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通用多篇)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通用多篇)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範文 篇一

一、宣傳內容

1、普通高中教育所面臨的挑戰。

2、普通高中課程所面臨的問題。

3、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理念。

4、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目標。

二、宣傳方法

1、在校園醒目處懸掛有關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宣傳橫幅、標語。

2、利用校內板報、牆報、校園廣播、校園刊物等宣傳《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及其相關宣傳手冊,傳播普通高中新課程的培養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教育評價等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

3、邀請有關專家到校講課、開講座,通過動員大會、主題班會、課堂教學等活動向學生宣傳高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改革的主要內容。

4、組織召開學生座談會,開展心理諮詢活動,幫助學生消除對新課程的各種疑慮,幫助學生儘快適應新課程。

5、編印《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宣傳手冊》寄送到學生家長手中。

6、召開高一新生家長會,對高一新生家長進行全員培訓。利用家長會宣講高中新課程基本理念和改革的主要內容,提高家長在新課程條件下指導子女學習的能力。

7、設立“家長信箱”,定期舉辦“家長接待周”,收集家長意見;開設新課程諮詢熱線電話,由專門人員爲有疑慮的家長解困釋疑;建立專題網頁,編輯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信息,爲學生和家長提供網絡資源。

8、鼓勵和引導學生家長參與課程建設和課程管理。學校的課程決策可邀請家長參加,學生的選課和課程評價等更離不開家長的參與,並充分發揮學生家長課程資源的利用。讓家長參與學生新課程教育,引導家長在參與中理解、認同和支持新課程實驗。

三、實施方案

(一)《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宣傳與學習

1、在暑假期間,組織有關人員編印新課程實驗宣傳手冊,以備開學後向高一年級學生和家長宣傳使用。

2、開學初,在校園懸掛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宣傳橫幅,利用牆報、校園廣播、校園刊物等宣傳普通高中新課程。

3、開學報名註冊時,給高一學生及家長贈送一份高中新課程實驗宣傳手冊,使學生基本瞭解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模式。

4、第1周,召開新課程動員宣傳大會,向高一學生宣傳《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及相關信息。

5、第2-4周,組織“新課程改革與自我成長”學生專題討論會、座談會:

利用4課時活動時間,由班主任組織,先由學習小組討論分析,然後班級溝通交流;

②利用2課時活動時間,由年級組長組織,年級交流溝通;

③由年級組長組織,各教研組長組織學科教師骨幹,深入學生中間,面對面開展研討。

(二)提升學習方法教育

1、學習方法專題報告會(第5-6周)(報告人:各教研組長、骨幹教師),主要有:《新課程課堂學習模式》、《課外學習與研究性學習的特色》、《學科學習方法簡論》等。

2、每學段結束舉行學生學習方法交流會,同時編印學生學習方法經驗專輯,人手一冊進行文本交流。

3、開闢“課改與學生學習生活”專欄,反映學生學習方法案例和動態。

(三)學習評價的教育與訓練

1、編印《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習評價手冊》人手一份發給學生,在班主任的指導下閱讀,要求理解:評價自己、評價同學、評價教師的意義,如何通過評價促進自我、同學、老師的成長。

2、在班主任的指導下,訓練評價的方法和準確評價事物的能力。

3、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學會構建自我成長記錄袋,每學期末由班級和年級開展“學生成長記錄袋”交流活動。

(四)選課指導與選擇成長之路教育

1、編印《選課指導》手冊,在班主任指導下閱讀,基本理解選修課程的模式。

2、召開學生專題報告會(第7-8周)(報告人:各學科骨幹教師),主要有:《如何選定自己未來成長之路》、《各學科選修課程內容與培養目標》等。

3、選課指導活動(組織者:年級組長、班主任、教研組長)。

4、選課諮詢活動。

(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校本課程的宣傳

1、召開學生專題報告會(第11-13周)(報告人:各學科骨幹教師),主要有:社會實踐、社區服務與中學成長、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本質與方法、校本課程與學校文化發展等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生研討會(14-16周):

⑴、由年級組與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習綜合課程案例,並由班主任作點評;

⑵、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展開“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提高自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研討;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範文 篇二

魏塘鎮第三國小謝小立

一、教學目標

指導並鼓勵學生開展養蠶活動,引導學生在養蠶過程中發現生命的發展變化,通過養蠶活動的經歷和體驗,培養學生親近生命,珍愛生命的情感。

親歷養蠶的過程。

經歷對蠶的身體變化進行比較和測量的過程。

經歷對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堅持不懈地觀察記錄的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親歷蠶由“卵蟻蠶幼蠶”的過程。

教學難點:付出一份愛心,細心地進行養蠶活動。

三、材料準備

蠶卵、放大鏡、記錄用表、雞蛋、蟲卵圖片、青蛙各階段的圖片。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師行爲學生行爲教學思路

