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多篇】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多篇】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56—58頁

二、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中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探究圓的特徵,理解在同一圓內直徑和半徑的關係。

3、學會使用圓規,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4、在觀察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教學重難

教學重點:認識圓的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難點:明確圓心與圓的位置之間的關係,半徑與直徑、半徑與圓的大小之間的關係。

四、教學具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圓規、直尺、圓片。

學具準備:圓規、直尺、圓片。

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激情導入

同學們喜歡騎自行車嗎?(喜歡)那麼你們一定知道自行車車輪是什麼形狀的?爲什麼車輪要設計成圓形?(出示圖片)

爲什麼車輪設計成圓呢?這裏面有什麼奧妙呢?學了今天的內容大家就會明白的。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妙。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實際例子引入課題,一方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爲學習新知識做了鋪墊,從思想上吸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活動。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聯繫生活,理解概念

(1)師:除了車輪是圓形的',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還看見過哪些物體是圓形的?

(2)學生舉例。

(3)老師也收集了一些關於圓的圖片:請大家看屏幕(課件演示)。

(4)師:同學們我們不僅用圓來裝扮我們的生活,還將圓的一些特徵巧妙的用於生活。

(三)操作探究,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圓的特徵。

1、折一折,認識圓心。

(1)讓學生用老師準備好的圓形圖片,對摺後打開,換個方向後再對摺打開,看有幾條摺痕,相交嗎?再折幾次,說說你發現了什麼?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所有的摺痕都相交於一點,這一點在圓的中心)

(2)教師揭示:這一點我們把它叫做圓心,用字母“ο”表示。

(3)課件演示後,學生自己在圓上標出圓心。

2、連一連,認識半徑、直徑

(1)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圓的半徑,用字母“γ”表示。

(2)課件演示。

(3)讓學生找出定義中的關鍵詞

(4)教師解釋圓上、圓內、圓外

(5)學生在自己的圓裏畫出一條半徑,並用字母標出。

(6)想一想:同一個圓裏能畫出多少條半徑?這些半徑的長度會有什麼關係呢?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和實際測量認識到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半徑,所有的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7)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圓的直徑,用字母“d”表示

(8)課件演示

(9)學生互相指一指直徑,並在自己的圓裏畫出一條直徑。

(10)想一想:同一個圓裏有多少條直徑,所有的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和實際測量認識到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的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3、比一比,掌握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1)剛纔我們認識了圓心、半徑、直徑以及半徑、直徑的特徵,那麼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之間會有什麼關係呢?

(2)學生自己先動手測量、比較,然後小組探討交流。

(3)小組代表發言,小組一:我們通過測量發現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小組二:我們把直徑對摺過去發現剛好是兩個半徑的長度,所以認爲直徑是半徑的2倍。《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圓柱的體積》導學案《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把握教材特點優化課堂教學---- 談分數乘法的教學人教版數學六上教案 百分數 折扣複習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圓柱表面積教學案例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查看更多>>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

(4)教師歸納小結:在同一個圓裏,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一半。用字母表示是:d=2r或r=d/2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以動手操作爲主線,通過折一折、量一量、指一指、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探究、分組交流,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開探究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現新知,學生學習的過程是感知的過程,是體驗的過程,是感悟的過程,學生在感知、體驗、感悟中發現新知,掌握新知。]

(四)動手操作,掌握圓的畫法

1、認識圓規,教師介紹圓規各部分的名稱。

2、教師在黑板上示範畫圓

3、學生用圓規畫圓,指名學生演示畫圓,並讓學生邊演示邊歸納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4、畫一個半徑是3釐米的圓,並用字母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畫完後同桌互相檢驗。

5、按要求畫圓,並觀察你發現了什麼?(畫3個同心圓,3個大小不等的非同心圓)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比較歸納:圓心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設計意圖:老師先示範畫圓接着讓學生試着用圓規畫圓,畫圓之後,讓學生共同概括規律,是從感性到理性的一種提高。同時讓學生反覆畫圓之後,結合畫圓的過程體會圓心和半徑的作用,便於學生深化對圓心和半徑的認識。]

六、實踐應用,深化知識

(1)、辨一辨。(對的在括號裏打“√”,錯的在括號裏打“×”)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2、畫一個直徑爲4釐米的圓,圓規的兩腳之間的距離應是4釐米。( )

3、半徑2釐米的圓比半徑1.5釐米的圓大。( )

4、圓的半徑是射線。 ( )

5、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 )

(2)、回放上課時車輪爲什麼是圓形的動畫,誰能應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釋車輪爲什麼要做成圓形?爲什麼車軸要裝在圓心上?

(3)、下面投球比賽中,那種遊戲方式最公平?

