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淺談當前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論文題目:淺談當前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當前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強國必先強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從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出發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對教育提出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對於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增強創新能力,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步伐等具有重要意義。在農村中國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僅有利於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也有利於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這對於實現教育均衡化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特殊價值。

三、論題的研究方法

1、實證分析:對當前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實證研究分析。

2、對比法:通過對農村與城鎮中國小素質教育質量的對比,分析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存在空白的原因。

3、文獻資料法:查找相關的文獻資料,瞭解當前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存在問題及原因,借鑑有關研究成果。

四、本文研究的內容

第一部分:當前農村中國小實施素質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理念匱乏落後

(二)師資力量薄弱

(三)課程改革流於形式

(四)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不高

(五)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嚴重

第二部分:推進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的建議

(一) 注重三方面着手轉變教育觀念

(二) 優化三個環境促進均衡發展

(三)抓好三支隊伍提供組織保障

五、本文研究的結果

我國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仍存在匱乏落後、師資力量薄弱、課程設置不合理、教育管理水平不高、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嚴重等問題。針對農村中國小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從轉變觀念、優化環境、提供保障等這幾方面進行論述如何積極推進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健康持續發展。

六、論文參考文獻

[1]魏慶洪,中國小“減負”--我國素質教育面臨的瓶頸[J],當代教育論壇,2017.

[2]劉近枚,曹興宇,新時期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的問題與策略[J],文教資料,2017。

[3]陳思根,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江西師範大學,2017

[4]王巧玲,縣城中學教師教育科研素質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範大學,2019.

[5]董薇,以人爲本 構建和諧校園 [J]學理論,2018(36)

[6]譚牡鳳 構建以人爲本的和諧校園文化研究 [D]燕山大學,2018.

[7]樑志森 以人爲本,構建和諧學校——國小學校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Jygu]學園,2016(25)

[8]黃濟、勞凱聲,國小教育學 [J],人民教育出版社。

[9]朱幕菊 走進新課程 [J]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10]朱永新 我的教育理想 [M]廣西灕江出版社,2009.

[11]李穎、王嘉毅,農村學校義務教育教學質量問題研究述評。J 教育評論,2007(6)

目錄

一、當前農村中國小實施素質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1

(一)教育理念匱乏落後………………………………………………………………………1

(二)師資力量薄弱……………………………………………………………………………2

(三)課程改革流於形式…………………………………………………………………2

(四)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不高…………………………………………………………………3

(五)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嚴重……………………………………………………………3

二、推進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的建議………………………………………………………4

(一) 注重三方面着手轉變教育觀念…………………………………………………………4

(二) 優化三個環境促進均衡發展……………………………………………………………4

(三)抓好三支隊伍提供組織保障……………………………………………………………6

參考文獻………………………………………………………………………………………8

淺談當前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作者: 黃麗紅指導教師:陳智強

內容摘要:我國教育發展的戰略重點是農村教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仍存在教育理念匱乏落後、師資力量薄弱、課程設置不合理、教育管理水平不高、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嚴重等問題。針對農村中國小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從轉變觀念、優化環境、提供保障等方面着手,積極提高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 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問題;對策

素質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強國必先強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從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出發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對教育提出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在農村中國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僅有利於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也有利於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這對於實現教育均衡化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特殊價值。但是教育發展並不均衡,特別是基本具備或不大具備條件的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還存在着相當多的空白。筆者根據工作實際和經驗,對農村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採取的對策作膚淺的表述。

一、當前農村中國小實施素質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理念匱乏落後

沿襲傳統教學,教師處於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學生無條件地接受教師的一切灌輸,教學中注重死知識的傳授,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學生圍繞教師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不平等的地位。教師片面地認爲素質教育就是減負,減少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內容。在素質教育實踐過程中,部分教師像卸了包袱一樣,不再像以前那樣認真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學生像泄了氣一樣,學習放鬆了。其次把發展學生的特長理解爲素質教育的全部,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演化成了形式主義,放手發展學生但卻不給予指導和培養,課外活動和興趣小組成了學生擺脫枯燥無味的課堂學習的“自由玩耍”的天地。另外掛着素質教育的旗幟來搞應試教育,仍然把升學率當成評估質量的硬指標。

