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精品多篇】

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精品多篇】

《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 篇一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是尚市鎮中心國小的王方。我說課的課題是《分數的基本性質》,接下來我將從說學生、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設計、說反思等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學生

學生在學習本內容之前已經理解了分數的意義,明確了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係、商不變的性質等知識,這些爲本課學習作了鋪墊。而五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質疑—探索—釋疑—應用”這一完整的學習過程。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內容,在國小數學中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它既與整數除法商不變的性質有着內在聯繫,也是後面學習約分、通分、分數計算的基礎,在整個分數教學中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學目標:

結合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改變分數的分母與分子,而使分數的大小不變。

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經歷分數基本性質的發現、歸納過程,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滲透遷移的教學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在主動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體會分數的基本性質在生活中的應用。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學生通過猜想和動手驗證,抽象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4、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三張形狀大小一樣的紙片、彩筆,老師準備課件、分數卡片。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

本着 “以學定教”的思想,我以自主探究爲主線,以發展創新爲宗旨,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引導發現、組織討論、組織練習等教法,讓學生全程、全面、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

學法: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基於這樣的理念,本課學生的學法主要有:自主發現法、操作體驗法、合作交流法、自學嘗試法等。當然,由於學生思維方式的不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數學。

四、說教學過程

爲實現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程序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發猜想

首先我爲學生帶來一個《猴王分餅》的故事:猴王做了三個大小一樣的餅,它先把第一個餅平均切成兩塊,分給猴1一塊;又把第二個餅平均切成四塊,分給猴2兩塊;接着又把第三個餅平均切成八塊,分給猴3四塊。聽完故事,我問道:“同學們,哪隻小猴分的餅最多?”來引發學生的猜想。

設計意圖:“疑是思之始,學之端”。這樣設計,旨在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貫穿於學生喜愛的故事情境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慾望。

(二)自主探究,尋找規律

活動一:動手實踐,驗證猜想

讓學生動手摺一折(將每張紙分別平均折成兩份四份和八份)、塗一塗(用筆將其中的一份兩份和四份塗上色)、比一比(比較塗色部分的大小),發現三隻小猴分的餅是一樣多的。同時得到三個相等的分數: = =

活動二:觀察比較,發現規律

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觀察這三個分數,並在小組內展開討論:這三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他們的大小卻相等,你們能找出它們的變化規律嗎?

活動三:對比歸納,提示規律

1、運用課件引導學生分別從左往右看,從右往左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樣變化的?

2、小組合作,歸納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3、自學教材,對比分析,並舉例說明,着重理解爲什麼要“0除外”?

活動四:應用鞏固,體會規律

我以學生爲主角,把全班學生平均分成了兩大組,請其中一組起立。站起來的學生人數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分數來表示。

設計意圖:通過四組活動,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通過多種評價方式,及時肯定並促進學生的學習。

(三)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例2:讓學生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 和 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明確《猴王分餅》的道理,並拓展延伸:如果小猴子要五塊、六塊、十塊……又該怎麼分呢?

3、考慮到學生素質的差異,我設計了四組分層闖關訓練。

我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預定的目標。還能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四)課堂小結,加深理解

讓學生暢談收穫,並用分數來表示本節課所體驗到的收穫與快樂。這樣設計,不僅是對自己在課堂上知識獲取的一個回顧,同時也評價了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對教師的教學行爲與課堂的教學效果也給出了評價。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突出了重點,有助於學生歸納、整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

六、說反思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爲教學設計體現了“趣”、“實”、“活”三個特點。故事引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折、塗、比等多種活動,爲學生搭建了一個自主探究的活動平臺;課上得富有實效,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各位領導、老師們,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 篇二

教學目標

(一)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

(二)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三)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繫,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

(二)歸納分數的基本性質,運用性質轉化分數。

教學用具

教具:投影片,三張相同的長方形紙,一面爲白色,另一面分別給

學具:每位同學準備三張相同的長方形紙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1.口答:(投影片)

根據 120÷30=4,不用計算直接說出結果:

(120×3)÷(30×3)=( );(120÷10)÷(30÷10)=( )。

2.說一說依據什麼可以不用計算直接得出商的?

3.說出商不變的性質。

教師:除法有商不變性質,分數與除法又有關係,分數有沒有類似的性質呢?下面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學習新課

1.分數基本性質。

(1)教師取出一張長方形白紙,說明這爲單位“1”,再取出同樣的兩張白紙,重疊放在一起請學生觀察,問:三張紙重疊後完全重合,說明什麼?(三個單位“ 1”同樣大)教師把三張紙分貼在黑板上。

教師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三張長方形紙,並比一比是不是同樣大。

教師:請分別把它們平均分成2份;4份,6份(折出來),並分別給其中的1份,2份和3份塗上顏色或畫上陰影。然後把塗了顏色的部分用分數表示出來。

學生口答後,老師把黑板上的紙片翻面,露出塗了色的一面,板書:

教師:請比較這三個分數的大小?

你根據什麼說這三個分數相等?

學生口答後老師用等號連結上面三個分數。

(2)教師:這幾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但三個分數的大小是相等的,下面我們來研究在保持分數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分子分母的變化有沒有什麼規律?

(3)請根據上面的研究,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請概括地說一說。

2.把一個分數化成大小相等,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數的分數。

分子應怎樣變化?誰隨着誰變?

化?誰隨着誰變?

教師:上面兩個分數的變化依據是什麼?