隊列3

隊列2

隊列1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訓練,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瞭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讓學生親眼看見圓的知識的應用,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

七、總結新知 暢談收穫

本節課你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師:其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象圓一樣蘊含着豐富的數學規律,需要我們在不斷的探索中來認識它,理解它,應用它。老師相信你們在今後的學習中,經過自己的實踐,一定會探索出大自然中的更多奧妙。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圓 心 0 在同圓內:

半 徑 r r=d/2 或

直 徑 d d=2r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和交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感受圓的基本特徵,會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能應用圓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進一步提高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感受圓的基本特徵,會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

教學難點:

應用圓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初步認圓。

1、欣賞關於圓的圖片(課件出示),問:這些物體上都有什麼?指名說說。

2、同學們,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圓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圓。揭示課題:圓

3、生活中很多物體的面是圓形的,同學們能說說你們在哪兒看到過圓嗎?

(設計意圖:揭示課題,開門見山,簡潔明瞭。導入部分採用師生、生生對話形式,創設一個寬鬆、民主的課堂氛圍。)

二、引古導今,嘗試畫圓。

1、設疑:

同學們,猜猜看,古代人是怎樣畫圓的?

2、引古:

古代人可沒有畫圓的工具,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的人是如何畫圓的?(課件展示正方形切割成圓的過程)

3、畫圓:

同學們也想畫圓嗎?今天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工具來畫圓,打開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材料袋,選擇你喜歡的工具,快速地畫一個圓。

4、交流:

你用什麼畫圓的?學生操作後展示,可能借助用硬幣等圓形物體、繪圖尺上的圓及圓規等工具畫出圓。

5、比較:

以前你畫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是用什麼畫的?通過今天畫圓,你發現圓與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課件展示三角形等平面圖形)

引導學生髮現:以前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圖形,而圓是由曲線(有些學生可能說成是彎線)圍成的圖形。

(設計意圖:先設疑古代人是怎樣畫圓的,然後瞭解古代人是怎樣畫圓的,再讓學生自己嘗試着用各種方法畫圓,並感知與以前平面圖形畫法的區別,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滲透數學文化和數學思想。)

三、認識圓規,學會畫圓。

1、介紹圓規(課件展示):

剛纔我們利用了不同的工具畫圓,現在科學技術進步了,我們通常會用專門工具畫圓,它是圓規,有兩隻腳,一隻腳是針尖,另一隻腳是用來畫圓的筆,兩隻腳可隨意叉開,上面還設計了一個手柄,便於使用。

2、圓規畫圓:

你們能試着用圓規畫一個圓嗎?邊畫邊想:用圓規畫圓分哪幾步?畫時要注意什麼?

3、討論交流:

指名學生說說用圓規畫圓的過程。根據交流,歸納出畫圓步驟(課件展示畫圓步驟:兩腳叉開 固定針尖 旋轉成圓)

① 猜想:我們在畫圓時要注意些什麼?

引導學生總結出畫圓時要注意:針尖必須固定在一點,不可移動;兩腳間的距離必須保持不變;要旋轉一週。

②老師示範畫圓,生說步驟師提醒注意點。

③學生畫圓:請同學們用剛纔的方法畫一個圓,要求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定爲 4釐米。

④比一比。引導學生感知藉助用硬幣等圓形物體、繪圖尺上的圓畫圓時的侷限性。

(設計意圖:教材安排是先學習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徵,再學習用圓規來畫圓。這兒先安排學習用圓規來畫圓,下面再學習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徵。這樣既優化了教材編排內容,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徵。)

四、自主學習,認識名稱。

1、談話:畫圓時針尖固定的一點是圓心,圓規兩腳叉開的距離它也有一個名稱,叫什麼?看看書上P94的一段文字是怎麼說的?(同時板書圓心、半徑、直徑)

2、自學圓的名稱。

3、交流:

①認識圓心,誰來介紹什麼是圓心?

②認識半徑,什麼叫半徑?(課件展示)

③認識直徑,什麼叫直徑?(課件展示)

練習:指出誰是半徑? 誰是直徑?

4、學生用字母在剛纔畫的圓裏標出表示圓心、半徑、直徑。

5、總結:邊總結邊標出示範的圓的圓心、半徑、直徑,並用字母表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學習,生生、生本互動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五、合作探究,學習特徵。

1、談話:剛纔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了圓的各部分名稱,那麼圓有什麼特徵呢?請同學們在紙上任意畫一個圓,並將它剪下來。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手中的圓形紙片,看看有什麼發現?

2、學生自主探究。課件出示討論題:

①在同一個圓裏有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

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直徑的呢?

③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有什麼關係?

④圓是軸對稱圖形嗎?它有幾條對稱軸?