這些問題都是對素質教育的不理解,吃不透精神而引起的弊病。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以達到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教育。在農村中國小中很多教師不願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質教育中去,原因是要應付每學期的競賽考試,升學率。這與個人榮譽,職稱的評定有直接的關係。這不僅僅是教師們的過錯,也是教育體制不夠完善所造成的素質教育下的日趨強化的應試教育的局面。

(二)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整體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從教師來源來看,有的是民辦教師轉正的,有的是“學歷合同”轉正的,有的是向社會招收的;從學歷層次來看,第一學歷合格率低;從年齡結構上看,老教師和年輕教師居多;從職稱結構看,高中級職稱的少,絕大部分是初級的;從學科結構上看,音體美和農技教師奇缺。2、教學科研水平偏低。對新課改感到“水土不服”。加之受農村文化的內在影響,經驗主義文化模式占主導地位,教學觀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對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文化衝突普遍感到不適應。3、農村教師隊伍不穩定。由於城鄉學校差距懸殊,農村教師受利益驅動,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計想調入城鎮學校。城鎮教育又發展迅速,亟需調配師資,於是通過招考等方式從農村學校挖走了大批優秀的教師。農村教師隊伍呈現出不穩定的態勢。

(三)課程改革流於形式

目前農村與城市一樣執行國家統一的課程方案,使用單一的課程標準,出現“校校同課程,生生同課本”的局面。農村學校教學內容單一化,其實施的目標也是唯一的,即參加會考或大學聯考,僅僅追求升入高一級的學校。加之農村受條件的限制,很少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開發校本課程,很少使用鄉土教材,致使農村課程設置單一,嚴重脫離農村生產生活的實際。課程與教學跟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存在着嚴重的不適應。

目前,我國農村教育沿襲傳統教學,課程改革只是口頭上的旗號,依然是重視應試,忽視學生的能力發展;重一刀切,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學。好學生是學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通過給學生搭建平臺,創設情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而在我國農村中國小教學中教師卻不是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讓學生學習的。依舊把講授作爲重點和中心。一個班級有四五十個孩子,教師講授使一部分學生能夠聽懂,或者沒有問題方認爲這一節課是授課成功了。熟不知還有一部分學生根本不知道教師講的是什麼,或者有問題,或者有其它的想法思考等都被教師扼殺在搖籃中了。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學生不善於解決問題,創新能力更別提能夠得到培養。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是決不會放心這樣做的。會認爲學生把課堂搞亂,教學任務完不成。教師引導學生也只是很短暫的一個環節,學生智慧的火花不可能在與教師的交流目光中一瞬間爆發。教師認爲如果不給學生設計好一堂課的“框架”,讓學生在裏面去“填實”,那麼這節課就是失敗的。教師牽着學生的鼻子走,教師講到哪裏學生要跟到哪裏,這樣才行,方可說學生們很聽話,很配合教師。聽課的也會評上個“好”字,一堂課下來,教學目標完成的好,學生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這些實際上都是做出來讓別人看的。實質是把學生當木偶來演戲。新課程也可以爲學生們做個“框架”,但這個框架可不是像電影的劇本一樣,它不是個死的而是個活的。也可以讓學生們去“填”,但這個填法卻完全不同,學生們填,主動權就交給了學生,教師是在一邊做欣賞者和點評者的。把舞臺還給他們,不用你教,他們會跳更好看的舞蹈。只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實現,新課程改革才能在農村基礎教育中生根發芽。

