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淺析3-6歲幼兒繪畫靈感的培養策略

淺析3-6歲幼兒繪畫靈感的培養策略

淺析3-6歲幼兒繪畫靈感的培養策略

科目:幼兒教育

摘要:繪畫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繪畫,幼兒可以表現自己對世界的觀察、領悟,宣泄自己的情感。幼兒的繪畫活動需要靈感:有了靈感,幼兒會選擇與其經驗和興趣相關的繪畫主題;有了靈感,幼兒會通過繪畫表現出自己的情緒情感;有了靈感,可以增強幼兒的感知能力及繪畫表現能力;有了靈感,幼兒的畫也同樣栩栩如生。教師需要在組織幼兒的繪畫活動中,通過多種策略啓發他們的靈感。首先,要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觸動靈感;其次,交給幼兒在學會觀察中找到靈感;第三,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展開幼兒靈感想象;第四,豐富幼兒繪畫的表現形式,讓幼兒收集更多的靈感;最後,理解和尊重幼兒作品。

關鍵詞:幼兒;繪畫活動;靈感;策略

繪畫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開發幼兒心智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繪畫,幼兒可以表現自己對世界的觀察、領悟,宣泄自己的情感。

孩子們喜歡繪畫活動,但很多時候卻總會發現孩子對自己的作品毫無興趣。究其原因,是孩子在繪畫中缺少了靈感。

一、靈感在幼兒繪畫中的重要性

有了靈感,幼兒會選擇與其經驗和興趣相關的繪畫主題;有了靈感,幼兒會通過繪畫表現出自己的情緒情感;有了靈感,可以增強幼兒的感知能力及繪畫表現能力;有了靈感,幼兒的畫也同樣栩栩如生。

二、教師在幼兒在繪畫中尋找到靈感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幼兒的藝術活動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喚起幼兒的情感體驗,調動幼兒參與藝術活動的強烈願望,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由此看來,教師對幼兒在繪畫活動中尋找靈感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教師培養幼兒繪畫靈感的策略

首先,要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觸動靈感;其次,交給幼兒在學會觀察中找到靈感;第三,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展開幼兒靈感想象;第四,豐富幼兒繪畫的表現形式,讓幼兒收集更多的靈感;最後,理解和尊重幼兒作品。

(一)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和慾望

在繪畫操作過程中,幼兒的手部小肌肉羣逐漸發育成熟,手、眼、腦逐漸協調,對多種材料和工具的使用逐漸熟練,對外界信息的把握逐漸豐富,對線條、色彩、空間等藝術語言的認識和使用以及對形式美的領悟,也逐漸深入。這些作用決定了培養幼兒繪畫興趣的重要性。具體可着重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

1、在學中玩,玩中學,激發幼兒興趣

孩子天性愛玩,常常提出“玩”,時時念着“玩”,學與玩既對立,又統一,從幼兒的興趣入手,把玩的要素滲透到學中,這樣才能調動幼兒的主動求知的積極性。比如:我們園組織了一次親子春遊活動,在出遊之前佈置了花春天的題目,回來後一幅幅生機盎然的春天美景圖便躍然紙上了。有的幼兒雖然畫的不怎麼形象,但他們通過自己的感受和表現已經獲得了最寶貴的經驗,併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和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2、創設良好的繪畫環境,引起幼兒興趣

豐富的繪畫材料,自由地選擇條件,作品展覽方面,是激發幼兒繪畫興趣的一個重要條件。因此,我們要多爲孩子創設這樣良好的繪畫環境,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自己創造性地畫想畫的內容,自己粘貼展覽作品,他們的興趣會特別大。

幼兒只有將繪畫當作一種遊戲來對待時,纔會無拘無束,沒有精神壓力,以濃厚的興趣,表現自己內心的感受、把幻想、心情發揮出來。

3、大膽鼓勵,激發幼兒興趣

幼兒在繪畫中不管畫得好壞,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讚揚。講評孩子的作品時,對不滿意的作品絕不能簡單粗暴地說:“你畫的是什麼,真不好看!”如果這樣批評孩子,孩子對繪畫不但沒了興趣,還會失去自信心。相反,如果換個方法,說不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幼兒有了繪畫的興趣,教師再給予正確指導,幼兒的繪畫能力就會漸漸提高。