3、合作交流:

①用畫、折的方法來驗證半徑、直徑有無數條。

②用畫、折的方法來驗證半徑、直徑相等。

③通過測量和推理的方法驗證直徑是半徑的2倍,並讓學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④通過把圓沿不同方向對摺來理解圓是軸對稱圖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感知特徵;互動交流,生成特徵;測量推理,驗證特徵。學生在操作探究、合作交流中主動地獲得了知識。)

六、實踐運用,反饋內化。

我們知道了圓的畫法,名稱,特徵,請同學們運用今天的知識解決幾個問題。

1、你認爲下面的說法對嗎?(課件展示)

①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

②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③半徑3釐米的圓比直徑4釐米的圓小。

④畫直徑是6釐米的圓時,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爲3釐米。

2、數學書P94的練一練。

3、在一個大圓裏圍着兩個相等的小圓,如果告訴你小圓的半徑是3釐米,你還能獲得哪些信息?(圖略)

4、P95練習十七的1、2兩題。

(設計意圖:練習題的設計,主要是教師瞭解教學目標的達程度。尤其是第三題的設計,更能瞭解學生掌握圓的特徵的情況。)

七、拓展延伸,聯繫生活。

1、(媒體展示)汽車比賽,看誰會贏。

2、爲什麼輪子要做成圓形,軸心要裝在哪兒?爲什麼?

(設計意圖:該題的設計主要體現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八、回顧總結,談談收穫。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觀察、畫圓、測量等活動中感受並發現圓的有關特點,知道什麼是圓心、半徑和直徑,能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

2、在活動中,感受圓與其它圖形的區別,溝通它們的聯繫,獲得對數學美的豐富體驗,提升學生對數學文化的認同。

二、教學線索

(一)在活動中整體感知

1.思考:如何從各種平面圖形中摸出圓?

2.操作並體會:圓與其它圖形有怎樣的區別?在交流中整體感知圓的特徵。

(二)在操作中豐富感受

1.交流:圓規的構造。

2.操作:學生嘗試畫圓,交流中歸納用圓規畫圓的一般方法。

3.體會(學生第二次畫圓):如果方法正確,爲什麼用圓規畫不出其它的曲線圖形?

4.引導(教師示範畫圓):使學生將思維聚焦於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體會到圓規兩腳距離的恆等,恰是“圓之所以爲圓”的內在原因。

(三)在交流中建構認識

1.引導:引導學生將上述距離畫下來,由此揭示圓心及半徑,進而介紹各自的字母表示。

2.思考:半徑有多少條、長度怎樣,你是怎麼發現的?

3.概括:介紹古代數學家的相關發現,並與學生的發現作比較。

4.類比:學生嘗試猜直徑,進而引導學生藉助類比展開思考,發現直徑的特徵,並提出同一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5.溝通:圓的內部特徵與外部形象之間具有怎樣的有機聯繫?

(四)在比較中深化認識

1.比較: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中類似等長的“徑”各有多少條?圓的半徑又有多少條?

2.溝通:這些正多邊形與圓這一曲線圖形之間又有着怎樣的內在聯繫?

(五)在練習中形成結構

1.尋找:給定的圓中沒有標出圓心,半徑是多少釐米?

2.想象:半徑不同,圓的大小會怎樣?圓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3.猜測:不用圓規,還可能怎樣畫出一個圓?在交流中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半徑、直徑之間關係的認識。

4.溝通:用圓規如何畫出指定大小的圓?

(六)在拓展中深化體驗

1.滲透:在與直線圖形的對比中,揭示圓的旋轉不變性。

2.介紹:呈現直線圖形旋轉後的情形,再一次引導學生感受圓與直線圖形的聯繫,體會圓與旋轉的內在關聯,豐富對圓這一曲線圖形內在美感的認識。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四

學習目標:

1、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係;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2、通過小組學習,動手操作等活動,體驗小組合作學習、分享學習成果的樂趣。

3、感受圓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學習重點:探索出圓各部分的名稱、特徵及關係,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學習難點: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圓的特徵及畫法。

學具準備:圓形紙片、圓形物體、直尺、圓規、線、剪刀等。

學習過程:

【縱橫生活設疑激趣】

圖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今天他坐車去上學,他發現汽車的輪子都是圓形的,他想爲什麼輪子都要做成圓形,而不做成正方形、長方形或三角形呢?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也是圓形的?

【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活動一:探究圓各部分的名稱與特徵

1、畫一畫:你能想辦法在紙上畫一個圓嗎?

說一說你是怎麼畫的?

2、剪一剪:把你畫的圓剪下來?

圓與我們過去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有什麼不一樣?(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

3、折一折:先把圓對摺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摺,再打開……這樣反覆折幾次。

仔細觀察:折過若干次後,你發現了什麼?(結合書理解)

在動手實驗與合作交流中得出圓心、半徑、直徑的概念:在圓內出現了許多摺痕,它們都相交於一點,這一點就是(),圓心一般用字母()表示。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表示。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一般用字母()表示。

4、找一找:在同一個圓裏,有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

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有()條,直徑有()。

5、量一量: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個圓裏的幾條半徑和幾條直徑,看一看,你有什麼發現?

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有()條,所有的半徑都(),直徑有()條,所有的直徑都(),半徑是直徑的(),直徑是半徑的()。

活動二:探究圓的畫法

1、想一想,畫一畫:怎樣才能畫出任意大小的圓?圓的位置和大小和誰有關?

看看書上的理解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樣,試用圓規畫一個半徑是2CM的圓。

2、思考:圖圖想在操場上畫一個圓做遊戲,沒有那麼大的圓規怎麼辦?