(四)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不高

一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爲了顯示政績,搞形象工程,過分重視“示範性學校”,“重點學校”的建設和管理,而把農村學校當成“棄兒”,疏於管理。加之一些學校領導教學觀念陳舊,教學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相當部分校長和教導主任就如何進行教學管理心中無底,無章可循。有些學校或沿襲已制訂的制度,學校教學工作缺乏激勵機制,目標管理不明確,跟現代教學管理理念很不適應。有些學校領導不思進取,學校乾脆不設什麼管理制度,農村學校教學管理非常鬆散。學校沒有引進競爭機制,工作既無動力又無壓力,教師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對自己的職業產生倦怠情緒。平時教學只重數量而不重質量,作業批改的越多,越能得高分。教案寫的越詳越能證明工作積極性高,檢查者卻不看看教師的教案是怎麼寫成的。多年來寫一次教案卻能從容應付許多年,今年抄去年的,明年抄今年的。現在網上教案多如牛毛,教師爲了“鑽研教材”也都在網上“認真備課”了。

(五)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嚴重

隨着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廣大的農村家庭“留守學生”問題已成爲當前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一個獨特而重要問題。由於“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愛,在對他們的管教上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隔代監護容易產生溺愛、寄養監護會出現偏愛、無人監護就會失愛,而這些孩子又缺少自律意識,部分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差,人格形成出現了缺餡,心理問題複雜。“留守學生”在心理上的問題比較明顯。更多的“留守學生”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如自制力差、自我中心、金錢主義、自私、自卑、孤僻、任性、暴躁、逆反等。有心理問題的“留守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就會表現出以下一些症狀:更容易違紀,成爲教育的難管對象,更爲嚴重者還會走向犯罪道路。普遍有厭學傾向,學習成績差。缺乏溝通,人際關係和青春期問題突現。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成員之間親情的缺乏,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問題。二是學校教師的急功近利、重視知識傳授,放鬆學生品德及良好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的認識誤區,以及對“留守學生”教育問題的忽視。三是社會教育的監管力度不夠,社會環境中不良風氣對於“留守學生”的影響,也會導致他們產生心理問題。

二、推進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的建議

(一)注重三方面着手轉變教育觀念

做好三個轉軌: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由只重智育向“五育”並重全面發展轉軌,由單一的升學型辦學向綜合型辦學轉軌。作爲教育工作者,我認爲應該注重在以下三個方面來轉變觀念:1.更新學生觀: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瞭解和研究學生。確立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性地位,理解信任尊重愛護學生。認識到學生的獨創性,鼓勵學生髮揮特長,發展個性。2.更新教師觀: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是學生的診斷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是學生生活與心理的輔導者,是評價者和激勵者,是學生的管理者,是教育共同體的協調員,同時教師又是一個研究者,是一個不斷進取的人。3.更新教學觀:教學方式由以講爲主轉向合作探究爲主.,教學內容由封閉轉向開放,教學組織形式由單一時空轉向靈活時空,教學手段由黑板粉筆轉向多樣化綜合,教學評價由重結果評價轉向多元評價。

(二)優化三個環境促進均衡發展

1、優化政策環境。鼓勵城鎮中國小教師到農村任教。根據農村學校教學實際需要,按照公開、公正、公平和擇優的原則,每年通過考試、考覈,選拔一定數量的師範類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每年應有計劃地安排城鎮中國小校教師,支援農村中國小校尤其是教師力量薄弱的學校的教學工作。二是優勢教育資源向弱勢羣體傾斜。建立和完善國家對貧困家庭子女、殘疾兒童、農民工子女等弱勢羣體就學的資助體系,促進教育資源均衡。三是可以試探性改革小升中、初升高的錄取方法,根據學生人數比例,把重點國中和示範高中的升學指標下分到個鄉鎮,由教育部門分鄉鎮錄取。

