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音樂教案【新版多篇】

國小音樂教案【新版多篇】

國小音樂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學唱《紅眼睛綠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2、瞭解小學生常見的行爲規範。

3、能在心裏默唱《紅眼睛綠眼睛》的歌曲片斷。

教學過程

一、聽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遊戲。

1、教師提問:同學們上學是採用什麼交通方式到學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車、騎自行車、家長開車送等等。

2、師: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應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帶着,走人行橫道,注意看車,看紅綠燈信號等等。在城市交通裏,紅綠燈是警察的幫手,與警察共同指揮交通秩序,保證行人和車輛的安全通行。紅燈和綠燈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紅燈亮時,車輛行人停止通行,綠燈亮時,車輛行人可以通行。

3、聽音樂,做遊戲。

找一名同學手拿一張紅紙牌和一張綠紙牌,聽教師唱歌,教師唱到“紅燈紅,紅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停一停”時,生舉紅牌,唱到“綠燈綠,綠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向前進”時,同學舉起綠牌子。

4、跟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遊戲。

跟老師一邊唱一邊舉牌子。

請一名同學做警察舉牌,其他同學邊唱邊扮演行人和車輛,看見紅燈停止做動作,看見綠燈繼續行走。

二、看圖表、作判斷,選擇放聲歌唱與心裏默唱。

1、請一位同學做警察舉牌子,舉紅燈時,教師在心裏默唱,舉綠燈時,教師大聲歌唱。教師做警察舉牌子,學生們默唱或放聲唱。

2、看圖表,選擇大聲唱或心裏默唱。

國小音樂 ww 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歌曲的學習,增強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運用分析法、小組探究法,提高音樂鑑賞能力,培養音樂學習興趣。

【知識與技能】

感受新疆塔吉克等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欣賞歌曲,瞭解歌曲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理解音樂表現景色、表現新疆塔吉克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帶領學生複習上節課的知識《海浪的嬉戲》。“上節課我們感受到了來自西方印象主義時期的大海,還記得它有什麼特點嗎?”學生自由回答。“環行之旅還未結束,今天我們又要去往哪一站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環節二: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節奏和旋律有什麼特點。

2、復聽歌曲,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感情,主題部分可以分爲幾段。

環節三:分段賞析

1、教師出示作者簡介及歌曲簡介,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瞭解歌曲。

2、對比兩段主題旋律,在旋律和節奏上有什麼不同,分別通過怎樣的方式表現了怎樣的感情。

3、分析歌曲如何體現新疆塔吉克族的風格特點(旋律、節奏),組織遊戲拍打節奏,感受交替拍子、7/8拍的音樂特點。

4、跟隨伴奏學唱歌曲音樂主題片段。

環節四:鞏固提高

1、結合《帕米爾,我的家鄉多麼美》的特點,欣賞聲樂套曲《祖國四季》中的“春”——《祖國的春天》,感受同一聲樂套曲的不同曲目有什麼異同之處。

2、小組討論,總結音樂特點和歌曲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歌曲的情感,以及歌曲中描繪的祖國廣闊土地的美景,增強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環節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了“自然之韻”中的最後一首歌曲《帕米爾,我的家鄉多麼美》,同學們通過對本章節音樂的欣賞和學習,領略了不同地區的不同音樂,欣賞了不同風景,感受到來自各地對自然、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課程的最後留一個作業,同學們將本章中出現的幾首歌曲以表格的形式歸納總結它們的體裁、特點及表達的內容,並思考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同學們,下課!

國小音樂教案 篇三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蝸牛與黃鸝鳥》。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爲什麼這樣教爲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歌曲《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敘事性民歌,歌曲講述蝸牛在葡萄樹剛發芽的時候就揹着重重的殼往上爬,而黃鸝鳥在一旁嘲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旋律輕鬆活潑,歌詞生動有趣,隱喻着日常生活中人們不畏艱難,對奮鬥目標執着追求的頑強精神。

二、學情分析

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是以學生爲主體的,四年級的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老師應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創造條件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這樣有助於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識結構,心理特徵,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精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唱、模仿歌曲,用純樸、活潑且略帶頑皮的情緒演唱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3、知識與技能目標:識讀樂譜,學習切分節奏。

四、教學重難點

本着音樂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如下重難點:

重點:用純樸、活潑且略帶頑皮的情緒演唱歌曲;

難點:學習切分節奏,有感情的演唱。

五、教學方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談話法、對比法、實踐指導法等。

六、教學過程

下面着重談一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導入環節,我採用圖片導入法,我會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幾張照片,分別是葡萄樹,蝸牛、黃鸝鳥,在出示這些照片之後,我會請同學們看圖說話,根據這三張照片編一個故事出來,學生經過想象之後,故事層出不窮,我會及時給予肯定與讚揚,這時,我會引導學生,問學生想不想知道,蝸牛與黃鸝鳥在歌曲中呈現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由此引出今天的課題。