【鞏固提高內化新知】

1、用圓規畫一個半徑是3cm的圓,並用字母O、r、d標出它的圓心、半徑和直徑。

2、用圓規畫圓,如果半徑是4cm,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取()cm,如果要畫直徑是10cm的圓,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取()cm。

【解惑釋疑應用拓展】

思考:車輪爲什麼是圓形的?車軸應裝在什麼位置?

板書設計:圓

圓心:o

直徑:d

半徑:r

達標測評

一、填空

1.圓中心的一點叫做(),用字母( )表示。

2.通過(),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叫做圓的直徑。用字母( )表示。

3.從()到()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用字母( )表示。

4.圓是平面上的一種()圖形。將一張圓形紙片至少對摺( )次可以得到這個圓的圓心。

5.在同一圓所有的線段中,()最長。

6.在同一個圓裏,所有的半徑(),所有的()也都相等,直徑等於半徑的()。

7.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是5釐米,直徑是()釐米。

8、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圓的( )。

9.()確定圓的位置,()確定圓的大小。

10.在一個直徑是8分米的圓裏,半徑是()釐米。

11.用圓規畫一個直徑20釐米的圓,圓規兩腳步間的距離是()釐米。

二、判斷

1.所有的半徑長度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長度都相等。()

2.直徑是半徑長度的2倍。()

3.兩個圓的直徑相等,它們的半徑也一定相等。()

4.半徑是射線,直徑是線段。()

5.經過一個點可以畫無數個圓。()

6.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就是直徑。()

7.畫一個直徑是4釐米的圓,圓規兩腳應叉開4釐米。()

8.在畫圓時,把圓規的兩腳張開6釐米,這個圓的直徑是12釐米。()

9.半徑能決定圓的大小,圓心能決定圓的位置。()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及圓的特徵;認識半徑、直徑,理解同一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2、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3、結合具體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認識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歸納同一圓內直徑和半徑的特徵。

教具準備:圓規、直尺、多媒體課件等。

學具準備:各種圓形實物、圓規、直尺、圓形紙片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這一天我們都做些什麼?

老師引出:十五的月亮和月餅都是圓形。

老師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圓形的?

幻燈片展示生活中其他的圓形物體。

引入圓的認識

二、探索新知

1、教師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圓形紙片,說說你是怎麼做到的。

2、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老師引導:請大家將自己做的圓對摺,打開,再換個方向對摺,再打開,反覆折幾次,你發現了什麼?

幻燈片放映折的過程。

學生髮現:摺痕都相交於一點。

幻燈片給出圓心:這些摺痕相交於圓中心的一點,這一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

老師引導:請大家選擇一條摺痕,沿摺痕畫下里,分析這條線段有什麼特點?

學生髮現:過圓心,兩個端點在圓上。

幻燈片給出直徑: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用字母d表示。

老師引導:從圓心向圓上任一點畫一條線段,這是直徑嗎?它有什麼特點?

學生髮現:不是,它的一個端點是圓心,另一個在圓上。

幻燈片給出半徑: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用字母r表示。

鞏固練習:在一個圓中找出它的直徑和半徑。

3、探索同一個圓內直徑、半徑的特徵及它們之間的長度關係。

幻燈片給出:

在同一個圓裏,你能畫多少條半徑?量一量這些半徑都相等嗎?

在同一個圓裏,你能畫多少條直徑?量一量這些直徑都相等嗎?

在同一個圓裏,直徑和半徑的長度有什麼關係?

學生探索,給出:

無數條半徑,都相等;

無數條直徑,都相等;

直徑是半徑的兩倍。

老師歸納推到:d=2r即r=d/2

4、圓規和直尺畫圓。

幻燈片給出“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學生齊讀,回答規“矩指”的是什麼?

老師引導:認識圓規。

學生自學:課本57頁怎樣才能既準確又方便地畫出一個圓?分組完成幻燈片展示的嘗試題!

老師巡查,指導學生完成任務。

學生指出:畫圓的基本步驟,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老師總結圓的畫法:1、定半徑;2、定圓心;3、旋轉一週

幻燈片動畫展示如何畫一個半徑是2cm的圓!

三、課堂練習

幻燈片給出:

1、判斷:

(1)在同一個圓內只可以畫100條直徑。()

(2)所有的圓的直徑都相等。()

(3)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4)等圓的半徑都相等。()

2、選擇題:

(1)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

A.半徑長度B.直徑長度

(2)從圓心到()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

A.圓心B.圓外C.圓上

(3)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叫直徑。

A.直徑B.線段C.射線

學生依次回答,能夠進行改錯。

四、學有所用

用今天學習的圓的知識去解釋一些生活現象

幻燈片給出:

1、車輪爲什麼做成圓形的,車軸應安裝在哪裏?

2、如果車輪做成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我們坐上去會是什麼感覺呢?

