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力加強區人才隊伍建設對策(精選多篇)

第一篇:大力加強區人才隊伍建設對策

大力加強區人才隊伍建設對策(精選多篇)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加快區“二次創業”進程,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必須構築適應創新發展需要,能夠培養、吸引、用好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高地,形成百舸爭流、千帆競渡、萬馬奔騰的局面。發展靠持續,創新靠人才。加快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適應需要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是區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一、創新理念,樹立適應區創新發展的科學人才觀

一是樹立黨管人才的理念。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加強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強化全社會的人才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的整體合力。

二是樹立協調發展的理念。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人才工作納入區發展總體規劃,以最大程度滿足區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爲目標,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區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三是樹立以人爲本的理念。樹立和落實科學人才觀,努力提高人才質量,着眼於促進區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才自身發展,重點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四是樹立優化結構的理念。適應加快“二次創業”進程需要,深化人才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實現人才的有序流動和科學配置,使人才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相協調。

五是樹立優先投入的理念。把人才資源開發和利用放在優先位置,立足當前,着眼長遠,不斷增加投入力度,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保證各類人才幹事有舞臺、創業有保障。

六是樹立人才政策創新的理念。以優化人才政策環境建設爲先導,以人才開發、人才管理、人才培訓、人才資金整合爲基礎,全面推進區人才隊伍建設,使區人才環境具有聚才效應、人才機制具有活力效應、人才政策具有創新效應,打造區域性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

二、配套聯動,形成全社會合力推進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圍繞先進陶瓷、現代醫藥、精細化工及高分子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生物製品等六大重點產業建設,以人才隊伍建設爲主體,大力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健全人才工作運行機制,改革和創新人才管理體制,完善服務平臺體系,形成全社會合力推進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一)形成“大合力”,切實加強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領導

一是把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區發展總體規劃。根據區加快“二次創業”進程和實施“六五三五”工程的需要,研究制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計劃,建議制定《區加強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計劃》,明確區人才隊伍建設的近期目標和遠景規劃,把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一部署,有序推進。

二是建立人才工作領導機構。成立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工委分管領導任組長,組織人事部、經發局、財政局、科技局、高創中心主要負責人任領導小組成員,組織人事部作爲牽頭抓總部門,負責人才隊伍建設的組織協調、資質審查、手續辦理以及政策待遇落實等,經發局負責提供區重點產業發展目錄、審查人才引進的投資方向等,財政局負責人才專項資金的落實、跟蹤管理等,科技局負責人才計劃的申報、配套支持等,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人才工作考覈制度。把人才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在考覈年度工作的同時一併考覈人才工作。細化明確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的相關責任,“一把手”要親自抓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大力表彰獎勵在人才工作上有所作爲、有所突破、有所創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

(二)搭建“大舞臺”,積極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三是人才待遇優勢化。對“內生性”人才與引進型人才在崗位、資金、住房等方面享受同樣待遇,防止“培養成,流出去”。培養、使用好“百名碩士進機關”工程的首批25名研究生,幫助他們解決好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努力爲他們適應環境、施展才能創造條件,形成吸引高學歷應屆畢業生到區創業的品牌效應。

四是人才儲備梯隊化。建議從黨政機關、科研院所、企業中公開選拔、招聘表現優秀的後備幹部和科研、管理人員,建立“人才資源庫”,定期向人才工作一線部門和單位以及急需人才的企業推薦;有計劃、有重點地選派金融、財會、審計、司法等綜合管理類優秀年輕人才到高校深造,構建“選拔-儲備-鍛鍊-輸送”的人才梯次結構。

(四)優化“軟環境”,努力營造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

一是加強政策配套和集成支持。建議制定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的專項政策措施,在財稅、金融、政府採購、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加強各部門配套政策的相互銜接,整合多方資源,形成支持合力。把創業風險投資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資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以及省市有關部門的產業化項目,重點向創業創新人才傾斜。把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的培養、引進工作與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實施結合起來,以項目爲載體、以公共財政爲引導,加強對創業創新人才的培育。

