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國中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國中歷史教案 篇一

一、課程目標

瞭解隋唐科舉制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產生和完善的主要情況,瞭解它給隋唐社會帶來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隋朝創立科舉制度的原因、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帶來的變化、科舉制度的影響等問題,培養學生從具體歷史事實引出結論的能力。通過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培養學生共同學習、互相促進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認識科舉制度的出現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歷史進步,是隋唐繁榮的因素之一,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認識制度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組成部分。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科舉制創立和逐漸完善的過程。

教學難點:科舉制的作用和影響。

四、教學過程

導入:

討論:如果你是皇帝,你將如何選拔人才爲你所用?

科舉制的誕生:

學生對比學習:隋唐以前的選官制度和科舉制

科舉制的完善:

學生設計:科舉制發展線索圖

科舉制的影響:

小組討論:科舉制的影響

方案一:討論:在此之前的選官制度、科舉制、現今的選官制度對比

方案二:課堂小論文:科舉制度之我見

方案三:同學們瞭解了我國古代的考試製度以後,請你想一想:你對現在學校的考試製度和考試的形式有什麼合理化的建議嗎?能否以四人小組爲單位,製作一份有關的建議書或計劃書。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

國中歷史教案 篇二

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明清時期經濟發展的狀況,即農業、手工業較前代有了發展,商品經濟空前活躍,明朝中後期我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使學生了解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及其影響。

通過探索明清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與資本主義萌芽之間的關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通過研讀史料,從材料入手解決問題,使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提高學習歷史的能力。

通過分析、討論“閉關鎖國”政策的後果,提高學生以史爲鑑、擁護改革開放政策的自覺性。

【教材分析】

本課重點是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清朝“閉關鎖國”政策是中國漸漸落後於世界而被西方列強欺辱一百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學生理解現實、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所以應重點掌握。

“資本主義萌芽”這一概念學生較難理解,爲本課難點。

【教學過程】

導入:出示明清時期從國外引進的農產品的圖片,讓學生講出其名稱。

一、明清經濟的發展

1、從國外引進的農產品

原產美洲的高產糧食作物甘薯,自明中期經菲律賓傳入中國後,先在廣東、福建種植,稍後傳入周邊省份。18世紀中期以前主要在南方傳播,清嘉慶以後,已成爲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次,還應說明高產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引種推廣的意義。甘薯“每畝可得數千斤,勝種五穀幾倍”,玉米“種一收千,其利甚大”,馬鈴薯的產量也很高,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不僅可以緩解人口增長壓力,還能促進糧食商品化和農民轉入手工業生產。經濟作物的引進,則能促進農業中商品經濟的發展,併爲手工業生產提供更多的原料。

2、棉紡織業從南方推向北方

出示三則材料:

自元代以來,松江逐漸發展成全國棉紡織業中心;當時流傳“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浙江嘉善魏塘鎮)紗”的民謠;

“數年來,肅寧(河北肅寧)一邑,所出布匹,足當吾鬆(指松江)十分之一矣”。——徐光啓《農政全書》

山東鄒縣“鬻佈於鄰”。——呂坤《實政錄風憲約》

學生從中得到結論:說明到明代,南北方都涌現出一批棉紡織業基地。

3、絲織業的發展

(1)絲織業中心:蘇州、南京

(2)絲織業的規模:南京的絲織業到清代已擁有三萬多臺織機。

4、制瓷業中心:景德鎮

5、商品經濟空前活躍

(1)全國性的商貿城市:北京、南京

(學生回憶唐宋時期我國古代商業情況,以便對比了解明清時期商品經濟較前代的空前發展。)

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直接導致工商業城鎮興起。(講解《皇都積勝圖》,以說明明清兩代商業發展的盛況。)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晉商和皖南的徽商最爲。

商人數量大大增多,是明清時期商品經濟活躍的又一突出表現。他們擁有龐大資本,合夥經商,往往形成地域性的商業資本集團。(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有關“徽商、晉商”的小字,使學生了解他們的經營範圍。應特別注意他們還有人投資於手工業生產,這是一種新趨向。)

