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發展社區教育的經驗與困惑

發展社區教育的經驗與困惑

發展社區教育的經驗與困惑

摘要: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社區教育顯得越來越必要。隨着《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意見》出臺,其重要性將得到全社會的重視。近年來,社區教育快速發展,形成了較完整的培訓隊伍和培訓方式。然而,社區工作格局的不斷變化,各種矛盾問題的出現,使社區教育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社區教育工作者因而產生了各種困惑和思考。

關鍵詞:社區,教育經驗,難題困惑,設想建議

一、 社區教育基本情況

xxx人口約xx萬,擁有xx個街道、xx個社區。建立了x個省級街道教育中心,xx個居民(村民)學校(50%被評爲省級居民學校)。近幾年,我區先後被評爲江蘇省社區教育示範區、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全國數字化學習先行區。我區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全民終身學習,創建學習型城區”爲目標,按照“以人爲本、和諧發展,重心向下、服務百姓,社區爲主、重點突出”的工作思路,大力開展社區教育。

二、社區教育特色經驗

(一)政府重視,機構健全。我區政府關注民生,十分重視社區教育在社區建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將社區教育列入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納入各級領導任期目標,列入文明單位考覈的重要內容,出臺了《關於創建學習型城區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構建了五級管理組織如下圖:

已形成統籌協調、逐層管理的社區教育管理體系。各級管理組織建全了社區教育例會制度,設立各類管理臺賬,定期研究、檢查、解決社區教育工作問題。做到了年初有佈置、年中有督促、年末有檢查,目標任務明確、組織層層落實、定期表彰考覈,分步有序推進,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統籌、部門配合、街鄉實施、單位參與、社會各界廣泛支持的較爲完善的社區教育工作機制。

(二)培訓有序,突出品牌。社區教育培訓緊緊圍繞“全民終身學習,創建學習型城區”的目標,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做到年度有安排,社區有計劃。在教育形式上,注重寓教於樂,採取講座、競賽、演講、徵文、老少同樂、現身說法、沙龍、學習角等多種形式,開創了晨練課堂、實踐課堂、空中課堂、羣言堂、大講堂等有別於學校傳統教育的賦有特色的學習形式。通過“讀書月”、“全面終身學習周”、“敬老月”等主題活動的開展,在全區範圍內形成了思學、好學、樂學的良好風氣,培育了一批學習型組織,涌現出了一大批社區教育志願者。於此同時,在深入社區瞭解居民需求的基礎上,積極培養社區培訓品牌項目,努力打造精品,提升培訓質量。作爲社區教育重點工作之一,20個項目進行申報,8個項目成爲“塑亮點、建精品、創特色”的品牌項目,享有專項資金扶持。

(三)多方協作,資源共享。我區通過有償與無償相結合,口頭商定與書面協議相結合,多方動員與評估考覈相結合等形式,促進社區與駐地學校、企業、單位協同合作。有效拓展區域內文化活動中心、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體育場館等各類文化設施的教育服務功能,實現資源共享,豐富了轄區居民的文化、娛樂、健康生活。與此同時,我區以社區教育學院爲主體,依託市開放大學,強化課程建設,豐富學習內涵,推進數字化學習。組織編寫了10多本貼近生活的社區教育系列讀本,建立“終身學習網”數字化學習基地。

三、社區教育難題困惑

當前,隨着社區原有工作格局的變化,許多矛盾、問題的出現,使社區教育幹部產生了各種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區教育培訓的進一步推進。

(一)社區教育投入發展不均衡。江蘇社區培訓每人每年4元的經費標準,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培訓支出。部分社區居委會經費來源渠道狹窄,主要是創建經費、租賃收入和駐轄區單位的贊助。有限的經費除去人員工資後,用於支付電話費、水費、電費、辦公用品後所剩無幾。特別是單位實行財務中心統一報帳後,來源於駐轄區單位企業的贊助明顯減少。對於開展各種社區培訓、公益活動,可以說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社區居委會在所管理人員、所經手事項增多的情況下,政府職能部門卻沒有把“費隨事轉,利隨權轉”的要求落實到社區,居委會往往幹了事得不到錢,給了錢卻幹不了自己的事。社區教育培訓經費有時甚至會出現被挪用、佔用的現象。造成部分社區教育場所簡陋、設備不全、經費缺少等問題,出現各街道社區教育發展不均衡現象。