二是加強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立足於特色園區建設的需求,建設具有全面技術服務、科技創新、科技信息、文獻信息、人才信息、科技管理和人才服務等內容的在線信息化服務超大型平臺,以解決大學少、圖書館小、實驗室、測試平臺差的環境,縮短區與國內外先進城市的距離,實現與外界的適時溝通,滿足企業、人才科技創新的需求,形成獨具特色的信息化創新基地。注重創業創新人才輔導,做好提升創業創新能力培訓工作,加強創業創新人才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組織開展科技合作與交流等活動,爲培育創業創新人才提供專業化、特色化、個性化的服務。

三是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人才激勵機制。逐步建立起與工作業績緊密聯繫、鼓勵人才創業創新的分配製度和激勵機制,將人才的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績效、實際貢獻及成果轉化產生的效益直接掛鉤,鼓勵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貢獻、獲得一流報酬。用好區人才專項資金,重點獎勵對區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來創業的優秀科技人才、引才引智的重大項目和企業,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和科技成果的不斷涌現。

四是加大宣傳表彰力度,着力提升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開展“區優秀青年專家”、“優秀創業人才”評選活動,大力表彰有突出貢獻的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利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在創業創新中取得重大成就、作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人才,激發各類人才創業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營造支持創業、崇尚創新、鼓勵創優的良好環境。

第二篇:大力加強區人才隊伍建設對策

大力加強區人才隊伍建設對策-經驗交流材料

大力加強區人才隊伍建設對策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加快區“二次創業”進程,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必須構築適應創新發展需要,能夠培養、吸引、用好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高地,形成百舸爭流、千帆競渡、萬馬奔騰的局面。發展靠持續,創新靠人才。加快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適應需要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是區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一、創新理念,樹立適應區創新發展的科學人才觀

一是樹立黨管人才的理念。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加強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強化全社會的人才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的整體合力。

二是樹立協調發展的理念。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人才工作納入區發展總體規劃,以最大程度滿足區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爲目標,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區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三是樹立以人爲本的理念。樹立和落實科學人才觀,努力提高人才質量,着眼於促進區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才自身發展,重點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四是樹立優化結構的理念。適應加快“二次創業”進程需要,深化人才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實現人才的有序流動和科學配置,使人才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相協調。

五是樹立優先投入的理念。把人才資源開發和利用放在優先位置,立足當前,着眼長遠,不斷增加投入力度,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保證各類人才幹事有舞臺、創業有保障。

六是樹立人才政策創新的理念。以優化人才政策環境建設爲先導,以人才開發、人才管理、人才培訓、人才資金整合爲基礎,全面推進區人才隊伍建設,使區人才環境具有聚才效應、人才機制具有活力效應、人才政策具有創新效應,打造區域性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

二、配套聯動,形成全社會合力推進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圍繞先進陶瓷、現代醫藥、精細化工及高分子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生物製品等六大重點產業建設,以人才隊伍建設爲主體,大力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健全人才工作運行機制,改革和創新人才管理體制,完善服務平臺體系,形成全社會合力推進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一)形成“大合力”,切實加強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領導

一是把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區發展總體規劃。根據區加快“二次創業”進程和實施“六五三五”工程的需要,研究制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計劃,建議制定《區加強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計劃》,明確區人才隊伍建設的近期目標和遠景規劃,把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一部署,有序推進。

二是建立人才工作領導機構。成立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工委分管領導任組長,組織人事部、經發局、財政局、科技局、高創中心主要負責人任領導小組成員,組織人事部作爲牽頭抓總部門,負責人才隊伍建設的組織協調、資質審查、手續辦理以及政策待遇落實等,經發局負責提供區重點產業發展目錄、審查人才引進的投資方向等,財政局負責人才專項資金的落實、跟蹤管理等,科技局負責人才計劃的申報、配套支持等,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人才工作考覈制度。把人才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在考覈年度工作的同時一併考覈人才工作。細化明確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的相關責任,“一把手”要親自抓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大力表彰獎勵在人才工作上有所作爲、有所突破、有所創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

(二)搭建“大舞臺”,積極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第三篇:大力加強區人才隊伍建設打造區域性創新創業人才聚集高地對策

大力加強區人才隊伍建設

打造區域性創新創業人才聚集高地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加快區“二次創業”進程,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必須構築適應創新發展需要,能夠培養、吸引、用好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高地,形成百舸爭流、千帆競渡、萬馬奔騰的局面。發展靠持續,創新靠人才。加快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適應

需要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是區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一、創新理念,樹立適應區創新發展的科學人才觀