引入不同卵的異同點紙盒中裝入一些蠶卵雞蛋放大鏡各種動物及卵的圖圖出示“裝蠶卵的紙盒”,創設情景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小生命(小動物),讓你們見識一下(猜猜看是什麼呀?)。設問:這些卵是生命嗎?設問:你知道的與蠶卵相似的生命還有哪些呢?教師出示一枚雞蠶,提出觀察要求:蠶卵與雞蛋有哪些相似之處,哪些不同之處呢?教師隨時依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引導學生重點從大小、形狀、顏色、數量等方面認識蠶卵相對雞蛋的不同之處。教師可以簡單涉及各種卵的構造相似以及在生命過程中扮演的環節相相同來認識它們之間的相似點。(簡單觀察盒子,猜一猜。)學生打開盒子,觀察蠶卵。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引導學生從蠶生命演變的已有知識角度認識蠶卵與生命的關係。學生談一談。學生小組對比觀察。學生交流反饋。師生對話。讓缺乏自主運動能力的生命體(蠶卵)與學生已有的生命概念形成衝突,創設情景。將蠶卵與學生更熟悉的禽蠶、蛙卵等聯繫起來。通過蠶卵與雞蛋的對比幫助學生進行更細緻的觀察活動,使觀察也更具目的性。從雞蛋等學生熟識的生命變化形式來認識蠶卵可能扮演的生命角色,對於不熟悉蠶的學生來說可能是合適的。

討論蠶寶寶出世前的準備設問:你知道在我們出世前,媽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設問:小鳥出世前,鳥媽媽會爲小鳥做哪些準備?(側重)設問:在蠶寶寶出世前我們該爲它們做些什麼準備呢?教師歸納學生的想法,出示一些學生該做的主要工作。(可以參照教科書中間部分的話。)瞭解督促學生的準備工作。學生談一談。學生小組討論,並交流自己的想法。學生閱讀了解。課外學生做好準備工作,並及時做好記錄。創設情景,遷移至要爲蠶寶寶的出生做好準備。明確工作,爲課後的準備工作建立基礎。

從卵中誕生的小生命設問:如果有一天突然發現有一條小蠶誕生了,你最想做的是什麼事呢?在學生的交流中可抓住以下幾點進行:⒈你有沒有剛出生不久的照片,爲什麼爸爸媽媽要給你們照一張照片呢?你想擁有這樣的照片嗎?⒉出生後,媽媽是怎樣關心和照顧你的?你怎麼照顧蠶寶寶呢?(食物、安適的“家”等等)⒊蠶寶寶一天天地長大,我們還應該做哪些重要工作呢?讓學生設計一個觀察記錄方案。出示老師的建議。(可以參考教科書建議)學生各抒己見。一定要使學生明白,除了對小生命的情感關心之外,我們的記錄和飼養是科學觀察記錄中的重要環節。學生小組討論,預設方案。交流方案。學生了解老師的建議。學生設計記錄表。可以將這部分內容放在第一條蠶出生後,也可以放在出生前的討論時明確。讓學生明確在蠶寶寶出生後該做些什麼。

討論觀察記錄的一些技巧蠶的模型設問:你認爲哪些是需要我們觀察和記錄的?設問:你用什麼好辦法可以把蠶寶寶各時期的樣子記錄下來呢?教師教習測蠶體長的方法。學生髮表想法。明確圖畫、照片可以記錄下蠶的樣子;測量、放在尺的刻度上照像可以記錄下蠶的體長和大小等等。學習一些觀察與記錄的技巧

延伸記錄表教師出示一張記錄表學生說說打算什麼時候進行記錄和觀察。使學學生明白隨時觀察和記錄的重要性。

可愛的蠶寶寶(共二課時)

魏塘鎮第三國小謝小立

教學目標

能將自己對蠶的觀察發現和同學進行交流與探討。

注重對觀察現象的進行思考,並嘗試做出解釋。

訓練學生對蠶進行一些簡單的專項探究活動(如:如何吃食物的)。

⒋嘗試聯繫其它動物的特徵認識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蠶的生活習性及生長特點進行觀察,並做出自己的解釋。

教學難點:對生物的“變態”發育過程嘗試進行理解,並在頭腦中留下印象。

材料準備

蠶、桑葉、二週左右的觀察記錄、放大鏡、有關蠶一生的記錄片、一些生物不同階段的圖片。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師行爲學生行爲教學思路

