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多篇】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多篇】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一

一、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愛提問

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一個長期積極提問的物理學習氛圍,肯定會讓許多的學生提高問題意識.沒有一個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即使有再好的設問環境,也是浪費教學資源.首先是學習氛圍,讓許多的學生感到十分的壓抑和壓力,在過度緊張或者是過度放鬆的學習環境中,都不利於同學發散思維的形成,也不能使更多的學生形成問題意識.例如蘇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重力作用”教學過程中,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資源,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個物體被扔出後自然會落地,但是對這種現象許多的國中生卻無法給出準確合理的解釋.如果物理老師號召學生在規定教學範圍內進行拋物體的實驗,在這種輕鬆有趣的學習探討氛圍中,會讓許多的學生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疑問,這爲提問打下很好的基礎.接着老師講解牛頓躺在蘋果樹下被蘋果雜的故事,肯定會引起廣大學生的好奇.如果在此過程中老師能夠利用自己的搞笑天賦,那麼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接着引入學生進入重力學習階段,在此過程中多鼓勵學生提問,會激發更多學生的發問慾望,從而會使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到提問環節,有利於學生問題意識形成的.

二、適當進行精神和物質鼓勵,組織提問比賽活動

現階段大多數的國中生在老師要求提問過程中只是敷衍了事,或是故意逃避.因此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精神和物質鼓勵,會激發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在此過程中,物理老師可通過提問比賽活動進行獎懲.這樣既能讓學生體驗到不提問的痛苦,又能使學生體驗到提問的甜頭,如此可以迫使學生逐漸形成一個愛提問的良好習慣.例如蘇教版九年級物理上冊第14章“歐姆定律”教學過程中,物理老師可以通過電學實驗來完成教學.首先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爲若干組,並確定每組的組長.然後讓學生帶着探究“歐姆定律”的目的操作實驗,待學生們操作完後,接着進行提問比賽活動,要求每組至少提問三個以上,越多越好.對提問最多的小組可以免除打掃實驗任務等工作,而提問最少的小組除了需要打掃衛生外,還需要完成問題作業.學生爲了自己輕鬆,自然會爭先恐後地提問.這種個教學模式長時間會迫使學生對提問環節習以爲常,從而使自己的問題意識變得越來越強烈.總而言之,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學生未來能夠進行物理創新開發的關鍵.國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探討是培養問題意識的重點在於“化被動爲主動,化認可爲質疑”.首先讓學生對物理教學充滿興趣,其次讓所有學生能夠完全掌握所學物理知識,最後纔是讓學生“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在分析探討過程中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如此纔可以培養學生有提問的習慣,也有助於促使學問題意識的形成.培養學生問題意識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它需要漫長的習慣培養,因此要求國中物理老師課堂教學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除採用科學合理的問題意識的培養方案外,還需要在精神方面對學生給予關心、支持和鼓勵.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二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國中物理教學中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有所改變,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式”轉向爲“自主學習式”,努力培養他們主動學習及自主探究的意識。當然,就物理學科而言,其本身是比較抽象的,教師更應該注意教學方式的多樣性,要以物理知識爲載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而在物理教學中,這些都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必備條件。

一、淺析國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在當代,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早已不是“人多力量大”了,而是有智慧的人才能搶佔商機,立於不敗之地。然而正是“商機”這個詞引發了很多話題,到底怎樣才能搶佔商機呢?經過各類人士的不斷總結與思考,得出了一條“創新思維決定命運”的真諦。由此可見,在現代,只有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才能夠從容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搶佔商機,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當然,創新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必須從每個人的求學之初就注重這方面的鍛鍊與培養。對於國中物理教學來講,相對於國中的其他課程,這門學科是比較抽象的,而抽象的東西對於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很有好處的,因爲人的潛力總是會在無形的事物中被激發出來。因此,在中學時代,怎樣通過物理學科的學習讓學生培養起創新思維能力,不僅是教師應該注意的事情,更是國家和社會應該關注的問題。

二、關於培養創新思維的幾點建議

1.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爲培養創新思維,強化創新意識是關鍵,而興趣對意識又有着推動作用,所以,我們歸根到底是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不僅要擺脫“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還要在課堂上注重提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啓發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當然,對於課堂的實驗也要進行改革,杜絕獨角戲,要儘量讓學生親自操作、研究,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產生學習興趣,且他們在操作過程中如遇到問題,就可以自行思考解決,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2.注重課外活動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事實證明,要培養出創新人才,就必須充分體現出實踐的魅力。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摸索出一套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這是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關鍵。中學物理課外實踐活動是在課堂之外有目的地、有計劃地、有組織地安排的各種物理教學活動,是物理教學工作計劃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內容極其豐富,且與現代生活、科學技術有密切的聯繫。因此,它不僅能爲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爲建立認識概念規律奠定一定的基礎,爲鞏固、深化和靈活運用知識創設新的學習陣地,還能從各領域開闊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雖然課外活動是以課堂教學爲基礎,但又不完全受教學大綱的限制。它要求面向大多數學生,卻不要求每個學生從事一樣的活動,而是從各方面爲學生提供學習、實踐和創造的機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來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活動,從而在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思維能動性,創造出新的產品,如科技小論文、科技作品、小發明等,使他們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的同時,創新思維也能得到更進一步的鍛鍊。

3.鼓勵學生髮散推測、大膽聯想

對於任何事物來講,聯想都是創新的前提,只有在原有事物上發散思維、大膽推測才能開闊思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中所有的腦力勞動則是創新思維的最好體現。所以,就國中物理教師而言,應該積極鼓勵學生直視問題,開闊思路,廣泛聯想,以已有的知識經驗及感知到的問題信息爲依據,由研究對象的部分信息推測它所具有的全部信息,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思維的邏輯性、嚴謹性、探索性和發現性,還要重視直覺猜測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的有機結合和協調統一。因此,作爲教師來講,這是需要好好把握的一點,必須在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條件,讓學生產生聯想,使他們進入豐富的想象思維活動之中,進行大膽的聯想與推測。

綜上,要培養學生在物理方面的創新思維能力,不僅要求教師在講課的時候注重課堂的趣味性,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提問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大膽猜測,啓發他們的大腦思維。此外,不僅在課堂上,在課外也應該培養學生自我實踐、自我創新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創新思維的好處,促使他們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到各項關於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活動中來。

三、總結

總而言之,對於國中物理教學來講,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變,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啓發學生髮散思維,力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在自我發現中找到各個問題的答案,從而使其創新思維得到有力發展。當然,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只有通過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努力探索,才能總結出一套完善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三

在以往的國中物理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採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只能夠在課堂上被動地聽,不具備學習的主體性,並且很難對學習的知識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此類教學模式可以保證教學密度,卻不能保證教學質量,更不能保證學生能夠使用已學的知識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因此,爲了迎合社會和學生的需求,國中物理教學都逐步使用了生成性教學模式,此類教學模式可以完美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筆者就自身的教學經驗,結合當前的教學實際具體闡述實行生成性教學的做法,希望能夠給廣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1生成性課堂所代表的具體意義

生成性教學具備一定的創造性質,並且在實行過程中可以有效地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逐步引導學生體驗探索未知知識的興奮感,從而感受到探索的快樂.教師在進行物理課堂生成性教學的過程中,會摒棄傳統的教學手段,並且在教學過程中確定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會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現狀,並在和學生的互動過程中進行微調,從而制定最爲合理的教學目標.通過此類教學模式,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適當的壓力,從而奮發學習,教師和學生之間也能夠加強互動,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激情.