一是樹立黨管人才的理念。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加強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強化全社會的人才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的整體合力。

二是樹立協調發展的理念。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人才工作納入區發展總體規劃,以最大程度滿足區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爲目標,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區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三是樹立以人爲本的理念。樹立和落實科學人才觀,努力提高人才質量,着眼於促進區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才自身發展,重點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四是樹立優化結構的理念。適應加快“二次創業”進程需要,深化人才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實現人才的有序流動和科學配置,使人才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相協調。

五是樹立優先投入的理念。把人才資源開發和利用放在優先位置,立足當前,着眼長遠,不斷增加投入力度,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保證各類人才幹事有舞臺、創業有保障。

六是樹立人才政策創新的理念。以優化人才政策環境建設爲先導,以人才開發、人才管理、人才培訓、人才資金整合爲基礎,全面推進區人才隊伍建設,使區人才環境具有聚才效應、人才機制具有活力效應、人才政策具有創新效應,打造區域性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

二、配套聯動,形成全社會合力推進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圍繞先進陶瓷、現代醫藥、精細化工及高分子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生物製品等六大重點產業建設,以人才隊伍建設爲主體,大力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健全人才工作運行機制,改革和創新人才管理體制,完善服務平臺體系,形成全社會合力推進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一)形成“大合力”,切實加強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領導

一是把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區發展總體規劃。根據區加快“二次創業”進程和實施“六五三五”工程的需要,研究制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計劃,建議制定《區加強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計劃》,明確區人才隊伍建設的近期目標和遠景規劃,把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一部署,有序推進。

二是建立人才工作領導機構。成立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工委分管領導任組長,組織人事部、經發局、財政局、科技局、高創中心主要負責人任領導小組成員,組織人事部作爲牽頭抓總部門,負責人才隊伍建設的組織協調、資質審查、手續辦理以及政策待遇落實等,經發局負責提供區重點產業發展目錄、審查人才引進的投資方向等,財政局負責人才專項資金的落實、跟蹤管理等,科技局負責人才計劃的申報、配套支持等,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人才工作考覈制度。把人才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在考覈年度工作的同時一併考覈人才工作。細化明確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的相關責任,“一把手”要親自抓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大力表彰獎勵在人才工作上有所作爲、有所突破、有所創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

(二)搭建“大舞臺”,積極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一是大力實施“151”產學研合作推進計劃。“151”產學研合作推進計劃實施以來,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後有30餘家區內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將有120餘人的研發團隊與企業合作研發。爲進一步發揮好“151”計劃的聚才聚智功能,建議設立高層次人才入區創業“一站式”服務窗口,開闢落實各項優惠政策的“綠色通道”,明確相關部門的審批辦理時限,確保各項優惠政策及時兌現。

二是充分發揮六大特色產業創新園載體功能。先進陶瓷、現代醫藥、精細化工及高分子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生物製藥六大特色產業創新園區的建設,爲高層次人才進區創新創業提供了最佳舞臺。在全力推進六大特色產業創新園區建設的同時,還要着力完善配套服務水平,爲高層次人才創業提供從項目扶持、企業培育、產業化推進到融資上市的整套專業服務,建立高層次人才專業服務團隊,完善公共服務平臺,爲高層次人才提供從入駐、工商、稅務到租房、裝修的一條龍服務。

三是積極拓展高層次人才引進渠道。建立暢通的人才流動機制,逐步實現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之間的相互流動。以“柔性引才”方式,鼓勵區內

第四篇:大力加強區人才隊伍建設

大力加強區人才隊伍建設

打造區域性創新創業人才聚集高地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加快區“二次創業”進程,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必須構築適應創新發展需要,能夠培養、吸引、用好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高地,形成百舸爭流、千帆競渡、萬馬奔騰的局面。發展靠持續,創新靠人才。加快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適應 需要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是區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一、創新理念,樹立適應區創新發展的科學人才觀

一是樹立黨管人才的理念。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加強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強化全社會的人才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的整體合力。

二是樹立協調發展的理念。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人才工作納入區發展總體規劃,以最大程度滿足區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爲目標,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區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三是樹立以人爲本的理念。樹立和落實科學人才觀,努力提高人才質量,着眼於促進區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才自身發展,重點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四是樹立優化結構的理念。適應加快“二次創業”進程需要,深化人才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實現人才的有序流動和科學配置,使人才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相協調。