學生討論回答。

五、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得知識。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六

教材簡析:

圓是國小數學階段最後教學的一個平面圖形,也是教學的唯一一個曲線圖形。從認識直線圖形到曲線圖形,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而且也能給學生探索學習的方法注入一些新的內容,並使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教學圓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通過化曲爲直、等積變形這些方法與手段,進一步發展轉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分成四部分編排,本節課教學圓的認識一部分。教學中將數學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注意由表及裏,逐步深入。例1安排了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通過說圓、畫圓、比較圓與以前學過的其它平面圖形的不同來充分地感知圓。例2結合學生嘗試用圓規畫圓的過程,分別瞭解關於圓的幾個重要名稱,進一步認識圓。例3安排學生通過畫、量、折等活動,深入體驗圓的特徵。練習十七在練習基礎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圓,展開數學思考,發展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教學前,學生已經初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徵及其周長、面積公式的計算,對圓也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直觀認識,部分學生已經能用圓規畫圓,少數個別同學甚至已經知道了圓的各部分名稱,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而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國小高年級階段的學生思維形式主要以形象思維爲主,但抽象思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具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故也同時具備了一定的思維基礎。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係。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通過操作、探索、發現、交流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交流能力。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學會從數學角度認識世界、解釋生活,初步感受圓的魅力。

教學重點:

認識圓及其特徵,讓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重點:

認識圓及其特徵,讓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難點:

畫圓,用圓的知識來解釋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生:圓規、直尺。

師:圓形紙片、繫着吸鐵石的線、大圓規、硬幣、小圓鏡、長尺。

教學流程:

一、導圓。

師:知道今天要學習什麼內容嗎?

生:圓的認識。(看着大屏幕說。)

1、師:(出示圓形紙片)這張紙就是圓形的。(貼在黑板上)

你在哪些物體上見到過圓,見到過圓形?

生:舉例說圓形。(說到身邊的圓讓學生指給大家看看。)

2、師:老師也帶來了一些與圓相關的圖片,一起看看。(幻燈片播放。)

師:漂亮嗎?難怪有人曾經說過,我們的世界是因爲有了圓才如此美麗、神奇!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走進圓的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奧祕。

媒體運用說明:運用媒體第一次播放一組比較簡單、且具有明顯圓的特徵圖片,還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情景和材料,如:CD包、光碟、箭耙、奧運五環、圓形標誌、光環等,使學生能清晰地從圖片的物體上找到比較鮮明的圓,爲學生對圓建立外觀上的感性認識提供了標準,使學生在初次感知圓的基本特徵的同時感受到圓就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初步溝通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並借這些圖片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爲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作好知識與情感的鋪墊。

二、畫圓。

1、用圓規畫圓。

(1)導入。

師:學習圓,首先要會畫圓。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這裏的規是指什麼?

生:圓規。

師:會用圓規畫圓嗎?畫一個試試。

(2)生用圓規嘗試畫圓。

師:大家都畫好了,我們來看看電腦動畫是怎麼畫圓的?(課件演示。)

師:假如現在規定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20釐米,誰能到上面來把這個圓畫出來?

師生合作,邊介紹方法邊在黑板上畫出圓。

師:這個有粉筆的一腳畫出來的就是一個圓。(生指一指哪些是老師畫出來的。)

2、不用圓規形成圓。

(1)導入:如果沒有圓規,就不能形成圓了嗎?

(2)生:說說可用什麼方法畫圓。

如:瓶蓋(扣在紙上,沿着邊畫),膠布,尺子、量角器……

師:你是利用一個圓形物體來畫的,還有別的方法嗎?

出示:繩子一端連着環形磁鐵。

問:看,這個能形成圓嗎?

生:通過甩形成圓。

(3)師:剛纔我們用圓規畫了圓,用其它方法形成了圓,現在在你心目中的圓的是怎樣的?閉上眼睛,用手指在空中比劃比劃。

生:閉上眼,在空中畫圈。

師:對啊,就像大家比劃的那樣(指着黑板上的圓),圓是一條曲線圍成的。

師:圓是一種曲線圖形。(板書:曲線圖形。)

(4)再舉例。

師:(出示鏡子)這面鏡子上也有圓,你能指出來嗎?(生上前指:外邊一圈就是圓。)

小結:這條曲線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圓,這條曲線圍成的圖形是圓形。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七

一、說教材

圓的認識是國小數學第 11 冊第四單元圓中較爲重要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過了平面直線圖形的認識和圓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是學生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本課時的教學是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和麪積的重要基礎,同時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也很重要。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認識圓; 2 、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在同一圓內直徑和半徑的關係; 3 、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學生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它們認識周圍事物的形體特徵的興趣和意識,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學生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同一圓內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教學難點:半徑、直徑、及其關係,圓的正確畫法。

二、說教學方法

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思維爲核心”的原則,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學關鍵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如:電腦的演示、練習的設計、學法的指導、討論的組織,沒有教師精心的安排是不行的。

1、教法:以演示法、嘗試法爲主。

採用教師引導下,課堂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教師演示與學生嘗試相結合、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功能,以多媒體圖象、文字、聲音,動畫的綜合運用來吸引學生,刺激學生的感官,啓迪思維,從而深刻的理解新知。

