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天火之謎》教學設計【多篇】

《天火之謎》教學設計【多篇】

學習課文 篇一

1、出示:這個謎團直到18世紀才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解開。

齊讀:讀了這句話你明白了什麼?指導抓住直到才體會句子含義

富蘭克林認爲雷暴是什麼呢?(生答: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

2、富蘭克林憑什麼作出如此大膽的推測?讀讀文中相關句子。

(1)指名回答問題,(教師迴應:大膽的推測來源於對自然想象的觀察)

(2)學生回答的同時相機出示下面一段話,指名讀一讀(2人即可)

出示句子:富蘭克林早就觀察到,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會發光,光的顏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隨着爆炸聲,都能斃傷動物

(3)(根據讀的情況讓學生注意到這個早),從早字你讀懂了什麼?

(富蘭克林一直在觀察,觀察了好久,只有長期的觀察,纔會有所發現。真是勤勉啊!)

(早就開始觀察,長期的觀察,日積月累後纔會作出瞭如此大膽的推測,可見他多麼勤奮、勇於探索!)

(當時人們都已對雷暴是上帝的怒火深信不疑,而富蘭克林卻沒有盲從,這就是對待科學的誠實,實事求是!)

(所有人,包括有學問的人都認爲是上帝的怒火,而他卻敢於懷疑,敢於挑戰權威,可見他多麼了不起的探索的精神!)

(4)你看一個早字的背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對待科學如此的誠實,而又勤勉、勇於探索。

2、教師用描述性的語言引讀:雷暴就是放電現象,這種推論現在看起來(不足爲奇),但在當時卻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這種推論公佈於世後不僅()就連()也()。

(1)富蘭克林可能會聽到哪些冷嘲熱諷?(提醒學生聯繫相關句子說說,教師根據回答補話,切不可喧兵奪主)

(2)難怪,有人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電分家的狂人。

教師導語(渲染情感):這樣的狂人面對人們的取笑,他妥協了嗎?他停止探索的腳步了嗎?他放棄研究了嗎?(學生答:沒有沒有沒有)

3、出示句子:面對人們的取笑,富蘭克林決定通過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祕密。(指名讀,多讀)

(1)決定一詞讓你想到什麼?

(作出這個決定容易嗎?不容易,是頂着壓力的,)

(作出這個決定就意味着要冒生命危險,)

(2)這樣的一個決定背後讓我們看到:富蘭克林在科學探索路上克服了多少的艱辛,排除多少的險阻,爲了一個科學事實,而不懈地努力。

(3)齊讀這句話。

小結 篇二

1、教師總結:現如今,當我們享受着電給我們帶來的各種方便時,不要忘記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生:富蘭克林),不要忘記他爲科學所作的巨大貢獻。

2、延伸:正是因爲有了許許多多像富蘭克林這樣的科學家,才使得科學不斷進步,社會不斷髮展,你還知道哪些科學家的名字以及他們爲人類所作的貢獻?(學生自由說說)

《天火之謎》教學設計 篇三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推測”、“不足爲奇”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3、學習給課文分段,並用課文中的語句概括段意。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學習給課文分段,並用課文中的語句概括段意。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夏天雷雨時的景象你們見過嗎?雷暴發生時,電閃雷鳴,還伴有,你能說說當時心情嗎?

2、你們的爺爺奶奶是怎樣看這個雷電的呢?你知道這個雷暴是怎樣發生的?

3、揭題天火之謎

4、學生質疑:“天火”指什麼?古人不知道雷暴發生的原因,它成了一個謎,誰來解開這個謎?他是怎樣解開的?這就是這篇課文要講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題。

(1)給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順句子和課文。

(3)讀讀生字詞,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後進生。

3、檢查自學情況。

(1)抽讀生字卡片,注意讀準字音。(2)理解詞語。

4、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三、1、再讀課文,想想每一節寫了什麼內容?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按照分好的段落,選用課文的語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種可怕的東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寫富蘭克林用風箏實驗解雷暴的謎。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蘭克林根據放電的原理髮明瞭避雷針。

四、學習第一節

1、指名讀課文。2、這一節的主要內容可以用哪些語句來概括? (長期以來,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種可怕的東西。)3、爲什麼說它可怕? 板書:把人擊倒樹木劈成兩半4、齊讀第一節。

四、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學習給課文分段,並用課文中的語句概括段意。

3、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精神。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富蘭克林用語探索,敢於試驗的精神。

一、複習導入。

1、通過上堂課的學習,你知道雷暴是什麼嗎?中國人稱“雷神”。西方人叫“上帝的怒火”。

2、同學們你們是怎麼認爲的呢?