五是樹立優先投入的理念。把人才資源開發和利用放在優先位置,立足當前,着眼長遠,不斷增加投入力度,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保證各類人

才幹事有舞臺、創業有保障。

六是樹立人才政策創新的理念。以優化人才政策環境建設爲先導,以人才開發、人才管理、人才培訓、人才資金整合爲基礎,全面推進區人才隊伍建設,使區人才環境具有聚才效應、人才機制具有活力效應、人才政策具有創新效應,打造區域性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

二、配套聯動,形成全社會合力推進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圍繞先進陶瓷、現代醫藥、精細化工及高分子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生物製品等六大重點產業建設,以人才隊伍建設爲主體,大力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健全人才工作運行機制,改革和創新人才管理體制,完善服務平臺體系,形成全社會合力推進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一)形成“大合力”,切實加強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領導

一是把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區發展總體規劃。根據區加快“二次創業”進程和實施“六五三五”, 工程的需要,研究制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計劃,建議制定《區加強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計劃》,明確區人才隊伍建設的近期目標和遠景規劃,把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一部署,有序推進。

二是建立人才工作領導機構。成立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工委分管領導任組長,組織人事部、經發局、財政局、科技局、高創中心主要負責人任領導小組成員,組織人事部作爲牽頭抓總部門,負責人才隊伍建設的組織協調、資質審查、手續辦理以及政策待遇落實等,經發局負責提供區重點產業發展目錄、審查人才引進的投資方向等,財政局負責人才專項資金的落實、跟蹤管理等,科技局負責人才計劃的申報、配套支持等,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

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人才工作考覈制度。把人才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在考覈年度工作的同時一併考覈人才工作。細化明確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的相關責任,“一把手”要親自抓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大力表彰獎勵在人才工作上有所作爲、有所突破、有所創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

(二)搭建“大舞臺”,積極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一是大力實施“151”產學研合作推進計劃。“151”產學研合作推進計劃實施以來,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後有30餘家區內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將有120餘人的研發團隊與企業合作研發。爲進一步發揮好“151”計劃的聚才聚智功能,建議設立高層次人才入區創業“一站式”服務窗口,開闢落實各項優惠政策的“綠色通道”,明確相關部門的審批辦理時限,確保各項優惠政策及時兌現。

二是充分發揮六大特色產業創新園載體功能。先進陶瓷、現代醫藥、精細化工及高分子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生物製藥六大特色產業創新園區的建設,爲高層次人才進區創新創業提供了最佳舞臺。在全力推進六大特色產業創新園區建設的同時,還要着力完善配套服務水平,爲高層次人才創業提供從項目扶持、企業培育、產業化推進到融資上市的整套專業服務,建立高層次人才專業服務團隊,完善公共服務平臺,爲高層次人才提供從入駐、工商、稅務到租房、裝修的一條龍服務。

三是積極拓展高層次人才引進渠道。建立暢通的人才流動機制,逐步實現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之間的相互流動。以“柔性引才”方式,鼓勵區內 高新技術企業與國內知名高校建立人才合作關係,鼓勵高層次人才到本地兼職、研發或進行技術合作、技術入股等,

採取課題攻關合作、委託開發、短期聘用等方式,全方位吸引高層次人才。

四是不斷完善人才引進工作機制。破除束縛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發展的禁錮,簡化人才引進工作程序,使政府職能由管理爲主向服務爲主轉變。充分發揮人才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

中的主渠道作用,採用環境引才、項目引才、事業引才、感情引才、高薪引纔等多種方式,拓寬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的引進通道。建立海外留學人員信息網絡,儘快落實好留學歸國人員項目資助、創業創新、子女入學等各項扶持政策,使區成爲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業創新的熱土。 五是突出重點引進高層次人才。對區高層次人才隊伍現狀進行一次深入調研,全面摸清高層次人才底數,結合調研結果制定和實施區緊缺人才引進計劃,重點引進六大特色產業和重點項目所需的高層次人才。鼓勵籍專家、學者通過兼職、項目推動等多種形式參與區建設,積極吸引籍高層次人才到區創業。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努力吸引海外高層次留學人員,鼓勵科研院所和企業面向海外招聘具有跨學科知識、跨行業經驗和國際眼光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三)增強“內生性”,着力加大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力度

