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學生養成教育的論文

摘要:學生養成教育的論文共含2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大學生養成教育的論文

第1篇:大學生養成教育的論文

猜你正在找大學生養成教育的論文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一、養成教育的必要性探析

(一)大學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在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急速進步的當下,高校的教育尤其是養成教育需要一次顛覆性的反思和革新。面對人類精神信仰多元化、社會風氣浮躁化、價值引領非單一化的影響,大學生們的誠信缺失、道德失落、價值取向畸形,種種的狀況令人擔憂。在這種大背景下,養成教育呼之欲出,“養成”本意爲培養使之形成或長成。古人云:“始生之者天也,養成之者人也。”“治天下之治者在於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這就是說人的本性是自然形成的,但是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則是需要後天的教育和培養。這就要通過養成教育來實現,所謂的養成教育是要摒棄傳統的知識灌輸,喚醒個性的核心價值取向,潛移默化地讓人獲取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大學生養成教育就是要通過教育者的傳授和指導,使受教育者對自身已經形成的行爲規範和人格定式重新經過認同、理解、接納、吸收和轉換的過程,再來指導自己的行爲,並在反覆的強化中,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目的就是經過養成教育的培養,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和認知在教育實踐的活動中自覺提升和修正,在充分調動受教育者自我改造積極性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受教育者對科學文化知識的系統學習和強化訓練,最終使受教育者通過主觀能動性的調動,通過實踐、總結、感悟和學習的過程提升自我認知能力和技巧。

(二)大學生自我成長的需要

教育學家葉聖陶曾經說過:“教育的目的是爲了達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說要放棄教育,而是要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確立以學生爲主體的自我教育形式,讓學生在自我意識下自覺地、主動地進行自我能力的認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並不斷地完善自我的過程。馬克思的德育論中認爲,教育與自我教育是相輔相成、統一進行的過程,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結果,又是進一步促進和完善教育的必要條件和內部原動力。所謂的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就是指大學生爲了樹立良好的思維道德品質而自覺地進行的思想轉化和行爲控制活動,是大學生實現人生目標而進行的自我培養和修繕活動。

因此,強化養成教育就要按照大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和規律給予必要的外部指導,要充分發揮他們自身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他們自覺地把教育者的要求和影響主動地轉化爲學生個體的思維意識和道德準則,變成他們自己的能力,並以此規範自身的思想言行。養成教育的實質和核心,就是要塑造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就是要在實踐教育活動中培養大學生自我道德認同、自我行爲監督和自我素養評價的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

(三)增強德育實效性的需要

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一貫將德育作爲塑造人思想品格的單向性工作。這種認識是對德育低級層次的認知,缺乏對德育教育本質內涵的界定,容易造成受教育者在思想和行爲上的脫節現象,是對德育認知的偏誤,充分說明了傳統德育教育在實效性上的缺失。與此相反,大學生養成教育在完成傳統德育教育目標的基礎上,通過受教育者不斷自我修繕和不斷社會實踐強化訓練的過程,具備了雙向的學習、交流和反饋的教育培養模式。這種模式在道德教育的實施上具有較高的優勢,它可以準確反饋和評價出受教育者在接受養成教育培養過程之後的行爲習慣建立、自我修養能力及養成教育成果實效。大學生養成教育所體現出的教學互動、自我約束、自我修繕、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新模式,有效地詮釋了社會實踐中高尚思想品格的形成和良好行爲習慣養成的實質,增強了教育內容的傳播效率,保證了養成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內容中特有的時代性、先進性和實效性。

二、素質養成教育實踐路徑的探索

“大學生素質養成教育”是長春師範大學總結多年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經驗,歷經10年教育積累,探索出的適合師範院校實際情況的人才培養方案。在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專業素質、教師素質、身心素質、特長素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構建了全員養成、全方位養成和全過程養成的格局,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示範性。

(一)明確的目標體系有助於全方位養成

根據素質養成教育的規律和學生行爲養成的特點,制定整體、階段和專題相結合的目標體系,從而實現養成教育的全方位進行。整體目標確保養成教育的長效性,階段目標夯實養成教育的過程性,專題目標保障養成教育的操作性。通過循序漸進的目標培養模式的實施,在過程中賦予養成教育目標的新內涵,有效地將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相融合,更加註重受教育者的體驗式內化過程,着實地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整體目標的設定要從養成教育的長效機制來關注,要以師範養成教育的特點爲切入口,將“思想道德素質、專業能力素質、教師綜合素質、身心素質、特長技能素質”五大目標合理融入整個教育過程中,分步驟、分層次整體實施推進。

