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如何構建大學生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

一、構建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的重要性。

如何構建大學生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

理性平和表現爲一種人們對各種問題能夠予以認知和把握的沉着,它使人們能夠清晰地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恰當地處理自己與他人、社會的關係,並毫無偏見地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大學生的社會心態是否積極,是否理性和平和,直接關係着他們的成長成才及國家與社會的發展進步。

2006 年10 月,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2012 年11 月,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2017 年10 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主動引導、及時引導、深度引導,着力解疑釋惑、疏導情緒,塑造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無論是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和頂層設計,還是個人層面的發展與進步,在新時代,把握大學生社會心態的發展規律,有效構建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顯得至關重要。

二、大學生社會心態的現狀分析

當代大學生社會心態的主流是的積極的、健康的。隨着我國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尤其是正值新時代下奮發有爲的青年大學生,一起見證着祖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他們的大國情懷,對祖國的高度認同感及民族自豪感,逐漸形成了理性平和、奮發進取、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

但在現實的學習和生活中,部分大學生也存在明顯的消極社會心態,主要表現爲存在一定負面情緒、價值取向功利化、責任意識淡薄、進取精神不足等。作爲反映客觀現實的一種重要形式,情緒是人們受外界刺激或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時產生的主觀的、心理的和生理的體驗與感受。它包括愉悅、滿意、欣喜等積極的情緒和抑鬱、暴戾、冷漠等消極的情緒。在如今的校園生活裏,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越發的突出,部分大學生存在一些負面情緒,如迷茫、焦慮、浮躁、抑鬱等,這些負面情緒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髮展。另外,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功利化,讓部分大學生更加關注於自我,責任意識淡薄,肆意的表達自我,從而表現出與其年齡不相符的盲目性和非理智型。

三、大學生不良社會心態的產生原因

(一)社會環境氛圍的影響。

我國社會發展轉型帶來的矛盾;多元文化的衝擊和挑戰;整個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投射到學校和家庭中,也反映到個體的意識中,這種不良的社會環境氛圍會給大學生的社會心態帶來極大影響,並表現爲一定的消極甚至反動的社會心態。

(二)網絡媒體中不良現象的影響。

一是網絡媒體中存在着不同的聲音,包括反社會的、反主流的、對社會不滿的等,這直接影響着大學生的社會心態。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網絡化時代,人們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傳播者,網絡媒體成爲人們表達自我和宣泄情緒的平臺。尤其是當今大學生,自我意識較強,且抗挫折的較弱,因此當他們感到不滿足、不公平、不平等時,便會在網絡中發聲發言,這種自我表達和情緒宣泄未必是完全理性的,大學生處於這樣的用網環境中不免會對此有所接觸,容易產生消極的社會心態。

二是良莠不齊的信息氾濫易使大學生變得迷惘困惑。大學生好奇心強、渴求新知,他們會積極關注網上的各種信息,但他們知識儲備有限、社會經驗欠缺、辨別能力不強,不免會觸及到片面的、虛假的信息,特別是受不實謠言或帶有某種特定傾向性輿論推波助瀾的影響,大學生便真假難辨,這直接影響了他們對主流意識形態的理解、認同與接納。

三是對自媒體平臺的過度依賴和不當使用易使大學生變得冷漠。隨着自媒體平臺的興起,這種便捷式平臺的出現使部分大學生形成了對網絡的過度依賴,他們整日無心學習,沉迷於網絡無法自拔,大學生對虛擬生活的過度“體驗”,容易產生“網癮綜合症”、“網絡人格障礙”和“網絡孤獨症”等症狀,變得自閉、冷漠。

(三)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孩子的成長髮展離不開家庭因素的影響。大學生消極社會心態的產生和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他們所處的不良家庭環境的影響。父母期望過高且過於心切;重智育輕德育;不關注孩子的心理、思想和行爲;不和諧家庭關係和氛圍等等,都會對孩子社會心態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四)朋輩羣體的互相影響。

朋輩是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爲頻繁和密切的羣體,大學生對朋輩羣體有較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他們更易進行溝通交流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所以,大學生的社會心態容易受到朋輩羣體的影響。在大學生成長髮展的這個重要階段,室友、同學、朋友是他們經常接觸的對象,朋輩羣體的言行舉止會給其以非常直觀的衝擊,這就使得很多大學生深受影響。