交流各自飼養過程中的觀察發現學生觀察記錄蠶寶寶體長變化統計圖蠶、桑葉談話:我們的蠶寶寶出生已經有兩個星期了,說說這兩個星期中,你們是怎樣照顧它們的?教師對學生辛勤的飼養工作進行肯定,同時設問:在這兩個星期中,你以現蠶寶寶有哪些變化?教師抓住學生的交流,對以下內容進行着重討論?⒈兩個星期中,⒉你的蠶寶寶長大了多少。出示學生或教師準備的“蠶寶寶體長變化統計圖”。適時切入蟻蠶的體色特點,設問:蠶兩週中,蠶寶寶的身體顏色是怎樣變化的?教師提供兩週來蠶體色的主要照片,讓學生說說圖中的蠶應是在幾天左右拍攝的。⒊蠶寶寶每次能吃多少桑葉?它是怎麼吃桑葉的?談一談自己在蠶寶寶出生後的兩週中都作了哪些事情?學生查閱自己的觀察記錄,向同學交流自己兩週來的觀察發現。學生交流。閱讀統計圖,說說蠶的體長變化情況。學生說說自己的觀察認識。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先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如時間允許,讓學生給蠶喂一喂桑葉,嘗試計算一下。引出教學活動,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不知不覺的兩週中,自己付出了了不起的愛心,還對兩週的飼養活動做一個小結。隨機抓住學生的交流情況深入探討蠶的生長髮育情況。進一步回憶蠶的生長變化情況。暗示學生在飼養過程中,可以觀察的東西很多。

幻燈或小黑板⒊蠶的蛻皮過程。抓住學生的交流,設問:()、你發現蠶蛻了幾次皮?()、蛻一次皮用了多少時間?()、蛻皮前蠶有什麼反常的情況?()、蛻皮前和蛻皮後的蠶有什麼不一樣?()、你認爲你的蠶還會蛻皮嗎?()、你認爲蠶爲什麼要蛻皮呢?出示一段蠶蛻皮的錄像。(依據各自學生的交流情況而定)小組依次討論問題,並交流各自觀點。學生觀看。對蠶比較獨特的生長髮育形式有初步的印象。彌補自發觀察的不足。

觀察蠶寶寶的身體蠶、放大鏡談話:各組細心觀察蠶寶寶的身體,先計劃一下怎樣觀察,比比哪組發現得多。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提出一些學生忽視的方面進行再次觀察。讓學生給自己的蠶寶寶畫一張像。學生觀察。讓一些小組將蠶放在展示儀下交流自己小組的發現,對重要的或獨特的發現說說是怎樣觀察的。學生動手畫一畫。學習按一定的順序的方法觀察。通過畫對蠶進行進一步的觀察。

小結與延伸設問:你認爲我們的蠶寶接下去會發生什麼變化?你有什麼根據?談話:時刻注意留心自己有蠶寶寶,有什麼發現及時記錄下來,及時與同學交流,看看他們是否和你一樣細心。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事物的發展狀況進行預測。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選擇在蠶上山的時期。)

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師行爲學生行爲教學思路

其他動物寶寶是什麼模樣一些動物的圖片出示圖片,讓學生說說有哪些動物?設問:圖中哪一種動物與蠶寶寶最相近,說說自己的理由。讓學生比一經這些動物母子之間的相似與不同點。學生觀察,並說一說。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比一比,說一說。初步感知昆蟲的具有“變態”特徵。

吐絲前的蠶寶寶快要結繭的蠶寶寶設問:許多同學都認爲毛毛蟲與蠶很相象,那蠶也會變成像“蝴蝶”一樣的動物嗎?再設問:蠶寶寶什麼時候變成“蝴蝶”一樣的動物呢?出示一些蠶,設問:這些蠶什麼時候結繭呢?你有什麼根據?談話:每對就快要結繭的蠶寶寶你有什麼想法嗎?視情況着重進行以下幾方面的討論:()、蠶寶寶的肚子裏本來就有絲嗎?()、吐絲後的蠶寶寶在繭子裏做什麼呢?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情況。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出蠶會結繭。學生觀察手中的蠶,細心的學生可能會從蠶的胸部變透明瞭,嘴中有少些絲吐出推測出蠶就要結繭了。也有可能學生的個別蠶已經開始結繭了。學生提一提,師生共同討論。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並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探測。