2 、學法。教師不單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我很注重學法的指導。

以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爲主線,採用多種方法相結合。教學圓的特徵時,主要採用了操作法,學生藉助圓形紙片,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使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發現特徵後,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培養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能自學的儘量讓學生自學,教學圓的畫法時,採用了嘗試法與操作法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概括能力、探索精神和嘗試精神;教學半徑與直徑的關係時,主要採用了討論法,使個人實踐與小組合作學習,互相討論相結合,學生取長補短,團結協作,有利於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三、說過程和意圖

(一)複習鋪墊 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過哪些平面幾何圖形?舊知識的複習,爲新知識學習做好鋪墊。教師有意分類,導出圓是平面上的曲線圖形。從而導入新課。

(二)動手操作 探索新知

1 、感知圓,使學生對圓有足夠的感性認識。

①舉實例 ②藉助實物比照畫圓 ③剪出圓形紙片

國小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爲主,由學生熟悉的圓形物體引入。再借助實物比照畫圓。由實物→圖形→特徵,符合幾何知識教學的結構。

2 、實驗操作,抽象概念。

思維與動手密不可分、教師引導學生藉助圓形紙片,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活動,有意識地對摺痕進行觀察,讓他們探索、發現圓的特徵。

①認識圓心、半徑。懂得: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學生悟出圓的特徵,在感性認以的基礎上,形成理性認識,符合認知規律。

A:畫半徑比賽:誰畫的半徑最多。(誰畫完了嗎?)

B:它們的長度都相等嗎?爲什麼?

當學生通過比賽、測量得出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有無數條,長度都相等。

②認識直徑

A:觀察摺痕有什麼特點?讓學生懂得: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B: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你能否發現直徑有什麼特徵?爲什麼?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和機會,啓迪學生的思維。C:彙報得出:同一個圓裏,直徑有無數條,長度都相等。

③認識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直徑和半徑的關係,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又是繼續學習圓的有關知識的基礎。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適時地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同一個圓裏,直徑的長度與半徑又有什麼關係?學生通過動手、測量、觀察、比較等活動後,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我力爭爲學生創造一個平等和諧、活躍的課堂學習的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在羣體中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有利於在實踐中獲得感性認識內化爲表象,形成思維;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互助精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講清用什麼辦法得出“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的長度等於半徑的 2 倍”這一結果的。

3 、師生小結圓的特徵。

(三)感知形成 操作畫圓

1 、觀察電腦投影,演示圓的形成,向學生滲透圓是與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軌跡。

2 、讓學生自學課本,嘗試畫圓的步驟及應注意的問題。

①介紹圓規 ②自學畫圓步驟,嘗試畫圓 ③討論:怎樣用圓規畫圓? ④彙報、教師示範畫圓。

讓學生嘗試畫圓,碰到困難時,教師纔給予適度指導。如:圓規的正確握法等。畫任意圓是不難的,較難的是給定直徑長度畫圓。爲了突破這一難點,學生畫圓時,由不熟練到熟練,由畫任意圓到按給定半徑長度畫圓,再到給定直徑長度畫圓,循序而漸進。再次藉助多媒體演示,感知圓的形成,結合實際操作,關鍵讓學生體會圓規兩腳的距離即半徑,體會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有利於加深對圓的特徵的認識。圓的畫法是本課時又一個教學難點,我採用操作法與嘗試法相結合,力求花最少的時間獲得最佳效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嘗試精神。

(四)綜合練習啓智培能

精心安排課堂練習,以教材爲主,在不脫離教材的同時,突出思維訓練,形式多樣,學生樂於參與,課堂氣氛和諧、有利鞏固所學知識,開拓學生思維。

1 、基礎訓練:判斷題和練習二十五第五題。

使學生加深對概念的認識,鞏固圓的特徵。

2 、發散練習:下面圖形你看到了什麼條件?聯想到了什麼條件?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3 、實際應用:車輪爲什麼要做成圓的?車軸應裝在哪裏?

經學生討論自己得出結論,再用多媒體演示。趣味性展示了用圓形、方形、橢圓形做成的三種車輪在行進中的優劣,進一步感受到車輪要做成圓的道理。努力把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又使課之將終,而趣猶在。

(五)總結

簡要總結,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利於系統的掌握知識。

(六)作業

1 、練習二十五第4題

2 、思考:你能想辦法在操場上畫一個很大的圓嗎?作業佈置適度、適量力爭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又把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延續到課外。

(七)板書設計

力求簡明扼要、條理分明、佈局合理,體現形式美和簡潔美。把知識的重點鮮明地在學生眼前。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加深學生的印象。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56——57頁

教學目標:

1、體驗用不同的工具畫圓。

2、認識圓,瞭解圓各部分的名稱。

3、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或者在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5、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美以及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瞭解數學傳統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掌握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圓的特徵和圓的畫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規、直尺、線、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剛纔同學們朗誦的傳統文化的片斷,非常精彩,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相關的知識,你能從中獲取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呢?(出示課件)。

師:仔細觀察這幾幅圖片,它們都有什麼共同特徵?

