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精品多篇】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精品多篇】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篇一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當今世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不僅改變了傳統的經濟結構與人類社會的商務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給全球帶來巨大的財富。並同時猛烈地衝擊着世界各國企業傳統的經營理念、市場營銷、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促進企業通過應用電子商務迅速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和經濟水平。

摘 要: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新的生活模式。儘管電子商務來給商務活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但仍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個人身份網上認證的手續複雜,每個網站都各自爲政,只認可自己網站認證,不認可其他網站認證。第三方支付平臺問題衆多,監管法規不完善,備付金容易被挪用,導致風險高,影響客戶資金結算的安全。電子商務App應用越來越廣泛,其監管值得關注。

關鍵詞:電子商務;網上認證;第三方支付平臺;App

1 、個人身份網上認證:麻煩

現在,國內的任何一家網站都需要我們自己一個一個的單獨的去進行認證,時間的浪費,人力物力資源的耗費,成本非常的高。更重要的是,每一個需要認證的網站,必須要提供相應的身份證信息,也就是說每一個網站都擁有客戶相應的個人信息,這樣來看,誰能保護好我們的隱私?

其實,在我們國家很早就有電子商務認證中心(簡稱:CA認證中心),它是負責發放和管理數字證書的權威機構,並作爲電子商務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承擔公鑰體系中公鑰的合法性檢驗的責任。CA認證中心爲每一個用戶提供一個數字證書,這個證書是用來驗證、識別用戶身份,它提供的數字簽名不能僞造和篡改,而且使用公鑰和私鑰進行加密,每一個證書都是唯一的。,確保了證書的安全,而且能爲每一個人,商戶發放證書,也是我國目前電子商務認證授權的機構。從各方面來看,統一部分發放的數字證書發展到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了,那爲什麼我們還需要在每一個網站去認證呢?這個統一的認證中心應該作爲我們電子商務第三方重要的認證平臺。只要各實體機構認可它的數字證書,我們只要擁有它,就等於擁有網上身份證,再也不需要每個網站註冊後還要認證,節省時間,節省資源,也減少現代人的忙碌的負擔。當然,CA認證中心也必須負擔起其相應的責任,定時升級證書,以確保不受網上不法分子的攻擊,其發放的數字簽名可以模仿我們身份證,收取工本費,使用期限到一定年限,或每兩年年檢一次等。希望政府方面也能爲大衆的方便提供公共資源的支持,例如,能把CA認證中心安排在每個地區的公安辦證大廳等,方便羣衆辦理業務。

2 、第三方支付平臺:亂

什麼是第三方支付平臺?當我們進行網上購物的時候,是貨到付款還是先付款然後商家發貨?兩種方式我們都不信任,貨到了,客戶不付款怎麼辦,商家虧了;先把款付了,貨不到怎麼,客戶虧了。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互相信任的中間人出現,客戶把款打給中間人,中間人通知商家,貨款已經到他那裏了,讓商家發貨;客戶收到貨之後,檢查沒有問題,通知中間人,這時候中間人就把當初客戶打給他的貨款給商家。而在網絡上進行交易,大家都覺得需要這個中間人的出現,這就是我們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它具有保障性的作用,而到目前爲止,央行一共發放過六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持牌的第三方支付單位已達到269家。現在,比較有名的支付平臺有:銀聯商務,支付寶,財付通,快錢,匯付天下,易寶支付,環迅支付等,你真的信任持牌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嗎?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三方支付平臺,它就是一個擔保作用,資金從商家發貨到客戶確認收貨爲止,一直存在第三方支付平臺裏,據艾瑞的報告顯示,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59924.7億元,如果第三方支付平臺把暫時存放的款項(下稱“備付金”,是指等客戶確認後給商家打款的金額),放在銀行裏一天的利息是6320.824521萬元,正常的情況下備付金在第三方支付平臺存放不止一天的時間,通過這時間差平臺就沉澱大量的資金,這麼一大筆的資金沉澱很容易被挪用,進行線下投資理財、放高利貸以獲取額外收益,更有甚者挪用還債等,這就存在風險,影響客戶資金結算的安全,進而引發社會不安定因素。而且第三方支付機構還存在捲款潛逃的風險,最終也會引發社會不安定。雖然我國出臺了一些針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如9月1日頒佈的《非金融機構服務管理辦法》,月1日頒佈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實施細則》,6月7日施行的《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依據相關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挪用、佔用、借用客戶備付金,不得擅自以客戶備付金爲他人提供擔保,備付金只能存放在託管銀行並且由託管銀行進行監管。管理看起來嚴厲,但是面對鉅額備付金的誘惑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微薄的手續費收入的現實,步履維艱的小公司很難不對備付金動手腳。而且監管執行難度大,有獲得虛假信息的風險,挪用備付金的情況難以遏制。從2012月開始,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暢購”屬於央行持牌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倒閉”了,根據知情人士透露消息稱,上海暢購的老闆因爲私自使用備付金進行對外投資,導致資金鍊出現問題,無法提現遭到擠兌後,最終跑路扔下公司。上海暢購很可能成爲國內第一家倒閉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因爲相關法規沒有罰則,所以客戶備付金的監管基本形同虛設。在這裏,希望我國能儘快出臺更爲詳細的保護用戶合法權益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其內容包括備付金的存放賬戶(由央行監管),保證金的繳納,每月定期稅務部門的查覈,完善的退出機制等。

3 、電子商務APP:缺乏監管

一開始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家庭固定電腦裏進行,後來科技發展到手提電腦,平板,直到現在的智能手機,這些都是進行電子商務的載體。智能手機只要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序(APP)就能隨時隨地進行網上交易,電子商務APP就是指智能手機等客戶端能實現在線交易功能。比方說像團購(網上的訂單,網下去享受服務或者商品),滴滴打車(移動網絡預訂的士訂單,線下享受服務),輕輕家教(網上預訂家教老師,網下到家補習功課)等。隨着智能手機和iPad等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人們逐漸習慣了使用應用客戶端上網的方式,而目前國內各大電商,均擁有了自己的應用客戶端,這標誌着,應用客戶端的商業使用,已經開始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APP的發展迅速,其應用將取代企業WAP網站成爲手機主流移動應用,比以前任何一個電子軟件運作得更快,普及更廣,使用率更高。