這一環節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爲通過看圖編故事,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步感知

我會給學生播放《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曲的音樂,讓學生在聆聽中感受音樂的節奏與特點。在聽賞前我會先預留一個任務,“同學們要認真聽,聽完老師會找同學來談一談你的感受。”聽後,我會找學生來暢所欲言,並作出簡單評價,最後總結出:這首歌曲曲風歡快、活潑,幽默、詼諧,節奏稍快。

(三)學唱歌曲

本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我會先帶領學生進行一組發生練習,13531,緊接着進行新課教授,我會利用鋼琴,帶領學生識讀樂譜,熟悉旋律,在識讀樂譜的過程中,我會着重介紹歌曲中出現的切分音,切分音有大切分音和小切分音。如下:大切分音:

小切分音:

我會介紹這兩種切分音的區別,大切分音有2拍的時值,聽起來緩慢一些,小切分音只有一拍的時值,聽起來急促一些。

在區別了這兩種切分音節奏後,我會帶領學生着重練習本節課中小切分音,在練習熟練之後,我會讓學生加入歌詞進行演唱,演唱過後,我會利用多媒體播放《蝸牛與黃鸝鳥》的音頻,當學生聽賞過後,我會利用鋼琴,讓學生模仿音頻中的音樂情緒,帶領着學生再一次有感情地,完整地唱歌曲。

之所以讓學生模仿,主要意圖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積累經驗,爲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四)拓展延伸

在這個環節,我會安排男女分組,女生扮演黃鸝鳥,男生板演蝸牛,在歌曲前部分男女生一起演唱,到後面的對話部分分開演唱。

這樣設計可以通過合作演唱的過程,讓學生們體驗合作的樂趣,不斷增強集體意識和協作能力。

(四)小結作業

在小結環節,我會採用提問的方式進行總結,我會問同學們,通過學習這首歌,尼恩都學會了那些品質?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我今兒總結,這首歌體現了蝸牛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希望同學們也能夠像蝸牛學習,成爲一名優秀的學生。

在作業方面,根據音樂新課程標準,以實踐爲中心這一理念,我會以佈置口頭作業爲主,讓學生在課下學習體現優秀品質的民歌,下節課再一起分享。

七、板書設計

《唱山歌》

國小音樂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歌聲與微笑》

2、欣賞歌曲《愛星滿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學習本單元的意義,歌頌愛心,培育愛心

2、能自主學唱歌曲並設計歌曲的演唱情緒,力度等;合唱時聲部和諧、聲音優美

3、能注重歌曲中段落的劃分,並通過歌聲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1、導滲入滲出

1987年的A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來了兩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鄰里的關懷、幫助下戰勝了病魔,他們共同述說着這一動人的故事,隨即《愛的奉獻》歌聲響起,感動了在場的看衆和所有的電視看衆,歌曲中的"只要你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早已唱遍了了全國

這一單元的名稱是"愛滿人間",我們必須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別人得到幫助,我們也應該堅持去做,這就是我

們學習這一單元的目的之一

這一單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關愛心的,有的表現朋友之間的愛,也有表現全人類的愛,本節課我們先來學唱《歌聲與微笑》

2、學唱歌曲

(1)聽一遍範唱錄音

(2)這首歌同學們早就聽會了,但今天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歌曲的歌詞表現的是什麼內容呢?(師生共同討論)

第一部分實際上只有兩句歌詞:"請把偶的歌帶往返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

歌聲與微笑架起了友誼的橋樑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繪了"友誼花開遍地香"的情景這首歌雖然短小,意義卻真不小

(3)隨教師的琴聲學唱第一部的歌譜(因爲此歌大多學生已經會唱,所以可以先學唱歌譜),隨後全體學生共同學唱歌唱部分的第二聲部歌譜,應特別注重"3-#5"處#5的音準

(4)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因學生已經會唱,所以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對聲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壓着唱,四

拍的長音要唱夠時值

(5)學唱第二樂段的歌詞,重點放在第二聲部(特別是最後兩小節)

(6)二聲部合唱,最好是男女聲各有一半唱第一聲部,另一半唱第二聲部

3、欣賞歌曲

(1)初聽《愛星滿天》的錄音

(2)師生共同討論歌詞的含義,重點是"世界就是美麗的天空""我們就是美麗的天空,顆顆愛星像滿天的星星"

(3)復聽

(4)劃分段落,並找出段落內相同或相似的樂句

(5)再次欣賞,鼓勵學生輕聲地跟着錄音哼唱

4、小結

這節課開始我們本學期第一單元的學習,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單元,我們要牢記這句歌詞"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按照教科書的要求,要背唱《歌聲與微笑》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聲部),請同學們在課外多加練習,同時考慮爲這首歌曲創編集體舞的動作

【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愛的奉獻》

2、欣賞合唱《歡樂頌》

3、課堂樂

器演奏《歡樂頌》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愛的奉獻》並能劃分樂段,感受並表現兩個樂段不同的音樂情緒

