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多篇)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多篇)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 篇一

摘要: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營造自主學習的環境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於國小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這就需要教師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性和能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國小生數學計算能力,從而樹立正確的數學思維,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自主學習;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

引言:

國小數學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國小教育中,學好數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思維,爲其他科目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教師要提高國小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自主學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也是數學學習的基本目標和教學要求,爲此,提高國小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國小生計算能力的顯著提升是目前國小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現階段國小數學教育的內在要求。

一、目前國小數學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方面的現狀

1、國小數學教學取得的成就與進步

目前,在國小數學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和成就,主要表現在教師的教學水平方面和學生的計算效率方面。首先,從國小數學師資力量上來看,國小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普遍提高,老教師在不斷地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年輕教師則多數出自高校,本身的理論基礎深厚。其次,從國小生數學能力上看,大多數國小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學生的數學學業成績大幅度提升。

2、國小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在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國小數學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學生將數學的學習看作是考試的工具,在學習中形成被動的學習,並沒有把數學看作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必要條件,這意味着在教學改革中,國小數學還有改善的空間,數學教學的效果還有待提高。國小數學的基礎是數理關係理解和計算,只有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增長,學生才能體會到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因此,教師有必要在教學中着重對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行培養。

二、自主學習對國小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

1、採用遊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和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就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數學計算,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計算習慣。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來源於長期的練習,而題海戰術又特別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和疲勞感。我在教學中引入數學遊戲,使學生通過數學遊戲提升數字敏感度,並體會到數學計算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單數和雙數之後,我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了“身體單雙數”的遊戲,單獨叫起一名學生,請他說出一個數字,學生說“7”,我便眨雙眼,伸開一隻手的五指,並且回答“單數”,然後我說數字“10”,學生伸開雙手十指,回答“雙數”。演示過遊戲之後,有學生紛紛表示“老師,我也要和你玩這個遊戲”,我笑着說“我再和幾個同學演示一下游戲的做法,然後大家和同桌一起玩好不好?全班有幾十名同學,老師只有一個,不夠用啊”。學生們笑着,認真的看我演示遊戲,並且開始躍躍欲試和同桌進行遊戲了。數學遊戲的引入,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使學生的數字敏感度大大提升,還能夠使他們通過遊戲對數學計算的態度更加積極。

2、運用數學運算口訣,提高學生的計算效率

提高計算效率是培養數學計算能力的主要內容,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做題的速度,還可以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爲學生編制一些簡單的、有規律的運算口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做題質量和效率。例如,在學生學會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算式結題方法之後,我將十幾乘十幾的口訣“頭乘頭,尾加尾,尾乘尾,個位相乘,不夠兩位數要0佔。”改爲“頭○頭,尾○尾,尾○尾,個位相乘,不夠兩位數要0佔”,給學生“12×14=?16×11=?”一系列習題,鼓勵他們在豎式計算之後觀察得數結果,將口訣的空缺填好。例如,12×14=168即1×1=1,2+4=6,2×4=8,經過多次練習之後,學生很快發現口訣的祕密,在記憶口訣之後,不需要豎式計算也能很快得到答案。經過兩週的學習,在最後的測驗中我們發現,學習編制數學口訣的班級解題速度比其他班級快20分鐘,準確率幾乎一樣。

3、佈置針對性的課後練習,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

加強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爲學生布置具有針對性的課後作業,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計算能力。在學習速度、路程與時間的關係之後,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課後作業:找到5個人,詢問他們出行的方式、使用的交通工工具和時間,然後給出比較報告。在學生們的報告中我驚訝的發現,他們不但對速度、路程與時間關係掌握的更加牢固,還總結出“速度與交通工具的選擇有關係但也受到路程選擇的影響”這樣的結論。通過這樣的家庭作業的佈置,學生對數學計算中的一些邏輯關係的理解更加深刻,他們的計算能力已經不僅僅是對數字符號的處理,而是轉爲對數學關係的思考和理解。

三、提升學生計算能力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合理運用教學資源

目前,國小教學環境的發展,使教師獲得了更多的資源,可以運用到課堂中,不僅能夠大大節省課堂實踐,還能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數學教師在進行學生計算能力提高教學的過程當中,應合理運用教學資源,使用多媒體等設備呈現教學內容,以期使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更加完善,而不是僅僅精於計算。

2、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國小數學教師在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教學過程中,會應用到各種教學方法,有些生動的教學方法會給學生帶來思維啓發,學生也可能會將課堂上的一些教學遊戲、數學口訣進行變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結果,要仔細對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行爲加以評述並給予鼓勵,而不是對學生看起來毫無邏輯可言的數學想法給予打擊和批評。只有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加以肯定,學生纔會對數學更有信心,計算能力的提高才會得以鞏固。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當前國小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思維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師務必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只有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促使學生進行要有效的數學計算,從而提高自身的計算能力。自主能力是激發學生進行數學計算的內在動力,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內在因素,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水平,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職責,我們要積極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龍琴。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J]。學週刊,2011(09)。

[2]周麗。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2012(03)。

[3]黃柳。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J]。新課程導學,2013(06)。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 篇二

【摘要】

計算是學習數學這一學科要掌握的重點內容,計算作爲最基本的數學知識,不僅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貫穿始終,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也佔有較重的位置,所以,在國小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提高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關鍵詞】

國小;數學教學;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屬於國小數學必要的基礎,學生計算能力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國小數學成績高低,爲此,在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大多會對學生進行計算能力的培養,以此來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但是,到底要怎樣才能在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呢?針對這一問題,筆者也提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一、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一直都知道興趣纔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想培養學生計算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也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能積極地參與到計算訓練以及學習活動中,進而才能真正實現這一目的。爲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按照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此來設計一個符合學生心理以及興趣的教學方案,例如,教師可以爲學生創設一些實踐活動課,讓學生自主操作,這樣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就能有效地提高自身計算能力。