(二)管理師資隊伍不均衡。

目前參與社區管理和培訓人員主要有:街道管理人員(多數兼職)培訓學院下派教師(來自中國小)兼職教師(學校、企業、機構)志願者。其中多數人缺乏社區教育專業培訓,並且存在不穩定性。尤其是社區工作人員收入太低(1500-2500元/月)同時居委會職責多樣化,工作內容和任務的明顯增加使社區居委會幹部感到無所適從。這必然造成社區教育人員主觀積極性不高,專業管理水平不夠,缺少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等問題。

(三)社區培訓內容項目不均衡

當前社區培訓內容主要根據城市創建標準和上級部門安排,培訓方式主要是組班上課、報告講座等。而且在實際工作中,社區羣衆文化教育活動等往往能簡則簡,能省則省。社區幹部與居民交往多爲就事論事,全面瞭解少,靜態把握多,動態跟蹤少。使得社區教育不接地氣。事實上每個居民都有個體需求,多數居民喜愛參加體驗式學習。正因爲管理、培訓的原動力來自上級的要求而不是居民的願望,因此居民對培訓的滿意度不高,很多人缺乏認同感。

四、社區教育思考建議

(一)構建多元運營機制,實現社區教育創新。

首先政府部門通過簡政放權,把相應的公共權力授予社區,減少或取消不必要的檢查、評比和考覈。對於本應屬於職能部門的事,堅決制止轉嫁行爲,需由居委會配合、協助完成的工作,應提供必要的權利和經費。完善相關制度,制定各類學習型組織標準和社區教育評估細則;二要創新社區教育服務機制,讓更專業化的學校、企業、社會組織進行公益性或有償培訓活動。讓各類社會培訓資源得到充分整合、利用,使教育培訓活動更有效開展;第三要鼓勵居民組建自治組織、學習型組織。激發社區居民公益心,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管理、監督。形成“共駐社區,共建社區”的整體合力,構建社區發展的良性機制。

(二)增強社區教育工作者整體素質。

一是加強專業化培訓,不斷更新社區教育者理念增強其服務本領,建立系統化延續性的培訓考覈機制;二是完善用人制度,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由“行政化”選人向“社會化”選人轉變,改變當前基層管理人員年齡、文化、性別結構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現象。

(三)精準運作提高社區教育質量。

要把社區教育經費確實花費到培訓活動上,使居民真正受益,就需要我們精準運作社區培訓工作。首先要深入社區,調查不同居民情況,建立各類人羣檔案,做到社區教育對象的精準定位;第二社區教育目標和內容要精準,通過主動訪問了解社區居民的學習需求,並將此作爲開設課程和培訓的依據,例如培訓職業技能、陶冶道德情操、繁榮文化生活、教育流動(留守)兒童、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社區教育還要緊密結合區域特色,提倡“一社區(村莊)一品牌”。這樣居民羣衆對培訓必然感興趣有認同感。其次,教育培訓方式要精準。“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和內容採用參觀座談、文體活動、實踐操作、在線學習等不同學習方式。學習者獲得學習成就感、快樂感纔會愛學樂學!此外,擁有精準的社區教育保障,才能爲基層的社區教育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社區教育精準考評,才能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和懲戒約束機制。

五、結束語

正如第七屆國際社區教育大會“社區教育宣言”指出:“良好的社區教育能夠加強社區建設,通過社區教育才能使社會持續發展......”。今後我們將切實落實《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意見》精神,堅持走社區教育創新之路。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促進學習社會化、社會學習化,促進各類教育資源共享;堅持學習型城區建設與文明城區建設相結合,促進居民素質和城區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完善終身學習服務體系上下功夫,在提高創建學習型組織質量上下力氣,在打造社區教育精品上做文章,線上線下融合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策略; 積極推進數字化學習, 加強課程資源建設,把教育服務延伸到城鄉社區和家庭;做好典型示範推廣,努力提高社區教育專業化水平,不斷促進我區社區教育工作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