2、初步瞭解"樂聖"貝多芬及其在世界樂壇的地位和貢獻,並學習他與命運頑強抗爭的精神

3、初步認識《歡樂頌》的音調,並能用課堂樂器演奏

【教學過程】

1、學唱歌曲

(1)介紹歌曲《愛的奉獻》誕生的背景,聽一遍範唱錄音

(2)先隨錄音、後隨琴聲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其中穿插朗讀歌詞,並注重第一段歌詞中的四個排比句

(3)先隨錄音、後隨琴聲學唱第二樂段的歌詞,注意"啊"的時值(應是6拍),教師可用指揮動作提示還應注意該樂段上、下兩句是平行結構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間"處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對比示範,防止學生混淆

(4)學唱尾聲部分應用指揮動作提示節拍

(5)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爲歌曲劃分樂段,並按教科書要求設計初兩個樂段的強弱變化並

提示兩個樂段的情緒要求

(6)連起來唱幾遍,可分別有幾位學生來領唱和指揮

2、欣賞歌曲

(1)介紹"樂聖"貝多芬

貝多芬是世界樂迷認識的音樂家可先由學生來介紹,最後教師補充、總結

教科書中的四幅照片簡略的介紹了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可讓學生仔細換觀圖片好閱讀說明文字

交響曲是音樂作品中結構最宏偉的,通常有三到四個樂章,我們今天欣賞的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題,同學們隨着年齡的增長和音樂素養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歡樂頌》是貝多芬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現,他想象的全人類擁抱起來、團結起來的場面雖然是一種理想,但在當時乃至現在仍具有積極的作用《第九交響曲》首演獲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歡呼聲幾乎要將大廳的屋頂掀翻,可見這首交響曲深得民心

(3)欣賞合唱《歡樂頌

(4)學生學唱第一聲部的歌譜

(5)復聽

3、器樂演奏

(1)用課堂樂器演奏《歡樂頌》的主旋律

(2)用課堂樂器演奏《歡樂頌》的第二聲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擊樂器,教師或學生指揮

4、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唱了《愛的奉獻》,初步瞭解了"樂聖"貝多芬有關貝多芬的故事還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請們在課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響,舉辦一次"走近貝多芬"的主題欣賞會

【課後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歡樂頌》

2、集體舞《歌聲與微笑》

【教學目標】

1、能準確、和諧地演唱二部合唱《歡樂頌》,並能背唱第一聲部

2、在分小組合作創編集體舞的過程中,發揮大多數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3、在學跳集體舞的過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潑、暖情參與

【教學過程】

1、學唱歌曲

(1)學唱《歡樂頌》的第一聲部歌譜及歌詞

(2)學唱《歡樂頌》的第二聲部歌譜及歌詞

(3)二聲部合唱

(4)大部分學生演唱,小部分學

生用課堂樂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換幾次)

(5)背唱《歡樂頌》,教師指揮,用錄音帶伴奏

2、集體舞

(1)教師提出分小組創編集體舞的要求,即動作要簡單易學、舒展大方、富有節奏感,也可以適當編一些雙人的動作(可參考教材上的照片每個組可以只編1-2個動作要求人人蔘與,不要只靠個別骨幹來創編,其他人旁看

(2)分小組創編集體舞動作

(3)各小組彙報表演

(4)教師將各組最優秀的動作集中起來,加以組合或略加改編,組成集體舞的。

國小音樂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表演《小動物告別會》。

教學目標

1、複習歌曲,爲下一步表演作準備。

2、教師與學生一起共同排演動作。

教學過程

1、爲了上好本節課,事先要有一些準備,教師要準備一些頭飾、面具,音樂教室也要適當佈置一下,還要事先培養各班的音樂骨幹,讓他們在活動中起帶頭示範作用。準備好《小動物告別會》歌曲的磁帶,還應精心設計好教學程序,使這項音樂活動既熱烈,又井然有序。

學生方面也可自己準備一些頭飾或面具,並設計幾個舞蹈動作。

2、播放《小動物告別會》的伴奏帶,請三個小組的同學分別上臺,爲大家表演本小組爲歌曲設計的動作,並組織大家簡單討論。

3、教師與學生中的骨幹分子領先起舞,另兩組同學,一組伴唱,一組學生用打擊樂器奏出三拍子的節奏型(如“× × ×”、“× ×× ×”等)。

4、其他學生陸續加入,可以模仿教師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們的舞姿,即使動作不太協調,也沒有關係,關鍵是要參與,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韻律。

5、如場地條件稍差,無法讓全班學生同時表演,也可分三組進行,分別表演歌曲的三個樂段。總之教師要因地制宜,設計出恰當的教學形式與方法,把這一課上好。

教學評價

1、學生的參與率。

2、熱烈歡快的場面與良好的紀律相統一。

3、動作與音樂的協調。

4、活動中,學生創造力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