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竹影》教學設計

說明:《竹影》教學設計共含3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竹影》教學設計

第1篇:《竹影》教學設計

這篇《竹影》教學設計範文是我們精心挑選的,但願對你有參考作用。

【實用教案】

創意說明

全篇圍繞一個“竹”字,着力描摹竹影之神韻、抒寫畫竹之趣,運用對比、描寫、對話、動作等多種技法,生動描寫出“我”和小夥伴看天、看月看人影時的童真童趣。本課設計意在採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拓展藝術視野,瞭解作者豐子愷卓越的音樂、美術才能的背景下,運用藝術家的眼光來觀察、體驗生活之美的生活態度,學習作者重點圍繞竹影之趣、描摹竹影之法,全文一氣貫通而又生動活潑的寫作風格。

教學步驟

一、分組研究

課前圍繞以下課題以組爲單位上網查找資料,並作簡單研究:

1、豐子愷的生平資料、繪畫資料、文學資料,重點要結合課文談談“我眼中的豐子愷”。

比如我眼中的豐子愷是個有着細微觀察力的人,從他在文中第二段的描寫可以看出:“天空好像一盞乏了油的燈,紅光漸漸地減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會兒,看見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細,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從上句中還可見他有不凡的語言表現力;再比如,我眼中的豐子愷是個有着豐厚藝術修養的人 ──在描寫竹影時,他用到了很多美術和音樂的術語“院子裏的光景已由暖色變成寒色,由長音階(大音階)變成短音階(小音階)了。”另外,還可以看出豐子愷是個有童趣的人……等等。

2、收集查找鄭板橋、吳昌碩的竹畫以及西方油畫各一幅,結合課文對中國畫和西洋畫進行比較。

二、課文研讀

1、添置背景:

本文是一個兼具音樂、美術、文學才能於一身的藝術大師的一篇生活隨筆。作爲藝術大師,在他的眼裏,竹影是怎樣的,美在何處,作者是怎樣描摹的。請爲“竹影”添置一個油畫般的背景,摘錄文中對竹影描寫的語言,整體理解感受竹影的神韻之美。

學生結合課文語言描述背景:太陽雖已落山,天還沒有黑。一種幽暗的光瀰漫在窗際,……天空好像一盞乏了油的燈,紅光漸漸地減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會兒,看見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細,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2、精研細讀:

⑴ 尋趣說趣—體驗童趣和童真。單有形似的竹影描述,本文的可讀性就會大大降低,其內在的神韻可以用一個字概括──趣。

① 找一找:

清風明月的夜晚多麼美好,竹葉蕭蕭的聲音又是多麼好聽,孩子們在這清風明月的夜晚、竹葉蕭蕭的聲音中玩了什麼,怎麼玩的?他們玩得有趣嗎?請學生在文中找一找,然後用“我覺得 ( )是有趣的,我認爲其中的趣味在於( )”這樣的句子,說出自己的發現和理解,並體驗竹影之趣。

再次閱讀課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夥伴在夏夜乘涼時都看了些什麼?

“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研究天空中光線、顏色的變化;討論人影頭上有煙氣的原因;用畫筆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

在文中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寫?

比如第三小節的兩處描寫:

華明“在水門汀上熱心地描寫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來一看,真像一隻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學他的口頭禪喊他“對起,對起,給我也帶一枝來!”

這兩處都很有趣,特別是華明描自己的影子,把自己描成一隻青蛙竟然還笑。而大人這時候往往就會趕緊趁無人注意,把這影子塗掉,因爲會覺得這是一種醜化。

② 說一說:

其實每個人都有過童年,也有過充滿童趣的心靈和思維,只是許多人在長大後就漸漸把童心丟失了。我們在童年時常常做遊戲,用泥巴捏小動物,偷磚頭壘房子,在牆壁、在地上到處畫畫……還可能因此被家長、老師責怪。其實這就是一種藝術的創造。如果有人在這個時候關心你、引導你,也許你就會有藝術上的發現,也許日後,你就會在這些方面有所成就。模仿課文說一說在自己成長過程中,有哪些往事也是在進行着藝術的創造、也有一些藝術的發現。

⑵ 審美賞美—從影到畫深入淺出:

① 讀一讀:

讀課文中自己認爲描摹生動的語句,評點其妙處,玩味生動細緻的描寫方法。

② 想一想:

文章開頭交代天氣悶熱的目的是什麼?這讓我們想起那篇課文,它的開頭也是寫悶熱的天氣,他們的目的是否相同?給你什麼啓示?

文中寫道“大家吃了一驚,立起身來,看見爸爸反揹着手立在水門汀旁的草地上看我們描竹,他明明來得很久了。”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月亮漸漸升高了,竹影漸漸與地上描着的木炭線相分離,現出參差不齊的樣子來,好像脫了版的印刷。”想一想這句話在自己腦中呈現的畫面是怎樣的?根據自己的感覺賞析這句話,文中還有哪些句子寫得很美,用同樣的方式賞析。

教師引導 (亦可學生自由發言):“參差不齊”描寫了竹影與孩子們的墨竹創作漸漸脫開移位的情形。“好像脫了版的印刷”比喻新穎貼切,生動描繪出月亮漸漸升高與其先時畫的竹影不吻合,形成疊影的美妙畫面,從而可以看出作者觀物如微,聯想豐富,筆下文字很有生有生活情趣。

學生賞析其他句子。

3、課堂小結:

藝術並非高不可攀,就存在與我們日常行爲當中(像用泥巴造城堡其實是孕育着一種建築藝術,用雪堆娃娃孕育着一種雕刻藝術,用野花編花環孕育着一種裝飾藝術)。或許藝術和美就蘊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動中。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創造藝術之美。

【備選創意】

創意說明

在創設的情境中,體味作者的藝術魅力,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

教學步驟

一、進入情景

教師與學生共同賞析豐子愷的名作──同名漫畫、散文《人散後,一勾新月天如水》。老師配樂朗誦,學生評議,體會豐子愷文如其畫,畫如其文的特點。

二、整體感知

(看誰說得棒)

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A、你認爲哪些字容易讀錯?給大家提示一下。

B、用簡潔的一句話概括課文的內容。

C、課文題爲“竹影”,它是寫景──竹之影呢?還是主要寫人物活動?

