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人大關於對市科學技術局工作評議的調查報告

【概述】

人大關於對市科學技術局工作評議的調查報告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pp93”爲你整理了這篇人大關於對市科學技術局工作評議的調查報告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人大關於對市科學技術局工作評議的調查報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員: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部門評議工作安排,市科技局工作評議調查組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餘協獻帶隊,對市科技局2020年以來的工作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評議調查基本情況

11月下旬以來,評議調查組通過聽取彙報、幹部談話、座談了解、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聽取了各方面對市科技局工作的意見。同時,從市法院、市檢察院、市信訪局、市人大常委會代表與選舉任免工委、市人大辦信訪辦等反饋的信息來看,今年市科技局主辦代表、委員提議案1件,協辦5件,都已較好地辦理落實;收到諮詢類信訪件2件,沒有涉及行政訴訟、投訴等事項。

二、主要成績

今年以來,市科技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工作紮實有效,有特色、有亮點,充分發揮科技引領作用,爲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是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市科技局採取多種形式,組織開展了對《憲法》及科技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提升了機關幹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業務知識水平。市科技局還完善了重大事項的決策機制,聘請律師事務所,實行法律諮詢制度,推進了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二是積極培育創新主體。市科技局將培育創新主體作爲工作重點,建立後備庫,實行梯隊培育,全年共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5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近330家,申報省級企業研發機構27家。市科技局着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今年1—10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82.44億元,佔工業增加值比重75.09%,居全省前列、**第一。

三是積極搭建創新平臺。市科技局通過平臺聚集創新要素資源,大力推進**智能裝備科技加速器、自創區**園等建設,新增了2家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積極融入長三角,依託浙大**智能電氣研究基地、**·南翔科創合作基地,借力高端要素資源,強化產業、科研、人才等領域合作交流,助力**高質量發展。

四是積極優化創新環境。市科技局領導班子帶頭深入一線,開展惠企服務,認真落實研發後補助、人才科技貸、人才“創業券”等政策,推動政策紅利惠及更多**企業。大力推廣應用創新券,實現申報、兌現全過程“零上門”,使用金額居全省第一。支持發明專利產業化,入選**發明專利產業化項目145項,居**市各縣(市、區)第一。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支持農業技術研究應用,組織實施了農業科技計劃81項,推進了鐵皮石斛等特色產業的發展。

三、存在問題

(一)科技職能作用發揮不夠。一是科技工作力量相對不足。科技局機關幹部隊伍年齡結構、知識結構不合理,除去“退二線”的幹部,全局從事具體工作的人員不到20人。二是科技經費投入還需提高。我市科技撥款佔本級財政經常性支出的比重雖然在**各縣(市、區)中排名相對靠前,但在省內仍處於中游水平。科技軟、硬件建設檔次,與**作爲經濟強縣的地位還不相匹配,特別是還缺乏科技地標性建築——科技館。三是科技宣傳培訓力度不夠。從調查問卷的不清楚率2.9%來看,一些企業對科技惠企政策知曉度不夠,沒有及時享受到政策優惠。科技培訓和科普工作統籌協調不夠,形式簡單,覆蓋面不廣。四是科技扶持政策不夠精準。科技獎勵政策經常隨上級考覈調整而調整,不利於發揮政策的持續牽引作用;部分科技政策碎片化,接地氣的乾貨不多,與企業實際需求存在差距。

(二)科創平臺建設賦能不足。一是層級不高。我市科創平臺的類型較爲齊全,但知名度和檔次還不是很高,缺乏像阿里達摩院等這樣的“塔尖”“重器”,難以更好發揮引領產業和地區發展的作用。二是主體較多。在平臺建設主體上,“八仙過海”,各自爲政,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要素資源投入的分散,難以形成集中效應。三是實效欠佳。在平臺打造上,往往都偏重於前期建設,不重視後期產出,投入能否收回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智能裝備科技加速器成果分享不夠,技術設備與企業需求有時存在脫節現象。電磁兼容(EMC)實驗室建設進展緩慢,建設主體多次變更,至今還未開工建設。