二、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計算訓練

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培養學生計算能力,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計算訓練,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在加強計算訓練的過程中,口算能力訓練是其中一個重點,也是學生計算能力提升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抽出時間培養學生口算能力,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聽算、卡片計算、課件計算等方式,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口算能力,從而就能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三、讓學生養成正確的計算習慣

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更好地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教師還需要讓學生養成良好正確的計算習慣,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因爲失誤、粗心等現象所造成的計算錯誤,這也是國小生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從每一個細節開始着手,以此來督促學生養成科學並且正確的計算習慣,具體措施如下:

(1)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養成認真、書寫工整、規範等計算習慣。

(2)在對學生進行計算訓練的過程中,爲了讓學生養成正確的計算習慣,教師應該讓學生多次進行審題,以此來讓學生養成細心審題的習慣。

(3)在對學生進行計算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讓學生養成檢查、驗算等習慣。在數學計算過程中,驗算是學生對自我結果的檢查,通過驗算檢查能夠更好地保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

綜上所述,在對國小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計算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其對於數學成績有着較爲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計算訓練,讓學生養成正確的計算習慣,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肖世菊。國小數學計算能力的提高[J]。贏未來,2018(3)。

[2]李文娟。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2)。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 篇三

摘要:

數學作爲國小階段必學科目之一,其對於學生今後發展有着較爲重要的影響,而計算教學屬於國小數學重要組成部分,會直接影響學生今後的計算能力,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而本文也主要對其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國小;數學教學;計算機能力

計算能力屬於國小數學必要的基礎,學生計算能力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國小數學成績高低,爲此,在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大多會對學生進行計算能力的培養,以此來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但是,到底要怎樣才能在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呢?針對這一問題,筆者也提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一、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一直都知道興趣纔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想培養學生計算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也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能積極的參與到計算訓練以及學習活動中,進而才能真正實現這一目的[1]。爲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按照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此來設計一個符合學生心理以及興趣的教學方案,具體措施如下:

(1)國小生因其年齡比較小,對於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並且還喜歡動手,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爲學生創設一些實踐活動課,讓學生自主操作,這樣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就能有效地提高自身計算能力。例如,教師在加減法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加減法競賽活動中,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同時還能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提升自我操作實踐能力。

(2)除了上一點之外,教師還可以在數學計算教學過程中,聯繫實際生活,爲學生創設數學生活情境教學,這樣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進而就能培養學生數學計算能力。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加減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詢問學生:“小明有9個蘋果,他想分給妹妹和弟弟一份,你們覺得一人幾個蘋果才公平呢?”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培養學生計算能力。

二、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計算訓練

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培養學生計算能力,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計算訓練,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在加強計算訓練的過程中,口算能力訓練是其中一個重點,也是學生計算能力提升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抽出時間培養學生口算能力,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聽算、卡片計算、課件計算等方式,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口算能力,從而就能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除法相關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五分鐘採用聽算的方式,讓學生對之前所學的除法進行回顧,採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回答,這樣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口算能力。除此之外,筆算訓練也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計算規律相關知識講解,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這些規律,將其更好地應用計算過程中,從而才能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實現培養學生計算能力這一目的[2]。在對學生進行筆算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按照學生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鍼對性的指導,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掌握筆算的方式與技巧。最後,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過程中,還需要培養學生估算以及簡算能力,這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只有這些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推升,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計算能力,從而才能真正實現培養學生計算能力這一目的。

三、讓學生養成正確的計算習慣

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更好地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教師還需要讓學生養成良好正確的計算習慣,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因爲失誤、粗心等現象所造成的計算錯誤,這也是國小生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過程中,一樣要從每一個細節開始着手,以此來督促學生養成科學並且正確的計算習慣,具體措施如下:

(1)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養成認真、書寫工整、規範等計算習慣,長期以往下去,學生在進行計算的時候就會回出現字跡模糊、粗心失誤等問題,從而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2)在對學生進行計算訓練的過程中,爲了讓學生養成正確的計算習慣,教師應該讓學生多次進行審題,以此來讓學生養成細心審題的習慣,長久下去學生計算習慣也會更加良好,進而就能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3)在對學生進行計算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讓學生養成檢查、驗算等習慣[3]。在數學計算過程中,驗算是學生對自我結果的檢查,通過驗算檢查能夠更好地保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養成檢查、驗算等計算習慣,這樣就能提高學生計算正確率,從而就能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四、結語綜上所述,在對國小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計算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其對於數學成績有着較爲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計算訓練,讓學生養成正確的計算習慣,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建偉。國小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探究[J]。小作家選刊,2015(24)。

[2]烏圖哈。國小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培養研究[J]。儷人:教師,2016(1):56-56.

[3]李英俊。淺談國小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6):133-133.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 篇四

【摘要】

針對目前國小生在數學課堂中計算速度慢、計算正確率低等問題,教師應積極開展課後反思,實施課堂案例剖析;進行調查測試,分析原因並提出相應措施;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以口算爲突破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實踐證明,這些措施對於國小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具有明顯的成效。

【關鍵詞】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策略

一、課題的提出

數與計算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對國小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數學課程標準》中國小階段計算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的能力,對於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在新的課程體系中,爲了降低計算的難度,雖然對一些繁瑣的計算題進行刪減處理,但計算所佔的比重依然很大,這足以說明計算的重要性。

但是,通過我們近幾年的調查發現,學生的計算能力普遍較低,且計算的錯誤率居高不下,在計算教學中,這種情況是令人比較擔憂的,況且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差生中。導致計算錯誤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錯綜複雜的。許多學生包括部分老師都把問題歸結爲“粗心馬虎”,但這僅僅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的主要原因在於一部分老師只注重對學生計算方法和解題思路的引導,而忽略了在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技能掌握和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培養,以致錯過了對學生進行計算能力訓練的最佳時期。

