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過程教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過程教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11~20各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知道10個一是1個十。
2.知道“一”“十”都是計數單位。
3.認識11~20各數的順序和大小,知道一個數的相鄰兩個數各是幾。
4.會讀11~20各數,會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11~20各數的順序和大小,會講出數的組成。
學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級共有49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0人。他們剛從幼兒園升入國小,踏入了正式的、正規的學校學習。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對學校的一切充滿好奇,班裏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但是他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異。比如:劉亞孟、劉晨星等人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接受能力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一些同學由於年齡小,學習還是比較吃力。
針對以上情況,我本學期的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喜歡上課,喜歡數學。在課堂上,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具, 加強學生直觀形象化教學,讓學生掌握數學技能和數學知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學具盒、圖片、計數器。
教學媒體的選擇和設計:使用PowerPoint。我通過形象直觀的班級圖片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運用幻燈片演示十根小棒捆一塊的過程,更是形象的促進學生對“十”的理解。幫助了學生理解對數的認識及數的組成。鞏固練習中,展現多種練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慾望與興趣。更好的鞏固了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練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幻燈片1
作用:藉助課件展示情境圖,容易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他們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更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願望。
師:同學們,你知道這個班有多少人嗎?(49人)那三組有多少人呢?
師:你們數的和他們一樣嗎?
師:小朋友,你是怎麼數的呢?
師:你們真厲害,同學們都用自己的方法來數的,非常不錯。
那三組一共有多少人呢?
出示板書:13
師:過去我們數物體的個數是一個一個的數,數到幾就是幾,今天認識的數和以往不同,先數出一個十,再數幾合在一起就是幾十。
出示教具:
師:我們來看把10根小棒捆成1捆,10個一是1個十。瞧!這就是1個十。
出示板書:
10   10個一是1個十
出示幻燈片2(電腦演示十根小棒捆成一捆的過程)
作用:把枯燥的數學計算演示的生動有趣,課堂氣氛空前活躍,計算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讓學生在快樂的感知中理解湊十的過程。
師:小朋友,你們的學具中有沒有1個十,請你把它找出來。(我有2個十))
師:2個十是幾呢?
師:真聰明。
出示板書:20
2個十是20
出示幻燈片3(電腦演示兩捆小棒,就是2個十)
作用:進一步鞏固一捆小棒是一十,兩捆小棒就是兩個十。既形象又直觀。
出示教具: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它能讓我們快速的認識數,它是誰呢?想不想知道?(出示計數器)
 師:1個十和1個一就是11。
出示板書:11
添上3根                       再添上3根
出示教具:
 師:這是幾根?
出示板書: 14   17  
師:14(17)裏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出示板書:15    
師:這個數會讀嗎?
師:下面請小朋友們看着老師的數字卡片擺小棒。
學生操作:
 師:15裏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出示板書:同桌一個擺小棒、一個擺卡片。
19 呢? 繼續擺。
 19裏面有幾個一和幾個十?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的是11———20數的認識。你們看黑板上從11到20中還缺少了哪個數?
師:18比19少幾?19比18多幾?比19少1的數是幾?比18多1的數是幾?
19添上1是幾?20裏面有幾個十?
師:請你們先擺出小棒,再用數字學具表示出來,看看誰最快。
 出示板書:18
師:今天我們學的本領就是11到20的認識。
板書:課題《11到20的認識》
出示幻燈片4(11——20)
作用:把11-20各數按順序依次排列展現給學生,更有效地讓學生看清楚並理解這些數都是兩位數,知道這些數是有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師:現在我們來看一看,這些數和以前有什麼不同?
以前只有10 是兩位數,現在11——20都是兩位數。
學生討論:(左邊有一個1,表示什麼呢?)
師:對,那麼這個一表示什麼呢?(表示1個十)
以前計數單位是一個一個數的,現在可以一十一十數。
編兒歌:一個十,一個一合在一起是11。
三、鞏固練習
1、出示幻燈片5(計數器)寫一寫。
作用:形象直觀的看着計數器,準確無誤的寫出相應的數字。
2、師:(出示幻燈片6)把大屏幕上的數排排隊,從大到小怎麼排?
作用:藉助觀察,把知識的實質把握在心裏,幫助學生進行比較。
 20、19、18、17、16、15、14、13、12、11
師:讀一讀
師:從小到大排一排。
 11、12、13、14、15、16、17、18、19、20
師:讀一讀。
3、出示幻燈片7(出示直尺)
作用:出示直尺圖生動有趣的演示,並讓學生結合自己手中的直尺清楚的看清各數的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師:請你拿出直尺說一說,14和16 的中間數是幾?19的相鄰數是幾和幾?
師:不看尺你說得出嗎?
四、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了11到20的認識,你們知道嗎?其實這些數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找一找,它們在哪裏?
    (學號、書頁碼、尺、鍾、電腦、號碼、等。)
教學反思:
11~20各數的認識這一內容的教學,應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並把這份經驗作爲教學的起點。在這節課裏,學生已基本上能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讀數,數的順序和大小,因此確定這節課重點輔導直觀地瞭解11~20各數都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以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展學生的數感。在上面的教學設計中,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從我班已有的人數到具體三組有多少人提出相應的問題,這是多麼熟悉的情景啊,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國小一年級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因此本節課特別注重使學生通過操作(擺小棒)進行學習活動,促進獨立思考以及在小組中的合作與交流。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我發現學生大多數都有直尺,我就利用學生自己的東西進一步加深對數的認識。另外,也有幾個不足:1、“十”的概念不夠深入人心。2課堂上數數的活動過少。
專家點評:
1.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一開課,老師就提供了生活中的實際素材,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場景,讓學生數數三組的人數,這一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很好地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這節課,老師給學生提供了直觀、形象的學習材料,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如在學習數位時,老師讓學生在方格上面擺小棒、下面擺數字,再說一說是怎樣擺的。這樣,通過擺一擺、數一數、說一說,把操作、觀察、語言表達緊密結合,突破了教學難點,使學生很好地建立了數位的概念,充分體現了數學學習的過程性和體驗性。
3.注重了學生學習的情感和態度,整節課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組織有效的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本節課在這一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當前的教學改革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這就要爲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老師爲學生提供了許多現實而有趣的數學學習活動,自主、合作等的學習方式貫穿整節課,構建了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數學課堂。
                      
點評專家:
 
標籤:教學 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