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對農村高中社會實踐課的一點思考

對農村高中政治社會實踐課的一點思考

對農村高中社會實踐課的一點思考

社會實踐對於促進大學生瞭解社會、瞭解國情,增長才幹、奉獻社會,鍛鍊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假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地方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手段之一,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之一。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社會實踐正是激發大學生創造性思維、落實創意的良好形式。
  目前,各高職院校假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內容豐富,覆蓋範圍較廣。主要包括:“三下鄉”服務、“三農”服務、進企業實踐、社會熱點調查、掛職鍛鍊、西部“兩項計劃”等。學生參與積極性高,參與的學生人數佔在校大學生總人數的比例逐年上升。效果明顯,社會反映良好,得到人民羣衆的好評。筆者認爲,當前在高中生中展實踐活動一樣有意義

一、高中社會實踐課的意義

自從新課改之後,高中生也和大學生一樣,需要社會實踐、社區服務,還有學分要求。2014年寒假在洛陽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號召下,我指導我班申彩宏等五名同學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圍繞農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費問題展開調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這一活動我深深感到,高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瞭解社會、認識國情,有利於提高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有利於深化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利於激發高中生開拓進取的精神,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同時,高中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又能夠增長才幹、奉獻社會,鍛鍊毅力、培養品格,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對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農村高中社會實踐課存在的問題
1、形式還比較單一,缺乏自主性和創新意識
   社會實踐活動雖逐漸得到了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普遍認同,但學生個體參與社會實踐的範圍還是不夠廣泛,形式主要還是侷限於志願者服務,愛心捐助,學軍學農等少數幾項常規性的活動,其他形式和途徑較少,在開展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校痕跡太重,學生缺乏自主實踐的空間和時間,許多實踐活動的開展形式被框在一定的模式裏,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收到抑制,不符合學生個性的發展;
2、部分實踐活動流於形式,缺乏實效性
  
衆所周知,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克服學校德育流於空洞說教、脫離客觀實際的弊端,但目前在中學生中開展的實踐活動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視效果等問題,對於排入課表的實踐活動,有些是作爲任務來完成的,而忘記了中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的真正目的和意義,而那些沒有排進課表的實踐活動則更多的是可由可無,由於現在的學生學業的壓力比較大,學校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學中去了,普遍以“升學”爲學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目標,開門幾件事,都是圍繞着升學這一中心而展開的,對高升學率的追求,在整個教育發展的價值理念系統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成爲一種具有主流性地位的價值理念。部分學校以教學、升學等藉口擠佔學生的實踐活動時間。我認爲,目前,學校組織學生從事志願服務,其實質仍未擺脫行政組織的方式。調查發現,現在很多高中的社會實踐課幾乎是空白,即使少數學校開了課程,也面臨着“綜合實踐課開題容易,開展難”的問題。這種尷尬的現象着實讓一線的教師感到困惑,綜合實踐活動課爲什麼就這麼難!究其原因:

三、對農村高中生社會實踐課的思考

首先、高中生社會實踐課要能得到學校的支持。一是學校要真正貫徹落實新課改的精神,認識到高中生社會實踐課的重大意義,從片面注重應試效果的傾向上轉變過來,把高中生社會實踐真正作爲一門課程來實施,並認真考覈。二是學校要支持、鼓勵有能力的教師積極指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並幫助他們解決社會實踐過程中的一些實際困難,做好他們的堅強後盾。

其次、高中生社會實踐課要從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綜合實踐活動本質上是學生自主性教育行爲,但也不能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要意識到自己不僅是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更應該是學習的指導者,是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全過程的“導師”。教師的有效指導直接影響學生活動的效果。

教師的指導要體現在以下環節:

1、指導選題。指導老師要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的知識結構,結合當前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現實問題,指導學生選擇某一具體角度,進行一些有價值的探究。

2、指導組建活動小組。通過民主討論和協商,結合學生自身條件(如特長、能力、興趣、愛好等),充分尊重學生意願,指導老師綜合考慮,幫助學生組建4-5人活動小組。並選出組長或主持人。

3、指導活動小組制定活動方案。小組成員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如確定活動的具體目的和內容,選擇活動方法,預測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等。把活動形式一一細化,對活動過程做到心中有數。

4、指導活動方案的實施。在實施方案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活動。學生做好活動記錄,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問題等。例如,我在指導學生做《農村居民收入和消費的現狀與思考》的實踐活動時,具體過程是:

①指導學生查找資料:主要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對資料進行一定分析,以此對城鄉居民的收入和消費現狀有了初步瞭解,以便更好地開展研究工作;

②指導學生問卷調查:根據查找到的資料,結合我縣農民收入和消費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小組討論,挑選20道有代表性的問題製作成調查問卷,並對汝陽縣部分鄉鎮的農戶進行調查,統計百分比。

③指導學生個人採訪:在5個農村社區分別選取有代表性的農民進行入戶專訪,瞭解他們的收入狀況及消費狀況。

④討指導學生論,分析調查結果,得出相關結論;

⑤就發現的問題與學生進行商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5、指導學生撰寫活動報告。在這一過程中,我給他們講格式,講報告的寫作思路,並由文筆比較好的同學總結整理研究成果,其他同學輔助,寫出活動報告。

6、指導成果彙報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小組推薦演講口才比較好的同學就活動的過程,取得的成果進行彙報交流,其他小組成員補充發言。

7、教師綜合評價。教師要對小組活動的情況,作出一個綜合全面的,實事求是的評價,並把自己的看法觀點穿插進去。最後,師生形成共識。

再次,活動要注重個體之間差異。

在實踐活動課中,誰愛思考誰有收益,誰的參與度大,誰的收穫就越大。哪些性格開朗、善於表達,交往能力強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更多的機會;哪些性格內向,不善表達交往能力弱的學生獲得的機會相對要少一些;而部分後進生則因爲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強根本沒有興趣參與。因此,在實踐活動中,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及時創造機會讓每個同學參與進來,教師要樹立“只有差異,沒有差生”的觀念,尤其是後進生,他們的學習成績雖然不好,但往往在人際交往、操作能力、口語交際等方面有較爲 表現,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應讓他們有更好、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

最後,高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選題也有學問,宜“小”不宜“大”。實踐活動的選題應該貼近學生實際,對學生來說要“看得到,摸得着,想的通”。如“農村交通狀況調查”、“通信發展對農民生活的影響”,“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狀況與思考”,“農村人情風俗的調查分析”“家鄉風俗習慣的調查與思考”等題目。這些活動源於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便於學生參與活動,學生就會興趣高漲,實踐活動效果纔會明顯。相反,如果選擇一些大而空,遠離學生生活的“大”課題,學生不理解,也沒有興趣,即便勉強做了,效果也會很差。

總之,我們農村的高中生社會實踐活動纔剛剛起步,雖然已踏出了明顯的腳印,但仍然存在較多問題,作爲學校和廣大教育工作者,應以百倍的熱情和科學的精神投入進去,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工作,必然會得到廣大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可。

標籤:高中 實踐 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