因此,怎樣提高國小生的計算能力,已經成爲當前國小數學教學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爲解決這一問題,我們課題組提出了“在新課程體系下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這個課題。我們認爲正確計算是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一項基本功,如果計算能力不過關,不僅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更會影響到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發展。

二、課題研究主要解決的問題

1、使學生逐步提高計算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該課題着眼於學生的發展,以優化計算方法爲手段,以提高計算能力爲目標,探討適合學生計算能力提高的方法,着重於計算教學策略的研究。通過生動活潑、輕鬆愉快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學習中慢慢地喜歡數學,並通過口算、心算和筆算等能力訓練,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計算能力。

2、使教師逐步形成特色鮮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有一段話:教師應意識到學生產生計算的需要比單純追求計算技巧和計算速度更有價值。計算問題源於學生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有着豐富的現實背景,教師不僅要立足於教材,還要將教材文本中靜態呈現、枯燥無味的計算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運用多元化的呈現方式,生動地揭示出相應的計算問題,讓學生自我構建知識體系,激發學生計算的興趣,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創新能力,使教師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模式。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針對當前國小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計算速度慢、計算正確率低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原因;

2、提出培養國小生數學計算能力和提高計算正確率的教學策略和措施;

3、研究運用怎樣的教學突破口與教學訓練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養成良好計算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4、研究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中,靈活把握算法多樣化的本質,處理好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的關係,運用多元化的呈現方式,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創新能力,促使教師形成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四、課題研究所採用的措施

1、積極開展課後反思活動,實施課堂案例剖析

課題組利用教研組活動時間積極開展課後反思活動,組織教師相互交流在計算教學方面已經研究出的成果,針對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案例,積極依照新課程標準對案例進行剖析,鼓勵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地進行課後反思,積累成功的教學案例,定期在教研會上介紹、交流經驗,集思廣益,逐步形成一套有特色的教學案例。

2、進行調查與測試,分析原因並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爲了全面有效地瞭解學生實際的計算能力水平,國小數學組對國小部各個年級的學生都進行了調查和測試。通過分析,發現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偏低、計算速度慢,狀況令人擔憂。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學生計算習慣比較差,認爲計算內容簡單,重視度不夠;另一方面,老師在計算題目設計上的梯度、層次、拓展有欠缺,不能引起學生的強烈興趣。

綜合以上原因我們提出了以下幾個應對措施:

(1)重視計算教學,讓學生明白算理,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2)加強口算、聽算、估算訓練,提高學生計算水平;

(3)練習形式多樣化,加強課堂練習指導;

(4)引導學生了解一些速算的技巧,以口算能力訓練爲突破口,培訓學生的數感能力。

3、開展聽課評課活動,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

在開展課後反思的同時,課題組積極立足課堂陣地,經常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在課題組的安排下,每位數學教師都結合課題“在新課程體系下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通過鑽研教材、組織課堂教學、相互評價、共同探討等這樣的教研活動,推進教師進行教學改革,一方面提高了數學教師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4、以口算爲突破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爲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們尋求以口算爲突破口的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開展“口算小明星”、“口算小能手”的評比活動和計算“大比拼”的競賽活動,通過使學生在計算方面獲得成功感,來激發學生參與計算、喜歡計算的學習熱情。

五、課題研究的初步成效

在課題組成員的不斷努力和探索下,計算教學發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

1、教師的教學理念發生了轉變,教學方式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通過課題研究,教師們相互學習,交流經驗,深入鑽研新課標、新教材,積極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駕馭計算課堂的能力有所提高。形成了系列的教師特色教案、教師教學反思、數學拓展練習等設計,使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煥發了生機。

2、課題研究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促成了教師教學方法的轉變,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增強了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通過課題研究,使大家克服了對教育科研的畏難情緒,鍛鍊了老師們的才能,開闊了教師們的眼界,總結出一些實用的教學經驗。通過對教材的二次加工、課題研究階段實踐課、心得和小結等工作,使大家的歸納概括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教師的創造性在課題研究中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圍繞課題研究,在《讀寫算》等期刊上發表了論文若干篇,濃縮了課題組成員研究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

3、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態度有了積極的變化,提高了整體的計算能力

通過課題研究,學生學習方式有了較大轉變,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特色發展。課題研究的課堂教學深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教學變得更精彩,學生在參與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逐步掌握了一定的數學技巧。學生們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有的學生從計算上找到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計算能力正逐步地得到提高。

六、課題研究的困惑

經過課題組成員不斷探索,不斷思考,我們在課題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也有許多的不足和困惑。

(1)因每堂課都有相應的教學要求,如果在課堂教學中計算訓練佔用一定的時間,則新的知識點學生學的就不是很紮實,如果將計算訓練放在課外,在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也加重了學生的課外作業負擔。

(2)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方面,家庭教育對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發揮着積極作用,而學生的家庭環境差異較大,實施起來有一定困難。如何發揮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形成良好的互助機制,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參考文獻】

[1]葉品賢。開拓課前五分鐘培養計算好習慣[J]。新課程學習(下),2014.04.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 篇五

【摘要】

國小數學是國小教育的重要課程,數學的學習是一項重要的技能,數學的學習對於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比較分析判斷,開發非智力因素,培養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而計算能力又是數學這門學科的核心能力,如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教師在這個階段重要的任務,這影響到數學學習的基礎,因此本文就通過教學活動的實際案例來分享一些具體的方法,以期和業界同仁相互討論。