生:它們都有圓。

生:它們都和圓有關。

板書:圓

[設計意圖:提供有關圓的傳統圖文資源,使學生置身於鮮活的文化背景之上,浸潤在數學知識的發展演變過程之中,引領學生通過學習感受數學的博大與精深,領略人類的智慧與文明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畫圓

師:有人說,因爲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那你不想把這美麗的圓畫下來嗎?

生:想

請同學們拿出畫圓的工具,畫出自己喜歡的圓。

師:很多同學都畫出了自己漂亮的圓,但少數同學畫得不夠理想,你們猜猜他是什麼原因沒能成功的畫出圓來?

生:他拿圓規的方法不對。(圓規應該拿在手柄處)

生:他畫圓時可能針尖移動了位置。(畫圓時針尖的位置一定要固定)

生:他圓規兩腳一下近一下遠。(對,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不能變)

(學生邊彙報,師邊示範用圓規畫圓)

其實,同學們剛纔說的就是畫圓時應注意的地方。

現在請同學們利用圓規畫一個標準的圓。

[設計意圖:“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動手操作的過程,不僅能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而且對所學知識能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更牢固。看似簡單的畫圓問題,實則是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表述、概括等步驟,循序漸進地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體驗出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爲後續教學奠定好基礎。從而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用數學語言表述的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二)、初步感知圓

同學們,通過你們的努力畫出了這麼美麗的圓,那在這之前我們還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生: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生彙報,師出示相應課件)

這些圖形和圓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生:它們的邊都是直直的。

對,它們都由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

師:請拿出課桌裏的圓片來摸一摸,有什麼感覺?

生:彎彎的。

這樣彎彎的線我們稱它爲曲線。(課件出示曲線)圓就是由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課件演示圓)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讓學生通過觀察、觸摸和與已學平面圖形的。比較,從而揭示圓的概念,這樣設計不但能夠形象生動地讓學生明確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而且將要學的新知識建立在學生已有經驗和認知基礎上,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和心理髮展需要,使學生順利成章的獲取知識。]

(三)、自學圓的概念:圓心、半徑、直徑

俗話說圓是最美麗的幾何圖形,你想了解圓的哪些知識呢?

生:我想知道怎樣求圓的周長。

生:我想知道怎麼求圓的面積。

無論是求圓的面積還是求圓的周長,我們都必須先認識圓。(板書:圓的認識)

(1)引導學習圓心

請學生拿出剛纔的圓片來,然後象老師一樣對摺,使上下兩部分完全重合,打開;反覆從不同方位對摺幾次,這些摺痕用鉛筆畫下來你發現了什麼?

生:這些摺痕相交與一點。

對,這一點呀我們稱它爲圓心,用字母o表示。(邊總結邊在黑板上標出圓心)

請同學們標出自己手中那個圓的圓心。

(2)自學半徑

其實,在圓裏還有半徑和直徑兩個重要的概念,科學家是如何定義它們的呢?這個祕密就藏在數學書56頁的例2中,請同學們自學相關的內容並用筆畫出相關的概念和重要的詞語。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麼是半徑嗎?

生:從圓心出發至圓邊上任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

師:圓邊上任意一點我們叫它圓上任意一點。

請你幫老師找出黑板上這個圓的半徑,其他同學標出自己手中那個圓的半徑。

(3)自學直徑

通過自學你們認識了半徑,那你能找出下面圖形中的直徑來嗎?(出示課件)

AB爲什麼不是直徑,它是什麼?

生:它雖然通過了圓心,但它只有一端在圓上,所以它不是直徑,它是圓的半徑。

EF爲什麼不是直徑?

生:它沒有通過圓心。

GH爲什麼不是直徑?

簡單的說,圓的直徑必須滿足哪幾點要求?

生:一要通過圓心,二要兩端都在圓上,三要是線段。

[設計意圖:運用課本並不是死讀課本,而是要把教材內容吃透、用活。學生經過上面的學習,對圓的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自學課本,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逐步建立了正確、完整的概念。]

(四)、自主探索圓的特徵

(1)探究

師:學到現在,關於圓,該有的知識我們也探討得差不多了。那你們覺得還有沒有什麼值得我們深入地去研究?

生:有(自信地)。

師:說得好,其實不說別的,就圓心、直徑、半徑,還蘊藏着許多豐富的規律呢,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研究研究?(想!)同學們手中都有圓片、直尺、圓規等等,這就是咱們的研究工具。待會兒就請同學們動手摺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新的發現。兩點小小的建議:第一,研究過程中,別忘了把你們組的結論,哪怕是任何細小的發現都記錄在學習紙上,到時候一起來交流。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九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2、學會用工具畫圓;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徵

三、教學準備:

紙、剪刀、圓規、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大屏幕展示高年級同學課間投籃比賽情境圖)

2、師質疑:你們認爲安排這樣的隊形公平嗎?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

3、生自由回答,師相機點撥。

4、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圓的知識。(板書:圓的認識)

(二)、恰當引導,自主學習

1、師:你們認爲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區別?