2在國中物理課堂採用生成性教學的具體做法

2.1充分利用教材知識並且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現狀

以及學習基礎在國中物理課堂高效開展生成性教學有一個最爲關鍵的前提就是,教師必須對所教學生有一個直觀、全面的瞭解.由於國中課堂每一節課都只有寶貴的四十五分鐘,教師務必選擇最切合學生實際需要的知識點進行着重的講解.因此,教師務必要了解課標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選擇最合理的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真正做到爲學生服務.例如,筆者在進行《電功率》這一章節內容的講課之前,首先了解學情,這一章節的內容,有多少是學生可以通過預習而自己掌握的;這一章節的計算方法以及計算技巧是否需要筆者進行着重講解學生才能夠明白;學生學習基礎如何,是否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等等.通過了解學情,教師能夠明確教學目標,從而最大化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2.2將物理和生活緊密聯繫

物理教學包含理論和實驗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伴隨着有趣的物理活動體驗.爲了更爲有效地幫助學生獲得物理活動體驗,教師應當抓住生活,巧妙地將物理和生活聯繫在一起,直觀地增加學生的物理活動體驗.物理這門學科來源於人類對生活現象的探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迴歸物理的本質,利用多種生活實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引導學生使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當學生能夠有效利用物理知識分析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後,對於物理學科的興趣自然會有所提升.例如,筆者在某次物理活動課堂,依據自行車這個學生十分熟悉的生活交通工具,設計了一系列的場景,引導學生使用物理知識進行解決.筆者首先詢問,自行車能夠前進的原理是什麼?機智的學生髮現自行車的設計中包含了力的傳遞以及滑輪的省力措施.緊接着筆者詢問學生,在自行車前進的過程中,前後輪受到的力的方向是否相同呢?學生經過研究發現,是相反的,後輪推動前輪.在這之後,筆者詢問學生,我們學到的物理槓桿知識在自行車上得到了何種體現?學生經過討論發現兩個踏板之間的運動符合槓桿原理.通過情境設計,學生意識到,生活中即使常用的交通工具,也存在着諸多的物理知識.在活動課完美結束之後,筆者佈置了課後作業,讓學生研究自行車座的彈簧,思考缺少了彈簧,自行車會發生何種不穩定現象,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彈力知識的複習.學生通過此類物理課堂的薰陶,可以有效地在生活中使用物理思維解決問題,從而培養自身的物理綜合素養.

2.3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主動實踐積累物理經驗

物理知識源於生活現象,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實驗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作爲教師,務必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思考物理現象,動手實踐物理實驗,從而幫助學生最爲直觀地理解相應的物理知識.與此同時,學生能夠通過實踐獲得物理知識以及加強物理知識,學生更能夠體驗到物理帶來的快樂,從而更爲主動地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索.因此,作爲一名合格的國中物理教師,務必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加強學生的物理體驗,從而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激情,最爲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最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物理動手能力.例如,筆者在教授有關《浮力》的物理知識的時候,發現學生普遍對於浮力和體積無關存在疑問.此時,筆者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工具進行實驗設計,驗證猜想.學生通過合作思考,利用燒杯,橡皮泥以及彈簧測力計等器材進行實驗,依據橡皮泥的多少以及彈簧測力器的示數最終得到了正確的實驗結果.學生通過此類方式,既可以增加自身的動手實驗能力,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索思考能力以及注重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認爲,當教師引導學生逐步養成探索問題、動手實驗解決問題的習慣之後,需要重視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物理世界觀,在體會到物理價值的同時,引導學生運用物理知識造福世界而不是投機取巧,損害他人.相信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僅能學習好知識,更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成爲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2.4巧妙利用學生的習題加強物理教學

物理學科的邏輯性、嚴謹性很強,因此,需要學生做一定的課後作業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通過做題,學生更能夠獲得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建構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知識體系.由此可見,課後習題的佈置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學生在進行作業的解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作爲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錯誤資源,尋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薄弱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鞏固,幫助學生構築完整的學習體系.能充分利用課堂寶貴的時間,有效增加課堂密度.學生在教師的不斷加強引導下,能夠通過習題訓練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筆者在進行《浮力》這一章節講解之後,佈置瞭如下的作業:如何讓只有重5N的液體產生50N的浮力,並設計實驗方案.部分學生在面對此類題目的時候,依據教師給的表面文字往往會出現畏難情緒,認爲這是不可能解決的問題,讓只有重5N的液體出現50N的浮力簡直是天方夜譚,從而直接下定論.面對此類現象,如果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會直接告訴學生答案並進行計算,從而讓學生知道具體的做法.雖然能夠解決學生的疑惑,但是卻不能夠保證學生在遇到此類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因此,筆者引導學生進行系統的實驗,在大一點的試管內部裝入重5N的水,在小點的試管內放入重30N的水,加入重5N的紅墨水,再加上小試管本身的總量,剛好重50N並且能夠浮在大試管上.

通過實驗,有效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增加學生的動手解決問題能力,以及避免想當然現象的出現.學生今後如果再遇到此類問題,就會首先想到自己動手實驗,從而解決問題,獲得結論而不是依據表面文字直接給出結論.如今的國中物理教學對於教師的要求更爲嚴格,教師務必與時俱進,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儘快運用創造性和互動性並存的生成性物理教學法爲學生進行服務.新時代的學生不僅要理解物理知識,更需要具備探索知識,質疑知識並且自己動手創造條件,利用相關器具進行實驗,解決問題這樣的物理能力.此路漫長任重而道遠,希望廣大同仁共同努力,爲學生創造最優質的物理學習體驗.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四

第一篇:國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

一、將國中物理實驗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的方法

1.在課堂上靈活使用數碼站臺與投影儀設備

在國中物理課程進行實驗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實驗一直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比如實驗器材過小、現象不夠明顯、可視距離過短等等,都使課堂上物理實驗效果打了折扣.但是通過數碼展臺、投影儀等設備,就可以將實驗現象與文字圖片等材料通過先進的設備投影到大屏幕上,使同學們都能夠詳細清晰的看清實驗現象,從而大幅度提高實驗效果.在進行光的折射演示過程中,如果是按照傳統的實驗方法,就是將一束光傾斜射入水中,由於光折射的可見度是很低的,學生坐的遠一些的話就根本看不清折射的效果,從而使實驗效果達不到事前的預期,而通過信息技術設備,我們就可以通過對設備的投影進行放大,使全班的同學都能夠第一時間看到.

2.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在現今校園的物理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對教學的輔助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其生動、直觀、形象的特點,不僅能使課堂的學習效果、氛圍得到提高,還能極大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對提高課堂效果、深化教學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一、善於利用多媒體的創造作用,通過對教學場景進行富有創意的設計,將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起到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二、用來觀察微觀和宏觀的現象.物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多種多樣,大到天體星球,小到微觀粒子,有很多的現象是隻能靠教師進行口頭的描述,而不能用實際的方式爲學生演示.但是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我們就可以將色彩效果與動畫形式相結合,直觀的將微觀運動過程表現出來,從而使學生能夠對教師所描述的現象進行直觀的觀察.三、利用多媒體技術,還可能幫助我們建立多種物理的模型,比如在牛頓第一定律中,電場與磁場的效果等.四、多媒體技術還能夠通過其先進性彌補一些實驗的不足之處,比如一些有危險的實驗:電路短路、觸電演示等等.而一些通過肉眼無法觀察到的實驗,比如紫外線與紅外線、核反應堆的原理、熱機的原理等等,都能通過多媒體技術而很好的展現.

3.對網絡的作用進行充分發揮

在現今社會,網絡也是對人們生活產生重要影響的技術之一.在通過網絡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完成對教學活動的參與.通過網絡這種方式,學生能夠由自己操作計算機,對各種物理現象進行模擬,從而完成對物理現象本質的探索.在網絡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的廣播功能對整個班級進行集體授課,也可以用點對點的方式對個別學生做一些針對性的輔導.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建立QQ羣、微博、個人網頁、郵箱等,從而拓展師生間的學習空間.

二、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以物理課爲主體

在課程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的過程中,要注意整合的主題是物理課程而不是信息技術.所以在整合中,要充分考慮到物理課程的特點,把信息技術恰到好處的融入到實驗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有的教師在習慣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之後,無論什麼樣的問題都通過課件來講解,雖然會爲學生帶來一定的吸引力,但是長此以往,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感的同時,還會使學生忽視真正物理課程內容的學習.所以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以物理課程爲主題的教學方式.

