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關於《登高》的教材教法探究

關於《登高》的教材教法探究--2025屆高一年級語文學科第一次教材教法研究培訓稿

關於《登高》的教材教法探究

主培人:柏俊文

【教材結構】(一級標題:黑體三號)

《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這個單元屬於必修課程“文學閱讀與寫作”學習任務羣。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生命的詩意”。第8課的《登高》格律謹嚴,歷來爲人稱頌,詩歌營造的濃郁悲涼的意境是學習的重要內容,詩人的憂國之情與個人的人生感慨融爲一體,需要重點把握,詩體形式與詩人情感抒發之間的關係也是學習的重點。

【教材解讀】

優美的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蘊含着中華兒女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閱讀古詩詞作品,可以體味古人豐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樣的人生,加深對社會的思考,增強對人生的感悟,激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依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中學語文教學要培育學生喜愛祖國語言文字,喜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培育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唐詩作爲中國文學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鑑賞唐詩對於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和積澱學生的人文素養意義非凡。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雖然已經接觸了不少詩歌,但往往只滿足於背誦、記憶,並不專注於詩歌本身的意象、意境與情感。因此,現在的任務是在要求背誦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古詩詞誦讀的訓練,讓他們從中學會品味詩歌的意境,進而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使學生受到詩人情感的薰陶而有所感悟,從而引發學生的審美興趣,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們已經學過杜甫的詩歌名篇,學生對詩歌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但《登高》蘊含着詩人個人的、家國的深沉憂思。杜甫究竟是怎樣借眼中景抒心中情的?這個問題需要引導學生逐步理解。

本課教學所面對的學生已步入高一第一學期,學生懂得一些鑑賞詩歌的門路,但是要真正理解杜甫詩歌語言的凝練豐富、意蘊深遠,感知詩人沉鬱苦痛的感情,並且是要通過對詩歌意象的探究和分析,來感知杜詩上述的這些特點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需要教師的補充引導,來讓學生進行辨證思考和分析。

【設計理念】

依據《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注意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的要求,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將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來,提高教學效果。

【目標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二級標題:楷體GB2312三號加粗)

瞭解詩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詩歌的主要意象;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感受、品嚐詩歌意境,培育初步鑑賞詩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

【教學重點】把握詩歌中景、境、情三者的關係。

【教學難點】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懷。

【設計意圖】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有高中語文教學應“讓學生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嚐語言”這一要求,據此設計了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詩歌鑑賞的重點是培育學生在反覆吟誦中通過聯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語言文字復原成立體的、生動的畫面從而把握隱蔽在文本背後的詩人的內在情思。據此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把握詩歌中景、境、情三者的關係,而本課的教學難點則是在理解詩人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的同時,最根本的一點是能體會作者悲國家之秋、社會之秋。也就是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懷,這也是本詩的關鍵所在。

教學過程設計(方正小標宋簡體居中二號不加粗)

一、導入(2分鐘)(一級標題:黑體三號)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個秋天,在與親人一同登高的一個傳統佳節裏,九月九日重陽節前後。夔州,長江邊。刺骨的寒風凜冽地吹着,江邊萬木凋零,漫山遍野,滿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渾濁的江水滾滾翻騰,向前奔涌。幾隻孤鳥在天空中迴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一位老人走來。他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滿身疾病,步履蹣跚……

重陽節,本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是與親人一同登高祈求長壽的日子。可是這位老人,半生懷才不遇,晚年窮愁潦倒,孤獨的在外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而讓他時刻不忘的國家,此時仍是戰亂頻仍。重陽佳節,他單獨登上高樓,面對萬里江天,面對一片衰敗,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頭……今日,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杜甫的七言律詩——《登高》,共同去領會詩聖的才情,觸摸其高尚的靈魂。

【設計意圖】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導入新課時試圖用這樣一段話來激起學生們的興趣,調動他們探求知識的好奇心。

二、整體感悟,把握詩歌

課堂活動一:配樂範讀(5分鐘)(楷體GB2312(小標題三號加粗)

【設計意圖】

通過自己聲情並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並給他們提出一個問題:你認爲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麼樣的?學生聽讀後自由朗讀並結合解釋體會,就能對《登高》一詩的悲傷的情感基調有個感性的整體認知,並在誦讀的過程中培育其語感,體會詩歌的音韻美。

三、研讀寫景的詩句,品嚐深邃的意境

課堂活動二:思考回答(3分鐘)

問題1,全詩的情感基調是“悲”,詩人“悲”什麼?

【設計意圖】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應培育學生髮覺、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問題設計承接上環節順勢而出,目的在於培育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培育學生的規律思維力量。學生在思索這個問題時,因閱讀閱歷、學問積澱有限,大多數學生只能理解到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而理解到社會之秋、國家之秋這個層面則存在困難。因此,可先讓學生在充分理解自然之秋的根底上,引導學生思索和理解詩人悲國家、社會之秋的情懷。

課堂活動三:實踐與思考(10分鐘)

動筆實踐,首聯寥寥數語就勾畫出一幅寬闊深遠的圖景,請你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這幅登高秋景圖。

問題2,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設計意圖】

以上實踐與思考設計是爲了解決詩歌是怎樣寫景的問題。學生通過聯繫和想象,把枯燥的文字復原成立體可感的畫面,領會詩中天地蕭颯悲涼、悽清的景像,品嚐其深邃悠遠的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情感,體會詩人登高望遠時內心的無盡的悲涼,並培育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聯想、想象能力,試圖去解決理解悲自然之秋這一層面的目標。

四、研讀抒情的詩句,品嚐深層的感情

課堂活動四:思考探究(10分鐘)

問題3,詩人僅僅悲嘆大自然的秋嗎,所悲之秋還有沒有別的意味?