(2)口答練習:(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教師:利用分數基本性質,可以把分數化成大小相等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數的分數。

(三)鞏固反饋

1.口答:(投影片)

2.在括號裏填上“=”或“≠”。(投影)

3.在( )裏填上適當的數。(投影)

4.判斷正誤,並說明理由。

(四)課堂總結與課後作業

1.分數基本性質。

2.把分數化成大小相同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數的分數的方法。

3.作業:課本108頁練習二十三,1,2,4,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分數基本性質是在分數大小不變的前提下研究分子、分母的變化規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抓住“變化”作爲主線,設計思考題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分析,使學生在變化中找出規律、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安排例2,是讓學生運用規律使分數產生變化。這樣,從兩方面方面加深學生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理解。

在學生掌握了分數基本性質後,安排他們舉例討論,以溝通分數基本性質和商不變性質之間的內在聯繫,便於學生能把新舊知識融爲一體。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是學生活動爲主,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新課教學分爲兩部分。

第一部分學習分數基本性質。分三層,通過學生活動,學生從直觀上認識到分子、分母不相同的分數有可能相等;研究分子、分母的變化規律;概括分數基本性質,並用商不變性質來說明。

第二部分是應用分數基本性質,使分數按要求進行變化。分兩層,根據分母需要,確定分子、分母需要擴大或縮小的倍數;根據分子需要,確定分子、分母需要擴大或縮小的倍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 篇三

一、說教學內容的創新處理

《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冊第四單元的一個重要內容。該教學內容是以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以及整數除法中商不變的規律這些知識爲基礎的。原教材先通過直觀使學生了解1/〖〗2、2/4、3/6三個分數的分子、分母雖然不同,但是分數的大小是相等的。接着進一步研究這三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們是按照什麼規律變化的。最後歸納出分數的基本性質。這樣安排教學內容,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得到充分體現,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爲此,我打算通過"折、畫、想、問、用"五個環節對教學內容作如下處理。

1、折--用三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條分別折出二等分、四等、八等分。

2、畫--讓學生用色筆在長方形紙條上分別塗出它們的一半,並用分數來表示。

3、想--1/2、2/4、4/8這些分數有什麼關係?你還能說出和"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數吧?你還能說出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數吧?

4、問--ww"1/2=2/4=/4/8"中,你發現什麼?

5、用--用已學過的"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有關的數學問題。這樣安排教學有以下幾點好處:

(1)有利於知識的遷移。

讓學生通過動手摺、塗,再用分數表示,這樣既幫助學生複習了分數的意義,又爲學習新知識作了準備。

(2)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通過學生找和"1/2"大小相等的分數,以及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數,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自主學習的精神。

(3)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通過交流,培養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積極思考問題,積極探問題,培養學生概括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說教學模式

本節課起打算採用"創設情境,複習遷移--設疑激思,獲取新知--深化概念,及時反饋"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1、創設情境,複習遷移。

爲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舊知識起到正向遷移的作用,首先創設了動手操作的情境:起發給每位學生三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條,讓學生折一折。把第一張紙條對摺(也就是把這張紙條平均分成2份),把第二張紙條對摺再對摺(也就是把紙條平均分成4份),再把第三張3次對摺(也就是把紙條平均分成8份)。接着,讓學生畫一畫,用彩筆在等分後的紙條上分別塗出它們的一半。告訴學生,如果把每張紙條都看作單位"1",問學生:你能把塗色的部分用分數表示嗎?(電腦顯示三張塗色的紙條,學生分別用分數1/2、2/4、4/8表示。)

這一情境的設置,主要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不僅複習了分數的意義,爲下面導入新知識作好鋪墊、遷移。並且在教學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愛動手以及直觀思維的特點,激活課堂氣氛,營造良好的學習開端。

2、設疑激思,獲取新知。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就是學習問題,學怎樣問問題。爲此,我在上面教學的基上,引導學生逐一討論以下問題:

(1)1/2、2/4、4/8這些分數有什麼關係?

(學生會說這三個分數的大小相等。)

(2)你能說出與"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數嗎?你還能說出與"2/3"大小相等的分數嗎?

(如果學生寫錯或寫不出,待得出分數基本性質後再寫)

(3)從"1/2=2/4=4/8"中,你發現了什麼?

(讓學生分組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經過歸納,最後得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並把這句話顯示出來。)

(4)你對上面這句話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學生可能會提出地"相同的數"中"0"必須除外。如果學生提出不出,就由教師提出問題:相同的數是不是任何數都行?爲什麼?)

最後,讓學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老師揭示課題)

這樣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師生情感交融、和諧,學生積極參與,思維活躍,學習主動,爲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3、深化概念,及時反饋。

爲了加深學生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設計瞭如下練習:

1、下面各式對嗎?爲什麼?(讓學生用手勢表示對錯)

(1)3/4=6/8(2)3/8=12/2(3)3/10=1/5

2、在()裏填上合適的數。

()/6=()/36=8/12=2/()=()/24

3、把2/3和10/24化成分線是12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4、把下面大小相等的兩個分數用線連接起來。

4/51/64/94/612/16

3/42/320/256/368/18

三、說教學目標

以上各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體現如下幾點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性目標:讓學生親身經歷"分數基本性質"抽象概括的全過程,正確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使學生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有關的數學問題。

2、發展性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遷移類推能力,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繫、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問題意識、合作意識以及應用意識。

3、創新性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和研究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