關於電子政務的論文 篇二

一電子政務發展及建設問題分析

從概念上來講,電子政務是政府在其進行社會管理以及社會服務進程中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超出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職能以及時空的界線以及制約,目的是能夠到達促使政府政務的公平公正、高效廉正、爲民衆提供更爲優質的服務。我國電子政務系統的雛形始於一九九三年,是伴同着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呈現的。跟着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政府站、政府信息服務平臺等新興的電子政務情勢也逐步患上到了利用。目前,基於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電子政務系統的完美以及立異是政府改革進程中的首要內容。但在電子政務施行與發展進程中還存在着許多問題,如政府部門對於電子政務系統建設的注重程度不高、專職工作人員本身素質不高、電子政務系統的軌制化管理不完美等,和電子政務系統的安全維護技術不到位等。

(一)安全保障軌制不健全。政府部門在對於電子政務系統安全保障管理軌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在電子政務系統建設保護時缺少軌制化的管理措施。而且,基於計算機信息技術電子政務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缺少信息安全認證機制,非工作人員隨便進入網站機房或者者應用用戶口令進入到網站系統之中。這些軌制上的缺失致使信息技術的安全保障工作難度增大,難以應答緊迫突發事件,沒法保障系統的信息安全。

(二)內部管理鬆懈。電子政務系統安全保障最近幾年來問題屢屢產生,如政府站遭到襲擊、主頁遭到篡改、信息泄漏事件等。分析緣由,主要是從事電子政務系統安全保障管理工作的人員的安全意識、保深情識及工作責任心不強。乃至網站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人員泄漏內部的網絡結構、用戶口令,或者者是內部工作人員歹意編寫損壞程序等,讓站信息的安全係數降落。可見,政府站信息泄漏、網頁篡改的緣由,許多時候並不是安全保障技術水平不高所致使,更首要的嚴格內部保障工作的管理。

二注重安全保障技術體系建設

加強電子政務系統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就必需要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技術水平,建設完美的政府安全信息技術監控體系。政府主管門戶系統安全保障工作的部門,要高度注重電子政務系統的安全技術保障措施的完美,從硬件、軟件兩個方面加強建設。

其1,要構建起完美的互聯網病毒防禦體系,安裝防病毒軟件並且及時進行更新,對於軟件進行進級以及保護,切實做到有效抵抗互聯網上的歹意襲擊。

其2,在信息安全保障系統中加入入侵檢測系統,把入侵檢測軟件以及硬件裝備相結合,作爲防禦病毒體系的補充,入侵檢測系統主動尋覓、分析系統系統內部的運行情況,將背反安全規則的對於象以及被襲擊的部份檢測出來,主動維護系統信息的安全。

其3,要在硬件裝備上及時更新進級,淘汰後進的硬件裝備。避免因爲裝備使歷時間長,致使安全保障能力降落。

三強化安全保障的軌制建設

政府的電子政務系統,要嚴格依照國家對於信息安全法律法規的標準樹立起完美的信息安全管理軌制。

1要對於計算機施行安全保密措施,按期改換計算祕要碼,並且對於網絡的走訪權限進行軌制化管理,觸及首要內容的信息必需要有專業的工作人員在專門的計算機長進行處理。

2要對於機房進行有效管理,完美機房的管理軌制,對於進入機房的設定進行權限規定。制止攜帶對於裝備運行發生要挾的易燃易爆物品,裝備的改換、更新進行登記,不按期檢查裝備的運行狀況以及機房的安全狀態。

3要健全巡查上報軌制,工作人員要按期對於系統的論壇、留言板、站等進行檢查巡查,完美信息發佈前癥結詞以及敏感字自動過濾的功能,親密關注社會發展的動態,更新敏感詞以及癥結詞,樹立起垃圾郵件自動清算功能。如果在巡查進程中發現有背反法律法規的行動,及時向公安網絡部門講演。4要與公安部門樹立起完美的聯絡軌制,打擊網絡信息犯法的行動。通過完美政府電子政務系統安全保障軌制,樹立起長效的安全保障機制,減少因管理失當而發生的系統信息泄漏、網絡攻擊者的入侵等行動的產生。

關於電子政務的論文 篇三

目前電子政務領域“重硬件輕軟件,重建設輕利用,重技術輕信息”的問題比較嚴重。造成如斯結果其實不完整是廠商的錯,咱們的政府用戶也有責任,若能對於下列6大問題給予解決,相信能夠對於國產軟件廠商的良性發展給予匡助。

指點思想以及工作思路存在偏差

對於於軟件公司本身存在的問題,我曾經經做過如下評價:論技術1個比1個先進,論功能1個比1個多,論美工1個比1個好,論深層次功能1個比1個淺。造成如斯結果其實不完整是廠商的錯,咱們的政府用戶也有責任,若能對於下列6大問題給予解決,相信能夠對於國產軟件廠商的良性發展給予匡助。我國黨政機關在電子政務軟件建設方面的模式是:先進行周到的方案設計,然後經由招標、上報領導審批等程序,最後依據已經批方案施行軟件開發。這請求開發者不但要在短期內掌握本行業以及其他相干行業的全體工作特色以及流程,而且要設計出1套全新的工作方式,並且請求各級領導在電子政務方面10分精曉,這在實際工作中是很難做到的,這是因爲沒有掌控電子政務的定位而釀成的。咱們必需認識到此項工作是1項綜合調和、綜合服務的管理行動,只有同步做好各方面工作,電子政務的優勢才能充沛施展。

忽視非技術性因素

多年來,電子政務軟件建設過於強調技術人員的首要性,而忽視各類管理人材與業務人材的培育,這是不科學的。由於計算機軟件技術人員很難完整掌握其他部門的工作內容,這樣全新工作模式的再創造也就無從談起。其次,1種新的工作方式的變革必然要經由用戶的反覆實驗、修改與完美,不可能由軟件技術人員在機房中憑設計圖表、編程算法而1次肯定。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良多用戶發生了1種過錯的思惟定理:如果信息系統建設不勝利,多半的緣由是沒有采取最新的技術。但是遺憾的是,咱們不斷地看到採取了最新的技術卻也難以勝利的案例。如果咱們採取的軟件技術能知足業務需求,系統建設能爲業務需求服務,電子政務軟件建設的施行將瓜熟蒂落。