2.整合應當從頭做起

整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各方共同進行努力,在對物理課程同信息技術進行整合的過程中,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切實可行的制定計劃與教學方案,在紮實教學的前提下同時進行教學方法與技術的創新,時刻總結以往經驗,使整合效果越來越好.

3.整合要注意科學性

由於物理學科的自身特點,科學性在其身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整合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課程課件與相關動畫的設計和製作中,要時刻把科學性放在首位.

4.提高教師素質

在整合過程中,需要教師在現今的教育理論思想指導下,對計算機信息技術進行應用.有的教師認爲整合僅僅是用多媒體演示課件,不需要什麼技術.這是錯誤的觀點,在實際情況中,整合所考慮的是信息技術對整個單元及整個課程的作用,着重強調的是信息教學的全面效果,從而有效的對學生環境與資源進行改善,而這些都需要教師以高素質和優秀的技術爲基礎,對課程模式與內容進行優化,所以提高教師素質在信息技術下的課程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小結

總之,國中物理課程同信息技術的整合,是一個複雜且長遠的過程,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研究與實踐的過程,是一個需要師生各方面整體合作的工程.整合期間,需要體現出其觀念的課程標準,且進行整合所需要的信息技術設備、優秀的教師水平、多樣的教育資源、長時間積累出的整合經驗等等都缺一不可.這需要多方面對多個項目進行全面的探索、學習、研究,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物理成績的最終目的.

第二篇:國中物理實驗有效教學策略

一、農村國中物理實驗教學建議

1.變廢爲寶,開發生活化實驗器材

相對於城市,農村的實驗室配備舊、缺現象嚴重.“瓶瓶罐罐即實驗”,我們不能因爲儀器的短缺而輕視實驗教學,應積極開發生活化的實驗器材(水杯、雞蛋、氣球、易拉罐、礦泉水瓶子、手電筒等),這樣做不僅僅解決了儀器短缺的困難,同時更因爲實驗器材源自於學生的生活而拉近了學生與物理之間的距離.生活化的實驗器材開放了實驗的時空觀,學生將課堂上學習到的實驗方法和知識經驗遷移到課後,讓實驗多次重複,提供了認知的深度.

2.提高開放性,發展學生髮現、創造能力

實驗是探究的過程,實驗要解決什麼問題呢?設置問題即是給學生設置實驗探究的目標.筆者認爲我們的實驗教學應提高問題設置的開放性,實驗探究不應該是爲了解決某一個具體的可見到答案的具體問題,而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對已有物理現象進行質疑,發現問題,從多個角度思考爲什麼會是這樣的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繼而提出各種猜想,最後在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設計實驗完成對物理規律的“發現和創造”.例如,對於“測食鹽水的密度”實驗,教學時事先完全沒有必要給學生提供實驗器材,讓學生自己去結合物理知識和原有的實驗技能去思考實驗方案,接着再分析實驗的可行性,最後從誤差分析的角度思考實驗器材的選擇.

二、案例分析———“槓桿”

“槓桿”這節內容與生活密切聯繫,又需要大量的實驗進行教學支撐.在教學中,筆者設置瞭如下幾個實驗情境幫助學生完成新課學習.

1.模擬生活情境,導入概念

投影生活中的情境:一個巨大的石頭攔在了公路中間,要求學生思考用最爲簡單的一個機械搬走攔路石.通過情境聯繫到一根硬棒———槓桿.

2.競賽類實驗:開啤酒瓶比賽

提供5瓶啤酒、5個開瓶器,請3個女生,2個男生分別上來參加比賽,看誰打開啤酒瓶最快.引導下面的學生觀察臺上每個學生開瓶時的姿勢和用力的方向.藉助於這個環節,引導學生髮現槓桿在應用時會涉及一個固定點———支點.完成對槓桿的二次認識:槓桿就是繞着一個點(支點)轉動的硬棒.

3.使用生活中的桿秤

給每個學習小組提供了一把桿秤,讓學生自主摸索稱重物的質量.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學生會自然地思考如下幾個問題:支點在哪裏?質量怎麼得到的呢?不過每組學生在使用時都能讀出一些質量值.那麼爲什麼呢?原理是什麼呢?藉助於實際的問題可以將教學引向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的學習上去,然後再讓學生回到桿秤稱重物的實驗中去,將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這幾個量一一與實際相對應,在學生交流的時候,教師可以宏觀調控.

4.擴充生活中的教學資源

要求學生回顧生活中槓桿的應用,放開學生的思維去找,如扁擔挑重物、掃把掃地、釣魚等,由學生找到的資源出發,引導學生在去分析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這幾個量,引導學生髮現動力、阻力的作用點和支點位置可能存在的關係,再聯繫生活確立費力槓桿和省力槓桿的概念.

5.猜想、驗證槓桿平衡條件

提出問題:當槓桿平衡時,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這幾個量存在着怎樣的關係呢?學生根據先前的“桿秤稱重物”的實驗經驗進行猜想,有些學生會想到“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但並不是所有學生的猜想都準確,有的可能會猜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不要急於否定學生的猜想,而是將教學引向實驗探究,通過量化實驗探究得到槓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這樣不僅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還讓他們感知到了探究過程需要大膽猜想、小心求證,從而培養了正確的科學態度.

第三篇:國中物理中實驗的改進

一、對晶體熔化實驗的改進

在做晶體熔化實驗時,課本上提供的是海波(硫代硫酸鈉),而學校的海波大多含有雜質或是存年舊貨,實驗時,雖然利用了水浴法加熱,但熔化過程中,海波的溫度還是不斷上升,很難保持不變,即使不變,保持時間也很短,不能讓絕大多數學生真正觀察到晶體熔化時吸熱而溫度保持不變的現象,體會不出晶體熔化的特點。爲了解決上面提到的問題,我做這個實驗時,用冰替代了海波。具體的方法是:首先用溫度計測出教室內的溫度,讓學生知道室溫高於冰的溫度;然後將適量的棒棒冰倒入一次性紙杯,多少以完全能夠浸沒溫度計的玻璃泡爲宜(太多實驗時間長,太少冰融化成水後體積變小,不能浸沒玻璃泡);再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沒在紙杯內的棒棒冰中,讓學生觀察冰融化時溫度計的示數是否變化。由於是“室溫”自然加熱,冰融化時保持0℃的時間較長,每一個學生都能感知到晶體熔化時吸熱但溫度不變的特點;之後講述晶體熔液凝固的特點時,引導學生逆向思維即可。棒棒冰和紙杯在學校小賣部就可以買到,又多又便宜,可以安排同桌作爲一個小組,把老師的演示實驗轉換成學生實驗,既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提高學物理的興趣。

二、對小孔成像實驗的改進

許多學生按課本要求將易拉罐改制成小孔成像的器材,組裝好後,拿去觀察物體,結果什麼也看不見,不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是課本錯了,感到非常失望。我做了一點小改進:在按課本要求組裝好器材後,再做一個比易拉罐稍大的紙筒,長度爲30釐米左右,套在易拉罐半透明紙一端,使半透明紙處在較暗的區域,這樣遠處的物體通過小孔在半透明紙上成的像,從套筒中看過去,非常明亮清楚。若在晴天中午看綠色植物,好像還是彩色的呢。

三、對摩擦起電實驗的改進

課本上在講述摩擦起電時,用的是絲綢與玻璃棒摩擦使玻璃棒帶電,毛皮與硬橡膠棒摩擦使硬橡膠棒帶電。當用摩擦過的玻璃棒或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時,箔片張開的角度很小;在探究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時,可能是玻璃棒和硬橡膠棒的帶電量太小或者是它們的質量太大,排斥或吸引的過程顯得非常緩慢,而且偏轉角度很小,現象不明顯。這個實驗在空氣溼度較大時很難成功,特別是在我國中南部地區的早晨或陰雨天根本做不成。筆者親眼看到在省級教學比評中,選手爲了實驗萬無一失,無一例外地都採用了用紅外線烤箱對設備加熱、除潮的辦法,而這樣的條件在農村和山區的學校是不可能有的。

我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用絲綢與學生吸飲料的塑料管摩擦使塑料管帶電,用棉布與泡沫摩擦,使泡沫帶電,它們的帶電量較大。如果將摩擦過的泡沫,在驗電器的金屬球上來回擦幾下,箔片張開的角度甚至可達150°。在探究電荷間相互作用規律時,由於它們的質量相對較輕,排斥或吸引時偏轉迅速,而且偏轉角度很大,效果非常明顯,即使在空氣溼度較大時也能成功。塑料管和泡沫很容易獲得,也可以將這個演示實驗轉化成學生實驗,變看老師做爲學生自己動手探究物理規律,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大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當我們碰到實驗效果不好的時候,只要多動動腦筋,多觀察身邊的事物和現象,動動手,做一做,試一試,總可以找到改進或者替代的辦法。以上是我的一點小小體會,方法很簡單,但很實用,貢獻給大家,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第四篇:國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

一、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作用

1.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無論是哪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調動起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只有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更好完成教學任務.國中學生具有好奇心重、興趣廣泛、求知慾強等特點.物理學又是他們剛剛開始學習的全新領域,對他們而言很多知識都新奇而且神祕.應抓住國中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堂裏安排適量的有趣實驗,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搞好物理教學工作.