【關鍵詞】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課堂創新

隨着時代的不斷變化和發展,我們對於教育的理解和理念也在與時俱進,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就是這種發展的具體體現,而體現在國小數學的學科教育中,就是更加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思維能力,更加註重學生的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其核心訴求離不開老師對於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計算能力是數學思維中的核心能力,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功,所以老師應該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能力是指運用已有的數學的基礎知識來完成一個智力的活動,作爲一種工具性的技能,在我們將來的生活中是經常需要運用的能力,也是我們對於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學習的基礎學科,人們許多行爲的選擇,都是經過一系列數據進行分析之後才得出的結果。

一、國小數學是爲學生打基礎的學科

尤其在國小時期,孩子們在課堂上經常走神,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時常發生,所以面對計算這類枯燥乏味的能力學習,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課堂,激發學生對於計算能力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趣的活動,這就需要老師創新課堂設計,用更加互動的方法使得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在寓教於樂中掌握各種算法技巧,從而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自己的運算能力,讓他們瞭解到一個奧妙神奇的數學世界,並且愛上在數學的邏輯世界裏遨遊,啓發他們對於數學的懵懂的愛好。國小的後半段是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期,學生的思維開始慢慢的獨立,因此培養數學能力在這個階段是很關鍵的,在此階段把數學的思維方式和基本技能掌握紮實,能夠爲今後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計算能力作爲數學學習的基礎,在數學學習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要求學生要有很強的邏輯性與推理性。最重要的是計算能力與我們的日常起居有着密切的聯繫,是國小生適應學校教育,以及更快地推動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重要能力。另外,數學學科本身具有精確性和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的特點,所以,提升國小生的計算能力就顯得尤爲重要了。並且計算能力提升也會促進學生們邏輯能力與推理能力的培養,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國小數學是國小教育階段的重要的學科,而計算能力又在國小數學中佔了較大比例,作爲主要的教學內容和數學測試的重點,因此計算能力直接影響了學生在學期間的數學學習效果。接下來我就用平時課堂上的案例來和大家分享我的教學思路。比如下面這道題目,原先甲地到乙地需要3.2小時,由於修了路現在只需要2.8小時。如果以前的速度爲791,那麼現在的速度爲多少?解:(1)甲地到乙地總路程爲?3.2×791=2531.2(2)現在速度爲多少?2531.2÷2.8=904列成綜合算式3.2×791÷2.8=904答:現在的速度爲904。這是典型的歸總類計算題,再解決這道題時,要有良好的歸納總結能力,能夠清楚地算出每一個量,一步一步的將問題小型化,簡單化,最後將整個過程聯繫起來,解出本題。再比如這道題:北京到上海的鐵路長392千米,早上8點一列火車以28千米每小時的速度從北京開向上海,同時另一列火車以21千米的速度從上海開向北京。問經過幾小時兩車相遇?解:392÷(28+21)=8(小時)答:經過8小時兩車相遇。從這個例子我們看出,這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相對速度問題,在解決這道題目是,要引導學生去畫圖,去思考,要讓學生自己推出:相遇時間=總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而不是教師告訴學生,這兩種方式所帶來的效率是不同的。結合上面的例子,筆者認爲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引導國小生形成良好的數學運算的思維。而不是去怎樣套公式,死記硬背,生搬硬套永遠學不好數學。首先,要讓學生養成一個好習慣,要有一個完整的計算步驟,這就包括看題、審題、做題,並列好公式等內容,尤其是要注意一點,做完題目之後要對結果進行驗算,在實際的考試中,很多學生因爲粗心大意而丟掉了本應該十拿九穩的分,也有很多同學通過驗算的方法,及時修正了很多錯誤。同時在計算的過程中,一定要求學生打草稿,並且要工整的打草稿,國小生在剛開始接觸數學的時候。由於年齡較小,挺老實的話,對於打草稿沒有異議,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一些學生覺得打草稿太費時間,是自己能力不夠的體現,所以就將這一好的習慣所拋棄。然而在筆者看來,打草稿是計算思維培養的很重要的一步,培養良好的演算思維和習慣,端正國小生對於打草稿的態度,這是尤其重要的。

二、結語

夯實基礎知識的能力也是培養國小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步驟,基本的數學知識包括公式、定律還有概念,提高國小生對於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只要把這些基本的知識掌握牢固,才能談得上應用公式,不能夠死記公式,硬套公式,要去分析,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不能夠機械式的去學習。

【參考文獻】

[1]趙春玲.《淺析國小數學教學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科技創新導報,2015.03.

[2]郭世傑.《談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2014.02.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 篇六

在國小數學的教學中,應用題和計算題往往佔有較大的比重。我們要提高國小生解題能力和計算能力,就不得不對應用題計算的解題技巧進行總結和探索。

一、庖丁解牛審清題意

國小生剛剛接觸應用題時,缺乏生活經驗,尤其對於低年級的國小生而言,可能連題目中的字都有不認識的,對題目的理解產生一定的障礙。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解題目初期領讀題目,啓發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複述題幹;對易混淆的“題目陷阱”,比如“甲的蘋果比乙的蘋果多了多少”和“甲的蘋果比乙的蘋果多了多少倍”以及“甲的蘋果是乙的蘋果的多少倍”“降低了50%……”和“降低到50%……”等多舉一些類似的例子幫助孩子們進行甄別。通過多次的區分訓練,相信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會逐步養成認真審題的良好解題習慣。