勝利經驗照搬

有些用戶通過招標引進了商業公司開發的通用辦公處理軟件,想在本單位直接推行利用,但在實際工作中,每一個部委的業務都有各自的特色,他們的OA業務也存在着差異,特別是OA業務與行業業務的銜接完整不1樣,在其他單位施行勝利的OA軟件,其實不必定合適本單位的實際需求。要想真正投入利用,就必需依據本單位實際情況進行2次開發,而這又觸及經費投入、軟件源程序版權等等問題。

招標存在問題

首先,目前電子政務建設有盲目強調招標的偏向,好像只要採用招標,甚麼都是最科學、公正的。這1結果致使原本需要投入良多經費才能開發的利用軟件,通過各商業公司間的惡性競爭,使患上本錢降患上很低。而商業軟件公司沒有1家是慈善機構,終究羊毛仍是出在羊身上。其次,現在電子政務軟件評標的主要根據是看“誰寫患上好”,於是許多軟件公司主要精力不是放在研發軟件方面,而是放在“寫標書”方面,以“入圍”、“搶單子”爲終究目標。最後,依據業內人員的共鳴,認爲目前我國電子政務領域評標工作多數都是走情勢,招標結果事前已經有支配。常見手法有:評標公司如想讓誰中標,就將其長處的分值訂高,反之訂低;由事前選中的公司介入編寫招標文件與制訂打分標準;有些招標公司爲1次通過而請甲方舉薦適合評委。

領導集體決策有弊病

現在,大型電子政務軟件建設項目都是經由層層領導審批、集體決策做出的。如果以後的項目不勝利,當事者就會以“領導集體決策”作爲擋箭牌,逃脫責任。要想扭轉這類現狀,國家應當制訂電子政務軟件建設的“項目責任人”軌制,而國家投資的項目更應如斯。電子政務項目的評估應當增添1項——投資後的成效,如果投資後沒有成效,應當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尋求大而全或者過分倚重外包

目前,電子政務軟件建設呈現兩種極端現象:1種是缺乏專業分工,所有項目基本都是自建、自用、自我服務。不願意花錢購買專業化的諮詢服務、軟件開發服務、信息服務,從而造成信息化建設效力低下。另外一種現象是將軟件研發全體外包,不重視培育自己的研發隊伍。這類籠統“外包”的做法對於電子政務建設的損壞作用很大,如果本單位沒有軟件建設的人材以及能力,不要等閒上項目,雖然商業單位可以通過全體外包的法子匡助用戶實現,然而本單位也沒法將整個項目接受、消化進而投入利用。

關於電子政務的論文 篇四

隨着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電子政務也越來越多得應用到了我們的日常工作當中,簡單地說電子政務就是政務工作的電子化。是指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日常的辦公業務的政務工作中,或者應用到公共管理和服務的政務工作中。電子政務的應用有效提升了公共關係管理的成效,在社會公共服務中應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辦公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管理的成效。隨着計算機和網絡化的迅猛發展,電子政務對各個領域都帶來了衝擊和影響。電子政務利用先進的技術優勢來提高各個領域的管理效率已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公共事業管理實現電子政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電子政務的優勢

隨着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政府服務也有新的要求,例如希望以自己選擇的時間、地點和方式與政府打交道,這是各國政府在新世紀面臨的挑戰。電子政務是基於時代的發展發展而來,也是現代政務的主流發展趨勢,顧名思義,電子商務就是利用網絡實現政府與企業、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交流,併爲人民大衆辦理高效、優質的服務。電子政務中的顧客關係管理模式發生了質的轉變,實踐證實,電子政務有以下優勢:

(1)電子政務在政府結構的設置和政府工作流程上起到了有效的優化作用,使得各部門之間的交叉、審批功能結合地更加緊密

(2)電子政務使得政府工作的運作更加透明,避免了人爲的黑箱操作,遏制了人治大於法治的現象。同時公衆的參與也加大了對政府的監督力度。

(3)電子政務有效實現了資源共享,使得政府信息資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應用。電子政務爲政府信息提供了共享交流的平臺,使得資源得到了統籌管理,有效避免了資源的閒置和重複建設,節省了工作成本。也有利於資源的傳播和存儲,爲我們的政務工作帶來更多的便捷性。

(4)電子政務有效提高了政府的監督力度。電子政務可以幫助管理人員利用網絡快速地、大規模的提取數據,對數據進行綜合性分析,從而實現了跨區域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及時處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監管者的核對、監管能力。

(5)電子政務大大加強了政府的服務功能。電子政務有效促進了政府由管理控制職能向宏觀指導的轉變,推動了傳統的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

(6)電子政務有效降低了管理陳本,提高了政府辦事效率。網上辦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節省了異地交通、食宿的成本,有效幫助政府部門節約開支。同時,政府通過網絡與公衆直接交流,及時蒐集公衆意見,可以提高政府的反饋速度。

二、電子化服務的主要手段

隨着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日新月異的技術手段爲電子政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網站服務

隨着互聯網飛速發展,計算機已成爲大衆家庭獲取各種網絡服務的主要途徑。公共事業管理部門藉助Internet網成立各種服務網站,通過這種方式,公衆可以及時瞭解到政府政策的變動,關注政府發佈的新聞資料。政府也可以調查公衆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和需求,增進了政府和公衆的交流程度,打破了政府和公衆交流的空間限制,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2)電子郵件(E-Mail)服務

電子郵件是一種通過網絡進行信息交換的方式,它最突出的有點就是通信快捷、方便,價格低廉。而且與傳統的信件相比,電子郵件增加了對視頻和聲音的傳播功能。這些特點都使得電子郵件迅速發展起來。

三、電子政務模式下公共關係管理的機遇與挑戰

電子政務是科技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對於政府辦公和管理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好處,它的運行特點也改變了傳統的政府與公衆之間的關係,但是電子政務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也存在着諸多的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提升了公共關係管理效率

公共關係管理要想與公衆之間溝通信息,必須藉助大衆媒體和公衆傳播方式來溝通和交流,利用網絡媒體播放豐富多彩的內容。“網絡空間”的興起,使人們之間溝通實現了零距離、零時差互動能真實體驗。隨着電子政務的推廣,信息技術和網絡優勢將會呈現高效、互動、參與和低成本的特點。