徹底改變“重引進、重使用、輕培養”的現象,疏通自我人才培養渠道,以“四化”加強“內生性”人才培養。

一是幹部培訓制度化。圍繞區產業發展導向,以提高廣大機關幹部服務“六五三五”工程建設能力爲重點,繼續探索適應區幹部隊伍實際的培訓形式和教學方法,全面推進大規模幹部培訓,以增強務黨務政能力爲核心,加強黨政人才培訓;以提高創新能力爲核心,加強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教育,儲備一批技能型實用型人才。

二是人才培養項目化。試行“項目建設+人才培養”的育才機制,將具有培養前途的人才放到重大項目、科技攻關、社會科研項目中,借“機”生“才”,以業育才。

三是人才待遇優勢化。對“內生性”人才與引進型人才在崗位、資金、住房等方面享受同樣待遇,防止“培養成,流出去”。培養、使用好“百名碩士進機關”工程的首批25名研究生,幫助他們解決好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努力爲他們適應環境、施展才能創造條件,形成吸引高學歷應屆畢業生到區創業的品牌效應。

四是人才儲備梯隊化。建議從黨政機關、科研院所、企業中公開選拔、招聘表現優秀的後備幹部和科研、管理人員,建立“人才資源庫”,定期向人才工作一線部門和單位以及急需人才的企業推薦;有計劃、有重點地選派金融、財會、審計、司法等綜合管理類優秀年輕人才到高校深造,構建“選拔-儲備-鍛鍊-輸送”的人才梯次結構。

(四)優化“軟環境”,努力營造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 一是加強政策配套和集成支持。建議制定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的專項政策措施,在財稅、金融、政府採購、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加強各部門配套政策的相互銜接,整合多方資源,形成支持合力。把創業風險投資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資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以及省市有關部門的產業化項目,重點向創業創新人才傾斜。把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的培養、引進工作與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實施結合起來,以項目爲載體、以公共財政爲引導,加強對創業創新人才的培育。 二是加強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立足於特色園區建設的需求,建設具有全面技術服務、科技創新、科技信息、文獻信息、人才信息、科技管理和人才服務等內容的在線信息化服務超大型平臺,

以解決大學少、圖書館小、實驗室、測試平臺差的環境,縮短區與國內外先進城市的距離,實現與外界的適時溝通,滿足企業、人才科技創新的需求,形成獨具特色的信息化創新基地。注重創業創新人才輔導,做好提升創業創新能力培訓工作,加強創業創新人才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組織開展科技合作與交流等活動,爲培育創業創新人才提供專業化、特色化、個性化的服務。

三是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人才激勵機制。逐步建立起與工作業績緊密聯繫、鼓勵人才創業創新的分配製度和激勵機制,將人才的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績效、實際貢獻及成果轉化產生的效益直接掛鉤,鼓勵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貢獻、獲得一流報酬。用好區人才專項資金,重點獎勵對區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來創業的優秀科技人才、引才引智的重大項目和企業,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和科技成果的不斷涌現。

四是加大宣傳表彰力度,着力提升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開展“區優秀青年專家”、“優秀創業人才”評選活動,大力表彰有突出貢獻的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利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在創業創新中取得重大成就、作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人才,激發各類人才創業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營造支持創業、崇尚創新、鼓勵創優的良好環境。

第五篇: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加強水利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富裕縣水務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就是第一生產力的發動機。實現科學治水的目標,更好的爲小康社會建設這個中心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至關重要。

一、目前基層水利建設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地方水利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以防汛抗旱、農田水利等基礎性工作爲主,對人才需求雖然不象國家水利部門那樣高,但由於水利工作的特殊性,人員隊伍的素質直接關係到一個地方水利建設事業能否健康發展。目前,地方水利建設隊伍普遍存在職工年齡偏大,技術人員偏少,隊伍結構不合理的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才分佈不均。存在三多三少現象。即:行政幹部多,技術人員少;專業技術人員年齡偏大的多,年輕有爲的少;技術幹部按部就班的多,鑽研創新的少。

2、近十年來,從事水利的專技人才和適用性較強的技術骨幹呈遞增趨勢。要求參加非專業性學歷培訓人數多於專業學歷培訓的人數。

3、引進招聘專業人才存在受機構改革因素的制約,近年來,未引進一名本科水利專業畢業的學生

4、水利工作因環境艱苦、經濟待遇低於其他行業,加之機構改革使水利機構和隊伍的不斷萎縮,人才的利用和調配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造成人才流失。

