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楓橋夜泊》教學設計大綱

《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教學設計大綱

課時目標

1、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色。

2、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培養朗讀能力、品詩析句能力,體會詩人孤寂憂愁之情。

教學重點:體會詩人孤寂憂愁之情

教學難點:詩人爲何而憂愁

教學過程:

一、揭示背景,導入新課

1.孩子們,一千二百年前有一個叫張繼的人進京趕考。最終卻名落孫山。時至今日,當年的狀元現在已無人知曉。可落榜學子張繼的一首詩卻流傳至今。那麼,這首詩到底有着怎樣的魅力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楓橋夜泊

學生齊讀課題。

2.破題。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把題目的意思說說?

生:把船停在楓橋邊過夜。

3.張繼的詩作並不多,然而他卻能像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一樣名垂千古,由此可見《楓橋夜泊》的影響是多麼深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感受一下這首詩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1.自由讀課文,指名朗讀。

2.師範讀。3.這首詩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學生彙報。

師:讀詩的初步感受很重要,老師的感受通過我的朗讀表達出來。請你們也把你們的感受放進詩中,讀出你們自己的味道。

3.學生齊讀。

三、理解詩意,感悟詩情。

1.師:你感覺到這是一首寫什麼的詩?(板書“景”)

出示自學提示:藉助註釋和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並用“——” 畫出詩人看到的景物,用“~~~”畫出詩人聽到的聲音。

師:這首詩描寫了哪些景物?

2.老師適時出示歸納了景物名稱的課件。

3.師:這些都是詩中的景物,這些景物彙集在一起就成了這首詩。這些景物組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生描述畫面,師引導學生說具體生動)

師:如果把這首詩讀成一個字,一個表達詩人情感的字,是什麼字呢?

生:愁。

師:詩人通過哪些描寫突出這個字的?請大家帶着“愁”讀,邊讀邊品味,在詩中找一找你都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拿出筆在旁邊做一下批註。

(生批畫讀後彙報。)

4.適時品析“月落烏啼霜滿天”。

師:“秋處露秋寒霜降”霜只有在寒冷的季節裏纔會出現,說明此時天氣已經很冷了。

師:一個“霜”字讓我想起李白的一首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明明是在地上的,這裏怎麼說“霜滿天”呢?張繼怎麼會感到滿天都是寒霜?說明什麼呢?(學生自己體會,齊讀該行詩)

張繼又聽到了什麼?(板書:烏啼)幾聲淒厲的烏啼,打破了夜的沉寂,爲什麼明明是深夜詩人卻寫烏啼,豈不吵嗎?(以動襯靜)

師:你能讀出夜的寒冷,讀出詩人的孤寂嗎?(指名讀)

5.品析第二行“江楓漁火對愁眠”。

師:張繼看着月亮漸漸地升起,又漸漸的落下。天地之間,一片幽暗。在這片幽暗之中,張繼又看到了什麼?誰來說說看?

師: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學生聲情並茂地讀詩)

師:江楓與漁火相伴。張繼有人相伴嗎?你由此體會到什麼?(孤獨、淒涼)

師:把這種感覺讀到詩中去。

6.學生讀詩。

師:“眠”是什麼意思?

生:睡覺。

師:誰睡了?

師動情強調:江楓——

生:睡了。

師:船家——

生:睡了。

師:整個大地——

生:都睡了。

師:由此可以想到岸上,整個姑蘇城的人都睡了,只有張繼沒睡。把這些句子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一首小詩。

7.課件出示:

江水睡了,

楓橋睡了,

船家睡了,

岸上的人也睡了,

唯獨張繼醒着,

夜愈深愈難眠。

師:誰來讀讀這首小詩?

(生單個讀)

師:爲什麼對張繼來說“夜愈深愈難眠”?

補充:張繼是湖北襄陽人,此時此刻他正在姑蘇,也就是現在的江蘇蘇州,相隔1400多公里。

師:他現在遠離自己的家鄉。那天晚上,他的妻子在嗎?孩子在嗎?朋友在嗎?一個人漂泊在外在愁什麼?生答

他只好一個人靜靜地在船頭輕輕地吟誦着這憂傷的詩句,來表達他濃濃的思鄉之情。把這種感覺放進詩中讀一讀。

(學生讀前兩行)

8.品析第三、四行詩。

師:在孤獨而寂寞的夜晚,詩人輾轉反側無法入眠,月亮西沉烏啼聲聲江風凋零,漁火點點,多麼悽清多麼孤寂的畫面,那此時他又聽到了什麼?

師:假如你就是詩人,你就在客船上,遠處傳來寒山寺那悠遠的鐘聲,自己的心情是難以言說,怎麼辦?那我們就讀吧!

(學生帶着感情讀)

師:讀出了淒涼,讀出了憂愁,帶着這種感覺讀讀整首詩,來理解張繼那難眠的一夜。(學生讀,讀得悽清,讀得悲傷)

師:故鄉襄陽與姑蘇相隔千里,故鄉的生活那麼美好,回憶故鄉的點點滴滴都是幸福的,絲絲縷縷都是甜蜜的。但在這裏只有……

生接讀:(課件出示)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師:沒有熟悉的家鄉山水,沒有熟悉的鄉土鄉音,這裏有的只是……

(生接讀,再次看課件,讀這首詩)

師:在這裏,張繼生活了很多年,張繼一生漂泊,他到死都沒有回到家鄉,在這裏只有無盡的思念,大家帶着感情再讀讀。

(生接讀,又一次看課件讀這首詩)

四、拓展閱讀,深化理解。

師:詩人張繼除了這些“愁”外,還有更大的一“愁”,想知道嗎?

課件出示《張繼落榜小故事》

師:是啊,張繼進京趕考落榜之後,乘一葉小舟停泊在姑蘇城外的楓橋邊,在那愁緒無處釋放的不眠之夜,那秋月,那烏啼,那漁火,還有寒山寺的鐘聲,成就了一首流傳千載的好詩。請同學們一起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