(2)公共關係管理的複雜化和多樣化

電子政務模式下的公共關係管理活動,開闢了一條參與公共關係管理的新途徑,而且具有傳統公共管理不具備的特徵,體現了公共關係管理複雜性、困難性。

(3)透明迴應型政府開始顯現出來

民主和效率一直是社會進步及經濟發展中對公共管理活動中的必然要求。實現民主就是要實現,變政府控制爲“受衆控制”,以利於公衆對公共權力的運行的監督和制約。公衆能通過政府公開政務信息,瞭解各部門機構工作狀況及進展,也可留言進行評價和提出意見。電子政務的發展拓寬了政務公開的途徑和範圍。使公衆對政府公共管理活動的過程有了清醒的認識。高速、高效的網絡也決定了電子政務時代的政府必然會成爲透明政府、迴應型政府。

(4)革新了傳統的政務形式

電子政務的發展目的就是爲了改革傳統公共管理模式,爲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雖然電子政務已經在多個地區得到實施,但是其成效依然不容理想。電子政務的實施離不開完善的法律法規、高度普及的網絡技術、人們成熟的心理機制等。從本質而言,電子政務無疑有效促進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發展,成爲了公共管理模式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實踐顯示,就我國的情況來看,電子政務的發展會還是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舉例來說,在經濟水平發展滯後的農村與偏遠地區,電子政務的實施還任重道遠,且現實與虛擬心理因素的反差也讓人們對電子政務的時效性產生懷疑,因此在這一階段,還需要重點解決上述問題。

四、結語

總之,電子政務發展的過程,將原先的公共管理與時下流行的信息模式緊密結合在一起。時代在發展,電子政務的發展也需要人們不斷摸索和改良,最終打造出一個與信息時代相適應的公共管理形態,構建一個服務型的管理社會。

關於電子政務的論文 篇五

一0月二八日,電子政務軟件產業化同盟在京正式成立,發起者爲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CSIP),首批加入軟件產業化同盟的企業包含中科紅旗、金山、神州數碼、賽迪時期、南昌先鋒等幾10家國內企業,涵蓋了從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信息安全、利用軟件解決方案和硬件等電子政務產業鏈上的各類廠商。

在電子政務已經成爲目前信息化最炙手可熱違景下,這1同盟引發了產業界的廣泛關注。

爲何同盟

軟件產業是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這些年來,我國軟件產業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長時間以來,我國軟件企業的產品主要停留在利用軟件產品的層次。而國際IT廠商如微軟、IBM、Oracle的產品則致力於提供總體解決方案,並且深刻到金融、電信、電子政務等領域。這類情況的存在,1方面說明國產軟件以及國產軟件企業目前還比較弱小,實力還不夠強,不能與國際巨頭對抗;另外一方面說明,國產軟件的知名度不高,用戶對於國產軟件的發展水平不瞭解。

同盟的開放性激起了國內電子政務軟件廠商的介入熱忱

以電子政務領域爲例,長時間以來,構建完整以國產軟、硬件系統爲基礎的完全的電子政務解決方案,根本解決我國在信息化進程中面臨的信息安全問題,是許多專家、學者長時間以來大聲呼籲的,也是政府主管部門1直鼎力推進以及指望的。然而,因爲利用案例少、產品知名度不高,不管是用戶、仍是產業主管部門,都對於完整基於國產軟硬件系統實現完全的電子政務解決方案能否真正知足政府業務的實際需要存在着疑難。

用戶真正需要的,不是具體的產品,而是解決特定問題的方案。就目前而言,我國尚無呈現像微軟、IBM這樣可以橫跨從系統軟件、中間件、利用軟件到解決方案的整個軟件產業鏈的企業。所以,要推進國產軟件企業的發展,增進國產軟件產品的利用,必需將國產軟件企業聯合起來,構成協力,共同提高。

打造完全的國產軟件產業鏈,聯合發展,共推利用,成爲1個務實之舉。

呼叫第3方

目前國內有良多各種類型的同盟,縱觀這些同盟,會發現其中絕大多同盟常常只是由產業內的同類廠商組成。這些廠商在最初是爲了共同的目的走到1起,但因爲每一個廠商都有各自的利益,因而跟着時間推移,良多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如:同盟的利益誰來主導?如何保證同盟不是代表部份廠商的利益?等等。爲了不以上問題呈現,引入權威、中立的第3方機構作爲同盟的組織者,確保同盟的“長治久安”,不失爲1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從技術這1公共資源使用上看,第3方服務是必需的。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爲,如果國內1些軟件企業的產品不能到達必定的機能指標,企業以及政府就不能斗膽採取,這對於市場影響無比大,而公共服務平臺則可以集中解決這1問題。CSIP作爲同盟的基礎,能夠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解決企業難以解決的問題。此外也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1個體現。同盟的樹立將完美國產電子政務軟件的產業鏈,並縮短各企業產品上市以及商用的時間。

可以看到,作爲第3方的CSIP在同盟中已經經不是簡單的組織者,而是同盟的支持者以及推動者。CSIP負責人介紹說,現在國家主管部門很強調信息工程建設的監理,以及建築業1樣,實際上這是個質量進程節制,而在結果質量節制以及驗收方面並無第3方的機構來做。如果有解決方案測試的話,將給企業解決1個資源以及公平問題,同時也健全了整個信息化的建設體系。目前,CSIP開始着手以及微軟、HP的合作,在合作中促進了解,並參照1些國外第3方相應的標準以及指標,比如解決方案的可用性、可靠性、併發性等方面,通過總體測試保證解決方案機能。

對於於廠商來講,好動靜不斷傳來。關於目前廣爲關注的電子政務的標準,CSIP起到了1個橋樑作用。1方面調和同盟成員依照該標準計劃,把相干標準貫徹以及傳遞給這些公司,1方面把標準中沒有觸及的現實問題添加到標準的進1步討論中去,並向標準組提出建議。無疑,同盟成員將率先獲益。

