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學生數學有效預習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

預習,數學學習的美妙“序曲”

國中學生數學有效預習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

—國中學生數學有效預習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

一、問題的由來與分析

1、問題的由來

大家都知道預習很重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生學習也一樣。隨着國小到國中教學內容、難度的不斷增加,課堂上能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如果沒有課前預習就上課,由於課前沒有準備,必然會影響聽課效率,學生始終不能真正的成爲課堂的主人,從而影響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如果通過課前預習,帶着問題來聽課,課堂效率就不言而談了。所以預習作爲探索性學習活動,不僅是讓學生做好心理、知識準備,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數學教師必須及時轉變教育觀念,正確看待預習,以生爲本,指導學生開展有效預習,奏響生本課堂的美妙序曲——預習。

2、現狀分析:

(一)學生現狀

經過長期的教學觀察,學生在預習習慣養成方面存在較突出的問題有:

1.自主學習意識不強。部分學生不能自覺、按時、有質量地完成作業;學生的預習作業完成情況更差;學習中,依賴老師父母督促得比較多,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的意識不強。

2.自主學習能力有待系統指導、幫助提高。個別學生對工具書的使用存在障礙;部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強;學生利用網絡資源等媒介蒐集學習資料方面總體表現較差。

有效的預習,能明確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可以提高學習的質量。良好預習習慣的形成將爲課堂教學節約許多寶貴的時間,使得教師不必講解學生就能自己獲得知識。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改善了師生關係,更重要的是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將會大大提高。

(二)教師現狀

很多教師忽視數學學科的課前預習,即使有也總是一句帶過:“明天要上新課了,請大家好好預習一下。”數學預習什麼呢?怎樣預習呢?沒有具體的要求和方法傳授給學生,學生大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這樣的預習效果可想而知。這樣勢必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影響學生自我素質的不斷完善,影響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及自學能力的提高。

培養預習習慣,要注意激發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具有求知慾望,每個學生都有提高能力的渴求,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時,要注意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不斷強化學習需要,豐富預習的內容,給與必要的預習指導,從而真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三)課標要求

當前,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不斷增長,知識陳舊率不斷提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掌握開啓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是現階段各教師教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而培養預習習慣,是提高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爲此,我確立了“國中學生數學預習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這一課題。

二、初步的經驗與資料積累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帶着問題、帶着自己的思維進入數學課堂,對於學生的數學學習有着重要作用。預習則是學習過程中的第一步,是他們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也是他們自學的過程。因此,預習是上好數學課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更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而且有關預習類的課題在國內已有好多專家學者有研究,如:瞿溪二小、陳 亮的《讓數學課前預習成爲學生的自覺行爲》、新津中學外國語實驗學校 李麗的《預習先行,先學後教——淺談課前預習》……這些研究都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鑑,有很多新的理論可以學習,是本課題實施的重要保證。

三、解決問題的措施與過程設計

1、研究措施:

(一)明確預習目的,激發學生預習的動機

用教育學的理論說,帶着問題上課,求知慾更強,變被動爲主動,可以大大減少教師的無效勞動。同時讓每個學生都有訓練的機會,學習的素質得到相應提高了。學生在進行預習時,教師巡視瞭解;預習結束後,教師進行檢查。在這期間,教師及時瞭解學生對教材的掌握情況。教師還可以從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中測知學生的知識基礎。因此,教師就可以抓住重點、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觀主義的傾向。教師針對學生的難點教學,效果也就會更好了。

(二)設計預習方案,引導學生預習的方法

分三個階段來讓學生逐步掌握預習的方法:

(第一階段)課堂指導:師生一起預習,摸索預習方法。

根據不同的教學類型,教師可爲學生提供豐富的預習材料、制定出不同類型的預習卡,從而讓學生明確預習要求。

一開始預習宜安排在課內,教師提出要求,一步一步地、循循善誘地引導。這樣,爲學生搭好學習的階梯,讓他們在實踐中懂得如何去做好數學預習,從而掌握一些方法。

(第二階段)預習卡提示:制定預習提綱,掌握預習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千萬不能忽視教師在預習過程中的指導作用。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新知識進行區分,不同類型的新知預習用不同的方法,製作不同的預習提綱。

(第三階段)個性化預習:學生自己預習,總結預習方法。

(三)關注預習過程,探索學生預習的策略

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一個人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就能獨立地向新認識領域進軍,也纔有可能攀上知識的頂峯。中年級的學生,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不強,要想讓學生具有更強的自學本領,作爲教師就要重視方法的指導。在策略上要注意預習內容難易適度,採用先扶後放,循序漸進的培養措施,逐步提高學生預習的能力,引發學生預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地教學生一些正確的預習方法。

1、數學概念——“課本標記預習法”

數學概念是重點又是難點,因爲數學概念是人類對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簡明、概括的反映,非常抽象,而不少孩子抽象思維差,要掌握乾巴巴的數學概念對於國小生來說並非易事。所以,加強課前預習很有必要。最基本也是最簡易的數學預習方法是課本標記預習法。

具體方法:用簡短的幾分鐘閱讀課本,做些簡單的圈點標註。讀一讀要找出定義中的關鍵字,進一步思考這些關鍵字起的作用,若把它去掉有什麼後果,力爭對概念進行完整的理解;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書上的空白處。

2、數學計算——“嘗試練習預習法”