2.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新時期的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往往比較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教育工作者以課本爲基準,對實驗進行適度的改進、創新,鼓勵學生展開實驗探究,有助於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育工作者對實驗進行適度的改進後,實驗的目的性更明確,實驗結果更明顯,可以使學生自主總結實驗結果,得到相關理論,這樣得出的理論學生可以記得更紮實.物理實驗教學,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運用物理學基本原理和已有知識進行分析、總結、歸納,經過長期的鍛鍊學生的觀察能力、創新意識都會有顯著地提高.

3.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開展課堂演示實驗教學,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通過實驗,有助於學生自主地觀察、分析,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了很好的鍛鍊.教學過程中,演示實驗以課程標準爲依據,學生通過實驗能夠充分掌握基礎知識學會實驗的操作,準確記錄實驗現象,通過實驗積極思考、總結經驗,最終形成好的思維方式和思考能力.

4.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而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更加有利於牢固學習掌握相關知識.無論是探索性實驗還是驗證性實驗都有利於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但是單純依靠驗證性實驗無法鍛鍊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科學態度,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而探索性實驗恰恰能夠在這方面進行補充.這些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對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建議

1.在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中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物理教學實踐中,生動有趣的教學要靠長期練習得來,沒有哪個了老師能夠完全自由發揮.因此,教師應該對每一堂演示實驗課進行認真準備.要明確國中物理教材中每個演示實驗的目的,根據實驗要求確定適合的實驗設備器材,老師要做好演示工作,確保學生真正瞭解實驗流程,只有這樣才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2.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演示實驗,發揮學生在實驗中的主體地位

物理教學中的演示實驗教學是爲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然而,傳統的演示實驗教學中,教師往往把多數時間用於實驗講解,留給學生的操作時間少之又少,很難讓學生真正發揮在實驗中的主體作用,原本爲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跟思考能力的演示實驗變成了老師的獨角戲,這樣的演示實驗教學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一些物理實驗的原理和操作流程教師應該儘可能把主動權教給學生,讓他們開動腦筋進行思考,而不是亦步亦趨地跟着老師的步伐.物理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讓他們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出原理,只有這樣得到的知識才是真正屬於學生,才能更好地被運用到物理學習當中,提高學生理解物理知識能力.

3.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是一種有嚴格操作程序的教學方式,只要教師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很快就能從中掌握實驗的操作要領,並根據一個實驗的實驗要領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得出許多同類型實驗的操作方法.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讓他們在不同層次的探究中獲得知識,同時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真正做到樂於發現、樂於學習,能夠從探究中獲得樂趣,學生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形成對物理學學習的熱愛,才能更好地掌握物理學知識,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4.要綜合運用多媒體手段,使演示實驗教學靈活多變

物理學中的一些實驗要在某些特定環境下進行,教師沒辦法還原實驗的操作條件,單憑枯燥的語言很難使學生真正瞭解實驗的具體情況,更無法讓學生真正理解知識.這時需要藉助多媒體技術,再現實驗的情景,增強學生對實驗的感官認識.多媒體應用於演示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理解實驗的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演示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極爲重要的部分,物理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的方式、方法,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達到教學目的.

第五篇:國中物理實驗培養學習興趣

一、利用物理實驗演示激發學生對於物理的學習興趣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物理實驗演示具有生動、直觀、形象的特點,通過演示實驗,可以使得學生在腦海中形成鮮活的物理實驗情景,這對於學生進行物理概念、規律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教師講解何爲大氣壓強時,可以通過進行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提高課堂整體效率的目的。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準備相關的實驗器材,簡單易行的演示實驗,可以現有教師在講臺上演示,再有學生自己在臺下實驗,利用有效的課堂互動,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發現規律,對概念加深理解,藉此增強學生的感性體驗。通過這種方式,既能使學生切實的感受到實驗的樂趣,又能使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比單純講解理論更爲有益,拉近科學與學生的關係,激發學生的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二、設置懸念,課堂中導入物理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課堂導入時國中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有效的課堂導入不但能夠溫故,還能知新,是物理課堂教學的關鍵。教師必須知道,每堂課的起始十分鐘是學生精神最爲旺盛、情緒最爲高昂的階段。充分的利用者一段關鍵事件,利用趣味十足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慾望,使得學生在之後的教學過程中擁有良好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每堂課的學習效率。物理學科的課堂導入,最佳的選擇即爲物理實驗。教師可以通過課前佈置的實驗器具,在導入環節進行實驗演示,造成課堂懸念,使得學生對後來的教學內容產生十足的興趣。例如,教師在進行“動量”、“衝量”兩個物理概念的教學時,課堂導入環節設置相應的演示實驗。在桌面上平鋪一塊毛巾,手拿兩根大小相似的粉筆,在相同高度,使其分別下落到平鋪的毛巾和桌面上,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掉落在桌面上的粉筆摔成了兩段,而掉落在毛巾上的依舊很完整。教師可以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實驗,參與到實驗中,並對實驗原理進行分析,這樣既能使之後教師授課更加順利,也能使學生探究慾望增強,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結合生活實際與物理實驗,拉近物理學科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距離

生活與科學息息相關。我們利用的天然氣、太陽能、風能等資源,都是在使得人類生活更加便利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若是將科學與生活分離開來,這樣的科學研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此,我們應該巧妙的將生活與物理實驗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進行課堂教學的補充,加強課內外的聯繫,使得物理教學範圍延伸到課外。對於身邊的一些現象,學生總是充滿着好奇心,將教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可以更好提高授課質量,也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實驗”,激發學生的實驗積極性與動手能力

多數教師對於課本中的一些實驗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誤解,認爲那些實驗是無關緊要的,考試無用的。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使得小實驗本身的功用未能發揮出來。教師若能充分利用書本里取材方便的小實驗,使其發揮積極作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結論

對於國中物理教學而言,進行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是相當必要的。教師若能充分運用各種簡單易行,極富趣味的物理實驗,把晦澀難懂的物理概念與物理原理通過實驗這種異常直觀的方式演繹出來,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思維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活動順利有序的進展,同時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最終實現國中物理課堂教學水平整體提高的目標。

第六篇:國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思考

一、開展“教具、學具”製作活動

器材是開展實驗教學的物質基礎,通常實驗室會購置和配備相關的實驗儀器,這些器材比較精良,被合理規範地保管在實驗室中,統一爲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使用.然而更多的國中物理實驗其實滲透在學生隨堂和課後的學習過程中,而實驗室往往在這方面無法快速跟進,導致實驗器材的使用和學生的實際需求之間處於脫節的困境.爲了解決學生對實驗室器材的依賴,切實開展好日常實驗活動,建議組織和幫助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易取的材料來自己開發相關的教學具.鑑於國中生的思維發展和動手操作的實際能力,“教學具”製作活動可按照“兩線並行、分層指導”的原則來安排實施.所謂兩線並行,即面向全體學生徵集製作材料和方案,同時選拔優秀學生形成相對固定的活動小組,定期製作、維護和改進教學具.所謂分層指導,即面向全體學生指導其能根據課本及相關資料仿造簡易教學具.例如研究重力方向時能製作簡易的水平儀,研究液體壓強時學會製作壓強計等.同時面向活動小組成員指導其掌握的一些教學具的改良和開發方法.例如教學具設計時可採用“缺點枚舉法”來發現問題,利用“功能組合法”或者“遷移聯想法”來解決問題.在優化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組織活動小組成員選購材料製作結構更合理、工藝更精良的教學具,再通過這些成品的累積、展覽與使用,不僅可進一步激發全體學生的熱情和參與度,還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實現了隨堂實驗教學實踐的推進目標,可謂一舉多得.

