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組織部調研報告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

組織部調研報告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
委組織部調研報告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
***位於***省南部,屬於經濟欠發達的農業縣,全縣轄29個鄉鎮,568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52萬人,總土地面積4299.9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38147.5畝。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各類人才14952人,其中:黨政人才2514人,佔16.81%;企業經營管理人才296人,佔1.97%;專業技術人才5216人,佔34.88%;技能人才1076人,佔7.19%;各類農村實用人才5850人,佔39.15%。全縣人才隊伍中,女2810人,佔18.79%;少數民族943人,佔6.31%;中共黨員6410人,佔42.87%。研究生9人,佔0.06%;本科生903人,佔6.04%;專科生3427人,佔22.92%。
一、人才隊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存在的問題:
1、總量不足。每萬人有人才286人,遠低於全市平均水平。
2、整體素質不高。全縣人才隊伍中,70.98%爲中專以下學歷。
3、分佈不合理。縣直單位較多,鄉鎮較少;上四區多,下四區少。
存在的原因:
1、認識不到位,沒有把人才當做第一資源。工作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人才市場嚴重滯後,幾乎沒有人才市場。
3、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差,留不住人才。
4、沒有招引人才的相關優惠政策。
二、今後改進人才工作的措施
今後,全縣上下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及省市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緊緊抓住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三個關鍵環節,創新工作機制,強化服務措施,努力營造各類人才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
    (一)拓寬渠道,改進方法,着力培養人才
     1、健全培訓網絡和培訓措施。充分發揮各級大中專院校、行政學校、職教中心、農廣校等教育培訓主陣地作用,相繼建成農村黨員幹部培訓基地、公務員培訓基地、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並依託深圳、上海、大連、溫州、蘇州、山東和省內部分經濟較發達地區建立人才培訓基地;同時,不斷加大投入,加快人才培訓基地信息化建設,普遍建成多媒體微機室、多功能投影教室,開通了衛星遠程教學網,形成了功能完善、設備齊全、覆蓋廣、多元化、開放型的教育培訓網絡。以人才能力建設爲中心,先後制定實施一系列政策規定,將教育培訓納入幹部及技術人員的年度考覈,並與職稱評聘、評優樹模、提拔使用、工資福利相掛鉤,進一步規範各類人才的教育培訓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約束和激勵機制,有力地調動各類人才參加教育培培訓的責任感和積極性,真正將教育培訓工作落到實處。
2、進一步拓寬培訓渠道。按照實用人才優先培養,產業人才重點培養,稀缺人才抓緊培養,各類人才分層培養的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力度,拓寬培養渠道,豐富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式,堅持把崗位培養、集中培訓、赴外培訓和脫產進修相結合,把提高現有知識技能與接受新知識、新技術、新信息、新理念相結合,全方位、多層次、經常性地開展教育培訓,引導各類人才提高專業技術素質。組織實施萬名幹部培訓工程和千名幹部赴發達地區學習培訓計劃,鼓勵黨政幹部實行“打工訓幹”。與蘭州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農大等知名院校簽訂長期經濟技術合作協議,建立“產、學、研”共建關係,邀請專家教授來我縣開展科研交流、技術諮詢、輔導講座,走出了一條依託院企、院校合作,催生帶動各類人才成長的工作路子。有計劃地聘請國家和省、市有關專家到我縣做專題講座。
 3、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結合人才工程的實施,大力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十一五”期間,通過項目資助、跟蹤培養等多種措施,加快人才的成長,並且充分發揮創新人才的示範帶頭作用,帶動和培養一批工業、農業、衛生、教育、科技等行業中起骨幹作用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同時,加大國務院特貼專家、省優專家、省級人才工程人選等高層次人才的推薦選拔力度。
(二)完善政策,主動出擊,大力引進人才
 針對各類高層次人才和專業人才短缺的實際,積極轉變觀念,不拘一格,多渠道引進人才。
1、優惠政策引才。結合本縣實際出臺《人才開發辦法(試行)》、《高層次人才暫行辦法》,《專業人才獎勵辦法》、《招商引資,鼓勵辦法》等一系列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在制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辦法時,向高學歷、緊缺專業的人才傾斜。對志願來我縣工作的高層次人才,採取簡化相關手續,補建人事檔案、報銷學費、補助安家費、破格晉升職稱等優惠措施,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消除人才引進的障礙,解決了人才引進的後顧之憂,開闢了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
