生困難的、古今意義一致的、生僻的教科書已經做了淺易註釋的文言字詞,不需要特別處理,課堂上可以“放過”。而對古今“同中有異”的“常用字詞”,在文言文教學中則應予以“突出”。“突出”並不是機械地記憶字義,而是教師做簡單交代,在“突出”的過程中給學生補充一些詞彙方面的知識,勾畫這個詞的詞義發展網絡,這樣有利於學生“舉一反三”,能夠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三、“文”“言”統一,關注文化內涵

在文言文教學中,“文”“言”分離是國中階語文教學的主要問題。當下,國中文言文教學大多停留在凌空蹈虛地闡釋文旨,這限制了學生對文章的感悟、思考能力,違背了文言文教學的初衷,也無法達到高中文言文的學習要求。

文化藏於文本的字裏行間,文學的奧祕要通過文字來體現。文言文閱讀的要點,即文言文閱讀教學的着力點,應是帶領學生品析文本的語言細節,探尋文化意味;是引導學生對關鍵詞句的充分領會。如《桃花源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中的“即”是馬上的意思,爲什麼要“馬上”?太守聽了以後急切地派人前往,說明了這個世外桃源的吸引力。另一句“聞之欣然規往”中的“規”字,註釋爲“打算、計劃”,這裏體現了劉子驥的計劃性和目的性,尋向所志,爲什麼還是“未果”?這裏可見作者在暗示桃花源是理想中的,作者的意圖便可通過對字詞的細細品味得以理解。文章也由此變得生動、有意味。

中學語文教科書中所選的文言文,都是中國文學中的經典名篇。學生學習文言文,更重要的是學習其中的文化內涵,傳承與反思古文中所言之志、所載之道。正如朱自清所說:“中等當上的教育裏,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項目。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於實用,而在於文化。”

在一線教學中,教師不可將文言字詞量化爲簡單的實詞、虛詞積累,應兼有文化內涵,通過字詞品味所言之志、所悟之道,挖掘字詞背後的文化內涵,促進“文”“言”統一,實現文言文的有效教學。

以上是我在初高中文言文銜接教學上做的策略研究,所有教學研究終究要運用於教學實踐,望廣大教育工作者能在實踐中不斷修正與完善教學模式,以更好地開展國中文言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