二、幾點建議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水利職工隊伍建設

各級水利部門黨組織和領導幹部要切實加強水利職工人才隊伍的領導,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爲當作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一是各單位黨組織要建立人才工作領導機構,切實把人才工作納入重要日程,確保水利人才工作在黨組織工作中始終有位置,出臺關於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的實施意見,切實加強水利人才隊伍建設。二是人才隊伍建設需要主要領導親自抓、親自管,切實管住水利人才隊伍的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風,堅決克服“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現象。三是盡力挖掘

現有水利人才資源,充分利用現有人才,將在非水利專業崗位上的懂專業、懂技術的水利專業人才使用到水利專業技術工作崗位上,充實水利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壯大水利技術力量,爲快速發展的水利事業提供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撐。

(二)聯繫實際,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來,隨着形勢的發展變化,特別是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通訊設施迅速發展,不出屋外,各種信息便可知曉,人們的思想和觀念也比較活躍、多變。在這種情況下,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就顯得尤爲重要。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貫穿於水利工作全過程,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水利職工隊伍,爲促進水利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

一是加強政工隊伍建設,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機制。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好,關鍵是要有一批思想素質高、作風過硬的政工人員作保證。各級黨組織要把加強政工隊伍建設作爲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期工作來抓,建立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黨政工團齊心抓、分管部門重點抓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格局,堅持不定期對政工人員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進行培訓,不斷提高政(更多請關注)工隊伍人員的思想素質和工作水平,抓思想從水利工作出發,抓工作從職工思想入手,不斷增強新時期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領。

二是狠抓理論學習,統一職工思想。把抓理論學習、用理論武裝職工的思想,作爲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工作來抓。積極舉辦各級理論培訓班,分層次對幹部、黨員和職工進行培訓,堅持不懈地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武裝職工的頭腦,力求使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入腦入心,始終使職工保持思想清醒、方向明確、立場堅定。在此基礎上,結合重大政治理論學習活動,不適時機地開展一系列政治活動,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促進職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爲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三是積極開展向先進人物學習活動,用先進人物事蹟激勵和鞭策職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用先進典型引路,以先進事蹟激勵職工,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條重要手段。用先進人物的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優秀品質和愛崗敬業、勇於奉獻的優良傳統激勵職工,教育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向行業外先進學習的同時,還可以從本系統衆多先進人物和事蹟當中,篩選出代

表“獻身、求實、負責”的水利人精神的先進人物,號召廣大職工學習。通過向先進人物學習,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工作積極性,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激發職工立足本職、爲水利多做貢獻的自覺性。

四是以活動爲載體,將思想政治工作融於活動之中。各級黨政工團各部門要利用重要節日和重大活動,積極舉辦喜聞多見、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組織職工參加義務植樹、清運垃圾、美化環境等義務勞動,培養職工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意識以及講文明、有禮貌、革除陋習的良好習慣。通過各項有益活動的開展,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陶冶職工情操,增進理解,增強團結,凝聚力量。

(三)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創造留得住人的環境

探索研究水利人才隊伍工作機制,是吸引水利職工安心基層,熱愛本職的重要措施。

一是建立水利人才選用機制,積極引入競爭機制,改進人才選拔方式,對內推行競爭上崗,對外實行公開招聘,堅持以能力和業績作爲衡量人才的標準,選拔一批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的水利職工,特別是水利專業技術人才。

二是建立水利人才激勵機制。在物質激勵方面,可對特殊崗位的水利人才試行“特才特薪”,鼓勵職工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各類技術資質證書的考試,並對獲得資格證書的人員給予獎勵;鼓勵職工參加學歷培訓,特別是已在專業崗位上工作的非專業人員參加專業學歷培訓,並給予適當補助。

三是建立科學的考覈評價機制。客觀公正地選用評價機制是建設好水利職工隊伍的關鍵,積極探索以業績考覈爲重點、以崗位職責爲基礎、以績效目標爲核心的水利人才考覈評價體系,改變以技術職稱職務作爲評價人才唯一手段的傳統做法,逐步實現變職稱職務評定爲崗位管理,以職工工作業績爲主要依據的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