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分析如何加強中學生生物課中學生環境意識的培養

摘要:環保”是目前社會上最重要的兩個詞之一。保護環境,提高對環境保護的認識,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應向學生灌輸良好的環境管理和保護習慣。在國中生物課上,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讓學生能夠從日常的點滴做起,爲我國的環境保護做出貢獻。本文主要分析中學生生物課中學生環境意識的培養。

分析如何加強中學生生物課中學生環境意識的培養

關鍵詞:生物教學;環保意識;培養

引言

在國中生物學教學中,教師希望學生樂於探索生命的祕密,學會實事求是,學會精神和創新。教師希望學生熱愛自然,珍惜生命,瞭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從而促進良好的環境,培養學生的發芽感,展現當前嚴重的環境危機,利用理論知識,提出解決辦法,重視實際環境保護做法等。

1、生物教學中的語言特點

(1)科學性;科學性,這是教學中使用語言的主要特點。科學的語言科學基本上意味着課堂上的語言必須規範、準確和完整。2)嚴謹性;教學語言的嚴謹性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即在具體教科書中解釋概念、生物法,對生物現象的描述不僅應當準確,而且更重要的是,應當嚴格和適當。3))生動性和趣味性;課堂上語言的亮度意味着教科書中更加抽象的概念更加明確,更能理解複雜的理論。生物課堂中語言的亮度必須使學生能夠看到、熟悉、接受和掌握語言的抽象、複雜的內容,確保語言的科學嚴謹性。課堂上語言的亮度可以使課堂活動生動有趣,使學生能夠在快樂的環境中輕鬆學習。4)情感性;在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課程的教學,不能僅限於學生學習課本,更重要的是,學習生物科目,以教育學生的思想,灌輸愛心,使他們的情緒在生物課上升華,使學生了解生活的美好,更加愛護生活,感謝自然,然後給他們一個純粹的精神世界。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把課堂教學知識結合起來,以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產生情感上的反應,從而更好地服務於課堂教學。

2、展示目前嚴峻的環境資源危機

國中生物學的許多章節提到了當今社會的不同環境狀況,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有針對性地解釋環境狀況和自然狀況,有意識地培養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與高中生物與生物圈第一單元一樣,該單元給學生下了生物圈環境、生態系統和其他定義,使他們能夠在人的腦海中形成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和平等關係,教育他們瞭解動物、植物和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從而使他們認識到人可以與所有生物平等地生活。學生們可以在學習後認識到,人是生物圈中的普通人,不是世界上所有東西的主人。因此,每個人在享受自然資源的同時,都應該感激不已,不能隨意浪費寶貴的生物圈資源,或者因爲人類的社會發展違背了自然規律。正如中學生物學課上的環境和資源一樣,教師必須告訴學生,儘管我國自然資源豐富,但人均比例很低。目前,我國有許多動物和植物即將消失,而且水、土地等資源短缺。因此,學生可以理解保護資源和環境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使學生了解一些相關的國家政策明白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之間的協調發展。在國中生物教學中傳播這種思想,有助於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意識,從而爲未來的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奠定基礎。

3、在國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對策研究

3.1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中環保意識的滲透

作爲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國中生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加強環保意識的滲透,讓學生更多地關注環境問題,並對環境問題進行思考探究,這樣更加有利於學生環保意識的形成。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滲透環保意識的過程中,要明確把握生物課程的核心地位,兼顧環境教育,但這並不意味着可以敷衍了事、只是簡單地宣傳一些環保知識。教師應對生物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挖掘,提取其中有利於環境教育的部分,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課堂活動,這樣既不會影響生物教學的主體性,又能夠有效地落實環境教育。

3.2對國中生環保意識教學體系進行完善

面對會考的壓力,我國學校必須將教育教學的重心向升學考試傾斜,這是應試教育體制廣泛存在的基礎。在國中教學中,生物課所佔的課時較少,根本不具備將環保意識培養融入學科教學活動中的條件,因此,在制定環保意識培養目標時常常會脫離生物學科目標體系。針對這一問題,我國各個學校應儘快對國中環境意識教學體系進行改進、完善,貫徹“從整體上認識環境”的理念,將環保意識培養滲透到與之相關的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中。構建完善的環境教育三維目標體系,以掌握生態環境概念和原理爲基礎,積極發展環境技能、培養環境情感,並形成價值觀。

3.3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

目前,我國國中生物對中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仍舊停留在書本教學的層次,實踐探究性活動很少,這樣非常不利於學生積極性的調動。而且,環境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單純地講授只能使學生產生片面的認知,無法從整體上對環境的內涵進行準確的把握。因此,現階段國中生物教師必須在教學方式上作出突破,更多地採用開放的教學方式,爲學生提供更多親身感受環境的機會,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

3.4引入全新的教學理念

針對環境教育教學理念落後的問題,各個學校應及時根據時代發展對陳舊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根據新時代國中生的特點,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融入更多探索性、實踐性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如組織學生進行社區環境調查、開展環境競賽等。教師應發揮引導者的職責,基於學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環境這一教育資源,對課堂教學進行延伸,使學生真正發現自然之美,瞭解生活中存在的真實環境問題,這樣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結束語

總之,生物學的定義和主要目標都提到了環境意識,表明在國中教育生態意識是保護環境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爲國中生的科目教師,利用課堂和其他時間教學學生如何保護環境,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孫洪柱.試論國中生物教學中環保意識的培養[J].生物技術世界,2018(02):124.

[2]陳燕東.國中生物教學中環保意識的滲透[J].當代教研論叢,2018(02):32.

[3]周建良.依託國中生物教學,培養學生環保意識[J].學週刊,2018(34):194.

[4]譚玉玲.國中生物教學與環保意識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8(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