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最早出現在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中。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僱傭工人。他們之間這種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

三、“閉關鎖國”的政策

1、清朝統治者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

(1)堅持以農爲本的傳統觀念,爲壓抑、限制民間工商業的發展

(2)認爲天朝物產豐富,無需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

(3)爲抵制國家的領土主權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2、“閉關鎖國”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將沿海居民內遷數十里,不許擅自出海貿易。

(2)清朝統一後的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前階段:開放四個港口,作爲對外通商口岸,並對出口的商品種類和出海船隻的載重量作出嚴格的限制

後階段:只開廣州作爲對外通商口岸,規定由政府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貿易。

3、“閉關鎖國”的影響

學生討論: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請聯繫當前對外開放的現實,談談你的看法。

閉關鎖國政策的嚴重後果:

①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進而阻礙了資本主義因素的成長;②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礙了中國掌握世界先進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使中國落伍了;③中國由於落後,最終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想法”的思路大致是:①從“閉關鎖國”政策中汲取教訓;②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

4、小結(略)

5、作業:課後作業

國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了解春秋戰國時期鐵製工具、牛耕等生產工具的使用情況,理解先進生產技術在促進社會發展方面的巨大作用。通過分析理解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現象,認識到封建生產關係比奴隸制更能適應生產力發展。在掌握和了解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作用的基礎上,分析商鞅變法的成敗,以掌握初步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商鞅變法、創設問題情境,培養“解決”歷史問題,再實踐前人的創新過程的探究式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商鞅變法,培養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樹立“實現抱負不怕挫折和犧牲”的觀念,從順應歷史潮流、推動社會進步的角度去認識人生的價值。

重點和難點

本課重點: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

本課難點:封建社會的形成。

教法學法:

分組導學,學生自學探究。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1、將學生分爲4個小組,佈置研究任務。一組:研究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二組:蒐集商鞅的有關資料。三組:用歷史短劇的形式表現出商鞅舌戰守舊羣臣。四組:調查改革開放前後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

2、教師查閱書籍、報刊、網站等,收集相關資料。瞭解學生的準備情況以便能及時、準確地對學生的資料作出評價、指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國慶長假就要到了,請同學們談談打算怎樣度過假期?

你們知道上世紀70年代人們是怎樣過假期的嗎?

四組同學進行了調查,請他們展示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我們知道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改革開放]

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方式,春秋戰國時代也是一個大變革時代,讓我們瞭解當時的改革是怎樣推動社會進步的、

二、展現大變革的時代背景

通過學生角色[奴隸、統治者、新興地主]扮演,展現大變革的時代背景

1、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生產力水平提高。奴隸生產積極性不高。

2、奴隸主大量開墾私田,改變剝削方式,成爲新興地主。

3、統治者統治面臨危機。[“公田不治”諸侯爭霸]

三、討論問題:

假如你是當時的統治者,怎樣解決這些社會問題?

通過學生討論,得出結論,要變法改革。

四、指出當時各國都進行了變法,提問最徹底的變法在哪國?

引出秦國商鞅變法。

二組同學介紹商鞅。[以多種形式展示]

商鞅最主要的功績是變法、,那麼變法的具體情況怎樣?

三組同學表演歷史劇商鞅舌戰守舊羣臣。

地點:秦王宮殿

人物:秦孝公、商鞅、大臣甲、乙、丙主持人

場景:秦孝公與商鞅對坐於舞臺右側,作議事狀,大臣甲、乙、兩邊說邊上。

大臣甲:聽說孝公要啓用商鞅這窮小子進行變法,這不是亂了祖宗的規矩了嗎?

大臣乙:是啊,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怎麼能夠亂改!

大臣丙:我們趕快去勸勸孝公吧!

主持人:孝公心裏非常贊成商鞅的主張,覺得不變法就不能使秦國富強起來,但是看到反對的人那麼多,又感到爲難,就把許多大臣召集到一起,讓他們辯論。

大臣甲:現在的制度是祖宗傳下來的,官吏做起來得心應手,老百姓也都習慣了。不能改,改了準會亂!