二、組建“互助、互評”實驗小組

不可否認國中物理實驗教學實踐的主陣地還是實驗室,然而“學生人數多、實驗器材少、實驗教師緊”也是很多國中實驗課實踐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現實.這一現狀導致每個學生實驗時間有限,實驗效率低下,教師管理難度增加,實驗教學效果不明顯.在實際的實驗過程中甚至發現不少自覺性差,基礎薄弱的學生往往在實驗室虛度時間.這不僅抑制了學生實驗能力的發展,也消耗了教師的精力,嚴重打擊了教師開展學生實驗的熱情.如何改善這一困境,創設相對有效的實驗課堂呢?筆者的做法是把班級學生劃分成8~10組,每組6~8人,組建了男女搭檔、強弱互補的實驗小組.從而化班級管理爲小組管理,化師生垂直指導爲小組分層互助,這樣既有利於教師的課堂管理,又有利於學生間的合作交流,更有利於學生的實驗考評.具體來講,在課堂教學實踐運作時,教師可要求每組先按要求自主完成實驗設計和操作訓練,然後分組考評.考評時,教師可指定考查每組中任一位成員,其考評成績作爲全組得分,考評過程中,組內成員可以相互提醒,這樣可以促進組內合作和實驗效率,達成課堂目標.如果實驗內容較多,時間緊張,也可以配備小組長,讓小組長進行小組間相互考評,教師巡考督查的方式進行.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訓練,學生們就會形成良好的實驗室行爲習慣,自覺創建有效的實驗課堂.

三、制定“分步、定分”評價方案

實驗考評和標準制定可以說是推進實驗教學的關鍵.沒有標準或標準模糊都會造成學生實驗行爲的混亂和實驗教學的低效.那麼考評方案怎樣設計?應遵循怎樣的原則呢?筆者認爲,首先應關注國中生實驗基本能力的考評,例如數據表格的設計,實驗操作的規範,實驗數據和現象的記錄,實驗習慣的培養等.其次是考評方案必須給分明確,易於實施.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五

1、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1)從物理學的產生來看,最初包含在哲學之中,只是近代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它本身的內容就帶着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在教學中應培養學生辨證的思想,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初步形成全面、運動和分析問題的科學思想方法,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打下基礎,這也是作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基本內容.

(2)世界是物質的,物質存在形式多種多樣,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也是物理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它不以人的意識的存在而存在.

(3)一切物質都在做永恆的運動,靜止是相對的,物體運動的形式多種多樣,然而物體的運動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從客觀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的判斷來看,決定於所選的參照系,但微觀運動並不和參照系有關.如:熱運動.

(4)否定之否定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任何事物都是從對立走向統一.如:有關光的認識過程,經歷了從粒子說和波光說對立面到波粒二者的完美統一.又如:光的折射現象,光從光密物質進入光疏物質時入射角大於臨界角時會發生全反射現象.

(5)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

2、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是一種政治思想意識,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概念.在社會主義國家裏,主要是指愛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愛整個中華民族.但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又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外國的物理文化成就,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在物理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愛國主義情感.

(1)運用我國古代科學史上取得的成就及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史實,介紹我國現代科技已在許多重要領域接近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事實,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2)針對近代我國物理學發展遲緩的原因,通過我國物理學與西方國家的科技發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喚起民族自強意識,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產生爲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的熱切願望.

(3)介紹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現狀,許多科學家爲了祖國的繁榮昌盛,爲振興中華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環境,毅然回到祖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動人事蹟.如:地質學家李四光.讓學生將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體現在掌握真才實學,追求科學真理的實際行動中.

(4)通過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速度,特別是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引導學生認識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社會主義才能建設中國的堅定信念.

3、品德個性心理素質教育

品德個性心理素質教育是影響學生學習的態度和形成良好人格的一個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具備了良好的品德個性心理素質,才能正確對待學習,纔會有恆心、有毅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育:

(1)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結合物理教學,介紹物理學家的一絲不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不迷信權威,敢於用事實說話,向權威挑戰.並引導學生相信科學,尊重科學,按科學規律辦事,初步養成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合作研究的精神

雖然在很多的發明研究成果中可能是個人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過程中需要很多人的參與,從物理學的發展來看,它需要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如:牛頓第一定律,它是通過伽利略、笛卡爾、牛頓三位科學家的不懈研究總結才得出的一個重要力學定律.

(3)培養社會責任感

隨着物理學科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但由於在應用過程中難免給社會造成危害.如:噪聲、熱、光、電磁、核污染等.要讓他們瞭解某些物理污染的危害性和具體事例.樹立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培養社會責任感.

(4)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通過許多科學家不畏生命危險,不怕條件惡劣都能進行科學研究的優秀品質.讓他們向科學家學習,不怕困難,不斷奮進,努力拼搏的精神.如用“兩彈之父”鄧稼先的事蹟去鼓勵他們,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毅力.

(5)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物理學的發展經歷了一個艱苦曲折的過程.但由於人們爲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從古代到近代,以至現代,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不畏艱難曲折,進行不斷的探索,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這就是他們對科學的熱愛.科學是在與僞科學的鬥爭中不斷成長起來的,雖然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德育內容隨着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豐富更新,爲使德育教育有機地滲透到中學物理教學之中,有待於我們去繼續探索.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具有真才實學、德才兼備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六

【摘 要】本文從三個方面論述了國中物理“探究教學法”:一是課前預習,大膽質疑。二是課堂教學,積極思疑。三是課後練習,強化釋疑。

【關鍵詞】國中物理 探究教學法

當今時代,不能再以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作爲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唯一尺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成爲衡量人才素質高低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爲素質教育的重要價值取向。實踐證明,探究教學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潛力,拓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物理課程作爲自然科學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其魅力恰恰在探究過程中才能被學生所體驗,“探究教學法”是一種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能動性的新教學過程模式,筆者在國中物理教學中主要按下面三個步驟進行。

一、課前預習,大膽質疑

問題是思維的動因,是探究的起點,只有讓同學們去發現和提出問題,纔會積極認真的思考,並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國中物理課程中每一種物理現象及規律,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都較爲普遍。許多物理現象,學生在生活中都曾遇到過。因此,筆者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不是直接地以感知的教材作爲出發點,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作爲預習作業佈置給學生,爲學生創設問題情景,啓發積極思維、激發探究興趣,並鼓勵其大膽質疑。例如,筆者在進行“利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教學時,設置了下列問題: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可測算出待測電阻的阻值,能不能只用一個電流表或電壓表來測電阻呢?如果能,還要哪些輔助器材?如何測量?說出你的設計方案,畫出電路圖。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問題,預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學習的知識有了初步理解,而且還將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作了分析和總結。同時,學生還將預習中所發現的新問題記錄下來,以備在課內與師生共同探討和研究。

二、課堂教學,積極思疑

學起于思,思起於疑,疑,則誘發探索。在教學實踐中,有些物理規律理解起來比較抽象,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問題提出後,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思疑,提出不同的見解,以求得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去體驗。例如,在“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測量”中,通過拉着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秤的示數就等於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但實際操作中卻很難使其勻速運動,同時彈簧秤示數不穩定,很難準確讀數,這時,老師就提出問題: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怎樣解決準確讀數的問題呢?這樣同學們就針對問題積極思考,有些同學還改進了測量方法,他們讓彈簧秤和木塊保持不動,而拉動下面的木板,準確讀出了彈簧秤的示數。在學生思維的過程中,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和方法,啓發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未學懂的知識,在重視大多數學生思維質量的前提下,要特別重視個別學生不懂的內容,並進行個別講解。指導優等生自主發展。爲學困生提供及時必要的幫助。只有這樣才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以達到教學目標所規定的目的。

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是非常主要的環節,實驗能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學生實驗過程中,學生邊實驗邊分析解決問題,同時能大膽猜想,並不滿足於現有的知識和現象,能不斷思考,提出新問題,表現出了極高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如在用電壓表測一盞發光小燈泡兩極電壓時,出現了三種連接方式:第一種,將電壓表與小燈泡串聯在電路中。第二種,將電壓表與小燈泡並聯。第三種,將電壓表與導線並聯。也對應出現了三種不同現象及各種各樣的問題:

問題1:第一種連接,爲什麼電路中的燈不亮?