    2、主動赴外招才。在認真瞭解人才需求情況的基礎上,積極組織用人單位參加國家及省、市舉辦的大型人才交流洽談會,有針對性地引進各類急需人才。進一步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提升整體素質。
    3、圍繞項目聚才。每年赴經濟發達地區考察學習,積極開展經濟技術合作交流,重視項目推介,用好項目吸引高新技術人才採到我縣創業。實現人力資本與項目建設的有機結合。
   (三)優化環境,培育載體,努力用好人才
    爲進一步穩定、用好人才,充分落實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要求,我們應該從自身發展的要求出發,有針對性地做好各項工作,真正做到留得住、用得好。
    1、營造幹事環境。通過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利用宣傳欄和標語橫幅等形式,大力宣傳加強人才工作的重大意義,宣傳人才工作的方針政策,宣傳實施人才強縣的戰略目標,宣傳人才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蹟;組織召開人才工作聯席會議,舉辦不同層次的專題講座和座談會,不斷深化對省市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進一步明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人才工作的發展戰略、重點任務和工作目標。政策方面,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委關於進一步做好人才開發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的同時,從改善人才政策環境人手,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政策規定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
    2、激發幹事熱情。一是積極推行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科技成果擁有者可以自主選擇適合技術特點和發展要求的成果轉化和分配方式。可允許其提成轉化收益的20—49%部分,由貢獻人員協商分配。二是對志願到非國有單位工作的統招應屆大中專畢業生,由縣人事部門從財政統一列支的經費中給予一次性獎勵。三是設立“優秀科技人才”獎、“科技功臣”獎和“科技進  步獎”。不斷完善其他激勵政策及配套措施,努力激發各類人才的幹事創業熱情。通過各種措施的激勵,極大地激發了各類人才幹事創業的熱情,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3、搭建創業平臺。鼓勵引導科技人才到生產一線開展學術研究、技術推廣工作,大膽承包科技項目,積極營造聚集人才創業的平臺和環境。依託政府信息網站,開設人才網頁欄目,及時發佈人才供求信息,介紹人才開發、吸引方面的優惠政策、制度措施、做法經驗和先進典型,促進人才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完善服務功能,爲各類人才創業、流動搭建了平臺。
4、做好畢業生就業。把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作爲人才資源開發工作的主要內容來抓,加強信息化建設、就業指導與服務,爲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環境。積極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
(四)健全組織,創新機制,全力服務人才
    針對新時期人事人才工作的新特點,組織、人事部門要將工作重心從傳統的管理調整到服務上來,不斷創新服務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千方百計滿足用人單位和人才的需求,促進人才的優化配置。
    1、加強組織領導。省市人才工作會議之後,縣委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學習傳達會議精神,討論研究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實行“一把手”抓“第一資源”領導責任制,層層靠實責任,狠抓措施落實。按照市委的統一要求,成立人才工作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落實編制,配備工作人員。確定人才工作聯絡員。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黨管人才”工作新格局。
    2、創新服務機制。分級建立領導幹部聯繫知識分子制度和高層次人才懇談、慰問制度,四大班子領導幹部每人至少聯繫了重名縣級高層次人才,定期登門拜訪,加強溝通聯繫,經常舉辦座談會、聯誼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每年進行一次回顧總結。專門開通縣長熱線和人才熱線,及時受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協調幫助各類人才解決課題研究、領辦項目、創辦實體、技術開發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在各類人才的工作調動、醫療保險、住房購置、交通通訊、文化娛樂、子女就業、家屬安置、社會福利等方面給予特殊照顧,解決其後顧之憂。
    3、優化人才配置。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原則,打破人才條塊分割和身份、行業、地域壁壘,積極探索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選用和調配機制,引導人才合理流動,支持人才選準適合發揮能力的崗位。堅持“凡進必考”原則,切實搞好公務員錄用工作,優化公務員隊伍人員結構,提升全縣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在黨政機關推行中層幹部競爭上崗、部分縣處級領導幹部公開選拔等制度,重視選配知識型、產業型、經濟型人才進入各級領導班子。在事企業單位試行專業技術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聘任制度,在農村推行村黨支部書記“兩推一選”、“公推直選”制度,形成“能者居位、庸者讓位”和“重能力、重實績”的良好選人用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