倪光南認爲,這個同盟與以往廠商間成立的同盟最大的區分在於第3方的介入,CSIP不僅提供了廠商間交換的平臺,而且直接提供了技術上支持,乃至還提供市場推行方面的支撐,因而這個同盟勢必更加務實、更具前景。同盟廠商對於這類由“公立第3方”組織的同盟方式表示讚賞並寄與厚望,認爲此種同盟方式有可能突破電子政務產業鏈的瓶頸。

●鏈接1

CSIP在同盟中的作用

CSIP建設電子政務支撐中心,成爲聯結企業、用戶、政府部門之間的橋樑,匡助社會各界能夠迅速瞭解國產軟件發展狀態以及最新成果,也匡助國產軟件企業更好地掌控用戶的需求。

建設電子政務優秀解決方案演測中心,彙集電子政務優秀案例,通過摹擬部署環境、摹擬測試、摹擬利用、現場體驗等方式,爲終究用戶提供實際使用各種產品以及解決方案的機會。

匡助同盟成員展開多種情勢的技術交換;展開人材培訓服務,匡助同盟成員解決發展進程中對於人材的需求。

即時反應同盟成員的意願以及請求,提出增進產業發展的建設性意見,爲政府制訂相干產業政策提供根據。

配合政府部門信息化的需要,組織同盟成員共同展開重點項目攻關,匡助企業建立電子政務示範項目。

提供公共技術研發環境,匡助產業鏈上的同盟成員實現協作開發;提供測試服務,匡助同盟成員發現、分析以及解決不同產品在集成中的問題。

●鏈接2

同盟成員共同完成的任務

同盟將調和成員之間的瓜葛,構成對於基於國產軟件的電子政務利用發展的共鳴,樹立良性的行業競爭規則,共同創造優良的電子政務國產軟件利用環境。

增進構成從操作系統軟件、系統支持軟件、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到利用系統軟件的完全的電子政務國產軟件的產業鏈。

共同解決發展中遇到的技術困難;在新產品開發時,互相支撐,互相依靠。

同盟將組織成員踊躍展開基於國產軟件的電子政務解決方案的宣揚以及推行工作,爲電子政務建設計劃提供諮詢以及支撐。

同盟成員將共同致力於電子政務國產軟件的設計、開發以及立異,共同晉升電子政務國產軟件的技術水平。

同盟成員踊躍支撐以及介入以及電子政務國產軟件相干的標準的制訂以及推行;展開電子政務國產軟件的市場推行流動。

●記者手記

同盟的癥結是模式

以往,國內的企業同盟大多效果不佳,而且似乎成員越多,效果越差。諸多關於企業間結盟大會,都有高層信誓旦旦,能讓人聽患上熱血澎湃,卻又總在1年,乃至幾個月後名存實亡。

造成這1狀態的緣由,是盟友們的念頭。例如當年彩電行業結盟,目的就是抗衡彩管行業的價格節制,這類“卡特爾”行動,在短時間目的達成後常常無疾而終。

當今構成籠蓋最廣的電子政務軟件產業同盟,從範圍以及產業鏈條的企業形成來看,這樣的同盟1旦真擰成1股繩,怕是任何國際對於手都會投鼠忌器。而且從目前獲取的信息來看,該同盟的目的1是佔領利用市場,2是便於政府集中“兵力”提供技術、諮詢支撐,這與以往的企業間同盟有所不同;此外,能互相配合、互補的企業以及政府提供的第3方的公共服務平臺,亦形成了同盟的主體。因而,這1新成立的同盟,顯然在模式以及結構上擁有了穩固的基礎。

該聯合的另外一個首要目的,是爲政府——也就是爲用戶提供全面的IT服務,而政府亦會因而而對於同盟給予扶助以及回報,幾方面上存在互利瓜葛,也從模式上確保了能夠有所作爲。

關於電子政務的論文 篇六

計算機技術和通訊網絡技術的成熟和發展,使得信息技術在政府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電子政務應運而生。在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中擴大公民參與具有深遠的意義。然而,我國由於深受傳統的集權式決策模式和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公共決策系統很不完善,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壟斷現象比較嚴重,導致政策制定中公衆參與的嚴重缺失,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程度較低。因此,應立足我國政府政策制定的實踐,對信息技術環境下我國政府政策制定中的公衆參與機制進行有益的探索。

一、傳統政務模式與電子政務模式的比較分析

電子政務與傳統政務相比,具有很多顯著的區別,可以將這些區別歸納爲在辦公手段、行政業務流程以及與公衆溝通方式方面的區別。

1、辦公手段的不同。傳統政務模式下管理層次多且管理的跨度較小。層次管理結構導致了繁瑣冗長的操作流程,使政府系統內部的信息容易失真。傳統的辦公以紙質文件爲主要信息傳遞的介質,效率極其低下。實現電子政務後,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不必通過高成本、低效率的紙質媒介進行,傳遞信息的速度快、形式靈活。電子政務模式加快了信息交換的速度,提高了信息利用的頻率。

2、行政業務的流程不同。傳統政務的科層結構和分工細化,造成其機構臃腫,處理政務的模式流程繁瑣、效率低下,再加上手工操作,辦事成本高而效能低,造成信息失真的機率較高,使行政意志在執行與貫徹的過程中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偏離。電子政務的出現,使公衆、科員及領導都在一個信息網絡上工作,使政府機構趨向扁平化,減少了行政層次,縮短了辦事流程,大大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準確率和利用率,也減輕了政府部門人員的管理勞動強度。

3、與公衆溝通方式的不同。傳統政務模式下,政府主要藉助各種公共傳媒來發佈政務信息,公衆主要藉助信件等傳統手段向政府表達訴求;交流方式速度緩慢,政府和公衆之間無法及時溝通信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政府與公衆之間的溝通方式;而電子政務的扁平化結構,縮小了政府與公衆之間的距離;政府對公衆的需求能做出迅速的迴應,能提高公衆的參政議政意識,使政府與公衆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

二、電子政務環境下公衆參與政府決策面臨的困境

在電子政務環境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公衆參與公共決策的條件越來越具有科學化及民主化,但我國正處於轉型時期,政府和社會問題日益複雜、多樣化;因此,公衆參與政策制定的過程中仍面臨許多瓶頸,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層面:

1、政府層面。

1.1在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對政策制定中公衆參與的作用和地位認識不足。目前,電子政務作爲實現政府信息化的手段,已經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但在很多時候,政府更側重政府上網或者辦公自動化,而對面向公衆的社會服務內容以及政府與公衆的雙向互動方面重視程度不夠。

1.2保障和規範公衆參與行爲的相關法律法規滯後。中國加大了對互聯網的規範力度,但全國性的立法目前尚未出臺,主要規範來自國務院和部門主導的法規和規章,在部門主導立法的模式下,這些法規偏重於網絡,對網絡公衆參與設置了一整套的管制措施。如對於規範網絡公衆參與行爲的細則尚未出臺,在帶來海量信息的同時,網絡暴力、網絡匿名制和網絡謠言等也不斷充斥於網絡,這容易誤導公衆的思想,甚至給社會穩定帶來負面影響。

2、公衆層面。

2.1公衆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意識薄弱。受傳統的“官本位”“臣民意識”以及自上而下的進行公共決策的思想的影響,公衆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願望、信念一直受到壓抑,甘願成爲公共政策的被動接受者。此外,許多公民由於受經濟發展水平、教育經歷的限制,思想觀念保守、落後,意識不到自己在公共政策制定當中的參與權利,限制了公民的參與行動。

2.2公衆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操作技能的缺乏。計算機及網絡通信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受制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滯後和硬件設備落後等因素,目前並不是所有公衆都有能力來操作電腦,尤其是落後農村地區的公民。公民信息權的缺失阻礙了公民通過電子政務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致使弱勢羣體的利益訴求和思想動態無法進入政策制定者的視線。

三、電子政務環境下公衆參與政府決策的“網絡-互動”模式研究

1、進一步完善電子政務的公衆參與機制。爲實現政府與公衆之間的良性互動,政府應爲公民搭建更多的參與平臺,也應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政府人員對於羣衆呼聲要耐心傾聽、對於羣衆的各種意見和建議要進行及時的整理彙總,並對這些信息做出及時的反饋,以建立—個良好的雙向互動機制。另外,對於電子政務中公衆參與的內容要進行適當的引導。因爲公衆比較關注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而對政府的一些宏觀長遠性的項目規劃和政策制定充耳不聞。因此,政府對於這種狀況要結合公衆的自身利益進行適當的引導,進而擴大讓公衆的參與範圍。

2、提高公衆參與電子政務的意識和能力。爲了使公衆能夠更有效地參與電子政務,必須不斷提高公衆參與電子政務的意識和能力。首先要培養公衆的主體意識;公民只有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纔會意識到自己控制自己生活和環境的能力,並充分利用自己的話語權和表達權參政議政。其次應加快發展教育文化事業,努力提高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使公衆瞭解公共政策制定的相關知識,以更好的參與到公共政策制定當中。最後,公民應自覺踐行作爲國家主人而應有的權利和義務,增強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責任感,不斷提高參與熱情與意識。

3、加快信息化建設,努力縮小數字鴻溝。國家要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統一規劃和指導,要從政策、技術和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時,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信息知識、技能的教育和培訓,使大多數公衆能得到免費接受信息化知識的機會,力爭使每一個具有初級文化程度的人都會使用計算機,使不同階層的公衆都能與電子政務“零距離”接觸。還應配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立農村信息服務站,努力提高信息弱勢羣體的信息儲備和計算機技能,使他們熟悉電子政務的應用環境,掌握通過網站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和方法,從而達到縮小數字鴻溝的目的。

4、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公民正確的參與政策制定。互聯網爲民衆提供了一個自由發言的平臺,但是毫無節制的自由必將導致這種權利被濫用,進而對社會穩定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國家應儘快出臺配套的規範網絡公衆參與行爲的法律制度,將政府、社會公衆和媒體等網絡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以法規形式加以明確規定,從法律上保證公衆參與的有序進行。因此,完善法律法規,能保證公民參與的規範有序,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質量。

四、結語

電子政務爲公衆提供了大規模的、全新的政策訴求的窗口和政策參與的途徑,並且強化了政策過程的監督手段。從整體上看,電子政務中公衆參與的形勢還是比較樂觀的,但還是會受到傳統政治文化思想的影響;因此電子政務公衆參與的狀況還並不成熟,整體的參與程度和層次都比較低,在具體的參與活動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政府與公衆的進一步努力。

關於電子政務的論文 篇七

【摘要】隨着電子政務的不斷髮展,檔案信息資源的管理工作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文分析了目前電子政務背景下檔案信息資源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對此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電子政務;檔案信息資源管理;問題;建議

由於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政府機構開始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在網絡中創立了一個政府辦公平臺,由此形成一種新型的政務活動——電子政務。電子政務辦公自動化、工作信息化、政務公開化的特點使得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公正、高效廉潔。在電子政務的大環境之下,實施科學的檔案信息資源管理,既是對當前檔案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電子政務發展、完善電子政務體系的重要工作。

一、電子政務中檔案信息資源管理的現狀

隨着政府大力推行電子政務,目前電子政務中檔案信息資源的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相關的制度與標準逐步發佈,相應的技術也在不斷提升,例如以前的計算機檔案輔助管理系統逐步發展成爲專業的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很多部門也建成了電子檔案中心,工作的各個環節都有了新的突破,確立了新的流程。然而目前仍面臨諸多挑戰,存在不少弊端,需要不斷地分析總結才能使檔案信息資源的管理更加完善。

二、電子政務中檔案信息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與硬件投入還需加強。正如上文所說,電子政務中檔案信息資源越來越以電子化方式呈現,那就需要專業的設備和人才。在電子政務的大背景下,相關的專業設備雖有較大的投入與提升,但還需加強後期投入,如果投入不足將會影響檔案信息化的服務水平。另外,一方面檔案信息資源的管理技術不斷更新,另一方面相關從業人員的年齡和技術都出現了老化的趨勢,專業人才建設跟不上技術的快速發展,這將極大地制約檔案信息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二)安全保障方面有待提高。由於檔案信息資源越來越以電子化方式呈現,所以比以往面臨着更多的安全挑戰。首先是技術方面,電子化的檔案信息資源需要依靠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儲存和運行,一旦設備和系統出現故障或存在漏洞,就很容易造成損失,甚至還可能造成信息丟失的嚴重後果。其次是操作上,因爲電子化的檔案信息資源涉及很多新設備的操作,和傳統的檔案信息資源相比,更容易出現操作不當等問題,需要多加防範。(三)對公衆的信息共享有待提升。電子政務的一大特點就是政務公開,信息共享。檔案信息資源不僅要滿足公務機關的辦公需求,同時普通羣衆也對此有所需求。目前政府對檔案信息資源也在逐步對外開放,但力度仍需加大。