問題2:第三種連接,爲什麼電壓表無示數?

問題3:電流是否流經電壓表?

經過學生的充分討論分析,明確了電壓表應與被測用電器並聯的使用方法。而有一些問題,由於學生前置知識的限制是無法在課堂上馬上解決,但學生們的思維被激活了,學生們勇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爲出發點,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來實際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通過科學探究,改變學生只是單純從書本學習知識的傳統方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來了解知識的形成、發展、應用過程,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學習科學的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多種方法,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

三、課後練習,強化釋疑

對學生在課內學習中提出的疑難問題,編制思考題,或通過實驗設置情景,通過知識的遷移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分組探討與評議,自然地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靈活多變的思維品質,以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創新能力。

對習題要作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一是選擇例題,有針對性、典型性、基礎性和靈活性。運用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加以解決。二是通過改變習題的已知條件或結論,開展探究活動,學生或獨立探究或小組團協作,教師適時點拔,指引探索方向。三是師生共同總結,對探究規律進行梳理、概括,納入知識方法體系,總結探究學習方法,提高應用能力。

總之,“探究教學法”就是激發、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主動獲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探究教學法”的運用可以充分體現“以教學目標爲中心,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以訓練爲主線,以求知思疑爲重點,以能力發展爲方向”的素質教育教學思想;“探究教學法”的逐步實施,必將會使全體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學會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科學素養;“探究教學法”的實施,也必將改變學生的傳統學習方式,給課堂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七

一、加強理論學習,領會課改精神

幾年來,我們重視理論學習,積極參加省市舉辦的有關新課改的各種培訓活動,自學了《走進新課程》和《教育問題研究》等相關的教學理論,研討《物理課程標準》和新教材,評析成功案例,觀看課堂教學實錄……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作爲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物理課程倡導“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要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爲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聯繫社會生活實際,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

二、做新課程的有效執行者和建設者

(一)凸顯“以人爲本”的價值觀,讓每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的發展,培養出豐富多彩的人格。爲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做到:

1.把學生作爲諜程的主體。一方面把學生的現實生活和能生活作爲課程的依據,另一方面發揮學生在課程實施中的主體性。因此,我不把課程及教材看作是學生必須毫無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對象,而是發揮學生對課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構能力的作用,摒棄了那種視課程爲“法定知識”或“聖經”式的文本而不準越雷池半步的觀念,把學生身邊的物理與教材有機結合起來。

2.把“生活世界”作爲物理課程內容的範圍。給學生呈現人類羣體的生活經驗,並把它納入到學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組織,使物理進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親歷情境”例如,學生提出爲何我們的書包帶做得很寬?爲什麼坐沙發比坐硬板凳舒服?土釘帽做得大而釘尖做得很尖?等問題,通過熱烈的討論,學生深刻理解了雎強的知識。

3.通過學生反思惟、創造性實踐建構人生意義。因爲課程所提供的內容是f人類羣體的生活經歷,以及學生個體的“生活經驗”和“親歷情境”相關的內容。這些內容往往不能通過灌輸而獲得,而需要通過反恩人類的生存狀態,以及個體生活方式來理解。

4.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爲根本,實施課堂教學。例如,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和走訪,瞭解了當地交通環境保護的影響,調查當地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的便利,同時列舉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如:噪聲、廢氣等。反恩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反恩人類的生存狀態,自覺地做環境的保護者和宣傳員。

(二)倡導學習方式的改變一積極推行“白主、探究與合作”式學習。在教學中我們改變了原有的按教材內容灌輸的教學方式,加強實驗教學,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開展物理實驗和探究活動,強調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把學習過程中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例如,學生進行了一週的課外自主探究活動,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觀察。學生學習知識更加靈活,理解知識更加深刻。

(三)改進評價方法,完善評價體系。根據標準及大綱的要求,日前的評價理念是以人爲出發點,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要更多地體現對人的價值的重視,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更多的關注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人的主題精神。在評價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評價主體互動化:即強涮評價過程中豐體問的雙向選擇,溝通‘j協商;(2)評價結果效益化:即重視評價結果的科學化反饋作用,以使被評價者最大限度的接受;(3)評價方式動態化:即給予多次評價的機會,注意評價對象的轉變‘j發展;(4)評價內容多冗化:即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5)評價模式過程化:即不要只關注評價結果,不要只關心學生作對了多少,要更重視的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用去了多少時問,是否遇到過較大的困難,最終又是如何解決的。(6)評價施實口常化:即重視評價的實效性。鼓勵將評價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爲中,將評價日常化,通俗化。

三、教師教學行爲有了很大的變化

(一)教學觀念:甫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個性教育意識。在教學|J^我致力於“打好基礎,促進發展”。促進學生髮展,並非讓每個學生、每個方面都按統一規格平均發展。如備課不用一種模式,課可用不同的方法,考試不用一把尺了,評價不用一種標準,樹立了有差異而尤差生的素質教育基本觀點。

(二)教學目標:南傳授知識爲中心向能力發展爲中心

轉變一樹靠課程目標意識。教學設計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自信、科學態度和理性精神。徹底改變了以往課程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樹立了課程目標意識,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關係:由“以教定學”向“以學定教”轉變一樹立了主體意識。爲了實現這一轉化,在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中應注重以下幾點。1.學生課堂I二有充分的時間參與訓練,並且儘可能讓全體學生參Lj教學活動,使學生人人動腑、動手,參Lj實質性教學活動。2.創設問題情境,要讓學生帶着問題主動去探索,在教師的引導、啓發、點撥下悟出道理,得出結論。3.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和善於質疑問難,白求解答,培養學生主體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四)認知活動:重視結果教學向重視教學過程轉變——樹立了訓練意識。學生的學習活動往往經歷“(具體)感知一(抽象)概括一(實際)應用”的認識過程。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儘量揭示知識的發生過程,暴露知識思維過程。例如,我和學生一道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引用了大最的物理學史來展示發現定律的探究過程。

(五)師生關係:F}1不民主、不和諧向平等融洽轉變一樹立了情感意識。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師生之間的關係。

教師和學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維的教學統一體。在教學中既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又在優化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瞭如何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問題。師生在教學中只有情感交融、氣氛和諧,才能達到師生情感共鳴,知情和諧。

通過幾年來的教改實踐,我們的教學思路清晰了,視野更開闊了,課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變得生動活潑。教學效果也有了明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培養。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八

一、滲透科學方法的意義

國中物理課本是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編寫的,課本主要是將相關的知識點和邏輯內容加以整合。雖然課本中的內容不是很全面,但相關的科學方法還是貫穿物理知識的重要內容,同時應當考慮到國中生的接受能力。

對於物理科學方法的有關內容,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往往不會做出明確的要求,只是讓國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和領悟。比如,國中物理課本中的一些物理模型,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只是將複雜事物進行簡化後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去學習,因此國中物理教學中很多的知識點都是經過處理的,從而導致了國中生對物理知識的科學方法瞭解的相對較少,教師也是經過過濾後才慢慢地教給學生的,即使是學習有關的科學方法也是淺顯簡單的。比如,控制變量法和定義法等,都是課本中常見的方法。因此,教師在國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地將科學方法教授給學生,這並不是讓學生被動學習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運用比較有效的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滲透科學方法的策略