蠶寶寶爲自己蓋新房錄像播放一段蠶農爲蠶寶寶上山結繭作準備的錄像。學生課外爲自己的蠶寶寶結繭做些準備。學生觀看。

佈置後繼觀察與研究的內容要求學生注意觀察蠶是怎樣結繭的。

蠶寶寶變了新模樣

新世紀學校湯斌

教學目標蠶蛹是蠶的一身中又一種生命形態及其特點。

瞭解蠶繭是蠶一生變化過程中的必然產物。

培養學生對蠶繭的觀察能力,在觀察活動中能夠自己動手抽絲。

重點對蠶蛹的觀察和描述

難點指導學生如何抽絲

教學準備學生:蠶繭、小剪刀、手電筒、竹籤

教師:熱水、小碗

教學思路

通過對上一節課所學知識的複習使學生對蠶的前一段時間的生長過程,有更深刻的印象,自然的過到本節所學的內容——蠶寶寶變了新模樣。

在學習新知的時候,圍繞着兩個活動進行,第一個活動圍繞着“蠶寶寶變成了什麼樣”進行。在活動之前首先讓學生想象一下,蠶寶寶把自己裹在蠶繭裏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學生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各抒己見,然後通過觀察,發現蠶寶寶變成了蠶蛹,再組織學生對蠶蛹進行細緻的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在學生觀察蠶蛹的變化的過程,注意蠶寶寶和蠶蛹的比較,發現蠶蛹的身體特點。另一個問題是蠶變成蛹以後,還會不會變成其他形狀做出猜測。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當學生對蠶蛹有了一定的瞭解以後,接下來進行第二個活動對“蠶繭的觀察”。在這一活動中,我打算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對蠶繭的形狀、顏色、大小進行觀察,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究積極性,第二步指導學生拉蠶絲活動。這一活動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老師應對拉絲方法做適當指導。在兩個活動完成以後,再對所學知識做以適當拓展。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教師行爲學生行爲

一、導入新課(分鐘).上節我們學習了“可愛的蠶寶寶”知道蠶前一階段的生長過程。哪位同.學起來說一下?.當蠶寶寶住進自己的新房以後,.猜測一下蠶寶寶的形狀仍是原來的樣子還是發生了變化。.既然大家的猜測不.一樣,.那麼我們就想辦法來看一看到底蠶寶寶變成什麼樣。.請大家用剪刀把蠶繭剪開進行觀察。.蠶寶寶變樣了沒有.板書課題.學生思考回答(名學生)(分鐘).學生討論回答(分鐘).學生想辦法。討論並回答(分鐘).學生用剪刀剪開蠶繭觀察(分鐘).學生回答(分鐘)

二、觀察蠶蛹(分鐘)既然蠶寶寶住在自己的房子裏變成了蛹。那請大家想一想這一節課重點研究了什麼?板書蠶繭請大家把自己的蠶蛹放在比較安全的位置進行觀察,討論,小組長做好討論記載準備發言。教師來回巡視做適當指導。教師指導小組交流彙報。教師對學生的彙報預以評定。請大家想一想蠶蛹和寶寶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處。請大家再觀察一下蠶繭裏面還有什麼東西?蠶變成蛹以後是否還會變成其他的形狀呢?教師小結。(是否變成其他形狀是我們下一節要研究的內容。)請大家畫一個蠶蛹。.生答:(分鐘).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觀察、討論,小組長記載。(分鐘).學生彙報,並把蠶蛹放在實物投影上予以說明。(分鐘).學生思考回答(分鐘).學生觀察回答(分鐘).學生思考後回答(分鐘)(分鐘)

三、觀察蠶繭(分鐘).剛纔我們對蠶蛹進行了較全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於蠶寶寶的房子我們還研究不.夠,.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蠶寶寶的房子——蠶繭。(板書).請同.學們把一個完好的蠶繭放在桌子上進行觀察。.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各個方面的觀察,並要求彙報。(教師適當點撥應用眼手耳對於蠶繭的長度可以用尺子量一下。).蠶繭有什麼作用呢?.請大家選一個蠶繭試把蠶絲抽下來。大家想容易嗎?.請大家想辦法怎樣使蠶繭變得容易抽絲?.指導學生抽絲。(點明蠶絲是極細的纖維容易斷,請大家小心地繞在木板上。看誰的斷頭少。)..學生觀察蠶繭。(注意應用各種器官)(分鐘).學生交流回答(分鐘).思考回答(分鐘).生答.學生討論回答,教師適當指導。(分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抽絲(分鐘)

四、拓展延伸(分鐘).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本節所學內容。.討論蠶絲製品爲什麼受到人們的喜愛?.學生歸納。.學生討論。(如有時間請學生回答,.如沒有時間做爲課外討論)

國小科學三下年級第四單元《動物的生命週期》

第四課時蠶的生命週期

陶莊鎮中心國小楊玲燕

一、教學目標

鼓勵學生在養蠶的活動中發現生命的發展變化,並通過養蠶的活動經歷和體驗,進行珍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歷對蠶卵、蠶寶寶、蠶蛹、蠶蛾等蠶一生形態變化的觀察和描述過程、用蠶的一生的發展變化與其他動物相比較,發現動物生命週期的過程。並且能堅持不懈地做好觀察、描述和記錄。

組織指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現更多的觀察內容。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現更多的內容