三、對當前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加大相關投入,完善基礎設備。要提升檔案信息資源管理水平,必須有良好的設備作爲基礎。對於設備有待優化提升的地方,尤其是落後地區和基層組織,政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提升相關的硬件條件,爲檔案信息資源管理解決後顧之憂。同時下面的相關部門也應及時地溝通協商,主動想辦法,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解決問題。(二)重視人才培養,加強工作隊伍技能培訓。人才是決定工作好壞最主要的因素,相關機構對外應該積極引入高層次人才,對內應該重視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在業務方面,應該通過定期的專業技能培訓,讓其能夠適應不斷更新的系統與設備,更加熟練地在工作當中利用相關工具完成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質量。通過適當的理論培訓,使其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讓自己的專業知識更加理論化、系統化,加深對檔案信息資源管理工作的認識,提高工作的專業素養。(三)多層次入手,保證檔案信息資源的安全。從管理操作上,由於檔案信息資源管理工作是一個重複性強、較爲枯燥的工作,應注重相關的警示,讓工作人員有認真、謹慎的工作態度,儘可能減少工作的失誤。從規定條例上,應建立完善檔案信息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工作條例,對有損檔案信息資源的行爲進行處罰,從制度上保證檔案信息資源的安全。從技術上,注重相關設施的維護與檢查,同時提高對相關係統的管理能力,通過技術手段防止檔案信息資源被病毒等因素侵害。(四)完善信息開放渠道,積極開展信息服務。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平臺的發展,爲檔案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相關機構應該依據自身特點,建立多元化的信息開放渠道,對羣衆所需求的檔案信息資源公開公示,以求更好地提高檔案信息資源管理水平,完善電子政務體系。

四、總結

在整個社會都呈現信息化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電子政務不斷完善提升,檔案信息資源管理的水平也會進一步加強。然而也會面臨更多的問題和挑戰,只有積極應對,科學地把握問題,採取正確的措施,才能克服困難,不斷髮展,利國利民。

【參考文獻】

[1]張軼洪。電子政務環境下檔案資源的整合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xx.

[2]楊紅仙。信息化背景下檔案信息的整合與共享[D]。昆明:雲南大學,20xx.

[3]章鄴。電子政務環境下檔案信息管理研究[J]。通化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xx(8):143-145.

關於電子政務的論文 篇八

電子政務的發展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而產生的,因此可以說政務電子化、信息化是政府管理、服務職能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政府對電子信息技術的運用逐漸增多,這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比如:政府領導、IT 行業以及社會公衆。近些年,電子政務的發展如火如荼,但是,其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引發了各種問題的產生,嚴重阻礙了電子政務發展的腳步。因此,如何解決這些現存的問題,促進電子政務的發展,正逐步成爲學術界各學者關注的焦點。

一、電子政務的概念、特點及發展現狀

(一)電子政務的概念

電子政務簡而言之就是將政務電子化、信息化。是通過運用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優化重組政府的工作流程以及組織結構,使政府管理和服務職能在網絡上得到實現。政務電子化、信息化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更爲重要的是能夠爲社會公衆提供更全面、更優質、更規範的管理與服務。是一項全新的政府運作模式。

(二)電子政務的特點

電子政務與傳統行政方式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區別,是一項全新的政府運作模式。總體來講,電子政務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電子政務實現了政務工作無紙化,即電子政務的出現,變更以往傳統的行政工作方式,全部流程都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來完成。其次,信息傳遞網絡化,即是指政府部門與政府部門、政府部門與社會公衆的之間的信息交流都可以通過政府建立的獨立的網頁網站來完成,打破了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進一步減少了政府部門與部門之間、政府與社會公衆之間的交流障礙。

最後,電子政務實現了行政法律關係電熱虛擬化。電子政務對政府本身而言不僅強化了其信息服務的職能,實現了政務信息公開化,政府自身也能通過網絡獲取資源、信息。對促進政府管理及服務職能的進一步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發展現狀

我國電子政務的開端是在 20 世紀 80 年代,從時間上來講,比西方國家電子政務的發展起步要晚得多。究其根本,主要是由於我國的信息化技術發展與西方國家相比相對滯後,信息化水平偏低。

我國區域電子政務發展不平衡。導致各地區發展出現不平衡現象,主要是受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目前我國的電子政務的發展,都是建立在中央政府的"推動"與需求的"拉動"關係之上,因此最開始電子政務是一些行業管理部門建立起來的。近些年,電子政務在我國的發展如火如荼,已經取得初步成效,整體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以"三金工程"爲代表的多項工程取得了重要性突破。

三金工程是指金橋、金關、金卡工程,是我國政府我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實施的計劃。以金橋工程爲例,金橋工程是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基礎建設,是天網、地網一體化結構,天網即衛星網絡,地網即光纖網絡。天網與地網互聯互通,具有互操作性,互爲補充,互爲備用。金橋工程的建立不僅爲建設電子信息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使得經濟、社會信息資源共享成爲現實,進一步推動了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爲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各個地區網絡工程的建設初具規模,在以"三金工程"爲代表的多項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全國各區域政府部門都展開了上網工程的建設,在網上建設屬於政府的專門的網站和主頁,通過網站、主頁向社會公衆公開政務信息,提供相關資訊及信息服務,逐步將政務電子化、公開化。有的地區政府部門已經能夠提供在線服務,這是電子政務發展歷程上的一項重大突破。

