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福利院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及對策

摘要:伴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對於兒童福利事業也越來越重視,並且落實了一系列有關兒童福利事業的改革和創新。使得兒童福利保障範圍不斷拓展,兒童福利服務內容不斷豐富,院內兒童基本生活、醫療、康復、教育等保障制度日臻完善養育水平穩步提升。當下對兒童福利院兒童養育提出更高要求,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重視,這直接關係到院內兒童能否成爲既能有效地參與並回饋社會,又能爲社會所接受的人。因此,我國兒童福利院的教育工作者應當主動地對於這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展開思考,主要探討兒童福利院內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及對策。

福利院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及對策

關鍵詞:兒童福利院;兒童;心理健康

一、調研背景及目的

城市福利中心兒童福利院是由我國政府建立,通過國家經費經營的福利機構。兒童福利院內的兒童作爲公民,他們的生存權、受教育權深受兒童福利院的保護。院內兒童作爲特殊的羣體,他們在智力、情緒等各個方面與正常的兒童會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院內兒童的心理狀況較正常孩子會更加容易出現問題,並且心理問題更加複雜化,爲能夠讓院內學生的情緒穩定、樂觀積極,從而實現健康成長,解決兒童福利院內的院內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的意義十分重大。

二、兒童福利院的集體化撫育模式造成的一些心理問題

(一)孤獨

基於兒童福利院本身對於院內兒童實施的是機構養育,因此他們對於關心、擁抱等情感的滿足都遠遠不如普通家庭的孩子,由於受到父母的遺棄,他們內心的傷痛是永久性的、巨大的,每每院內兒童想起自己的父母,都會深陷無助感和恐懼感之中。另外,院內兒童由於身體缺陷,行動十分不便,這就導致他們在面對其他身體健全、活蹦亂跳的同齡人時會產生巨大的落差感,對於社交等活動的熱情也會逐漸消散,部分學生即便有參加活動的想法,但是也會因爲自身的身體缺陷而退縮,內心因此產生失落感和孤獨感。

(二)自卑

許多院內兒童在與其他人相處或者一系列比賽當中,如果由於自身缺陷而反覆地遭受失敗的打擊,則會認爲自己不如他人,產生巨大的自卑感。相關調查表明,兒童福利院內的兒童通常在四歲左右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這一階段也是兒童心理髮展階段中比較敏感的時期。通常情況下,具有自卑心理的兒童常常會對於福利院內的工作人員不信任,害怕新奇的事物,很難對於當下的狀態做出改變,很容易懷疑他人,情緒不穩定,很容易與其他人發生爭吵並憎恨他人。

(三)缺少安全感

由於兒童福利院內的大部分院內兒童有着被父母拋棄的經歷,缺乏家庭帶來的安心感,因此,福利院內的很多院內兒童大都嚴重缺少安全感。院內兒童在此情況下,常常會表現出如下行爲:挑釁他人、惹是生非,故意放大他人的缺點,扭曲他人的優點,常常處於焦慮、害怕的情緒之中,每當受到他人的否認時就會激烈地反駁他人,報復心強烈。

(四)嫉妒

由於院內兒童的身體存在生理缺陷,當他們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很容易產生強烈的嫉妒心理,不希望他人比自己優秀,不希望看見他人實現進步,同時,這樣的嫉妒心理還會伴隨很多的不良行爲舉止,例如面對其他受到表揚的院內兒童會故意地進行報復和打擊,故意破壞學習成績比自己優秀的學生的個人物品,時常蓄意對於比自己優秀的學生製造麻煩和阻礙。

(五)依賴心強

兒童福利院內的教育工作者等工作人員爲了管理的簡便性,時常會出於責任限制院內兒童的獨立能力的培養,這就導致了許多院內兒童由於先天殘疾而喪失了獨立自強的信念,進而產生了對於兒童福利院內的工作人員極度依賴的表現。許多院內兒童由於過於依賴工作人員,一旦自己出現了壞習慣,都很難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正。而且很多院內兒童還會出現不懂得感恩的心理,常常認爲工作人員對他們的照顧是應該的,每當工作人員要求孤殘學生時,他們都會表現出很嚴重的抗拒心理。

(六)厭學

在兒童福利院內,許多院內兒童都會產生嚴重的叛逆心理,對於學習也十分厭惡,只有一小部分院內兒童好學愛學。從客觀層面上看,雖然院內兒童的厭學心理是基於他們本身存在智力缺陷而產生的,但是基於院內兒童的心理狀態分析,院內兒童常常會出現學習無用、可以一輩子依賴兒童福利院維持生活的不良心態。

三、兒童福利院應對孤殘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途徑

兒童福利院的教育工作者應當善於結合院內兒童的實際心理狀況和發展需求,爲院內兒童營造良好的、積極的生活環境,並建設健康的教育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切實解決福利院內孤殘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具體的解決路徑如下:

(一)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

在兒童福利院內,每個院內兒童都生活在彼此組成的大家庭裏面,如果院內兒童之間能夠在日常學習與生活過程中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關愛,同時兒童福利院的工作者也積極地對院內兒童的不良行爲及時制止,並通過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改正,那麼院內兒童就會更好地融入新的環境當中,在他人給予的幸福感之中逐漸忘卻精神上的壓力和心理上的痛楚,從而避免孤殘學生產生由於嫉妒、懷疑等種種心理問題引發的不良行爲。