三、材料準備

學生對蠶寶寶一生所作的記錄。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範文 篇三

今天的優秀教師,再也不僅是忠實地教授規定內容的教師,而應是主動地、合理地、創造性地豐富和調整教學內容的教師。教師課程意識,正是教師專業持續成長的內驅力。

注重數學的應用性已成爲國際數學課程改革的趨勢,我國《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把綜合與實踐作爲國小數學課程的重要內容,體現了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理念。

數學課程中的“綜合與實踐”,是以問題爲載體的數學學習活動,它溝通了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繫,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科書是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的重要載體,西師版國小數學教科書編寫突出了“綜合與實踐”這一教育價值,爲落實“綜合與實踐”的課程目標提供了優質課程資源。

一、題材密切聯繫生活,凸顯數學應用價值

(一)關注學生日常生活,並逐步關注自然和社會問題

綜合與實踐題材的選擇,充分學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一方面從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入手,選取學生熟悉的題材承載活動內容,讓學生體驗數學的作用;另一方面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逐步關注自然、社會和科技等方面的數學問題,使活動題材對學生的數學活動形成更大的挑戰性,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如“一年吃掉多少森林”(五年級下冊),學生通過操作實驗、合作探索、計算推理等方式算出一人一天消耗一雙一次性筷子,全國13億人一天消耗的筷子所佔體積驚人,並通過上網查詢製作這些筷子消耗的森林面積等數據,讓學生感受使用一次性筷子對森林的巨大破壞。這樣不但有利於學生經歷實驗、推理等數學活動,而且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關注農村問題,克服教科書題材城市化傾向

爲了增強學生對農村生活的瞭解,教科書在編寫綜合與實踐時,不但注意選取城市、農村學校都便於使用的題材,增強題材的普遍適應性,而且適當關注農村問題,把農村題材作爲凸顯教材特色的重要方面,拓展了綜合與實踐的育人價值。例如,“關注惠農政策”(五年級上冊),學生通過查詢國家的惠農政策,解決家裏農業生產、種植、購買家電等獲得的政府補貼等問題,不但綜合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而且也讓學生感受到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激發學生關注農村、熱愛農村的情感。

(三)突出地域特色,關注西部和三峽風情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關注西部已成爲發展的趨勢。教科書在編寫時適當選取具有西部地域特色和三峽庫區風情的題材作爲綜合與實踐的課程資源,通過綜合與實踐讓學生了解西部和三峽庫區的地域特色、民族風情和經濟發展狀況,增強()社會意識。例如,“三峽工程中的大數”(四年級上冊),通過調查瞭解三峽工程中的大數,不但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大數的掌握程度,培養從數據中發現與提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於學生對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的瞭解,感受到我國社會、經濟、科技的強大,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活動方式多樣,搭建自主探索平臺

(一)問題解決活動方式

問題解決既是一種學習目標,也是一種學習方式。教科書中設計了大量問題解決特徵十分明顯的綜合與實踐活動,爲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搭建了平臺,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髮現並提出問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農田收入測算”(六年級下冊),學生通過調查水稻的畝產量、稻穀價格,並根據政府對農民種地的補助政策等信息,解決王大爺種水稻的收入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

(二)操作實驗活動方式

操作實驗活動方式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發展水平。教科書設計了操作實驗解決問題的活動,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過程,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發現能力。例如,“發豆芽”(五年級下冊),學生通過做發豆芽的實驗,收集豆芽生長過程中的數據,並製作統計表,有利於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描述數據和分析數據的統計過程,積累統計活動經驗,培養實驗能力。

(三)參觀調查活動方式

參觀調查是學生走出課堂或校園,到現實生活中去收集數據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教科書設計了參觀調查活動,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發現與提出問題、分析與解決問題過程,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隱含着數據及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積累調查活動經驗。例如,“家庭用電調查”(五年級上冊),首先讓學生通過調查收集自己家一個月的用電量、電價等數據,計算應繳納的電費;然後通過在小組內交流、比較,發現誰家用電多、付出的電費多等問題,培養學生調查收集數據、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再讓學生調查全國缺電情況,討論家裏節約用電的措施並付諸實施,培養學生節約用電的習慣。

(四)設計製作活動方式

綜合與實踐的設計製作既是一種動手操作活動,也是一種思維活動,體現了手腦並用開展綜合與實踐的課程理念。教科書編寫了“製作家庭年曆”“鄉村旅遊計劃設計”“花邊設計大賽”“包裝方案設計”“校園平面圖設計”等設計與製作活動,通過這些設計與製作活動方式,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創新精神。