二、學習第二段。

1、出示第2節。雷暴到底是什麼呢?--齊讀

“這個謎直到18世紀才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揭開”

2、你瞭解富蘭克林嗎?家,發明了避雷針

3、齊讀第2節,想想這一節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承上啓下)

4、你們想了解這個謎揭開的經過嗎?自由讀3--4節

思考:富蘭克林是怎麼做的?(請劃出有關詞語)請用簡單的幾句話來說,並想想你覺得富蘭克林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板書:注意觀察認真思考勇於探索大膽推測決定實驗認真實驗勇於實驗)

5、分四人小組學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蘭克林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找一找,想想爲什麼讀一讀表達出來。

6、討論交流(讀好詞)早就(很早不是現在)--所以發現了--引讀

(1)“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那麼雷暴究竟是什麼呢?觀察比較

(2)大膽推測:讀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很熟悉,很瞭解)--熟知什麼?放電現象不能雷暴結合富蘭克林與衆不同。這種推論現在看起來不足爲奇,但是在當時卻是令人難以接受的。什麼意思?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與“推測”有什麼區別?爲什麼不能接受?引入“人們已經習慣地認爲……也對他冷嘲熱諷”板書:習慣地冷嘲熱諷)不僅……就連人們會說些什麼?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3)富蘭克林經過仔細觀察和大膽推測反覆思考決定用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祕密。

(4)勇於探索還表現在哪裏?(在雷電交加的情況下親自實驗)(動作)

(5)富蘭克林發現天火之謎的實驗過程能讀懂嗎?

用朗讀把你讀懂的內容表現出來。他讀得怎麼樣?

7、有感情朗讀2-4節,體會人物特點。

8、同學們現在你認爲雷電怎樣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還怕嗎?(指名原來有誤解的學生回答)可是還需要注意安全

9、引出第5節。齊讀第5節,理解“震驚”、“宣告”、“無稽之談”板書:震驚世界

10、想象一下當時的人們會怎樣說?自我慚愧誇獎富蘭克林

11、有感情地朗讀第5節。

三、學習第三段。

1、富蘭克林實驗成功有何偉大意思?

2、板書:--安然無恙(理解)

3、指導朗讀,想想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8、同學們現在你認爲雷電怎樣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還怕嗎?(指名原來有誤解的學生回答)可是還需要注意安全

9、引出第5節。齊讀第5節,理解“震驚”、“宣告”、“無稽之談”板書:震驚世界

10、想象一下當時的人們會怎樣說?自我慚愧誇獎富蘭克林

11、有感情地朗讀第5節。

天火之謎 篇四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推測”、“不足爲奇”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複述課文。

3、學習給課文分段,並用課文中的語句概括段意。

4、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富蘭克林用語探索,敢於試驗的精神。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夏天雷雨時的景象你們見過嗎?雷暴發生時,電閃雷鳴,還伴有,你能說說當時心情嗎?

2、你們的爺爺奶奶是怎樣看這個雷電的呢?你知道這個雷暴是怎樣發生的?

3、揭題天火之謎

4、學生質疑:“天火”指什麼?古人不知道雷暴發生的原因,它成了一個謎,誰來解開這個謎?他是怎樣解開的?這就是這篇課文要講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題。

(1)給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順句子和課文。

(3)讀讀生字詞,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後進生。

3、檢查自學情況。

(1)抽讀生字卡片,注意讀準字音。

(2)理解詞語。

4、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三、理清文章脈絡

1、再讀課文,想想每一節寫了什麼內容?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按照分好的段落,選用課文的語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種可怕的東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寫富蘭克林用風箏實驗解雷暴的謎。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蘭克林根據放電的原理髮明瞭避雷針。

四、學習第一節

1、指名讀課文。

2、這一節的主要內容可以用哪些語句來概括?

(長期以來,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種可怕的東西。)

3、爲什麼說它可怕?

板書:把人擊倒樹木劈成兩半

4、古時候的人把雷暴看成什麼?這說明什麼?

5、指導朗讀。

6、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寫練習3中的10個詞語。

2、指名讀課文。

通過上堂課的學習,你知道雷暴是什麼嗎?中國人稱“雷神”。西方人叫“上帝的怒火”。

3、同學們你們是怎麼認爲的呢?