國中物理探究教學就是通過國中生自主研究來展開教學過程,也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方式,利用探究性教學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教學的不足。因爲是探究性教學,所以教學重點應放在探究上,探究過程是讓國中生自己去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因此在探究性教學中要想對有關的科學方法進行滲透就要利用物理知識學習的過程。科學方法是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也是讓國中生理解物理知識的重要方式。

運用科學方法,國中生對抽象的物理知識能夠理解和把握。控制標量法在國中物理中是比較常用的科學方法,在研究物理問題過程中,通過改變一個變量保持另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研究問題。例如,在講“摩擦力”時,教師可以讓國中生憑着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去思考摩擦力是不是存在於實際生活中,是人們可以完全能夠感受到的物理現象。如,走路時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輪胎對地面的摩擦力,等等。

三、總結

總之,在國中物理探究性教學中滲透科學方法,物理教師應當關注每一步具體的操作,注重培養國中生物理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對科學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形成科學分析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的平臺,爲學生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九

一、物理教學提問中的誤區與應該處理的關係

(一)物理教學提問中的主要誤區

雖然很多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都會使用提問的方式,但是有些教師在提問上還存在一些誤區:第一,一些教師認爲提問浪費時間,因此整堂課只管知識的傳輸,卻忽視學生的接受;第二,一些教師提出的問題比較低級、無意義;第三,有些問題的提出與課堂內容距離較遠,與課堂教學不相符;第四,有些教師只是提問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大多數學生,有時還會對後進生進行懲罰性提問,逐漸導致學生厭學;第五,有些教師的提問並沒有難易的層次性;第六,有些提問的表達不明確,導致學生根本聽不懂問題,不知該怎樣回答;第七,有些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不予理睬,使學生失去回答問題的信心與自尊心;第八,有些提問過於隨意,沒有明確的目標,導致問題離教學內容越來越遠;第九,有些教師對於提問不能夠靈活變通,不能夠根據課堂氣氛、學生的反應等做出具體改變,使提問效果大打折扣。

(二)物理教學提問應該處理好的關係

國中物理教師如果能夠處理好以下幾種關係,就能夠更好地優化課堂提問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第一,教師的提問應該處理好點與面的關係,提出的問題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既需要培養優等生,又要轉化學困生,通過由點到面提高整個班級學生的物理水平;第二,教師的提問應該處理好難與易的關係,因爲教學的內容難易不同,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符合學生在這個階段能夠接受的能力與認知水平,在提問一些較難的問題時,可以簡化一些,避免出現因爲問題太難而造成冷場的現象;第三,教師的提問應該處理好曲與直的關係,教師在提問時不能夠只注重爲什麼與對不對,而應該提出一些具有啓發意義的問題,增強課堂提問的多樣性;第四,教師的提問應該處理好多與少的關係,因爲對於教師的提問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應該提問一些具有思考意義和啓發意義的問題。如果教師的課堂提問過多,就會導致學生沒有思考的餘地,降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而如果提出的問題過少,就難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很難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走,削弱教學效果。

二、提高國中物理教學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一)增強提問的趣味性

托爾斯泰曾說:“教學上的努力應該把強制當做手段,主要應該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在物理知識學習方面也不例外,只有將學生對於物理知識的興趣建立起來才能調動學生在學習物理時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從自身興趣出發學習物理知識會讓學生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感到身心愉悅,學生在放鬆狀態下進行積極學習,學習效率也會有相應的提高。所以,物理學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準備相應的趣味性提問,選擇合適的時機將這些趣味性問題拋向學生,引起學生的積極思想和廣泛討論。這樣一來,輕鬆的課堂氛圍就會不知不覺地營造出來,在進一步的課堂教學中會表露出對於物理知識的渴求,注意力會相當集中。在進行“紙鍋燒水”的教學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拋出相關問題:“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燒水可以用鐵鍋、銅鍋和鋁鍋等,但是你們見過用紙鍋燒水嗎?你們覺得紙鍋能燒水嗎?”這類提問能夠激發起學生的求知和探索慾望,投入到學習中。

(二)增強提問的探究性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依靠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忽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潛力,培養出來的學生主動學習能力較差。所以我們在現階段的教學中一定要摒棄這種不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放在中心位置,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所以我們在設計問題時要精心策劃,充分挖掘學習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積極提出有創意性的假設,教師不能急着告訴學生答案,而要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國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效提問,走出提問的誤區,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提問方法。同時,教師還可以提高提問的趣味性與探究性,多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意義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十

國中物理新課程標準要求物理課程在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的同時,更需重視技能的訓練,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學生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就能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並將所學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因此物理課程的構建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在此我就近幾年新課標下國中物理教學寫幾點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一:物理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

物理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於知識的傳授,強調接受式學習。新課標下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着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物理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對剛接觸物理的學生來說,唯一的基礎材料則是現實生活,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着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便能順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規律。

例如:在講慣性知識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在車上豎直向上拋東西時,爲什麼車子在快速開動,人卻站在車上不動能夠接到拋出去的東西?同學們會想,是的,東西拋上去了,我們和汽車一起在快速前進,怎麼還能正好接到被豎直拋出去的東西呢?進而引導學生思考產生這種想象的原因。

在講聲學和光學時候,可以問爲什麼打雷和閃電明明是同事發生的,爲什麼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見打雷的聲音?

地球時刻在自西向東自轉,並繞太陽公轉,爲什麼我們在地球上筆直向上跳時,地球走了,我們落下來怎麼還會落在原來起跳的地方呢?

在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時候,可講述爲什麼溜冰時候,你向前推牆壁,自己卻反而是向後運動了,人划船時候,怎麼是要向後划水,船纔會向前?

這樣學生通過不斷地設疑,不斷地質疑,有利於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和規律,爲下一步學習物理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反思二: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

新課標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國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說,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叫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學,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於得出結論。

教學反思三:善用學生實驗及趣味實驗。

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學習的學生也會目不轉睛的看着實驗,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學生實驗及有趣小實驗,既生動又形象,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討論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繫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儀器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有趣小實驗更能發揮這種作用。

例如:在講述壓強一節時,我用以玻璃片蓋住裝滿水的杯子,然後倒過來,發現玻璃片並不會象我們所想的一樣掉落在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樣被緊緊的吸在杯子上面了;激發他們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讓教學內容事先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講慣性一節時,我先給大家演示一下慣性小球的實驗,然後讓他們自己做一下,來體會一下,把筆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張紙上,迅速抽出紙張時發現放在紙上的物體並沒有隨紙一起運動,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迫使其回到課本中找到答案。

在講授聲音的發生時,可讓學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嚨,讓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每天都聽到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等等,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瞭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總之,物理知識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關注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都能使使學生真正瞭解到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使物理教學過程成爲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過程,讓學生感悟到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規律,從而激發學生勇於探索科學知識的最大潛能,真正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十一

摘要: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部分,由於以往物理教學中主要以“講”爲主,學生缺乏自主性,阻礙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近年來,國中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逐漸在物理教學中廣泛應用,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感悟、體驗,尊重學生內心想法,教師主要以輔助爲主;讓學生按照教學內容,選取實驗器材、改進或自制實驗器材、確定實驗時間與方法,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創新能力.本文旨在分析國中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優勢,並提出建設性意見,以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開放式;興趣;模式;管理

一、實施國中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優勢

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針對國中生來說,物理教學質量、效率與學生興趣愛好存在密切聯繫,爲提高物理教學質量,需結合學生興趣愛好,促進其對物理實驗探究的學習主動性能,資源參與帶實驗學習中.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主要建立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基礎上,與國中生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相結合,通過交由學生主動權方式,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相比枯燥繁瑣理論文字,直觀生動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更容易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2.豐富教學模式

與傳統物理實驗教學模式比較,國中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進一步創新,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問題,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質量與興趣提高,國中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可促使教師充分意識到物理實驗教學模式重要性.爲此,應用該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國中物理實驗教學豐富多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轉變爲主動學習態度,全身心投入物理實驗學習中.對時間層面而言,“半開放式”教學管理模式能夠將物理實驗教學從課堂內延伸至課堂外,以豐富物理實驗教學模式.