(二)引導幼兒學會觀察

觀察是幼兒認識世界,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大自然是美術表現的豐富源泉,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爲幼兒創造用感官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

例如:在畫小魚時,我問小朋友,魚是什麼樣的?幼兒不能進行準確的描述。

因此,可以問得細一些:“你看看這隻魚的腦袋是什麼樣的?尾巴什麼樣的?身上的鱗片是什麼顏色的呢?”這樣,幼兒就可以觀察得更完整些。我還組織孩子到戶外寫生,通過實地觀察,孩子們的作品更加栩栩如生了!其次,教師還應注意個別教育,對觀察較弱的幼兒給予及時指導;對於觀察力較強的幼兒適當提高觀察要求,使他們的觀察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激發幼兒的創造性

繪畫活動需要幼兒的想象和創造。作爲教師,萬不可用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感受,去要求幼兒模仿,這樣做勢必會壓抑幼兒的創造性。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提出一些線索作爲孩子思考的起點,使其展開想像,大膽創作。

如在一次繪畫蝴蝶的活動中,在觀察瞭解螞蟻特徵的基礎上,我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怎樣畫,先畫什麼?再畫什麼?結果孩子們提出了不同的畫法,有的說先畫頭、胸、腹,再畫翅膀,有說先畫觸角再畫頭、胸、腹,在與孩子們的討論中,使我瞭解繪畫的順序與方法不止是一種,可以有多種,使我受到了很大的觸動與啓發,使我更重視了幼兒的主動性、創作性的培養。

(四)豐富幼兒繪畫的表現形式,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好奇是幼兒的重要的特點,一成不變的繪畫材料和教學手段,只會使幼兒感覺索然無味,失去原有的興趣。例如:在“媽媽的花裙子”這個活動中,我與幼兒一起商量用什麼樣的繪畫方法給裙子設計漂亮花紋?幼兒的興趣很高,想到了他們想嘗試的各種方法:沙畫、刮畫、吹畫、彈珠滾畫等。

(五)理解和尊重幼兒作品

教師不要以自己的評價標準去要求幼兒進行創作,只拿“像”與“不像”作爲評價一幅兒童畫的好壞標準,給幼兒的美術教育帶來許多的誤區。要了解幼兒的發展特點,正確對待幼兒的美術活動過程和作品。

1、教師要讀懂幼兒的作品

由於幼兒的生理機制尚不完善,眼、手、腦三者的配合尚不協調,所以畫出來的形象各異,但這正是兒童畫的可愛之處,它所展現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塵莫及的。因此,教師應珍惜和愛護幼兒的這一特徵,不要總在“形”上做文章,評價“像不像”、“美不美”,應該善於理解和尊重他們的心理特徵。只要他們在繪畫的過程中是愉悅的、投入的,教師就不要過分挑剔。一旦幼兒作品受到老師的承認和讚許,他們會表現出更大的創作熱情,從而增強自信心,對繪畫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就會越畫越多,越畫越好。

例如:一次美術課上,教師請幼兒畫綠葉,發現有一個孩子畫的是紅色葉子,就耐心地詢問:“你爲什麼把綠葉畫成紅色的呢?”孩子回答說:“因爲我喜歡紅色,我想如果葉子是紅色的會更漂亮。”教師鼓勵他說:“你真會動腦筋。”

2、教師評價作品要看創意

在評價幼兒作品時,要鼓勵幼兒標新立異,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成就感。教師評價幼兒作品時,應首先讓幼兒介紹自己作品和對別的作品的看法,這有助於教師理解幼兒作品,及時肯定幼兒思維的閃光點。

例如:在一次繪畫“美麗的鳥”的主題活動中,有一個小朋友畫了一棵大樹,畫得很漂亮,可就是沒有鳥,教師問他畫得是什麼的時候,他說森林裏的樹都被砍了,小鳥沒有家了,我畫了一棵大樹等它回家。聽到這裏,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指責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