三、品美析美

再次瀏覽課文,勾畫文中你認爲最美的語句,並試着說明理由。

(總結)通過大家的細細品味,我們可以發現本文的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同時藉助大量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把我們帶入了孩子們的童稚活動中。

四、走進童年

師生一起朗誦: “時光帶走我們的童年,讓我們長大;歲月增長我們的閱歷,讓我們成熟。但只要我們懷着一顆純真的童心,睜大聰慧的雙眼,展開想象的翅膀,那麼一片綠葉是一首詩,一抹斜陽是一首歌,一個遊戲是一種創造……”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們擁有一顆童心,就能擁有童年般的快樂;看似平凡的生活美好的,只要你們擁有一顆愛心和一雙敏銳的眼睛,你們就能發現生活中美好的東西無處不在。《童趣》和《竹影》都是寫童年生活的趣事,仿照以上兩篇寫法,寫一個故事敘說一段童年的往事。

第2篇:《竹影》教學設計

給你一篇《竹影》教學設計的寫作範例,你可以參考它的格式與寫法,進行適當修改。

學習目標:

1、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2、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3、瞭解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寫在作業 本上;

3、學生查找豐子愷的漫畫或散文。

教學設計:

導入 新課:

用兒歌《影子》導入 ,學生齊讀兒歌:

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影子有關的---《竹影》。(板書課題)

簡介作者:

1、小組內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漫畫作品、散文;

2、請同學在班上介紹豐子愷的情況,明確豐子愷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他在繪畫及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

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a、學生讀完課文後,教師用多媒體展示生字、詞及其注音。

b、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

2、討論、明確中心。

問題:本文中除了寫人物活動外,還涉及哪一方面的內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現什麼樣的中心?

學生討論後明確:本文表現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探究交流:

a、再讀課文,勾畫文中你認爲最生動形象的描寫,並試着說明理由。

b、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所找生動形象的描寫句,並陳述理由。

質疑問難:

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班上交流,共同解決。

延伸拓展:

小結導入 :本文表現了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它與上學期所學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請大家不妨回憶一下《童趣》。

1、複習舊課,請同學背《童趣》,其他作評價、修正、補充。

2、延伸拓展。

a、述說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語言簡潔,儘量表現童真、童趣,時間不超過2分鐘。學生先在四人小組內述說,然後推舉同學到班上交流。

b、討論課後“研討與練習”三。

c、教師小結。

鞏固拓展:

1、豐子愷的成功與其父的教育引導有關嗎?文中的父親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給了你怎樣的啓發?請以“如果我是家長”爲題寫一篇短文,暢談自己的教育構想。

2、細讀課文第6段,歸納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特點,然後在美術老師的指導下與美術課完成一幅水彩畫或一幅國畫。

第3篇:《竹影》教學設計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爲你提供《竹影》教學設計的寫法。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竹影》教案設計。

2.初步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大膽,對充滿童稚的遊戲有切身的體驗和濃厚的興趣,但他們往往忽視了遊戲中蘊涵的藝術和美。讓他們結合自身的實際體驗,自主探究,有助於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故確立了第一個教學目標。中西方藝術博大精深,學生了解一些它們的`差異,可提高自身的審美觀、價值觀,從而提升人文素養。故確立了第二個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難點:體會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藝術特點。

[教學準備]

1.收集整理有關作者的資料。

2.師生共同製作多媒體課件。

[設計思路]

1.“語文課要給學生一點什麼?”我認爲應是讓學生的心靈得到自由放飛,在向生活的拓展中,讓學生得到人文的薰陶,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視聽效果,採用“激趣——感知——品讀——欣賞——遷移”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感觀,讓學生覺得語文課不僅有語言的文學美,而且有畫面的藝術美,覺得上語文課既是知識的獲得過程,又是一種美的享受過程。

2.改變以往語文課知識的構建方式,由單純的教師傳授轉變爲師生雙方參與的互動,營造師生間和諧、平等、民主的語文課堂。學生自主地讀、說、悟,教師恰當地引導、調控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合作交流學習中,師生共同體會童稚的活動中蘊含的藝術和美。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當我們唱起這樣的兒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夥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遊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國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竹影》教案設計》。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啓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童稚的兒歌,更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爲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本文的熱情,爲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閱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學生回答有因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以寫景爲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爲主?)

明確: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遊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爲品讀課文作好鋪墊。)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遊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到後在小組內朗讀,然後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後,讀相關的語段時感情就會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拓展欣賞

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啓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夥伴們從一次無意的遊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

(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是一個很專一的理論,教師如果過多解釋,反而會“越描越黑”。藉助多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藉自身的審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藝術的美。同時,擴充藝術的欣賞內容,也增加了語文課的容量,使學生得到藝術的薰陶,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3篇《竹影》教學設計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竹影》教學設計範文。

標籤:竹影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