在國小數學課本中有計算的比重是相當大的是。教材在計算課的編排上一般都以例題的形式出示計算方法,爲學生提供了預習的平臺。學生通過預習已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這些方法了,到了課堂上,我們就可以專心致志地解決學生在預習中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可以把知識學得更深、更廣。

具體方法:先將課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紙蓋住,自己嘗試審題、解答;解答後與課本上的方法對照,不會解答再看課本上的在自己重新解答一次;嘗試解答“練一練”的題目。通過嘗試計算既能讓學生反思預習過程中的漏洞,又能讓老師發現學生學習新知識時較集中的問題,以便課堂教學時抓住重、難點。

3、數學公式的推導——“動手操作預習法”

新課程的實施,要求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們的數學有相當一部分公式的推導等操作性較強的知識,要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親自動手去實踐,通過剪、拼、折、移、擺、畫、量、觀察、比較等活動,體驗、感悟新知識。

具體方法:第一讓學生通過熟悉教材,瞭解操作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弄清操作步驟。第二要準備好做實驗的材料,先與父母合作試着做一做,完成一個表格。第三可以把你在做實驗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記錄下來。佈置的預習任務就要側重於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觀察思考,通過自主探索,才能不斷的生成新知。在上課時,先讓學生彙報在家裏做實驗的情況,遇到的困難。教師幫他們分析在操作過程中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找到實驗失敗的原因,改變實驗中材料,然後在老師的點撥下,以及在和學生的合作交流中得到提升。

(四)巧用預習評價,養成學生的預習習慣

1、檢查督促 ,逐步培養預習習慣

堅持不懈地預習對孩子來說是件“吃苦“的事,當代學生特有的嬌氣、意志薄弱等缺點及家長的配合不力、紛繁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學生預習較難做到自覺,更難做到堅持。光佈置任務,沒有嚴格的檢查,對於缺乏自覺性的同學來說,特別是習慣尚未養成之前的絕大多數同學,實驗只能是徒勞。所以對預習的完成情況做好監督檢查工作,這對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檢查的形式有教師檢查,這當中,既可由老師用課餘時間督促,還可逐漸培養小組長或同桌同學督促,以此來督促學生自覺預習習慣的形成。書面預習作業,查閱後可給出評價“★”,再來個集“★”比賽,檢查中,若發現學生沒有完成預習,要督促其及時補上。口頭預習作業,一靠家長監督簽字,二是課堂教學中檢查、評價。

2、正面評價,順延學生預習動力

評價在學生習慣形成的過程中,起着促進其進步,催化其內在發展的作用。教師要的一個點頭肯定,一點微笑鼓勵,一句口頭表揚都能給前進中的學生以信心和動力。在學生的預習工作之後,不能忽視對學生預習成果的定性、定量評價。評價的目的是爲了全面的瞭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評價作爲學生再學習的一種動力,將會激勵學生向下一個目標努力,對進一步學習充滿信心。

建立長效評價機制。預習的開始過程並不是輕鬆的也不是學生喜歡的,因爲他要調動學生方方面的能力,過程中還要遇到很多難題。學生容易倦怠,覺得很麻煩。因此,在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初期,給學生嚐到預習的甜頭,建立能夠預習好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預習之星,進步之星,小小老師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顆小小的“★”,一本方格本值不了幾個錢,卻對於學生有着極強的激勵作用。

3、組織交流,定期展示預習成果

對預習的成果要及時反饋交流,讓學生有成就感。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活動課,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經驗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在預習時,常常會有所獲,對有收穫的學生來說,他們都有展示自己“戰利品”的慾望。老師就一定要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充分“顯洋”一下,讓他們體驗一下成功。也可以聽聽別人的學習經驗,達到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形成自學的風氣。

在學習新課前,我們可根據佈置的預習提綱舉行一個小小的5分鐘“知識競賽”,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預習經驗交流活動,使孩子們在競賽、交流、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在競爭中求發展求進步。同時還可根據學生近段時間的表現,進行評選“預習能手” “資料小靈通”等活動,從而督促學生持之以恆地認真預習。

2、過程設計

(一)準備階段(2019.3—2019.5)

(1)制定研究計劃,學習國中數學預習習慣培養的相關內容。。

(2)制定研究方案,對學生的預習現狀調查及分析。

(3)制定數學預習的一套方案,及預習卡的設計。

(二)實施階段(2019.6—2019.12)

(1)方案具體細化,按計劃指導學生深入開展各項數學預習習慣的培養。

(2)精心設計、組織學生樂於接受的系列化的預習活動,進行預習方法上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實現研究目標。

(3)及時收集各項活動資料,進行階段性總結。

(三)總結階段(2020.1—2020.3)

(1)歸納、整理研究資料,繼續實施課題。

(2)在研究過程中,積極撰寫論文或研究報告。

四、預期的成果

1、指導學生進行與教材主題相符的課前預習,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多角度預習,拓展思維空間,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評價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積極閱讀和思考的習慣。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學生掌握正確科學的預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爲其終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3、研究報告、教學案例、教學論文及教學設計等。

參考文獻:

1、《教會正確的預習方法,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範蓮芳

2、《國小數學課預習指導點滴談》黃愛華

3、《數學教學應重視課前預習》 高洪亮,李秀華

4、《重視課前預習搞好數學教學》 張曉華

5、《國小中高年級預習教學淺論》 胡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