大臣乙:新法是胡來,是謬論!

大臣丙:古法、舊禮改不得!

商鞅:你們口口聲聲講什麼古法、舊禮,請問這一套能使國家富強起來嗎?從古以來就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和禮。只要對國家有好處,改變古法、舊禮有什麼不對?墨守成規只能使國家滅亡!

衆大臣:這……這……

孝公:先生說得對,新法非實行不可!秦國現在很多人大量開墾私田,不向國家交稅,貴族生來就有爵位和田宅,整天遊手好閒,百姓不願生產和當兵打仗,地方貴族不聽中央指揮。先生認爲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改革?

討論:假如你是商鞅,你會採取什麼措施?

學生討論,制定變法措施。

用多媒體展示商鞅變法內容。

討論問題:秦孝公死後,太子即位。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結果商鞅被處死。請大家議一議,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爲什麼?

引導學生總結出商鞅變法的歷史意義。

五、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國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四

一、課題背景: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探索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人格,真正體現變“教我學”爲“我會學”的新觀念。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勇於探索、大膽創新,實現個性發展,使自身素質優化,對現有的。教學模式、組織、文化、觀念來一個大的重建。

二、概念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對教學模式、教學組織、教學觀念來一個巨大的轉變。簡言之,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爲主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爲主要學習方式,變“講堂”爲“學堂”,使課堂真正成爲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獲得知識,而且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合作,使學習不再僅僅爲了獲取“分數”,而且在學習中獲得成長的經驗。總之,“學習一生有用的東西”,“教是爲了不教”,需要對現有教學方式的一種來一個根本的轉變。

三、理論依據

1、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發展的學說高度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在教育中我們需要高揚“人”的旗幟,旗幟鮮明地反對對人的摧殘和人的異化。

2、人本主義理論。以人爲本,以人的發展爲本,而不是以分數爲本。

四、研究的目標

1、改變注入式的教學程式,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

2、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逐漸爲教師和學生所接受併成爲教學的常態,追求師生共同發展的生態課堂。

3、使教學變得高效和輕負擔,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使學校和課堂成爲學生和教師共同發展的快樂家園。

五、研究內容

1、發展性課堂教學的研究。所謂“發展”,就是變化和改變,是發生在學生身上的一系列積極的變化。“發展”是與自身的原有狀況做比較,是縱向比較,而非橫向比較。發展性課堂教學是爲學生一生服務的教學,它立足現在,面向未來,讓學生“學習一生有用的東西”

2、教學案一體化研究。教學案一體化有利於溝通教與學、講與練、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能夠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從而使“素質”發展有了時間和空間。

3、基於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的高效教學模式研究。要教學高效,首要在於模式的高效。要積極研究和構建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的高效教學模式。

六、研究的過程

1、學習當代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我們認真學習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發展的學說,學習生本教育、發展性課堂的有關理論,學習了葉聖陶先生“教是爲了不教”的理論主張,積極開展討論,逐步確立了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

2、先進教學模式的引進和應用。到外地學教取經,積極探索高效教學模式。從集體備課入手,教師相互聽課切磋,積極探索學生自主、積極高效的教學模式。

3、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索實踐。在班級中嘗試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分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嘗試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爲新模式的構建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七、困惑與建議

1、長期注入式的教學使部分教師和學生的觀念逐漸固化,新的教學模式和觀念在部分教師和學生的心中很難紮根,任務還很艱鉅。

2、老師個體的探索終究力量有限,要形成合力尚須全體教師合力探索,如此方能攻堅克難,取得成效。

3、“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關係如何處理,尚須認真探索。仰望“素質教育”的星空,但面對的是功利教育“分數至上”的現實。如何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能夠在“應試”上不輸,需要一個高效的應對模式。