二、對比總結推演歸納

在國小加減乘除的運算中,乘法分配率涉及加法和乘法兩種運算,往往是同學們學習和掌握的重點難點。我們可以先設立生活中常見的情景:我們要去文具店給表現較好的第一小組的6位同學買一套鋼筆和墨水組合作爲獎勵,已知鋼筆25元一支,墨水10元一瓶,問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啓發同學們按照兩種方式進行計算,寫成一個等式。顯然,一種方法是分開計算鋼筆和墨水的總價錢進行相加,即“25×6+10×6=210”另一種是按6套鋼筆和墨水進行計算,即“(25+10)×6=210”讓同學們自己進行比對,進行歸納。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往往對於變式的掌握不熟練,錯誤率較高,原因在於並沒有深入理解“分”與“配”的概念,因此仍需要教師通過追問進行推演:(25+10)×6=(25+10)+(25+10)+(25+10)+(25+10)+(25+10)+(25+10)=(25+25+25+25+25+25)+(10+10+10+10+10+10)=25×6+10×6不熟練的同學可引導其自己進行推演,並多做幾道類似的例題進行多次同類計算可有效加強記憶。

三、挖掘題幹找準變量(不變量)

講解百分數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介紹孩子們最熟悉的食品入手。引導學生觀察手邊的飲料或者餅乾等食物的包裝,用營養成分表例如“蛋白質營養參考值5%”等啓發孩子們思考百分數的含義。再引入“糖水模型”講解濃度的有關應用題。例如:小明有一瓶濃度爲10%的糖水500克,小紅有一瓶濃度爲6%的糖水300克,將兩種糖水混合得到的新糖水濃度爲多少?小紅將混合後的糖水倒掉80克又加入80克純淨水,現在糖水濃度又變成了多少?這對於國小生來說算是難度較大的一種題,因此我們要將題目簡化,找出解題的關鍵。首先明確濃度的概念。第一問中,我們要求新糖水的濃度首先要知道糖水的總質量和糖的總質量。糖水的總質量是(500+300)克,糖的總質量需要我們進行計算,由已知的條件可列式爲:(10%×500+6%×300)÷(500+300)=8.5%而第二問就會有同學無從下手,又倒掉一部分糖水後它的糖和水的質量都變化了,怎麼計算呢?教師這時候可以啓發同學們找出問題中的變量與不變量幫助列式。小紅倒掉混合糖水80克,變的是糖的質量和水的質量,不變的是糖水的濃度。此時糖水中糖的質量爲(800-80)×8.5%=61.2(克),再加入80克純淨水濃度就變爲:61.2÷800=7.65%至此,這道題的解答便完成了。通過以上例題我們可以看出,通過挖掘題幹,幫助同學根據公式理清要求的量的先後順序對於解題能力的提升極爲重要。

四、趣味題型規律探索

國小數學的學習中我們還會經常碰到很多有趣的題目,甚至有些背後還隱藏有耐人尋味的數學小故事。比如,在講解加法結合律的時候,可以請同學們計算“1+2+3+4+……+99+100=?”對於大部分國小生來說,可能會直接開始從左向右開始逐步計算,也會有部分小朋友直接選擇叫苦放棄,可是相信絕大多數同學都會對這一個長長的等式產生興趣。教師可適當引導學生進行規律探索。然後鼓勵做出來的同學上臺進行方法的講解。這裏進行兩種方法的舉例。方法一:我們發現從左向右的相加十分的煩瑣,因此就要觀察式子有什麼特殊的地方。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這個式子中的每項都在不斷增加,那我們看看能不能把前邊的項和後面的項進行相加:“1+99=100”“2+98=100”……“49+51=100”這一共是49個100,再加上最後的1個100一共是50個100,不要忘了中間被漏掉的50,加起來得到“50×100+50=5050”。方法二:同樣我們還是將前邊和後邊的項進行相加,只不過這次是第一項與最後一項相加,第二項與倒數第二項相加,以此類推:“1+100=101”“2+99=101”……“50+51=101”一共是50個101相加,因此最後的結果爲“101×50=5050”。教師還可以趁同學們感興趣之際介紹德國著名數學家高斯的有關事例,激發同學們學習數學的熱情,適當介紹有關“等差數列”的有關內容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有些學校將此列爲國小數學奧賽的範疇,但是其趣味性較強且比較容易掌握,此處列出僅供參考。

五、實踐培養抽象思維

國小數學還涉及到簡單的平面幾何和空間幾何,這部分應用題與計算題要求同學們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最好幫助學生們理解和掌握的辦法就是動手實踐。例如,這道題“至少需幾塊棱長爲1釐米的小正方體纔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體?”待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後得出結論爲8塊,趁勢引導其推演得出的過程爲長寬高的相乘,並以此類推棱長爲3釐米、4釐米甚至n釐米的時候需要多少塊。在實踐中對國小生的抽象思維進行訓練。國小數學解題和計算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相信教師們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嘗試,一定會促進同學們在數學學習中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 篇七

【摘要】

計算能力是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是所有數學學習的基礎,這項能力直接決定了學生在以後漫長的數學學習道路上的解題能力。因此,端正學生對數學計算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計算習慣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教師不僅要傳授計算的方法和技巧,也要督促學生加強計算練習。

【關鍵詞】

國小數學;計算;措施

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項,學生的計算能力將取決他們在國小階段得到的訓練和積累。國小數學計算能力教學的要求:學生能夠準確迅速和靈活的進行計算,並且教師能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原本枯燥的學習過程變得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相比機械地灌輸數學知識給學生,不如使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減輕教學任務,還可以得到極好的教學效果。首先,讓學生樂於學習、樂於練習,通過課堂學習掌握簡便有效的計算方法。其次,改善訓練形式,寓教於樂,在注重練習強度的同時變化不同的訓練方式,例如使用遊戲和分組比賽的方式,讓學生上黑板完成限時的計算題解答任務,表現好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定適當的獎勵。通過這一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教師可以在這一過程中直觀的發現學生計算中出現的問題並及時進行糾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在課堂上還可以通過繪聲繪色的講述中外數學家的勵志故事來調動課堂的學習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