2、優化教育環境。一是加強教育督導評估制度建設。建立切實可行的評價制度,健全科教領導小組及工作會議制度,實行年報監測,進行行風評議,加強新聞監督,建立家長學校。建立督導評估報告,定期公告制度,及時公佈督導結果,接受羣衆監督,重視人民羣衆和社會輿論對教育工作的監督。二是積極穩妥地推進升學考試制度的改革,爲實施素質教育排除阻礙。改革以分數多少作爲升學依據的考試製度,形成符合素質教育理念的考試評價體系,從而真正把教育從分數中解放出來,實現學生、教師、學校的全面發展。三是加強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運用正確的政策導向,思想教育和物質激勵手段,打破平均主義,調動廣大教職工積極性,轉換學校內部運行機制,提高辦學水平和效益。

3、優化社會環境。一是要提高社會關注度。尤其是城市教育要支持農村教育,爲農村教育提供教育資源上的幫助、做好送課下鄉的工作。教育政策應該傾向於農村教育,加大資金的扶持力度,用於農村教學硬件設施,提高辦學條件。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另外要大力呼籲社會各界人士爲農村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爲農村教育的快速發展,爲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爲使我國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整個社會都應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二是要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農村學校較城市學校而言,問題行爲學生比較多,表現得也比較複雜。這使得農村學校在對待問題行爲學生的時候會出現走極端的現象。一部分是留守學生,一部分是家庭畸形造成的。這些學生在學校表現都比較極端,擾亂課堂秩序,不聽從教師的管理。爲此學校也煞費苦心,想盡各種辦法去對待問題行爲學生。可收效卻不明顯。大多是採用強制措施,壓制這些學生的行爲。教師大多采用體罰或變相體罰的辦法。在課堂上當衆侮辱問題行爲學生,或在課下恩威並施。有些教師卻聽之任之,放任自流等。很多教師也採用說服教育的方式,但只是流於形式,不能夠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要他們怎麼做,不該怎麼做,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等。對問題行爲學生來說這些說教是起不到根本的治療作用的。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好問題行爲學生的身心問題就要注重以人爲本的思想。首先是從人格上要尊重這些學生,在生活上去關心他們,在行爲上去引導他們。其次是想他們之所想,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地解決他們的問題。這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一個教師,還要學會做一個好的父母,做一個忠實的朋友。以教師的人格去打動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他們。讓他們學會自我教育,只有從內心深處認識自我才能形成一種動力,才能努力學習,教師才能真正地放心,教育也才能走向良性循環。此外,建議農村中國小開設心理輔導課程,由專門的教師進行講授,做爲一門學科納入農村中國小的課程。三是要推進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要開發和建設一批具有鄉村特色的校本課程是激發鄉村孩子自主學習的關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農村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養成了農村孩子誠實善良、善於動手、吃苦耐勞、好奇心強等優良品質。鄉村學校可以通過藝術課﹑園藝課﹑養殖課﹑製作課和勞作課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鄉村日常生活世界的背後,蘊含着無限的生存智慧和人文情懷,也埋藏着許多技術神奇和科學奧祕,只有真正走進鄉村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切實地激發他們學習和發展的積極性,才能真正提升農村學校的教學水平。

(三)抓好三支隊伍提供組織保障

1、加強管理,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中國小校長隊伍。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校長隊伍。中國小校長在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校長水平的差距往往帶來學校之間的差距,一個好的校長可以在不太長的時間內使一所薄弱校的面貌發生顯著變化,甚至躍入先進行列。因此,培養一批有事業心、責任心,有現代辦學理念,善於領導的好校長是擺在教育局長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強中國小校長隊伍建設,就要依法完善中國小校長的管理體制,改革校長的選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推行中國小校長聘任制,明確校長的任職資格,逐步建立校長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的機制。逐步弱化校長的行政級別,積極推進校長職級制。要建立開放的校長培訓、儲備機制,鼓勵優秀青年教師選修學校管理培訓課程,建立穩定的後備校長隊伍培養機制。要完善校長繼續教育制度,通過課程選修、課題研究、省(市)級培訓等渠道,不斷提高校長的個體素質。要堅持以好的作風和辦法選校長,選作風好和素質高的人當校長,樹立“德才兼備,注重實績,平等競爭,擇優聘任”的用人觀念,把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有改革創新精神、業務嫺熟、善於管理、教職工擁護的優秀教師選拔到學校領導崗位上來。