八、研究對象

林州市臨淇鎮第一初級中學的全體學生。

國中歷史總複習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武王伐紂的經過、性質;西周的分封制、等級制的內容及作用;西周的農業和手工業的狀況;國人_,共和行政,西周的滅亡,東周的建立。

通過學習武王伐紂這一戰爭的原因和經過,讓學生分析這場戰爭的性質,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對武王伐紂原因、經過、性質的分析,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理論。同時使學生了解歷史朝代的演變和更迭;通過對西周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學習,使學生真正認識到西周奴隸制經濟發展之所以迅速發展,是成千上萬的奴隸的辛勤勞動所換來的。從而樹立人民羣衆纔是歷史的主人這一正確的史觀。

教學建議

知識分析

商朝最後的商紂王倒行逆施,引起人民的反對,周武王起兵伐紂,建立周朝。從此我國進入了奴隸社會的繁榮時期。

教法建議

難點突破:

指導學生閱讀等級制度並且用圖示法將其內容描繪出來,教會學生通過簡單圖表概括理解複雜內容的方法。

重點突破:

指導學生回答“爲什麼武王伐紂是正義之舉”?教會學生使用對比的方法來分析問題。

對學生髮展的影響

通過西周建立和商朝、西周滅亡原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朝代更迭並能將其放置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去考察,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和揭示朝代變遷的原因。

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是重點。因爲正是通過這場戰爭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講清這一過程,有助於學生理解商的滅亡和周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級制是另一個重點。因爲這種制度正是西周奴隸制進一步發展在政治上的表現。而且這種制度對於後世影響很大。

分封制

分封制是本課難點。分封的原因,諸侯國的建立以及同周天子的關係相對複雜,而且學生接觸較少,不易理解。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武王伐紂;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級制

教學難點:分封制

教法設計:

因爲本課相關資料較多,可讓學生事先預習,以學生討論分析爲主,教師引導爲輔。

課堂教學設計:

一、武王伐紂

1、紂王的_

建議教師讓學生回憶夏桀的_,使學生理解凡是違背歷史發展潮流、違揹人民意志實施_的統治者最終都會遭到人民的反對的。

2、周國的強盛

讓學生閱讀教材,分析周國強大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明白周的發展、強大是周人經過艱苦奮鬥,和特別是重視人才的而得來的。

3、武王伐紂

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武王伐紂的故事,同時引導學生捕捉故事中一些有效信息,讓學生根據以前學過的商湯滅夏桀的原因,用比較的方法,從主、客觀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周勝商敗的原因?然後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爲什麼武王伐紂是一次正義的戰爭?:(①商紂王的_,使商朝統治已成爲歷史發展的絆腳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斷反抗和陣前倒戈。②周武王順應民心,聯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紂,解除了商紂對奴隸和平民的殘暴統治,有利於歷史的進步。③是否順應民心,是否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衡量正義與非正義戰爭的重要標準。)

一、西周政治、經濟的發展

1、周的建立

時間、建立者(區分周文王、周武王)、都城。建議教師給學生講解西周的並不是當時的名稱,而是歷史學家爲了研究加以說明,爲以後如西漢、東漢等名詞的講解打下基礎。

2、分封制和等級制

讓學生帶着[周朝爲什麼要實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諸侯?它們與周天子之間的關係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問題閱讀教材並加以討論:學生能夠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爲了加強和鞏固奴隸主的政權。周朝對建國功臣、親屬和先世的後代等進行分封。諸侯與周天子的關係是:周天子是的統治者,諸侯是天子的臣屬,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見天子,並向天子納貢,帶兵隨天子作戰(即聽王令,納王貢,隨王徵,見王面)。其效果是:西周加強了統治,成爲一個疆域廣大的奴隸制國家。

3、奴隸制經濟的發展

⑴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⑵手工業的發展

結合夏商農業和手工業狀況,請同學比較並概述一下西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有什麼特點。在學習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後,教師應結合教材指出西周奴隸制經濟的發展是建立在廣大奴隸和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基礎之上;是建立在對奴隸的壓迫和剝削之上的。(介紹《詩經》中《碩鼠》、《伐檀》)