問題4,宋代羅大經指出頸聯有八層意思,你能讀出幾層呢?【設計意圖】

在學生結合文本研讀頸聯的根底上,適時的提出這樣兩個問題。此時可結合多媒體呈現杜甫生平及此詩的寫作背景:本詩作於安史之亂後第二年,晚年的詩人仍四處漂泊,居無定所,生活困頓。再加上年老多病,登臺賦詩,想歲將百年,生命將盡,而命途多舛,壯志難酬。而對於封建時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無異於要了詩人的性命,今詩人頭髮花白,命將盡而事業無成,不由悲從中來。悲嘆個人生活困頓的同時,更加悲嘆政治生命的困頓,實爲悲嘆個人人生之秋。此教學環節意在讓學生對詩歌有更深入的體會和深切的感悟,培育學生探究規律問題的思維能力。

課堂活動五:分組討論(12分鐘)

詩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這些或許都不是“悲秋”的根本,研讀尾聯,分組討論:“悲秋”的根本是什麼?

【設計意圖】(解決本課的教學難點)

依據《語文新課程標準》中“鑑賞文本應把握文本背後的思想內核,情感內涵”的要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由學生進行個人思索、小組討論,詩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這些或許都不是“悲秋”的根本,研讀尾聯,思索並討論“悲秋”的根本是什麼?

此環節是本節課的難點,在此過程中將引導學生抓住尾聯中的“艱難”一詞並結合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來討論、分析。“艱難”在這裏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國中時所學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則表現了詩人流寓蜀中生活的困難,更寫出了詩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推己及人的宏大胸懷。由此引導學生理解詩人的“悲秋”不僅是悲自然、悲個人,更深層的是悲國家、悲社會。相對於國家的風雨飄搖,破敗不堪,詩人自己的生活困頓、年老多病,大自然的秋風蕭颯,即個人之秋、自然之秋只不過是文本的表層罷了。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作爲活動主體參加討論,最後,進行點撥總結。

五、課堂小結(3分鐘)

教師總結:詩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季節,單獨登高望遠,縱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謂壯懷劇烈,慷慨悲歌。這裏有對自然秋景的哀痛,有對自身命運的嗟嘆,更有對國家命運的憂慮。讀這首詩,應體會到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明代胡應麟推此詩爲——古今七言律詩第一,的確如此。

【設計意圖】

強化印象,固牢情感。強化解決教學重點問題。

六、作業設計

課下研讀杜甫的其他詩作,並寫出一篇關於杜甫專題的小論文。

【設計意圖】

佈置這項作業,一是引導學生課外閱讀,二是讓學生進一步穩固課堂教學的成果,培育學生求知慾望和真正的主動意識。

七、板書設計

首聯哀婉孤獨

頷聯沉鬱昂揚悲自然之秋

頸聯愁苦沉痛悲人生之秋

尾聯憂憤無奈悲國家之秋

【設計意圖】

板書設計主要表達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路,達到強化印象,歸納總結的目的。

【困境預想】

在問題4“宋代羅大經指出頸聯有八層意思,你能讀出幾層呢?”過程中,可能學生思考不到更深入的層次上,從而達不到引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上去。

【解決預案】

1、帶領學生背誦國中學過的杜甫作品《茅屋爲秋風所破歌》,重點強調其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語段,感受杜甫的憂國憂民情懷。

2、介紹杜甫整體作品風格。比如《春望》、“三吏三別”(《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整體感知杜甫作品風格及家國情懷。

【設計反思】

《登高》是杜甫的名篇,對了解杜甫的晚年生活來說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據詩歌本身的特點和高一學生的實際,把教學重點確定爲“把握詩歌中景、境、情三者的關係”;教學難點確定爲“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懷”。讓學生通過對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的理解去充分體會杜甫的精神追求和沉鬱頓挫的作品風格,教學設計思路還算清晰,重點也比較能突出,流程應該也會很順暢。在設計過程中還引發了我的一點思考。

教學的實踐使我深知,越是經典的作品越是對老師的思想、學識、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驗。對經典作品的教學,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內”,就會淺而無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會虛而不實。作爲一個語文老師,心藏萬匯,才能吐納自如;渾博深刻,才能創出境界。而經典的解讀最怕淺,最忌虛。對此詩的教學,我力求渾厚、力求展現語文課堂教學的大氣象。因此,在備課過程中,首先,我涉獵了大量有關杜甫的書籍,然後總結歸納,用簡明扼要的語言使學生了解杜甫。其次,我在網上搜索名人名家的朗讀,讓學生聆聽名人名家的誦讀,領會詩人寫豪情、感滄桑的情懷。只有有了充分的課前準備,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才能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通過逐字、逐句分析,一起走進詩人杜甫的內心世界。通過對詩的理解,引導學生聯繫實際,培養學生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