(五)情境體驗活動方式

情境體驗活動是指通過設置現實情境,讓學生充當情境中的主人,經歷問題解決過程。教科書設計的情境體驗活動既有明顯的認識價值,也有較強的實踐價值,還有濃郁的情感教育價值。例如,“體驗千米”(二年級下冊)有利於促進學生對千米的認識與長度的感受,“學當小記者”(三年級上冊)有利於學生獲得調查採訪、編輯製作小報的體驗,培養實踐能力,“驚人的危害”(四年級上冊)有利於讓學生感受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以問題爲載體,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一)以情境引出探索的問題,培養髮現與提出問題的能力

發現與提出問題的能力,既是思維深刻性和批判性品質的表現,也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基礎。教科書的綜合與實踐,注重通過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引出探索的問題,讓學生明確探究的目標和具體任務。一是設計了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需要。例如,“有趣的數”(一年級下冊),在主題圖中教師提出“用100以內的數可以玩很多有趣的遊戲,你想玩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對用100以內數玩遊戲產生認知需求,激發探索的內在動力。二是結合主題圖通過文字直接敘述問題線索,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採用教師或學生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出探索的問題,同時也體現了隨着年級的增高逐步簡化情境的編寫理念。例如,“節約一粒米”(四年級上冊),結合學生在教室裏小組交流的畫面,通過文字直接提出了“我國有13億人,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全國每天能節約多少大米?”的問題,引發學生探索的需要,明確探索的任務。

(二)經歷問題的探索過程,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綜合與實踐在呈現主題圖的基礎上,通過分步圖與問題結合,引導學生經歷問題解決的自主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是結合分步圖提出問題,或根據主題圖用文字呈現問題,引導學生經歷對問題的自主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例如,“做一個家庭年曆”(三年級下冊),結合四幅分步圖,分別提出了“製作年曆具體該怎樣做呢?”“有哪些日期是重要紀念日?標註在年曆卡上。”“年曆卡上的數有怎樣的排列規律?”等問題引導學生經歷問題的探索過程。二是注意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的思路,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設計長方體包裝盒”(五年級下冊),通過主題引出包裝文具需要多少包裝紙這一問題後,通過文字呈現四個問題:①想一想包裝物品可能會涉及哪些問題?②將你擺成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記錄下來,算一算按你的包裝方案包裝至少要用多少包裝紙?③比較不同的包裝方案你有什麼發現?④誰設計的包裝方案更省包裝紙?分析用紙量不同的原因。上述四個問題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怎樣包裝更省包裝紙的探索思路;另一方面爲學生探索發現怎樣包裝更省包裝紙給予了方法的引領,促進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三)設置活動拓展,擴大學生的探索渠道與空間

教材綜合與實踐的“活動拓展”欄目,結合探索主題引導學生將綜合與實踐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延伸探索渠道,擴大探索空間,深化探索主題,具體看有以下特色與教育價值:一是“活動拓展”結合正文的探索主題設計了對探索主題內容進行補充與拓展的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學生的認識面。例如,“有獎購書活動中的數學問題”(六年級下冊),通過活動拓展引導學生交流還有哪些促銷方式,有助於學生對各種促銷方式的瞭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二是“活動拓展”設計了大量的結合探索主題引導學生開展課外參觀、調查、設計、交流等親身體驗的實踐活動,增強了綜合與實踐的活動性和實踐性,有利於學生的實踐體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讀故事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當學生研究解決了教材中提供的《多公主圈地》中的數學問題後,再讓學生到圖書館或上網收集一些數學故事,並研究其中的數學知識。三是反思積累活動經驗。活動經驗的積累不但需要體驗,也需要反思,在“活動拓展”中設計了學生在實踐探索基礎上進行反思的內容,有利於深化學生對綜合與實踐的活動體驗,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四、主題圖與分步圖結合的呈現方式,體現整體性與過程性

(一)主題圖與分步圖結合,體現從整體到部分的認識過程

教科書一至四年級的綜合與實踐採用一幅主題圖與3至4幅分步圖結合呈現活動內容,其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一是通過主圖有利於學生在綜合與實踐活動中首先明確活動主題和目的,對活動任務形成整體感知。二是通過分步圖具體呈現活動內容與步驟,有利於讓學生經歷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例如,“一天用的紙”(三年級下冊),首先通過主題圖讓學生明確活動主題,接着通過四幅分步圖具體展示學生經歷分類、調查、交流、反思等活動過程,突出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策略。

(二)主題圖與問題結合,爲學生自主探索提供線索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範文 篇四

原鄭州市金水區新建幼兒園園長。曾榮獲河南省優秀教師、鄭州市優秀園長、金水區教育改革積極分子等榮譽稱號。

論文多次在省教科所、市教科所、區教研室組織的論文評比中獲獎。

著有《幼兒趣味摺紙》《家園共育手冊》等圖書,參與了幼兒遊戲音像出版物《托起初升的太陽》的編撰。

2008年退休後曾經指導鄭州市數家幼兒園檔案建設工作。

2009年被聘爲啓元·陽光谷幼兒園園長。現任啓元·順其勢教育機構幼教部總監。

一、幼兒園檔案管理工作的意義

幼兒園的檔案是幼兒園管理工作、保教工作在思考和具體實施方面一切文字化的材料。而幼兒園檔案管理工作,就是將這些資料集中搜集、整理、分類、排序、編號、裝訂成冊、裝盒、歸位,是一項重要的常規工作。