二、國人_和西周滅亡

1、國人_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有關周厲王的_並解釋“國人”、“防民之口甚於防?quot;等名詞後,可讓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角色表演。在介紹完”共和行政“後,師生一起討論”國人_"對西周的影響。

2、西周滅亡

讓學生講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3、東周建立

時間、建立者、都城。建議教師結合西周、東周具體名稱和地理位置,再次向學生講解西周的並不是當時的名稱,而是歷史學家爲了研究加以說明,爲以後如西漢、東漢等名詞的講解打下基礎。

國中歷史教案 篇六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在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識:清政府冊封-、**的制度並設置駐藏大臣,加強對西藏的管轄;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並設置伊犁將軍,加強對西北地區的管轄;蒙古族的土爾扈特部迴歸祖國;清朝的疆城。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學會透過歷史現象把握歷史的本質特徵和歷史脈絡的走向,注重把握清朝加強對西藏的管轄、平定叛亂、土爾扈特部迴歸祖國等史實之間的內在聯繫及其對鞏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大意義,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締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而土爾扈特部千里迢迢迴歸祖國,是值得我們歌頌的愛國主義行爲。

【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它和第18課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的內容密切相聯,即清政府對內同分裂和叛亂勢力進行鬥爭;對外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進一步鞏固。本課從民族關係的角度分三個方面分別敘述了清朝中央政府對-、**的冊封以及駐藏大臣的設置,從而加強對西藏的管轄;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設置伊犁將軍等,使清朝中央加強對新疆等地區的統治;土爾扈特部的迴歸祖國,則進一步展現了祖國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同時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譜寫了光輝的篇章。清朝前期的疆域,基本奠定了今天我國版圖的基礎。

“-、**和駐藏大臣”是本課的重點。

本課內容雖然主題明確,但因涉及多個少數民族,七年級學生對少數民族的人名、地名、封號等較難掌握,同時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的概念,學生也較難理解,這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過程】

導入:出示布達拉宮圖片。複習唐朝與吐蕃“和同爲一家”的情況。

一、加強對西藏的管轄

1、確立冊封-、**的制度

西藏宗教主要是佛教。它有許多派,其中的黃教創始人是宗喀巴,他的弟子中最的是-喇嘛和**額爾德尼,他們是西藏佛教地位的兩位領袖。

順治帝賜予五世-以“-喇嘛”封號和康熙帝賜予五世**以“**額爾德尼”封號,並賜以冊印。從此以後,歷世-和**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從而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2、設置駐藏大臣(雍正時)

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與-和**共同管理西藏。(聯繫剛纔學生複習唐朝與吐蕃的關係,元朝西藏正式成爲元朝的一個行政區域,屬宣政院管轄。這些史實,充分說明藏族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西藏地區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亂

1、粉碎回部貴族大、小和卓的叛亂(乾隆時期)

(1)回部。回部指居住在天山以南廣大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族。

(2)大小和卓的叛亂是回部上層的叛亂,他們分裂祖國,殘害維族人民,激起當地人民的不滿。

(3)清政府討伐大小和卓叛亂,注意政策,得到維族人民支持,終於平定了叛亂。

2、設置伊犁將軍(乾隆時期)

清政府在平叛後,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這就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三、土爾扈特重返祖國

播放《土爾扈特重返祖國》錄像。

1、土爾扈特西遷伏爾加河下游(明末)

2、渥巴錫領導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1771年)

四、清朝的疆域

清朝前期的疆域

巴爾喀什湖

西伯利亞

外興安嶺和庫頁島

蔥嶺

太平洋

南海諸島

臺灣及其附屬島嶼

喜馬拉雅山

總結:

清政府鞏固多民族國家的措施:

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設置伊犁將軍

土爾扈特迴歸祖國

雅克薩之戰

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

清朝中央政府

確立冊封-、**的制度

設置駐藏大臣

鄭成功收復臺灣

清朝設置臺灣府

作業:課後作業

國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七

教材分析:

本課又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兩部分內容組成。是嶽麓版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17課的內容。本課上承明朝的皇權高度集中,下接清朝專制統治的強化。反映的明朝對外關係的兩個方面:一是友好交往,一個是反侵略的鬥爭。通過此課,可以反映出明朝時的經濟、政治及外交狀況,也可以反映出在中國封建社會的中後期,中國在整個世界的地位及發展趨勢,激發學生的愛國責任心,所以本課在整本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強,有很強的探求慾望,但在思考問題時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全面性還有所欠缺,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學生掌握好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

教學設計思路:本課教學貫徹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引導生識讀《鄭和下西洋路線圖》,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讓生歸納基本史實,培養生歸納歷史事件的能力。讓生分析鄭和下西洋影響和戚繼光勝利的原因,培養生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看圖,瞭解鄭和下西洋的史實及地理知識,要求學生講述小故事,更加深刻的記憶知識點。比較中西方航海,讓生感受鄭和下西洋的規模。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教學重點:

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的基本史實。

教學難點:

如何全面的、辯證的看待鄭和下西洋。

教學方法:

講述、比較、討論、講故事、合作探究等方法。

課時: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圖片等。

國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八

一、案例標題: 《好歌曲大家唱---改革開放30週年

學科:國中歷史

年級:八年級下第三單元活動課

二、案例內容:好歌曲大家唱---改革開放30週年

(一)、設計指導思想:通過對改革開放30年的成就進行歸納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教材分析:本節活動課讓學生深刻到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1.十一屆三中全會。2、改革開放後的祖國建設成就。

教學難點: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

(三)、學情分析:學生已學習了改革開放後的歷史事實,也感受到生活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通過欣賞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及改革開放後成就的圖片,引出爲改革開放喝彩。

②、培養並鍛鍊學生以下能力:歸納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獲取、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

③、通過紀念改革開放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並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更深切的認識改革開放的意義,瞭解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聯繫時事熱點導入新課。

②、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利用問題的層層鋪墊、推進,把歷史和現實更好地結合,通過師生的互動信息交流,使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改革開放30週年的歸納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黨

和政府的出發點:始終代表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放在首位,樹立愛國愛黨的思想。

②通過紀念改革開放30年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熱愛祖國和民族自豪感,並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艱辛與輝煌成就,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更深切的認識改革開放的意義,瞭解自己肩負的責任。

(五)、教法學法①、通過好歌曲導入新課。

②分析歸納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重視民生的措施。

③、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六)、媒體選擇 :視頻、圖片等。

(七)、教學程序

1、情景再現: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其他視頻、圖片引出課題:好歌曲大家唱---改革開放30週年

2、教師:出示十七屆三中全會圖片介紹:十七屆三中全會的時間、地點、內容、意義。

3、活動一: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重視“民生”問題措施讓學生合作完成:

1、時間:1950-1953年

措施:()

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意義:()

2、。時間:()

措施:三大改造

內容:()

意義:

1958年

4出示練習:綜合理解改革的歷史作用。

⑴、說出日本明治維新,俄國1861年改革歷史意義。

⑵、你認爲我國的改革開放應該吸取什麼經驗教訓?

5、議一議:改革開放的巨大作用。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

6、課堂總結:爲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

7、教學評價設計 :

8、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9、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並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

10、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

11、爭取準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羣體學生的教學安排;

12、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繫和育人作用;

13、課堂教學要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

國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九

【內容標準】

通過商鞅變法等史實,認識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作用。

一、內化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的使用,在生產上是巨大的歷史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

2.掌握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勞動體驗,比較石制農具與鐵製農具的性能,理解鐵器得到推廣的原因。

2.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瞭解商鞅變法的背景。

3、通過看書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製作,讓學生掌握、分析商鞅變法的內容, 培養分析歸納的能力以及協作學習的精神。

4、學生就“商鞅變法是成功還是失敗了”進行辯論,對商鞅變法進行評價。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過程中,培養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學會從順應歷史潮流、推動社會進步的角度去認識人生的價值。