(五)大學生自我發展的特點。

大學生追求新奇、思維活躍、思想開放,他們願意接受很多東西,並進行各種嘗試。然而,他們的思想觀念尚未定型、社會經驗不足、心智尚不成熟,這使他們在對新事物的接受方面存在差異,價值觀呈現多元化、複雜化、不穩定的特點;大學生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自尊心,但部分同學因過分強調自我意識,形成了對自我的高度關注和一切以自我爲中心的思想行爲,受這種意識的影響,他們易產生功利化價值取向,集體觀念和責任意識淡化,也易形成自私、冷漠的社會心態;大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較弱,他們稍有不順便心灰意冷,甚至選擇逃避、一蹶不振、自暴自棄。脆弱的抗挫折能力易使大學生滋生消極社會心態,並且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四、如何構建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

(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作爲一名高校輔導員,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大學生價值觀成長的方向,瞭解他們的情感價值訴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輿論和社會心態,實現對大學生思想和行爲的引導和規範,促進他們的社會心態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

(二)營造積極向上的環境

一方面,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等方式,加大對班幹部的培養和引導,努力營造優良的班風和學風,提升班集體的榮譽感和歸屬感,通過班級整體溫馨的氛圍幫助同學培養理性平和的心態。另一方面,要主動佔領全媒體時代輿論場“新陣地”,加強網絡平臺建設。如開設“正能量”、“大吐槽”等話題討論,關注他們所表達的觀點,經常使用的流行語和段子等,培育和引導大學生進行理性地表達與互動,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三)關注重點人羣和突出問題

首先,構建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氛圍,要積極關注一些重點人羣。第一,學生幹部是我們輔導員的得力助手,也是連接教育工作者與大學生羣體的紐帶和橋樑,要重視學生幹部隊伍建設,加強對他們的教育與引導,發揮學生幹部的帶頭示範作用。第二,朋輩羣體是大學生接觸最爲頻繁和密切的羣體,大學生的社會心態直接受朋輩羣體的影響。輔導員要加強對朋輩羣體的重視與關注,給予他們以教育與引導,充分發揮其在大學生積極社會心態培育過程中的感染作用。第三,極關注“貧困學生”、“單親家庭學生”、“殘疾學生”等特殊學生。要多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積極給予疏導和幫助,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構建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氛圍,要積極關注並着力解決一些突出問題。大學生在成長髮展的過程中,不僅會面臨激烈的社會競爭,還會面臨來自環境適應、學習、擇業、人際等方面的壓力,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社會心態會發生變化,從而生髮出一系列問題。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善於觀察,準確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問題、學習問題、就業問題、人際問題、環境適應問題和心理問題,耐心細緻的教育和引導,着力解決這些典型的突出問題。

(四)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知識講座和團體輔導,舉辦文化節、知識競賽、書畫比賽等活動,利用QQ、微信等傳播媒介進行多渠道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增強大學生危機預防與心理保健意識,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和調節能力,從而更好地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和應對心理問題帶來的困擾,以冷靜理性、樂觀積極的社會心態來面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第二,加強心理問題預防教育。通過開展心理測評、心理諮詢輔導、輔導員談心談話、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等方式,更好地瞭解和把握大學生的心理狀態,防止他們產生心理問題或及時幫助他們將產生的心理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社會心態。

第三,重視心理問題疏導調適。一方面由於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心理認知尚未成熟,常常會受複雜環境的影響,會面臨來自學業、人際、就業等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困擾,從而產生心理壓力,出現心理迷茫、心理困惑和苦悶情緒。因此輔導員要善用辯證、發展的思維引導大學生對自己的不合理認知加以重新審視和認真思考,提高他們的心理認知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從而理性地看待得失成敗、積極地面對心理困惑、勇敢地應對生活挑戰,使其社會心態向着積極的方向發展。

另一方面,當今大學生心理問題愈發突出,因而要及時疏導和調適他們的心理問題。輔導員要給予大學生以尊重、關心與理解,與其建立親切和諧的關係,讓學生敢於敞開心扉,將內心積鬱的困惑和苦悶宣泄出來,從而減輕心理壓力,獲得愉悅心情。另外,對個別存在心理危機傾向、患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要予以重點關注與及時干預,必要時要依靠專業人員加以解決,促進其形成積極社會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