(三)科技創新基礎支撐不牢。一是人才支撐難以滿足需要。**本土科技人才資源不足,缺乏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與團隊,無法形成穩定的創業創新力量。企業對中低技術人才需求較大,但我市缺乏高層次職業技術學校,政策供給與企業需求一定程度上存在脫節現象。二是中介發展處於無序狀態。科技中介機構收費沒有統一的規範,有的除了收取高額服務費外,還要收取一部分獎勵費用作爲提成,導致政府扶持資金難以更好惠及企業。三是創新保護工作有待加強。機構改革後,知識產權保護的職能劃歸了市場監管局。但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密不可分,需要科技局加強與市場監管局的密切協作,部門合力還有待加強。

四、意見建議

(一)強化宗旨意識,提高服務水平。一要整合現有資源力量。進一步理順工作體制機制,系統謀劃人員力量分配,立足於內部挖潛,同時積極向市編委申請,妥善解決好事多人少的問題。進一步強化制度建設,完善崗位職能職責、考勤和績效考覈等機關管理制度,凝聚機關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精神力量。加強對外工作銜接,主動做好與上級科技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鄉鎮(街道)的溝通銜接,推動有關工作落實解決。二要加大科技經費投入。面對日趨激烈的地區經濟競爭,只有加大科技投入,才能保持和延續區域核心競爭力。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對接,完善財政科技經費投入與企業研發投入的工作機制,實現科技投入在省內的晉等升位。借鑑先進地區經驗,進一步探索科技金融投融資機制。加強政府補助科技項目跟蹤管理,建立科技投入與產出的評價機制,提高科技資金使用績效,發揮好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三要加強科技工作宣傳。加大對科技法規政策、依法行政、成效亮點的宣傳力度,全面展示科技創新的重大進展與成就,進一步增強科技工作在全社會的認知度。加強對基層科技工作者的培訓力度,增強基層服務能力。四要健全完善扶持政策。認真梳理現有各項科技扶持政策,及時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議,對一些重複的、過時的獎勵政策進行修訂。要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認真聽取企業、行業協會等的意見建議,確保出臺的科技獎勵和扶持政策更有精度,讓我們的服務更有溫度。

(二)整合平臺資源,促進創新發展。一要增強平臺能級。堅持統籌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大力推進“環**灣科創走廊”建設,充分發揮長三角電氣工程師創新中心作用,着力抓好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共建完善的區域創新體系,搶佔未來科技創新的制高點,爲打造**經濟“升級版”增添動力。二要整合平臺資源。建議由市政府牽頭,將分散在相關部門、鄉鎮的平臺資源整合起來,改變目前平臺建設“小而散”“遍地開花”的狀況,提高平臺聚集度和要素集約度,惠及更多的企業和項目。三要提高平臺效用。注重平臺績效,大力促進產學研合作對接,及時將科技成果轉化爲生產力。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大對科技項目申報和行政審批的效能改革,縮短科技項目前期工作時間,力促電磁兼容(EMC)實驗室等項目提速提效。加強與行業協會的聯繫與溝通,主動上門送政策、送技術,提高**智能裝備科技加速器等平臺服務企業的精準度和實效。

(三)優化創新環境,夯實創新基礎。一要加強科技中介服務管理。加強對科技中介機構的管理,制定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培育管理辦法,規範中介機構市場從業行爲。加強對中介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努力建設一支科技素質高、道德素質好、專業知識廣、信息渠道寬、善爲企業服務的科技中介隊伍。二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完善自主知識產權產出的激勵機制,推動創新資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企業掌握和運用知識產權制度和資源的能力。強化聯合執法,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爲,提高侵權者的違法成本,爲企業創業創新保駕護航。三要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柔性引才引智機制,特別是我市在區域、交通、要素等都不佔優勢的前提下,針對院士、國千等高端人才,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重視科技人才梯隊建設,特別是本土創新力量的培養。引進高等學校在**建立分校,有計劃、分層次組織一線科技人才開展培訓,拓展企業中低層次技術人才發展空間,更好提升我市產業發展的技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