二、明確算理,掌握計算法則

學生只有在理解了計算方法,才能夠熟練運用計算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在教授兩位數乘法的時候,在講解16×11的過程中,可以先列出16個11相加的式子,讓學生直觀的瞭解到乘法的實質是相加,先求出十個16相加是多少,再加上剩餘的一個16,讓學生直觀的瞭解到,兩位數乘法先分兩步乘,再相加。通過更多的實例教學,並且讓學生自己動手運算,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理解運算的方法。

三、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規範學生的解題步驟以及書寫的規範。第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訓練學生在審題的時候能夠看清數字和符號,觀察數字之間的聯繫,抓住題眼。第二,訓練學生能夠明確計算的順序,例如,先乘除後加減這種基本的運算規律。第三,訓練學生能夠使用最合適最簡潔的運算方法,例如,將一些可以湊成整數的數字組合在一起先運算,並且要求學生記住一些特殊的數字組合,像25×4這些組合等,而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要求多種方法解題。第四,要督促學生養成解題後及時檢查的習慣,培養學生驗算和估算的能力,這也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

四、加強計算訓練

數學計算的準確度和熟練度取決於訓練的頻率,口算的能力也對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有直接的影響。教師應根據不同年級對於計算能力的要求,組織學生進行長期的訓練,因材施教,根據不同能力的學生,佈置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並且不斷加深訓練題目的層次,逐漸提高題目的難度。計算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時刻保持耐心,用鼓勵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和練習。訓練的形式也要多樣化,可以增加一些比賽的形式,促進學生的積極性,在班級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五、分析錯誤原因,對症下藥

1、常見的錯誤原因。

第一,國小生在計算過程中,可能會急於得到結果,容易因爲數據較大或算式繁瑣而失去耐心,而因此看錯題或選擇了錯誤的計算方法,造成計算結果的錯誤。第二,國小生學習時的注意集中力不夠,不僅容易在審題、演算的過程出錯,甚至在將上一行的文字抄到下一行時都容易出錯,這樣肯定會得到不正確的計算結果。

2、對應措施

重視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養成,要求學生在計算時,熟練運用連貫的解題步驟,解題的過程中,聚精會神,一氣呵成。教師可以組織一些針對性的訓練,例如,事先準備100道計算題,將這些題分成五到八組,規定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每一組題目,每組題之間有一定的休息時間,並且在每一組題做完之後立即進行講解,讓學生對錯題進行訂正和記錄。在訓練的過程中,不要一味的追求做題的數量,提高效率纔是最科學的教學方法,要讓學生明白做一題對一題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每一次練習,每一道題的重視程度,並且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錯誤,對於易錯的題進行反覆多次的練習,以達到訓練的目的。高效率的練習也有助於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耐心,獲得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國小學習階段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黃金階段,數學教學過程中計算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教授學生科學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快樂的學習,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昌世芳。淺析國小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策略[J]。速讀(上旬),2015,(12):198.

[2]王海寶。國小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探索[J]。新課程下旬,2014,(4):101-101.

[3]曹長君。提高國小生數學計算能力策略的研究[J]。科學諮詢,2013,(32):89-90.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 篇八

【摘要】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數學課堂形式逐漸多樣化。爲了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讓學生把學習數學與實際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教師要做好目前的本質教學計劃,讓數學文化和各種數學計算方法真正融入課堂,才能起到鍛鍊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作用。本文就從當前的國小數學教學理念出發,對培養學生數學學習意識的教學方法做一些分析,並總結一些實質性的課堂導入策略。

【關鍵詞】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策略

“有效的數學計算過程引導”是數學課改倡導的一種新穎的教學理念。這種教學理念能讓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具體和形象,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專業數學素養。爲了擴展學生數學的學習能力,我們教師要把握住計算的各個層面,讓學生在新時期教育思想的影響下逐漸成長起來,看到數學的本質,從真正意義上學會學習數學,循序漸進地提高數學計算能力。

一、注重數學計算的過程,豐富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內容

傳統數學課堂的教學形式比較單一,許多教師採用灌輸式的方法給學生講解知識,而學生則是通過“題海戰術”來達到知識掌握的目的。這種教學方法在短時期內有一定的成效,但不能長時間使用。因爲傳統的教學模式有一定的施教缺陷和漏洞,沒有了新時期的引導策略,久而久之就會帶給學生學習壓力,讓學生形成對課堂和教師的依賴思想,自身的學習包袱比較大,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也會降低。因此我們必須採用新時期的教學模式,注重“數學計算”的引導過程,從本質上來豐富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當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提高了,在解答各種類型的數學題目時才能得心應手。

在課堂中通過一些“對話提問”來模擬真題訓練,利於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比如在每堂課的前五分鐘,教師可以口頭給學生出一道心算題“(22+33)×2”,注意在讀題的時候一定要把左右括號讀出來,學生聽到題目才能自主判斷,頭腦中有一個模擬筆算的計算過程。有的同學忽略了括號對計算順序的約束作用,聽到33和2捱得比較近,就先計算33×2=66,再和22相加,就得到了88的結果,顯然是錯誤的。如果仔細分析,我們要先計算括號裏面的22+33=55,再和2相乘得到110,這纔是最終的答案。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採用搶答的形式,說出題目之後讓同學自行舉手搶答,回答正確的同學有獎勵。這樣的課堂互動環節既活躍了教學氛圍,讓同學們積極踊躍地參加,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數學計算和口算能力,何樂而不爲呢?