二、學習第二段。

1、出示第2節。雷暴到底是什麼呢?齊讀

“這個謎直到18世紀才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揭開。”

2、你瞭解富蘭克林嗎?家,發明了避雷針

3、齊讀第2節,想想這一節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這一自然段有兩句話,第一句承接上文,提出問題,第二句作者自答,引出下文,這是一個過渡段。(承上啓下)

4、你們想了解這個謎揭開的經過嗎?自由讀3--4節

思考:富蘭克林是怎麼做的?(請劃出有關詞語)

請用簡單的幾句話來說,並想想你覺得富蘭克林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板書:注意觀察  認真思考  勇於探索  大膽推測  決定實驗  認真實驗  勇於實驗)

5、分四人小組學課文。找一找,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蘭克林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想一想爲什麼;讀一讀,表達出來。

6、討論交流

(1)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那麼雷暴究竟是什麼呢?

觀察比較:富蘭克林早就觀察到什麼?有哪些相似之處,抓住“都”、“相同”、“相似”等詞語。

(2)富蘭克林從觀察和比較所得之中大膽地推測什麼?富蘭克林的過人之處表現在哪兒?

大膽推測: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熟知:很熟悉,很瞭解)

這種推論現在看起來不足爲奇,但是在當時卻是令人難以接受的。爲什麼不能接受?

這一段中用了“推測”和“推論”這兩個詞,它們有何區別。

人們習慣地認爲怎樣? 理解“冷嘲熱諷”。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人們已經習慣地認爲……也對他冷嘲熱諷。”

(3)富蘭克林經過仔細觀察和大膽推測反覆思考決定用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祕密。

(4)勇於探索還表現在哪裏?(在雷電交加的情況下親自進行風箏實驗)

風箏上有哪些配件,富蘭克林放風箏時還在幹什麼?望見什麼?發現了什麼?他的心情怎樣?

(5)富蘭克林發現天火之謎的實驗過程能讀懂嗎?

用朗讀把你讀懂的內容表現出來。他讀得怎麼樣?

7、有感情朗讀2-4節,體會人物特點。

8、同學們現在你認爲雷電怎樣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還怕嗎?(指名原來有誤解的學生回答)可是還需要注意安全。

9、引出第5節。

齊讀第5節,理解“震驚”、“宣告”、“無稽之談”

板書:震驚世界

想象一下當時的人們會怎樣說?(自我慚愧、誇獎富蘭克林)

有感情地朗讀第5節。

第三課時

一、複習導入。

複述實驗經過。

二、繼續細讀第6自然段。

1、指名讀。

2、富蘭克林實驗成功有何偉大意義?

板書:安然無恙(理解)

3、指導朗讀,想想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4、指名讀。

三、總結課文。

1、齊讀全文,說說文章主要講了什麼?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爲了揭開天火之謎,在雷電交加的天氣進行了風箏實驗的事,讚揚了他勇往直前大膽探索的科研精神,說明了只有經過精確細緻的觀察、研究和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祕。

2、完成課後練習4。

四、指導複述全文。

1、憑藉段意,安排好複述的順序。

2、根據板書內容提取重點詞語,組織語句進行連綴複述。

3、指名上臺複述,師生評議。

4、以四人爲一組,輪流複述。

5、優選複述。

板書設計:

(起因) 雷暴是個謎

19、天火之謎 (經過) 解開“雷暴之謎”  風箏實驗

(結果) 發明避雷針

作業設計:

1、按照分好的段落,概括段意。

2、用“推測”、“不足爲奇”造句。

3、抄寫。

富蘭克林注意觀察,認真思考,勇於探索,大膽推測,認真實驗,勇於實驗,用風箏實驗解開了雷暴之謎,震驚了世界。

後記

本課是一篇科學故事,裏面涉及到較爲廣而深的電子學、物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如“靜電放電現象、導體、避雷針”等。在教學過程中,當學到富蘭克林早就觀察到,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時,我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中瞭解靜電放電現象:同學們,在生活中你何時感受到了靜電放電現象的存在?老師與學生一起交流,秋冬季節,氣候乾燥,有時碰金屬門柄會有一種麻麻的感覺。有時與同學一起碰到手會有一種被電的感覺。還有晚上,關燈,脫毛衣會有藍色火花伴着“啪”的一聲出現。這都是靜電現象。這樣的交流讓學生很好地延伸了知識面並很好地理解了其兩者的相似之處,體會到富蘭克林的觀察細緻、全面。當學到“富蘭克林發現麻繩上的纖維“怒髮衝冠”般地豎了起來。”時我補充說明纖維的特性,及理解帶電現象的“怒髮衝冠”時,例舉乾燥時節早上起來用梳子梳頭,頭髮會豎起來,這也是帶電有信號。當最後學到富蘭克林根椐放電的原理,發明了避雷針,我以引讀的方式引導學生課後閱讀了解相關知識,去走近富蘭克林,特意爲學生引薦《國小語文課文同步拓展閱讀》,使本課的學習有了較深較廣的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