2、(師板書:圓是一種由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

3、生齊讀三遍。理解意思。

(三)、師生交流,感受新知

1、找身邊的圓。

2、師:(出示教具圓規)這是什麼?它表面上有圓嗎?(生邊看邊答。)

3、在你的紙上畫一圓。

4、師抽生在黑板上畫圓。

(1)沒成功:他爲什麼沒畫成功?(1是沒有固定好有針的那個腳;2是沒固定好圓規兩腳間的距離;3是可能不太好旋轉;4是黑板比較滑,不太好固定)

5、師示範畫圓。

師:剛纔同學們總結得很好,看來,用一隻手固定住圓規的針尖很關鍵。看老師畫。

師:圓規固定不動的這個腳,也就是這個點,對畫圓至關重要!誰能給它起個名字?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點出你所畫圓的圓心,標上字母O。一個端點在圓心【板書:圓心】,另一個端點在圓上【板書:圓的曲線上、圓邊上、圓的邊緣上、圓的彎線上】

師:我們把統稱爲圓上【板書:圓上】

師:只能畫這一條嗎? 生:還能再畫!

師:再畫一條。還能再畫嗎?再畫一條。還能畫嗎?到底能畫多少條?

師:所畫出來的表示圓規兩腳間距離的這幾條線段,一個端點都在哪?另一個端點呢?

生:一個端點都在圓心,另一個端點都在圓上。

師:我們給這樣的線段起個名字吧!

師:【板書:半徑(r)】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在你的圓上標上r。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麼叫半徑。(一個端點在圓心,另一個端點在圓上的線段就叫半徑。)

師: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有多少條?長度怎樣?

生:在一個圓裏,半徑有無數條,長度都相等。

師:既然半徑有無數條,那麼在圍成圓的這條曲線上,像這樣的端點能找出多少個?

生:能找出很多(無數)個。

師:(在三個點的旁邊緊密地多點幾個點)這行嗎?

師:正是這無數個點緊緊地手拉手,靠在一起,連接成一條完美的曲線,圍成了圓。

師:請同學們拿出剪刀,剪下你所畫的圓。

師:這是一個平展的圓,上面只有圓心和半徑,請大家像老師這樣把它對摺,用食指觸摸摺疊的地方,打開。多了什麼?

生:一條摺痕。【痕跡、印子、摺痕】

師:我們把對摺產生的這條線段、這條痕跡統稱爲摺痕。

師:朝不同的方向再對摺一次,用手觸摸摺痕,打開,請同學們照這樣再做幾次。生:折圓

師:原本平展的圓上,多了很多很多的摺痕,在這些摺痕裏藏着許多許多關於圓的奧祕,同學們想發現吧?請同學們在4人小組裏圍繞摺痕,展開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後由組長記下“我們的發現”。彙報發現的時候,由組長上來發言,組員可以補充。但每一組只能用一句話彙報一個自己認爲最精彩的發現,別的組發表過的觀點,其他組便不再重複,開始討論。

1、(小組合作,討論問題)

2、各小組彙報討論結果。

3、課堂小結:下面我們來整理一下我們的思路。今天,我們認識了圓。【板書:圓的認識】一開始,我們學習了畫圓,你覺得畫圓要注意什麼? (定點、定長)圓是由無數個特定的點手拉手圍成的優美曲線。半徑和直徑有助於我們進一步認識圓。半徑的兩個端點分別在哪?直徑呢?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有多少條,長度怎樣?直徑呢?直徑和半徑有什麼關係?

師:同學們在回過頭去,你現在知道爲什麼投籃比賽要站成圓形了嗎?誰來說說爲什麼?

(四)、鞏固練習,問題解決

1、判斷直徑 、半徑

2、[媒體]填一填:

3、[媒體]再請你辯一辯:下面各句話對嗎?

4、畫圓

請你畫一個半徑爲4釐米的圓

畫的圓半徑爲4釐米的同學,說說你是怎麼畫的?簡單地說你是怎麼確定半徑爲4釐米的?

師:下面我們還將面臨3個實際問題的挑戰,同學們敢接受挑戰嗎?

問題1、你能測量出1圓硬幣的直徑嗎?(參考用工具:直尺,一副三角板)

問題2、你能在地面上畫一個半徑1米的圓嗎?(參考用工具:繩子、粉筆)

問題3、車輪都做成圓的,車軸裝在哪裏?爲什麼?(參考用工具:自行車)

師:我已經發現,很多同學都笑了,這說明他心裏有底了。每個同學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課題來研究。

(五)、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發揮想象,靈巧操作

<1>、給你兩枚釘子和一條一定長度的繩子,你有辦法畫出圓來嗎?

〈2〉、任意畫出一個圓,再標出圓心、半徑、直徑。(字母表示

師:學完這節課,同學們還有什麼想法嗎?圓裏面藏着無窮無盡的奧祕,等待着同學們去研究和發現!願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像圓那樣完美!

標籤:多篇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