二、加強數學計算的訓練,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意識

三、擴展數學計算的實例,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計算效率

國小階段的數學學習是核心的過程,也是打基礎的階段。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習興趣比較高,必須打好數學計算基礎,在今後更高難度的數學學習時才能靈活多變,發揮出自身的解題優勢。作爲新時期的國小教學工作者,我們的任務就是擴展數學計算的實例,通過各種類型的數學題來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效率。只有讓學生形成積極學習的良好習慣,才能保護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定式,自覺把握好國小階段的關鍵時期。

另一方面,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不可操之過急。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而是要通過日常的訓練和不斷的積累過程,才能起到“熟能生巧”的學習成效。因此教師要制定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模式,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做好引導工作,耐心地幫助其解決。在引導學生計算的過程中切記不可“急於求成”,有的學生學習基礎較爲薄弱,如果給他們施加太多的學習壓力,反而會降低教學效率,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作爲學生生活中的好朋友,學習上的好幫手,“循循善誘”纔是我們教師應該掌握的教學理念。

總而言之,數學作爲國小的一門核心課程,涉及許多重要和基本的理論知識,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技巧起到了基礎和奠基作用。一線的數學教師必須從當前的教學形式出發,淘汰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並採取新穎的課堂引導策略,才能引入數學計算的過程,豐富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在有效的數學計算引導過程中,我們還要加強對學生日常數學計算的訓練,培養其對數學的學習意識,循序漸進地擴展數學計算的實例,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數學計算效率。

【參考文獻】

[1]施紅燕。紮實學習,夯實基礎--國小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淺析[J]。好家長,2018(74):177.

[2]譚和英。強化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提升數學教學質量[J]。中華少年,2018(26):56.

[3]陸路。夯實基礎,掌握技巧,培養習慣--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之我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6):100.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 篇九

計算是學習數學這一學科要掌握的重點內容,計算作爲最基本的數學知識,不僅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貫穿始終,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也佔有較重的位置,所以,學生計算的速度和質量,影響着學生未來進行學習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在國小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提高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一、興趣教學,培養數字敏感度

學生快速並且高質量的計算能力是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獲得的,學生的計算能力體現在學生對計算的公式,計算法則,數學數字和數學運算符號能夠進行掌握,並且在考試和作業中能夠進行靈活的應用。而這一切的基礎是學生能夠對計算有着濃厚的學習興趣,對數字能夠養成獨特的敏感度。所以,在進行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要把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字敏感度放在教學的重點,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採用“題海戰術”,讓學生無休無止的做題,想要學生在“題海”中獲得能力的提高。但其實,這樣的教學方式反而會使教學結果適得其反,學生面對大量複雜,繁瑣的計算題,只會產生厭倦情緒和對學習的疲勞感,甚至可能會導致學生厭倦數學學科的學習。所以,教師要更新、改革計算教學的教學模式,實現興趣課堂,幫助學生培養計算興趣,提高計算能力。例如,在進行《乘法計算》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遊戲,讓學生數學遊戲中既可以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又可以提高對數字的敏感程度,同時鍛鍊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可以採用“青蛙遊戲”,也就是第一個學生站起來說“一隻青蛙跳下水,兩隻眼睛四條腿,呱”,第二個學生緊接着站起來說“兩隻青蛙跳下水,四隻眼睛八條腿,呱呱”,這樣以此類推,數到第九隻青蛙後再從第一隻數起,中途出現錯誤的學生要在班級上表演節目,一開始“數青蛙”的過程可以慢一些,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在第二遍進行遊戲時,要提高學生的速度,如果學生出現停頓那麼也需要表演節目。這樣,通過“青蛙遊戲”實現了學生對於計算興趣的培養,同時學生也在遊戲過程中獲得了和同學一起遊戲的快樂,並且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對數字的敏感程度。

二、簡化難度,提高計算的速度

學生計算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往往是因爲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無法應用學習過的知識,快速的找到最簡便的計算方法,面對繁瑣的解題過程只會採用最原始的解題思路,計算最繁瑣的算式,計算難度往往比簡便算法要增加許多,於是學生的計算速度大幅度減慢,計算錯誤率也是大幅度增加。而計算速度,則是學生計算能力高低的體現,有的學生可以又快又好的解決計算的難題,正確率很高,而有的學生計算錯誤頻出,計算一道題的時間是別人計算同樣一道題的二倍。所以,教師在進行計算教學時,要幫助學生進行簡便算法的總結和練習,幫助學生熟悉掌握簡便的運算規律,使學生在考試和平時的作業不會因爲計算而浪費大部分的時間。口算能力的提高是幫助學生提高計算速度的關鍵,學生的估算和口算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學生的筆算能力才能又快又準確,因此,計算教學的重點是加強每個學生的口算基礎,提高口算速度。教師可以選擇傳授給學生一些基礎的計算規律幫助學生提高計算速度,例如,相同的五的倍數的乘法的相關規律,相同五的倍數的乘法的計算規則是———最後的個位和十位數字一定是25,前面的位數是由因數的十位數字乘以因數的十位數字加一得到的,例如,25×25的計算結果最後兩位一定是25,前面的位數是由因數的十位數字2乘以2+1得到的,也就是2×3得出6,所以25×25的計算結果是625,同理,55×55的計算結果是2525.教師將這樣的簡便算法傳授給學生,簡化了計算過程中的複雜度,幫助學生提高了計算速度,使學生在考試或者作業時,大幅度減少計算的時間的同時又可以獲得較高的計算準確率。