2、激活機制,協力構建一支業務精、結構優的國小教師隊伍。一是要優化教師隊伍組成機構。積極引進優秀高校畢業生充實到教師隊伍,補充新鮮血液,優化隊伍組成結構。加強新教師上崗培訓,對非師範類的新教師,進行“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材教法”、“普通話”的培訓,並通過思想政治、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的綜合考覈,合格者取得“教師資格證書”才允許上崗任職。二是要優化教師隊伍學歷結構。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函授、自考、網絡教育等各種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學習,提高廣大教師學歷。三是優化教師知識結構。引導教師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能力,積極拓展學科知識面,加快知識的更新和提高。加強教師在職培訓,今後一段時間,以新課程培訓作爲教師繼續教育的主要內容,並加強考覈和管理。四是整合師資配置,優化教師隊伍層次結構。對教師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實施宏觀調控,按照各類學校的教師職務比例結構,採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抽調得力幹部和骨幹教師充實相對薄弱校。嚴格控制城區學校教師中高級職務指標限額,已超過限額學校的申報對象,達到任職資格並願意交流到薄弱校任教的,可聘爲高一級教師職務,以促進優秀教師向師資相對薄弱學校流動。逐步實行城區學校及新錄用教師到師資相對薄弱學校頂崗鍛鍊政策,從外地引進的骨幹教師、畢業生優先充實到鄉(鎮)學校、薄弱學校任教。五是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培養。積極探索骨幹教師培養渠道和方法,將學歷培訓與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培訓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導師指導與自學提高相結合,積極鼓勵重點學校和師資薄弱校掛鉤,組織重點學校有經驗的教師到對口學校掛職鍛鍊。

3、強化培訓,努力建設一支理念新、科研強的教研員隊伍。教研員站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上,是理論者和教師間的橋樑。教研員觀察思想問題既有理論層面的,又有實踐層面的。長期以來,教研員們習慣了給教師講解教材、大綱,把自己的想法給予教師;習慣聽老師上課,點評課堂得失;習慣在辦公室勾畫理想課堂、理想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做什麼、怎麼做,是每一位教研員都應該思考的。課程改革爲教研員的自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時空,教研員要發展,而且應當優先、超前地發展,只有站在課程改革的前沿,不斷地將教育理念與教學實踐結合,才能使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思想得以貫徹,才能將理想中的課程變爲現實的課程。教研員要爲課程改革、爲學生的發展、爲教師的發展、爲學校的發展提供思想、信息、技術、資源等方面的支持和幫助,要做學習的先行者、理念的傳播者、積極的探索者、不倦的思考者、資源的開發者。教學研究應高揚新課程倡導的人文精神,堅持以人爲本,不僅要研究課程改革實驗的實施,而且要研究促進學生髮展和教師發展。教研的內容、形式能有效地幫助教師將課程理念體現在教學行爲上、作用於學生身上,使教師成長爲研究型、專家型教師。

參考文獻

[1]魏慶洪,中國小“減負”--我國素質教育面臨的瓶頸[J],當代教育論壇,2017.

[2]劉近枚,曹興宇,新時期農村中國小素質教育的問題與策略[J],文教資料,2017。

[3]陳思根,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江西師範大學,2017

[4]王巧玲,縣城中學教師教育科研素質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範大學,2019.

[5]董薇,以人爲本 構建和諧校園 [J]學理論,2018(36)

[6]譚牡鳳 構建以人爲本的和諧校園文化研究 [D]燕山大學,2018.

[7]樑志森 以人爲本,構建和諧學校——國小學校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Jygu]學園,2016(25)

[8]黃濟、勞凱聲,國小教育學 [J],人民教育出版社。

[9]朱幕菊 走進新課程 [J]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10]朱永新 我的教育理想 [M]廣西灕江出版社,2009.

[11]李穎、王嘉毅,農村學校義務教育教學質量問題研究述評。J 教育評論,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