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關係國計民生的“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農業農村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儀隴作爲典型的百萬人口大縣和丘區農業大縣,勇於創新、敢於實踐,初步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現代農業、高科技農業、大農業”之路,現代農業產業實現高點起步,先後獲得全國產糧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縣等殊榮。

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

一、儀隴農業發展現狀

(一)特色農業產業不斷壯大。儀隴歷來重視農業農村發展,農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比重爲33%,佔比居全市第一。一是明晰發展思路。2016年,儀隴立足縣情,科學確立農業發展“3351”戰略佈局,即圍繞新政、賽金、馬鞍爲核心的“三大組團”和“新馬線、金馬線、儀北線”爲重點的“三大連片”,發展生豬、水果、糧油、蔬菜、有機蠶桑“五大產業”,建成百里產業示範帶。二是拓展基地規模。從全縣農業資源稟賦出發,科學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80萬畝、重要農產品保護區20萬畝;發展糧油產業基地75萬畝,果蔬、中藥材、有機蠶桑等特色產業基地6.9萬畝,現代農業萬畝示範區2個;建成標準化千頭育肥豬託養場302個。三是培育特色品牌。堅持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先後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6個,獲綠色食品認證證書企業4家、產品達17個;獲有機產品認證證書的專業合作社5家,無公害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和禽蛋產品認證16個。

(二)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近年來,儀隴始終按照“農工互動、以工促農”的發展思路,外引內育,雙向發力,新的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農業現代化闊步向前。一是龍頭企業不斷髮展。堅持“引進一批、培育一批、壯大一批”工作思路,採取“政策激勵”“領導包企”“企業祕書”等措施,先後引進培育廣東溫氏、浙江中味、陝西海升等農業龍頭企業入駐儀隴,龍頭企業的帶動示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二是專合組織持續壯大。積極探索出“企業+基地+專合社+農戶”“企業+協會+農民產業園”等運行模式,全縣共建成農民專業合作社721家,其中省級示範社2家、市級示範社17家,覆蓋生豬、水果、中藥材等領域,有效解決了一家一戶“單打獨鬥”發展產業的窘境。三是家庭農場大量涌現。積極開展種養殖業專業技術、經營管理等技能培訓,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有技術、懂經營、懂管理的新型農民;大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廣泛吸引本土有資金、懂技術的成功人士回鄉發展農業,目前已建成家庭農場469家。

(三)發展機制創新成效頗豐。堅持把解決企業融資難、羣衆增收難擺在重要位置,探索出符合縣情、民情的各項機制,有力助推了現代農業發展。一是金融支農解難。堅持政府主導、人行牽頭、金融機構配合,創新政銀企聯席工作制度,構建長效合作機制。金融機構主動了解掌握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融資需求,建立信息數據庫,以便及時解決他們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二是利益聯結增收。積極探索產業收益分配模式,採取土地資金入股、園區務工、返租倒包等方式,形成“三收三分”等利益聯結機制,有力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有效確保羣衆長效穩定增收。三是農業保險託底。針對農產品價格受市場因素波動大、抗風險能力弱等特點,加大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力度,創新探索出“保險+期貨”項目,讓企業有效規避市場價格下跌的風險,在市場行情好的情況下多掙錢,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不虧錢。

二、存在的優勢與劣勢

(一)從優勢來看:一是產業基礎雛形已具。近年來,在產業扶貧的過程中,儀隴規劃建設了以潮水壩爲核心的萬畝現代柑橘產業示範園和馬鞍周河柑橘產業示範線,建成以安溪潮、黎明等村爲代表的脫貧奔康產業園285個,產業發展呈現出多點開花、沿線推進、連片發展的良好勢頭。二是有機農業前景廣闊。儀隴境內植被豐富,空氣質量優良,土壤、水環境污染極少,無公害、綠色、有機生態農業發展潛力巨大,高度契合中高端消費羣體需求方向。目前,全縣已論證有機“蠶桑、糧油、水果、中藥材、水產業”五大品牌8萬畝,歐盟認證有機桑園3000餘畝,有機農業發展正當其時。三是特色農業支撐有力。近年來,儀隴搶抓精準脫貧攻堅、電子商務進農村、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戰略等契機,堅持夯基礎、強基地、建機制,農業特色化、市場化、品牌化發展進程明顯加快,農業發展後勁明顯增強。

(二)從劣勢來看:一是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受丘陵地區地形地貌影響,全縣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加之土地零碎、耕作不便,羣衆生產生活條件還亟待改善。二是產業鏈條延伸不夠。受區位條件等因素制約,全縣農業精深加工領域依然是農業發展的短板,產業鏈條中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少、加工能力較弱、市場佔有率低等問題依然存在。三是科學技術推廣較難。受地理條件、生產習慣等諸多因素影響,“四新六良”推廣進程較慢,大型機具難以進山下田,導致勞動成本相對較高。

三、發展現代農業的對策建議

(一)抓好頂層設計,創新發展模式。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精神實質,認真對接省委、市委關於農業農村發展各項安排部署和市委“155”發展戰略,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儀隴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總體規劃》,作爲全縣現代農業發展的總綱領。一是要全產業鏈發展。要將現代產業發展理念植根農業發展全過程中,通過延伸產業鏈條,進一步提高產品附加值;要切實抓好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企業的招引培育力度,着力解決農產品加工轉化不足、產銷脫節等突出問題。二是要突出農旅融合發展。儀隴鄉村環境優美、生態良好,具備農旅融合發展的天然優勢,加之隨着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不斷壯大,發展鄉村休閒旅遊、農耕體驗、生態康養等將進一步挖掘、釋放農村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三是要推動互聯網+農業發展。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將大數據、物聯網等互聯網技術,運用到農業發展的全過程中。另一方面,要促進農產品上網,借力郵樂網、淘寶、京東等全國性平臺,積極參加地方特色產品展示促銷活動,帶動瓜果、小家禽等農產品銷往全國,使鄉村“土貨”成爲城裏“搶手貨”。

(二)打造金字招牌,形成品牌效應。如今,各區域、各行業競相發展,如果沒有拿得出、過得硬的“拳頭產品”,如果沒有高品質、有口碑的“金字招牌”,就難以從競爭激烈的農產品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一方面,要發展過硬產品,就要充分發揮我縣作爲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的地理優勢和具備發展有機農業的有利條件,建立健全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的全過程追溯體系,全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另一方面,要打造“金字招牌”,就要走質量興農的發展道路,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確保產品賣得出、賣得好,消費羣體記得住、捨得買。

(三)健全利益聯結,實現多方共贏。通過健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有效規避市場波動等帶來的收益風險,確保多方受益。一是加強銀企對接。通過召開銀行、企業等羣體座談會,瞭解融資需求,協調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其長期生產經營有保障。二是尊重市場規律。堅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主動對接市場發展需求,合理確定產業發展方向和發展規模,不盲目跟風、一哄而上,全面形成“政府引導、部門聯動、農民主體、企業帶動”的產業發展格局。三是力促羣衆增收。在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上,始終把保障羣衆收益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健全“新型經營主體+農民”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政策資源、生產要素等將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有效破解農民增收渠道不多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