(二)維護應有的社會地位

由於院內兒童常年生活在兒童福利院內,他們對於自己的社會地位的認知不夠全面,同時對於自己的社會地位也比較敏感。兒童福利院的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用語言和行動告訴他們院內兒童的社會地位和其他人是平等的、應當正確地認識自己,從而讓院內兒童真正感受到社會的愛護和尊重,讓他們在平等的環境之下淡化往事對他們造成的傷害,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從而更好地自強自立,實現健康成長。

(三)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兒童福利院的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意識到,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於孤殘學生的人格塑造、情緒發展過程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兒童福利院工作者在日常教育過程中,應當引導和鼓勵院內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幫助院內兒童在面對困境的時候迎難而上,在面對失敗的時候積極樂觀,讓院內兒童的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四)提高認知能力,豐富情感體驗

兒童福利院的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意識到,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於院內兒童的人格塑造、情緒發展過程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兒童福利院工作者在日常教育過程中,應當引導和鼓勵院內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幫助院內兒童在面對困境的時候迎難而上,在面對失敗的時候積極樂觀,讓孤殘學生的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四、目前我市兒童福利機構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問題

我國兒童福利機構特殊教育工作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目前,兒童福利機構爲院內兒童提供了較好的養育、早期干預、特殊教育及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初步形成了學校教育和機構內教育相結合的體制,切實保障了院內兒童受教育的權利。但在實踐中,我國院內兒童的心理健康護理仍然顯現出一些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府和教育等相關部門以及兒童福利機構本身對院內兒童的特殊教育的重視仍不夠。

一方面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目前還有許多的兒童福利機構仍把工作重心放在院內兒童的撫養和監護上,而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不夠,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投入自然是有限的。另一方面,院內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爲一種特殊的教育形式,政府和教育等相關部門的關注程度明顯不夠。教育部門對兒童福利機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沒有做到及時地指導和幫助,導致兒童福利機構中的特殊教育工作缺乏專門的政策支持,更談不上先進的教育資源與信息。

(二)兒童福利機構中心理健康教育還未能做到因材施教。

兒童福利機構中的院內兒童在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障礙表現都是不同的。針對他們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兒童福利機構必須制定出相應的個別化教育計劃。院內兒童的個別化教育計劃就是要根據院內兒童的身心特點和教育需要提出具有現實可能性的長期目標,然後確定再提出短期目標,教師根據目標選擇適當的教材、教法和教學進度,一步一步地開展教學活動,最終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但是由於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兒童福利機構中院內兒童的個別化教育開展得還不夠充分,還不能滿足院內兒童的個體需要。

(三)兒童福利機構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專業的設施和合格的師資。

一方面,許多兒童福利機構存在場地有限和教學儀器不足的問題,這使得使兒童福利機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順利開展。另一方面在兒童福利機構中開展心理教育教育缺少了專業的人才配備,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就不能得到保證。

五、我市兒童福利機構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思考

(一) 黨委政府方面

1、加大投入力度

建議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資金使用監管,進一步完善福利設施,拓展服務項目,使更多院內兒童得到優質心理服務。

2、重視人才建設

加強對福利院機構崗位設置的督導,使現有人才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時充實引進特教、心理學等高層次專業人才,提升心理服務專業化水平。

3、創新養育模式

繼續抓好家庭寄養,爭取開展機構內小家庭養育,將機構專業資源與家庭親情有機結合,最大程度滿足院內兒童需要。

4、加強檢查監督

不定時派出工作組對福利院養育院內兒童情況和機構運轉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

5、組織難題攻關

國家、省級有關部門可適時組織兒童福利機構和專家學者對兒童心理疾病進行專題研究和研討交流並形成成果,用於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 福利院自身方面

1、建立兒童心理健康矯治機制

建立福利院保育員一福利院心理健康小組一志願者一心理專家四級心理疾病矯治機制,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2、協調、整合社會力量支持

協調動員居委會、學校等更多社會力量支持,爲兒童提供幫助。組織志願者隊伍與院內兒童開展“1+ 1結對子”、“週末家庭”等活動, 讓兒童有接觸正常家庭、社會環境的機會,改善兒童情感缺失問題。

3、努力提升自身建設

福利院人力物力財力均向院內兒童的身心健康聚焦,倍加珍惜黨和國家給予的政策、資金支持,解決好人浮於事、科室機構臃腫但一線教師力量不足問題;想方設法加強日常照顧。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愉悅院內兒童身心,提高兒童知、情、意綜合水平;爲兒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定期逐一評估和治療;採取送學深造在職培訓等方法,提高工作人員心理服務專業化水平。

(三) 設施的專業化改善

針對院內兒童殘疾類型和程度,建立完善與兒童需要相通應的康復訓練基地,如建立遊戲治療室、運動治療室、語言訓練室、音樂治療室親子屋等,加強對兒童的心理矯治;與少年宮學校、未成年人成長中心等機構進行深度合作,利用社會設施資源;綠化美化優化福利院環境,最大限度確保兒童健康成長。

六、結語

綜上所述,兒童福利院內的院內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關乎每個院內兒童的未來發展。因此,兒童福利院的教育工作者應當主動與他們溝通和交流,瞭解院內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並營造出美好、和諧地學習、生活氛圍,建設出健康的環境,引導他們融入兒童福利院的大家庭,互相幫助和鼓勵,纔能有效解決院內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促進院內兒童的健康成長。以便兒童成爲既能有效地參與並回饋社會,又能爲社會所接受的人,最終促進我國兒童福利事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