三、加強訓練,培養計算的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是學生提高計算能力的基礎,部分學生的計算習慣不好,在計算時沒有完整的計算步驟和規範的書寫,造成考試時分數的流失,而學生往往還以爲是由於自己粗心造成的,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解題步驟不完整,書寫雜亂無章的問題。所以,教師在平常的教學時,要加強對學生的訓練,在進行計算題的訓練時,教師要嚴格規範學生的解題步驟,杜絕學生依賴計算器進行計算的現象,培養學生自己動手計算,動腦思考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要規範學生的書寫,只有書寫過程整潔乾淨,學生在驗算和檢查時纔不會發生馬虎的現象。只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粗心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完整的計算步驟應當包括:看題,審題,計算,驗算四個步驟,而有的學生拿到題目往往隨便看了一眼就開始列算式進行計算,最後發現自己的算式不是忽略了題目的附加條件就是忘記換算單位,或者缺少計算算式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能力是培養計算能力的重要內容,例如,在平時課堂的練習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的審題能力進行訓練,講完一個知識後,教師要進行相關習題的訓練,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讀題,然後請一名學生講講這道題要計算的是什麼,在看題過程意識到計算這道題要注意的問題是什麼。同時,教師要注意對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適時的鼓勵和讚許,以此鼓勵學生認真審題能力的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不僅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有重要意義,對其他學習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性格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完成計算能力的培養。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 篇十

摘要:

計算是國小數學學習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國小生的計算能力是廣大國小數學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知識是逐步積累的,到了高年級,有些計算題綜合了多方面知識,如果未能熟練掌握以前單個的知識點,就無法有效解決綜合了多方面知識點的計算題。因此,對於國小數學教學來說,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顯得尤爲重要。

關鍵詞:

國小數學;計算能力

計算教學貫穿了國小數學教學的全過程,計算能力是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直接影響了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但是縱觀實際,我們發現絕大多數教師都忽略了計算,他們覺得計算易教,不太重視教學的研討,導致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普遍不高,再加上深受學生興趣、態度等各種因素影響,導致學生計算時頻頻出錯。因此,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1.增強簡算意識

什麼是簡算?實質上是嚴格依據算式、數據的不同特徵,有效藉助運算定律、性質等,讓計算過程更簡單,其能有效培養學生細緻觀察等良好習慣,還能訓練學生思維的敏銳性,切實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對於國小數學來說,學生要想更好的進行簡算,就必須有效依據各種定律,如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國小數學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深層次理解、掌握這些運算定律,還可以運用簡單的計算方法,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簡算練習,說白了就是通過計算實踐,讓學生深入領悟簡算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簡算意識,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算,切實提升學生計算的正確率。

2.培養良好計算習慣

只有充分注重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具體如何做呢?其一是認真審題。縱觀實際,我們發現有些學生看題非常快,拿起筆就算,導致錯誤頻出,如運算順序錯誤、抄錯數據等等,對此,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看清題目,細緻分析,全面思考,最後動筆計算的習慣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教學《運算定律》內容時,教師可以進行“連一連”比賽,其實就是把得數相同的算式連在一起,如果這兩道算式得數相同,就起立證明自身觀點,看誰的反應快,如有同學把以下算式連在了一起(84+68)+3284+(68+23),該同學站起來又坐了下去,藉助該時機,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必須仔細看題;其二是自覺檢查和驗算,嘗試着獨立糾錯。檢查也好,驗算也好,都非常有助於學生及時發現、有效解決計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國小數學教師可以有效藉助逐步檢查提問方式加強引導,如:題目數據抄對了嗎?數位對齊了嗎?自己驗算一遍,計算有誤嗎?在具體講解時應傳授給學生不同的驗算方法,如:逆算法、估算法等等,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及時檢查、發現出錯誤,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養成自主檢查的好習慣。

3.重視錯題分析

學生的學習實質上是反覆認識、實踐的過程,自然避免不了出錯。尤其是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由於他們受年齡等各種因素影響,因此,導致他們很容易遺忘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前一位退了1,但學生在具體計算時就忘了減1。對此,教師必須及時瞭解學生計算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並深入分析錯誤原因,採取針對性教學措施,及時糾正。教師可以在學生出錯的地方加上評語,充分說明錯因,如:粗心大意、未能熟練掌握哪方面知識等等,讓學生深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在此基礎上重新來做,深入鞏固正確知識。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給學生分析錯因時必須因人、因題而異,對於該計算題,如果絕大多數學生都做錯了,那教師就需要集中講解,分析錯因;對於一些學習基礎較弱、經常做錯題的學生,教師需在課後多花時間、多投入精力輔導。另外,還需有效歸類學生的錯題,把其作爲學生的課堂作業,通過反饋,深入瞭解學生改正之後的效果。在進行改錯題型練習時必須嚴格要求學生,如先判斷對錯,緊接着找出錯誤原因,再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最後改正,可以適當藉助比賽形式——小醫生找病因,加深學生對計算知識的記憶。

4.加強課後練習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就必須充分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教師應給學生布置不同的計算題目,以此鍛鍊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數學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沒有那麼多時間給學生講解每道題,如果學生沒徹底弄清楚,到最後就會不了了之,沒懂的地方學生還是不懂,如此,練習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原有意義。在此情況下,教師需加強課後練習,有效藉助合作,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真正達到學生共同發展的目的。縱觀實際,我們發現常有這種情況發生:老師明明用了很多時間講解計算知識,但是交上來的作業卻不理想。對此,要想提升練習的有效性,增強學生的計算能力,就必須加強課後練習,或者是利用合作的力量,讓學生互評作業,發現問題,並及時改正,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國小數學教師可以精心選擇幾道比較典型的題目,要求學生在課後加強練習,在講解下節新知識之前,再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作業批改,大家一起討論各個成員計算中存在的問題,並分享自身的數學計算思路,從而奠定學生計算能力提高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下,對國小數學教學提出了新規定——充分體現基礎性。衆所周知,運算是體現國小生基礎數學能力的一項指標,在國小數學教學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作爲國小數學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在如何進行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工作上,必須不斷嘗試、不斷實踐,緊密結合實際,有效解決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切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曉宇。自主學習國小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與發展[J]。現代教育科學,2011(6):127-128.

[2]周見蔧。國小數學計算能力培養之我見[J]。科學諮詢(教育科研),2015(1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