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道法自然——老子哲學思想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用

自漢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始,在教育領域以“孔孟”爲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佔據着統治地位。在價值觀念多元化的今天,在教育急需變革、轉型的大背景下,筆者認爲以“道”爲核心的老子哲學思想對當代語文教學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鑑作用。

道法自然——老子哲學思想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用

一、道法自然

老子認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天地間,萬事萬物的運行都要遵循自然規律。每一種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天然屬性,順之者昌,逆之則亡。然反觀我國當下的教育現狀,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實用主義與功利主義觀念的泛濫造成了諸多教育亂象。教育正在遠離生活,遠離其自身發展的規律,我們與“道法自然”之“正道”實已漸行漸遠。

從語文教育的角度來看,學生們普遍失掉學習語文的興趣之困惑,老師們空對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無奈等現象實令人心焦。我們須從源頭上查找問題產生的原因,於過程的反思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惟如此,語文教育方可獲得解脫與重生。老子的“道法自然”就是解決語文教育問題的一劑良藥。因此,要想搞好語文教學,還必須按語文教學的規律辦事。

筆者以爲,種種跡象表明我們的語文教學確實面臨着很多的問題,而導致這些問題的誘因卻只有一個:我們的語文教學已經失掉了其賴以生存的根本——生活。沒有生活作中心的語文教學就是死的教學。因此,我們的語文學習、語文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出現這些困境是必然的。要想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起死回生”“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以爲使語文迴歸生活是我們唯一可走的路。

名篇《勸學》裏有這樣的句子“吾常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在課堂上要是單純地去講這句話的意思,筆者以爲沒有多少學生會對它感興趣。我們要是嘗試着用現實生活中的事實去闡釋它所蘊涵着的人文性的話,我們的學生們或許會開始對他們所厭惡着的文言文產生點興趣。在一次公開課上,筆者有幸聽到了對這句話的別樣的解讀:人生之中必定有很多精彩的風景,令人神往,正如自然界裏有很多奇水異山一樣。但是對心儀的目標,大多人採取的只是觀望的態度,至多也就是踮起腳尖伸長脖子瞪大眼睛淌些涎水罷了,又有多少人會真的像西天取經的唐僧那樣虔誠地踏向通向夢想的道路呢?或許,有人也曾嘗試着邁出一小步後,就被生活中的“九九八十一難”嚇怕了,只好退縮。登山不也是這樣嗎?登山之初,我們意氣風發,信心滿滿;到了半山腰的時候,恐怕每個人都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兩股顫顫、前心惶惶、後心嘡嘡。於是,很多人選擇了中途退出,因爲“跂而望”雖然辛苦,但總比這樣的煎熬好的多。因此,很多人放棄了理想,選擇做一個平庸的人。而古人說:“無限風光在險峯。”可是,不經過艱辛的登山過程,又哪裏會品嚐到“一覽衆山小”的味道呢?學習亦如是。所以,學習可以彌補人。這樣,學生們在語文課上纔能有機會聽到、看到和思考與生活緊密相關的人或事,纔有可能激發他們對語文課的興趣,我們的課堂才能“活”起來,因爲我們把教材和生活聯繫在一起,找到了語文的“根”。

因此,我們認爲只有抓住了語文的根本——生活,這條無窮無盡、浩浩蕩蕩的大河,我們才能用鮮活的事實去闡釋教材裏涉及到的人情時世,才能引導學生領悟先賢們寄寓在文章裏面的悲天憫人的情懷,才能完成好語文科的教學任務。

二、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老子認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春秋前,人們普遍認爲天是世上萬物的主宰。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老子用“道”否定了“天命說”,發現了人自身的生命價值,提出了“人亦大”的主張。在那個亂世紛爭、“禮崩樂壞”的時代,天道失落、人心墮落、道德淪喪。老子云:“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老子注重的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更是對人格獨立的推崇!只有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人類方可不爲物役獨善其身,方可於渾濁的俗世中潔身自好,從而發現自己超越自己昇華自己。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於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爲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爲民族振興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發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因此,語文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興趣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由,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在此基礎上,努力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對生命的感知體悟能力,主動關注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小說《裝在套子裏的人》的主題是諷刺和批駁了那些守舊思想的封建舊勢力的衛道者的苟延殘喘,讚美了資產階級民主開放的全新思想,這在教學參考書裏的解讀。如果我們的教學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那麼,我們的語文課堂只能是死水一潭,學生也失掉了進一步思考和發展的好機會。要是我們能夠引導學生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時,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去認識生活中“別里科夫”,那麼,“別里科夫”的形象會引發學生更深沉的思考。在現實中,有沒有像別里科夫這樣的裝在套子裏的可憐蟲?我們每個人身上有沒有別里科夫的影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避免?這樣,學生們在語文課上纔能有機會聽到、看到和思考與生活緊密相關的人或事,纔有可能激發他們對語文課的興趣。這樣的提問也有可能逼迫他們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長此以往,或許我們的學生們會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和所處的社會本身,方可於紛繁複雜的生活中保持清醒,不至於迷茫,甚而至於迷失。

三、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人的認識過程都是一個由無到有、由少到多、由簡單到繁難的循序漸進的漸變過程。老子主張學習應由易而難、由淺到深的進行,即首先從簡單的、容易的、細小的地方着手做起,並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最終走向大成。如果急於求成,只能適得其反。中學語文教學亦然。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教學要以紮實爲要,於細微處着手,重日積月累之功效,溪流終成大河。於此,筆者以爲這樣幾個關鍵點:一是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無而有,少而多,量變到質變必定是一個漫長的積累的過程。二是要耐得住量變過程中的寂寞,要經得住長途跋涉中遙遙無期的煎熬。語文課程的特點決定了語文學習特點,恰如莊稼的生長。拔苗助長,抑或半途而廢是很常見的現象。《諫太宗十思疏》雲:“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三是要持之以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荀子有言:“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教育還不完全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衆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觀念相對落後,內容方法比較陳舊,中國小生課業負擔過重,素質教育推進困難;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複合型人才緊缺;教育體制機制不完善,學校辦學活力不足;教育結構和佈局不盡合理,城鄉、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滯後;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實。接受良好教育成爲人民羣衆強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爲全社會共同心聲。” 在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下,長期以來,語文教學的評價單一化、機械化。考試成績成爲評價教學的唯一標準。語文教學沒能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偏離了正確航道,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嚴重製約了語文教育的發展。這樣的現狀更要引起我們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反省和思考。

《雙城記》中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有語文老師戲言:“上輩子殺了人,這輩子教語文。”於此見當下語文教學的困境與尷尬。於迷茫與困頓中,道法自然的老聃自那個風雲激盪的大時代破空而來,黃鐘大呂般,我輩當豎起耳朵認真聆聽、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