3.增加自主學習機會

國中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機會增加,課程教學和試驗教學的支持、輔助存在一定聯繫.實驗教學對培養學生實踐操作、提高教學質量具重要作用.受傳統教育影響及學校基礎試驗設備條件制約,學生缺乏實踐操作機會,教師以傳授理論知識爲主,導致試驗教學較難真正實施.然而在開放式實驗教學中,更多的爲學生創造實踐操作機會,予以充分自主學習操作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積極將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應用到物理試驗課堂中,調動學習自主探究能力與主動性.

二、實施國中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策略

1.創新試驗校本課程

開發校本課程屬於我國課程開發又一重要形式,其主要目的爲更好了解適應具體社區與學校環境、培養特長、突出特色,從而促進社會與學生個體健康發展.我校從學校實際發展狀況出發,開發必須課程試驗教材,其內容主要是加強對試驗知識補充與細化,還開發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教材,例如操作與製作航模、風箏等技巧.生活與課程類的教材相輔相成、相互依託,利於提高課程靈活性、綜合性及基礎性,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個性化、因材施教的教學要求.

2.改革管理系統

開放性是國中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核心,予以學生足夠學習的自主性,使得學生可自主參與到試驗操作中,對提高物理試驗教學質量具重要作用,同時導致學校對管理方面存在不確定性.例如,學生開展實驗操作時間分散,實驗室進出人員處在不確定情況,加之部分難度較高的實驗流程與操作複雜,且一些實驗具一定危險因素.爲此,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過程中需較好的應用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輔助進行實驗教學,解決上述基礎問題的關鍵在於改善管理系,例如通過引進高科技先進計算機技術的管理系統以提高實驗加血安全性,對國中生實施有效管理,確保國中物理開放式教學模式順利開展.

3.內容開放

在傳統物理實驗教學中,多數學生跟隨老師講解按部就班參與到實驗中,此類基礎性訓練是物理實驗教學所需的,但由於多數學生感性與理性認識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對實驗內容需求存在差異,要求着學校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從“任務式”教學內容轉換成“開放式”,例如自選實驗中包括科技競賽、創新實驗訓練、課外實驗項目等類型;必選實驗中包括章節升級設計、演示、課內實驗項目、基礎訓練操作等類型;物理實驗教學課程經創建三層次實驗教學體系,分散各類型實驗項目到不同章節、不同學期及不同年級來完成.

4.空間與時間開放

多數學生在物理實驗教學操作過程中通常遇到“人多器少”的情況,即指學校實驗室空間與實驗器材無法滿足學生數量的需求.爲此,在開展國中物理開放式教學中需注意上述問題,積極採取有效措施,而開放實驗室空間與時間對解決上述問題具重要作用.例如增加實驗室器材數量與學生實驗空間,同時在確保學生安全前提下,增加學生對實驗室接觸次數,實現真正層面上的物理實驗室開放式教學;此外,放寬實驗室進出的時間段限制,讓學生在早、中、晚休息時間段可自由進入實驗室開展實驗操作,解決實驗室實驗教學時間集中問題,以防出現爭位置、爭器材等狀況。

總之,國中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屬於一種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的有效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將生活知識、科學知識與試驗內容相結合,豐富實驗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思考、發現、探索,不斷提升自己,激發國中生對物理實驗的學習興趣,提高國中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質量.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十二

摘要: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對國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應該找到其中的難點和問題並積極的尋找其解決的辦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地通過新的方式來完成對其教學的創新並積極地尋找其中最適合國中階段的學生們學習的方式,從而切實去提升學生們的物理學習能力。

關鍵詞:國中物理;教學難點;突破;嘗試

國中物理對學生們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爲大部分學校的物理課程的系統開設都是從國中階段開始的,這也就是說已經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們在學習物理的起點上都是一樣的,學生們所產生的差距,都是在教學或者學生們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所慢慢拉開的。因此筆者認爲教育者的教學方式在讓學生們的接受程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換句話說,學生們接受教育者的教學方式,並且響應教育者的號召加之教育者本身具備很高的教學素養,在這些條件的互相作用之下學生們才能切實的去提升成績,更好地學習物理;反之,則不然。基於此,本文對現階段國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難點以及該如何通過轉變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們對國中物理的學習做系統的探究。

一、國中物理教學中的難點

國中物理教學難點基於很多方面,需要從學生、教育者以及課本內容等多方面來進行分析。1.學生們剛開始接觸這一點是我們必須首先承認的,國中物理是學生們最開始接觸物理的階段,對學生們來說在此之前完全沒有學習物理的經驗也就不能及時而準確地找到學習物理的方法。物理的趣味性縱使是提升學生們學習物理興趣的重要一點,但有興趣還要懂得怎樣將之使用在正確的地方。2.教育者找不到正確的方法很多教育者願意相信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而不願相信當前階段研究的優秀成果,在教學的過程中依舊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效率低下並且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對克服教學難點的幾點嘗試

1.創新情景的引入在國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引入新課的階段,我們可以通過使用對其內容與現階段的科技進行延伸的方式來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引力這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就完全可以在課前採用播放一組幻燈片或者短視頻的形式來進行對新課程的引入。然後在放映結束之後對學生們進行提問:爲何宇航員能跳這麼高?通過這樣的方式一下就能調動學生們思考的積極性,提升了學生們對本節課學習的慾望。

2.讓學生們學會質疑,大膽地猜想和假設現代的物理學也不是物理學的終極階段,可能也會存在我們認爲是正確的但其實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正確,這些可能都會在社會不斷髮展的過程中被發現。所以說,我們培養物理人才並不是要求“守舊”的物理人才,而是能夠做到不斷去創新的物理人才。

3.創設生活化的情景物理情景的創設對學生們去增強其代入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們在進行情景代入的過程中若是因爲其情景的問題而導致其並不能順利的將自己代入情景之中,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所以在建立情景的時候應該來自學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問學生們:冬天窗戶上的“冰花”是怎麼來的?夏天自來水管上爲什麼會常掛着水珠等等

。4.增加實驗課程實驗課程對學生們在國中物理教學中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們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實驗步驟來完成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從而加深對實驗結果的印象;以及若是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什麼學生們不理解的情況定然也會及時的反映,這正是幫助學生們建立實事求是精神以及提升學生們的質疑性的重要方式。甚至,爲更好地提升其趣味性,也可以將實驗過程進行精心的包裝使能夠通過類似遊戲的方式來表現出來。提升學習的趣味性的同時,寓教於樂,幫助學生們去完成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

5.製造矛盾,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學的環節中,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去製造一些矛盾來幫助學生們對思維進行不斷地創新以及幫助學生們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完全可以通過對是教學案例進行延伸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電流這一個單元時,可以將已經接好的電路斷開一處直接問:什麼情況下電路在開關斷開一處時能夠讓電路繼續流通。

6.充分利用學生們的業餘時間學生們課上的時間畢竟還是少數,一週的課程加上實驗課總體的數量也是有限。而如何提升學生們的課餘時間就成爲很重要的問題。針對此,我們可以通過佈置任務的形式對學生們的課後生活或者回家之後的時間合理利用。例如:通過身邊的物理現象來解釋我們課上所學習的物理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國中階段的物理課程對現階段的學生來說可能還是一種比較困難的學習科目。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並不是很高漲,對於這些情況我們不應該回避而是應該直面問題,並不斷地探究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參考文獻:

[1]翟向輝.有效突破物理教學難點的幾點嘗試[J].基礎教育論壇,2017(20):28-29.

[2]華德寶.有效突破物理教學難點的幾點嘗試[J].考試周刊,2016(88):119.

[3]向青松.有效突破國中物理教學重點的幾點嘗試[J].新課程(中學),2015(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