檔案可以反映出一所幼兒園綜合管理的方向性、結構性、準確性、系統性和深入性,可以看出園領導的辦園理念、計劃性及貫徹實施的全過程。由於檔案是按照幼兒園的基本職能設置的,所以能引領幼兒園的各項工作有目標、有計劃、分階段、有過程地開展,可使幼兒園的工作結構更加完整。檔案建設的全面性,會使幼兒園各個部門的工作更加目標化、流程化、細緻化、深入化。總之,檔案管理工作是評價幼兒園綜合辦學水平的一個重要窗口。

二、幼兒園檔案的構成

(一)行政管理類資料

包括幼兒園的規章制度、人事制度、崗位職責、崗位流程等;管理組織機構及職能的設計、評估考覈制度等。

(二)規劃和計劃

規劃是依據國家對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在遵循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前提下,對園所的事業發展、保育教育工作的目標性規劃。具體來說,就是園長對幼兒園發展所做的3~5年規劃,每學年的兩個學期初要做的園務工作計劃(如職工隊伍的思想建設目標、專業成長目標、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目標、物質環境的改善、園所文化環境的創設、幼兒發展目標、保育教育質量目標等),爲實現目標而設計的相關措施、幼兒園全園培訓計劃、幼兒園各部門的計劃、家長工作計劃等。

(三)一日活動、課程、遊戲、培訓與教研、科研類資料

1.冬夏兩季的一日作息時間表等。

2.本園架構的園本課程。

3.本園採用和自編自創、積累的優秀的遊戲活動資料。

4.各類人員政治業務學習與培訓的材料、職業道德教育材料等。

5.教研計劃總結、通過教研組活動而產生的一些成果性資料。

6.教育科研計劃總結、科研課題的申報立項、研究項目設計與實施記錄、結題與成果證書類資料。

(四)各種賬目資料

1.採購物品登記賬:固定資產賬、各班物品配備登記清單、公共教學設備登記清單、各班教學設備登記清單、玩教具登記清單、各班玩教具配備清單、廚房設施配備清單、保健室物品配備清單……

2.財務收支賬目:培訓所用資金賬目、教師工資發放賬目、獎懲資金賬……

3.伙食賬目:採購流水賬、每月伙食賬公示、進出庫登記、盤存記錄……

(五)工作過程性資料

1.幼兒園管理類的檢查巡視記錄:園長檢查工作記錄、園務委員會(教師會)輪值記錄等;保教後勤檢查記錄。

2.保育、教育實施類記錄:班級保教工作月重點、周計劃、課時計劃、教育筆記、觀察記錄、個案分析、遊戲計劃、公開課有關資料等。

3.安全保衛類記錄:客人來訪記錄、安全檢查記錄、家長諮詢記錄、鑰匙交接記錄……

4.設施安全檢查記錄:水、電、氣安全檢查記錄。

5.衛生保健記錄:晨檢記錄、班級消毒記錄、環境消毒記錄、廚房消毒記錄、全日觀察記錄、家長帶藥服藥記錄、帶量食譜、食品留樣記錄、衛生檢查記錄、體弱兒管理記錄、出勤記錄、節假日請長假返園跟蹤記錄、生病跟蹤記錄、特殊幼兒心理矯正記錄……

6.幼兒園所有會議的記錄:領導班子會議記錄、教師會會議記錄、保教工作會議記錄、後勤會議記錄、衛生保健會議記錄、家委會記錄、夥委會記錄、班主任會議記錄、班務會記錄、教職工代表大會相關記錄、晨會記錄、獎懲記錄、領導檢查工作記錄……

7.師資隊伍培養:政治學習記錄、業務學習記錄、教研記錄、政治業務學習考覈試卷、教職工典型作品、專題演講稿……

8.專業成長類:業務學習記錄、教研會記錄、觀察記錄、教育筆記、教育反思類、過程性的影像資料、教師與幼兒典型作品優質課教案、主題活動方案;園長聽課記錄、主任聽課記錄、教師聽課記錄……教師成長規劃及教師成長冊。

9.幼兒發展類:幼兒生活與學習的照片、幼兒作品等;幼兒發展評價方法、數據性資料;幼兒成長手冊、檔案等。

10.家長工作類:計劃,總結,園級、班級家長會簽到表和記錄,開放日方案,家長學校、家長進課堂方案,家園互動手冊,向家長傳遞教育理念的宣傳頁,家長評價表、意見徵詢問卷及相關影像資料。