二、教材分析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有了迅速發展。促使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是鐵器的使用。鐵製農具出現以後,牛耕漸趨普遍起來。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提高了生產力水平,使社會經濟有了顯著的發展,也使社會關係發生了變化。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生產力發展的第一個高峯期。

戰國二百多年的歷史,上承春秋,完成了由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轉變,下迄秦,完成了從諸侯割據稱雄的封建國家到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轉變。而這一切的變化均與戰國時代的變法或改革有着密切的聯繫。戰國各諸侯國的變法,清除了奴隸制的殘餘,最終確立了封建制度。其中的商鞅變法是最徹底的一次改革,它使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爲秦滅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它是成功改革的典型。

教學重點:

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

教學難點:

如何評價商鞅變法。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課前老師精選有關商鞅變法的材料(包括商鞅生平、秦孝公發佈的《求賢令》、“廷議”相關內容等)(8K紙一頁)準備課堂使用,爲學生提供一定的知識儲備。

學生準備:

佈置學生課前進行“勞動體驗”,自由組合小組,分別使用石器和鐵器進行割草或翻地等勞動,並按要求寫出勞動報告(寫明: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勞動工具,勞動項目,比較結果,勞動體會)。

四、教學流程

入境生趣, 導入新課:課前同學們進行了勞動體驗,請大家展示交流自己的勞動成果。

(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

過渡:“春秋戰國時期是巨大的社會變革時期。西周時期,人們通常在貴族的田地中集體耕作,稱爲千耦其耘。到春秋時期,田地裏出現了個體小農。”

提問:爲什麼在這個時期會出現從“千耦其耘到個體農耕”的現象呢?(學生可能會提到“勞動工具的改進”“人身自由”“交租稅”等字眼)

從事個體生產的人與奴隸有什麼不同?

(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出現)

過渡:地主階級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在政治上卻無實權。新興地主要想建立他們的封建統治,發展社會經濟,就必須廢除奴隸主貴族的各種特權。由此引入“社會變革”。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競相改革,其中最成功的是秦國商鞅變法。

(多媒體展示戰國形勢圖,學生列舉改革各國)

商鞅變法

⑴要求學生在看書、閱讀資料後思考:商鞅爲什麼要變法?(學生回答,老師引導到“角色扮演”:模擬“廷議”)

⑵ “經過這些“波折”後,商鞅是如何變法的呢?”引入商鞅變法 的主要內容與歷史作用。

⊙首先,讓學生看書2—3分鐘並思考商鞅變法的內容。

⊙然後,學生小組討論:“商鞅變法的每一條內容如果能實行 會產生什麼影響?”

⊙在這個討論基礎上,老師組織全班交流:“商鞅變法還會遭到哪些人的反對?爲什麼?”

⊙最後,引導學生列表歸納變法內容和作用。表格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梯形、圓形、三角形、方形等。

“商鞅變法十八年,秦國面貌爲之大變。可是秦孝公去世後,商鞅慘遭“車裂”而死,商鞅變法是成功還是失敗了?”(學生辯論後,老師可總結幾點:商鞅變法上有國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歡迎,加上商鞅本人的決心,改革的措施符合時代的要求,因此獲得成功,使秦國崛起。通過商鞅個人命運與變法關係的辯論,讓學生認識到,只有順應歷史潮流,具有創新、獻身精神,才能實現自身價值)

練習鞏固

以水果拼盤形式出現,激發學生興趣。拼盤由四種水果組成,每盤水果與相關題目鏈接。如香蕉、草莓、西瓜、蘋果等。

教後師生雙反思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推動了社會的變革,而以商鞅變法爲代表的各國變法或變革的實現使封建社會得以形成。所以,對於商鞅變法的內容及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分組討論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而對於封建社會關係的形成在對學生講解的基礎上,通過引導學生了解生產工具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分析,結合當今把科學技術作爲第一生產力的現實來解決本課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