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淺談數學教學中對“4+1+3”教學模式運用與感悟

隨着“4+1+3”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我校的不斷深入,新課程理念、方法正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接受、領悟和運用,同學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並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這一模式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自覺、自主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一小組合作爲基本形式,課堂上創設“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學習氣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起引領點播、拓展提升的作用,從而轉變了傳統的“傳授教學”的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均發生了較大的轉變 。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獨角戲”,教師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幫助着、參與者、引導者,學生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空前的主動學習得積極性,學生根據預習提綱預習,小組成員間相互交流,相互幫助,課堂上主動發言、展示,小組之間互相提問,競爭,課堂教學真正變得“活了”起來,“動”了起來,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下面我就根據自己在數學課堂數學課堂上的教學實際,談一談對“4+1+3”課堂教學模式的淺顯的認識和感悟。

淺談數學教學中對“4+1+3”教學模式運用與感悟

一、預習是關鍵。

預習是“4+1+3的”教學模式的第一個環節,更是關鍵的環節。只有預習充分了,下面的環節才能順利進行下去,否則,學生交流什麼,展示什麼,何談提升,又怎麼會鞏固?所以這是師生需要下大力氣解決的問題。我們的預習提綱大致有一下幾種形式:一是教師根據學習內容設計詳細的預習提綱,從回顧就知到新知面面俱到,說白了就是教師出題,學生解決答案。這種預習對學習自制力差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是卓有成效的,因爲預習目標非常明確,把預習的難度分散,降低了難度,只要按照預習提綱逐一完成就行。在預習過程中學生會閱讀教材,翻越資料,多渠道解決問題,所有學生都有了學習的主動性。二是教師設計較簡單的預習提綱,給學生“留白”,讓學生自助發揮空間。三是有課代表和學習班長自己設計“預習提綱”這樣最大限度的的發揮學生的潛能。

以上三種預習形式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適合不同難度的教學內容,同時還可被交叉使用,富於變化不是一成不變的。

二、交流是手段。

交流是學生獲取知識、解決疑難的、提高能力的手段。在交流過程中學優生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勝利果實,學困生可以向別人請教疑難問題,可以補充自己在預習中遺留的問題,可以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與人交往的的能力,還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集體榮譽感,等等,可謂是知識能力雙豐收。交流的形式多樣,有組內交流,組際交流,師生交流等,最大限度的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方便。

交流不是課堂教學花架子,而是學生掌握知識、解決疑難、提高能力的手段。在交流過程中,學生討論的問題必須有價值,過於簡單的問題麼4號能解決的問題就沒必要交流,過難的問題也沒必要交流,1號解決有困難,交流也是耽誤時間。學生討論的問題應該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似的問題。

三、展示是亮點。

經過不斷努力和改善,小組派代表將答案給同學們講明白,其他學生可以補充,簡單題有4號展示,難度大的1號或二號展示思路和解題步驟,組際搶答或補充,講臺成爲了一個絢麗多彩的舞臺,學生在這個舞臺上盡情的展示自己的風采,成爲了教學過程的亮點。

四、提升是精髓。

教學流程的前三個環節都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爲主,而提升這一環節是發揮教師的主導性的環節,這是一堂課的精髓,是教師幫助學生由“掌握知識”到“提高能力”的一個轉化過程。在這一環節中,我們主要採用一下兩種做法:一是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一節課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規律,讓學生又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二是教師有有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拓展延伸,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知識面,聯繫現實

五、檢測是天平。

檢測是“4+1+3”教學流程的第五個環節,它就像一架天平,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如果測試的結果良好,就轉入新的教學任務,如果不理想就進一步調整學習計劃,查缺補漏 ,直到學生掌握爲止。

以上五個環節是一個完整的教學流程,他們互相聯繫,步步推進,但不是機械死板地進行,二是靈活把我,推陳出新,我只有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與日新月異的教育大環境攜手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