(六)成果性的資料

1.園本課程資料。(本園架構的課程與教材)

2.本園制定的幼兒發展目標。

3.本園制定的幼兒發展評價指標、評價制度與評價方法。

4.本園教育研究的系列資料。(課題立項資料、子課題計劃、科研觀察記錄、專題總結、科研論文、與科研有關的影像資料等)

5.各級政府、學術團體對本園集體和個人的表彰與獎勵(榮譽)。

6.本園幼兒獲獎作品、師生自制玩教具作品。

7.本園所有獲獎論文的證件原件及複印件。

8.體現本園辦園特色的過程性影像資料。

9.本園教師、管理人員在省CN報刊號的報刊上發表的文章的原件,所出版的著作的原件。

10.本機構組織的社會公益活動的資料。

11.本機構領導面向社會公開講話的講話稿。

三、怎樣把檔案工作納入到幼兒園工作的過程之中

(一)基本要求

按照工作的層級(園級、中層管理級、各組織、各部門、各班組、教職工個人)做好規劃、計劃和總結,每項工作責任到人,按時完成;按照工作的範圍(遊戲計劃、家長工作、健康教育、安全工作、教育科研、幼小銜接、某某社會實踐活動等)做好計劃和總結;按照工作的階段(三年規劃、學期、月、周、逐日)做好計劃和總結;召開每一種會議時,都必須做好記錄;提前設計好必須用的記錄表格,按天、周、月認真填寫,不提前、不拖延、不遺漏,每月整理一遍,每學期再整理一遍;認真寫教育筆記、教育反思、觀察記錄;做好各項工作量的統計,體現業績,積累評價的數據;教職工的單項工作(或技能)的評價、考覈;制度化的全面素質的考覈評價;按制度完成幼兒發展評價。

(二)格式規範

幼兒園對產生的文字資料要有規範的要求,格式要基本統一。如紙張大小、文檔頁邊距、標題字號、正文字號、行距等,都需要做統一的規定。作者的署名位置應統一,一般留在文章首頁右上角。作爲檔案資料,所有文檔都須標示日期,一般留在文章結束最後頁右下側。如果文檔需要裝訂,則裝訂線的位置也需要規定好。一般來說,所有資料都不需要做封面,但需要交到上級部門的可以做封面。

(三)及時收集分類,集中專人保管

1.收集資料。全園部門產生的文字資料都要及時收集起來,按照部門資料的性質,初步進行分類,集中保管。如園長辦、保教辦、後勤辦、各個班級、保健室、廚房、傳達室、保管室等。

2.所有資料按產生的時間進行初步的排序。按照學年、學期、月、周的時間分類排序。

3.全園資料應集中到資料室,由資料員統一負責保管和進一步按要求建檔成冊。完成資料的歸檔工作。

(四)幼兒園等級評估申報中的檔案工作

近幾年來,在幼兒園等級評定工作中,政府教育督導部門下達的督導評估細則把幼兒園檔案建設作爲一項重要的評估依據。幼兒園應該學習細則中檔案建設的具體要求,理解檔案建設的A、B、C三級指標的內涵。評估細則中共有7個A級指標、32個B級指標和95個C級指標。A級指標分別是A1辦園條件、A2領導與管理、A3師資隊伍、A4衛生保健、A5教育教學、A6幼兒發展、A7辦園特色。(32個B級指標和95個C級指標略)

在建立評估檔案實踐工作中,可以由多人分工負責,共同完成。如:

檔案冊的建立,要遵循以下要求:

1.按照不同等級指標的不同要求,將資料按內容細分成冊。(注意按評估細則要求,既有計劃總結類的文案,又要有記錄、觀察、數據、照片類的過程性資料)所有資料都要按細則要求進行分類。

2.每一冊資料按產生的時間、班級順序(大、中、小班)排序。

3.按照本資料隸屬於A、B、C三級指標進行初步編號,用小紙條寫明並卡好。

4.每一冊資料製作目錄。

5.爲每一冊資料做封面。

6.逐冊打孔,裝訂成冊。每冊包括封面、目錄、內容、封底、裝訂膠片。

7.全部資料裝訂完畢後,爲全宗案卷編順序號。

8.裝檔案盒(每盒應顯示本盒卷號,如21卷~26卷)。

9.爲檔案盒編號,逐盒打盒脊和盒面,裁割成小條子,分別貼在盒脊和盒面上。

10.將每盒每卷的題目逐本輸入總目錄,總目錄體現案卷號、盒號、放置位置的櫃號。

11.把全年的檔案按照盒子的編號順序,從小到大、從左向右排列起來。

12.把檔案目錄擺放在固定位置,以便查找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