隨着 20xx 年《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的發佈,將我國電子政務的建設推向新的階段,我國重要地區的電子政務的發展隨即進入過渡階段,即從覆蓋政府業務階段向與政府業務全面融合、全面支撐服務型政府建設階段過渡。站在網絡的角度來看,電子政務外網的投入以及中央級傳輸骨幹網的聯通,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國內橫向電子政務與縱向電子政務的相互聯通。站在應用的角度來說,各級政府部門建設的專門的網站、網頁對外提供一站式服務,不僅有利於各級政府部門與社會公衆的交流與互動,在一定程度上也進一步推動了政府管理、服務職能網絡化的實現。各級政府部門建設的政務信息體系,涵蓋了各個領域,對政府部門本身而言,更有利於其的履行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經濟調節、公共服務等服務職能。此外,在信息安全方面,近幾年相關政府部門也加大了電子政務安全體系的建設力度,不僅出臺了相關的信息系統等級保護的技術標準及規範,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的技術標準和規範,還逐步健全、完善了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二、我國電子政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區域電子政務發展不平衡

導致各區域電子政務發展不平衡,主要是受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總的來說,中央、省級等重要層面的電子政務的發展速度相對較快,縣級以下的電子政務發展速度較慢,政府信息化向"最後一公里"的發展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此外,經濟發達區域與次發達區域的電子政務的發展差距較爲明顯。筆者認爲要促進我國電子政務的全面發展,在電子政務發展規劃上,應將重點放在覈心數據、重點業務層面上的基礎戰略規劃上。

(二)基礎建設投入力度薄弱

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直接關係着國家電子政務準備度指數的高低。據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報告顯示,截止 20xx 年 12 月30 日,我國網民規模達 6.49 億,互聯網普及率爲 47.9%。其中,手機旅行預訂以194.6%的年度用戶增長率領跑移動商務類應用,世界排名第 78 位。雖然我國互聯網在整體環境、互聯網應用普及和熱點行業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這些成就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三)標準化、規範化水平低

標準化、規範化是各級政府電子政務得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堅實基礎,我國20xx年制定了《電子政務標準體系》及《電子政務標準化指南》,20xx 年發佈了《電子政務法(專家建議稿)》,從網絡建設、工程管理、信息共享、信息安全以及支撐技術等不同方向爲我國電子政務的建設及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指導意見。新辦法的確立,表明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正在不斷的建立健全電子政務立法體系及標準化體系,但總體而言,目前我國電子政務標準化、規範化的程度仍然不夠,需進一步細化,進而使電子政務更具操作性。

(四)重建設,輕應用

在電子政務建設的過程中,軟件投入力度薄弱,與整體投入相比低於 30%。在硬件配置上過於追求高性能,與其實際需求不相匹配,形成資源浪費。網絡資源利用不充分,當前網絡資源利用率低於 5%。各級政府將對電子政務的應用重點大多放在內部事務的處理及自我服務上,政府決策及對社會公衆服務的能力偏低。

(五)規劃不統一,資源無法共享,出現"信息孤島"

在建設電子政務的過程中,有不少地區政府部門都沒有設定明確的發展目標及規劃。在建設的過程中也缺乏統一規劃及技術標準作指導,地區與地區之間,政府部門之間構建的網絡無法達到資源共享,形成"信息孤島"。各級政府部門在電子政務建設時選取的企業、技術、設備、操作系統、數據庫格式、應用軟件等都存在差異,使得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難以共享。據瞭解,目前我國各級政府部門掌握數據庫達 3000 個,其中有 80%屬於社會資源,但各級政府部門掌握的這些數據庫中能夠做到共享的資源僅30%,嚴重減慢了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步伐。

三、促進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電子政務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可以在借鑑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國電子政務的建設目標及標準化體系進行統一規劃,各級政府部門應嚴格按照規劃、標準,實施具體的項目建設。在建設電子政務的過程中,應以政府整體利益爲中心,強化領導各部門信息化工作。健全的管理體制,是個人和集團利益的實現的堅實基礎,各級政府應加強對部門的協調,積極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共同推動電子政務管理體系的建設。

(二)加大電子政務基礎建設力度,廣泛應用電子政務

電子政務的發展不平衡與各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緊密相關,但究其根本主要是由於政府對電子政務基礎建設的投入力度薄弱,因此筆者認爲,要使電子政務在我國有個良好的發展前景,各級政府首先應加大電子政務基礎建設的投入力度,提高我國互聯網普及程度。此外,在建設電子政務的過程中各級政府應理性的選擇硬件設施,加大軟件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最大限度的發揮政府決策及社會公衆服務職能。

(三)積極開展資源整合工作

"信息孤島"現象的產生阻礙了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筆者認爲要消除此弊端,政府各部門應積極開展資源整合工作,包括:政府管理結構的整合、電子技術手段及產品的整合、電子政務框架的整合。通過對資源的整合,提升電子政務的資源共享程度,使電子政務最大限度的發揮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進行資源整合的過程中,需要政府各個部門的相互監督、相互協作,共同促進電子政務的發展。

(四)加強對專業人才培養,建設科學高效的政務隊伍

政府要進一步發展電子政務,專業人才必不可少。如前面分析得知,目前專業人才匱乏,導致政府電子政務總是處於不被羣衆認可的狀態。主要原因是電子政務發展太快,相關人才的培養嚴重滯後。針對這一情況,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電子政務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對計算機和網絡知識進行鍼對性的教育。使其相關專業知識過硬,並且實時的進行培訓新知識以達到緊跟社會發展的。腳步,讓電子政務服務能滿足羣衆需求。對非電子政務從業人員也要加大電子政務基礎知識的普及教育,打破傳統的辦公模式,讓大多數政府人員都能一定程度的應對當前社會對電子政務的需求。

電子政務與傳統行政方式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區別,是一項全新的政府運作模式。經過筆者的研究,筆者認爲,要促進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首先應建立健全電子政務管理體制,其次,加強對電子政務基礎建設力度及應用力度,加強對電子政務的應用。爲了使各級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更爲順利,最大限度的使用社會資源,各級政府還應積極開展資源整合工作。此外,人才是每個行業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還要加強對專業人才培養,建設科學高效的政務隊伍,使電子政務得以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國章。我國電子政務發展回顧與展望。信息網絡。20xx(7)。

[2]蔡立輝。當代中國電子政務:反思與走向。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xx(3)。

[3]汪玉凱。中國電子政務的體制障礙及20xx年趨勢分析。信息化建設。20xx(11)。

[4]田景熙、洪琢。電子政務系統規劃與設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