要以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爲根本抓手,根據高師院校學生特點,在專業能力素質培養和學生特長技能素質培養上下工夫,同時狠抓教師綜合素質和身心素質,強化教師基本技能,讓學生具備健康的體魄、良好的運動機能和心理適應能力。階段目標要側重養成教育的過程指導,大一階段爲適應期,側重於大學認識、誠信愛國、三觀培養、專業學習、自我展示、自我設計的導航。大二、大三階段爲發展期,側重於學術科研、實踐創新、身心健康、職業道德、特長技能等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大四階段爲成熟期,側重於學生多種素質的綜合運用能力、與社會的對接能力的養成。

(二)明晰的實施體系有助於全過程養成

在目標體系的指導下,實施體系就要緊緊圍繞學生的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採取教學、實踐和考評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加強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主渠道和主陣地建設,全力提升政治理論和思想道德教學水平。通過“課內課外”“動手動腦”“軟件硬件”“教師學生”的四個結合,全過程訓練,全方位覆蓋,加強學生教師基本技能培養,促進學生從教能力的整體提升。教學環節中要合理構建課程體系,拓展教學新模式,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養成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要將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爲大學生養成教育的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思想政治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大學生頭腦,把知識傳授與思想道德教育有機結合,把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相輔相成來,把理論武裝與實踐育人融會貫通,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選修課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引導,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提高政治覺悟。實踐環節中要整合育人方法,創新實踐體系,拓展新形勢下的大學生養成教育途徑。

(三)完善的保障體系有助於全員養成

素質養成教育質量如何,關鍵要看學生是否能實現全面發展,是否能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爲此,要想保證養成教育實效,必須狠抓機構保障建設,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體系。

首先,政策保障是基礎。學校黨委要高度重視,全面統籌養成教育工作,發揮方向引領作用,協調部門合作,確保養成教育的科學性。

其次,人員保障是關鍵。素質養成教育要想取得紮實的成效,就要成立單獨的組織機構,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主抓素質養成項目的規劃、培養、督察和考覈,確保養成教育的規範性。

最後,師資保障是重點。配備高數量和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發揮專兼職教師主導作用,根據高師學生特點有的放矢地開展就業創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和特長素質培訓,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確保養成教育的實效性。

第2篇:大學生養成教育的論文

這篇大學生養成教育的論文範文是我們精心挑選的,但願對你有參考作用。

[摘要]養成教育對於培養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可是,目前大學生文明習慣養成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對於部分大學生缺乏文明習慣養成的現象,高校應該採取措施,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的養成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隨着我國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於人才的培養和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已由應試教育逐步轉向素質教育,這是以提高人才素質作爲重要內容和目的的教育,是一種更加註重人才人文精神的養成和提高,重視人才人格的不斷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說更加重視使大學生學會“做人”的教育理念。

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對養成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抓好養成教育,小而言之,對於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大而言之,對於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促進國家的繁榮富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所必須重視的一個課題。

一、當前大學生養成教育的現狀

首先,當代大學生普遍是獨生子女,存在着許多人格缺陷。如缺乏生活閱歷,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心理表現不成熟,缺乏堅韌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顧其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狹,難於與人交往,難於適應集體生活。

其次,當代大學生普遍缺乏文明的學習習慣,學習自覺性差。具體表現爲: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思想不統一,缺乏自信心,存在悲觀情緒、沉淪情緒,學習和生活都存在着麻木狀態;體現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爲:學習缺乏主動性、刻苦精神、鑽研精神,學習紀律渙散;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表現爲:學習基礎差,學習沒興趣,有的缺課、逃課,對課程學習缺乏熱情。學習習慣差表現爲:缺乏自主學習意識,上課看閒書,說閒話,玩手機短信,課後玩電腦遊戲等。

第三,當代大學生普遍缺乏文明的生活習慣,生活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不強。具體表現爲:宿舍衛生差,動手能力差;就寢時間隨意性強;飲食習慣不好,隨意花錢現象嚴重,某些學生有吸菸酗酒現象。

因此,我們要對大學生進行紀律約束和思想引導的養成教育,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衛生文明習慣,塑造大學生具有獨立生活能力、意志堅強、具有團隊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健康人格。

二、實施大學生養成教育的主要措施

1、管理機制控制。學生進入學校要有嚴格的管理組織。一般來說,一年級教育,可以採用嚴格的紀律約束,重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二三年級實行輔導員制度,在嚴格紀律約束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生思想、行爲的引導,使其逐步轉變爲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四年級應該建立導師制,有教師對學生畢業前畢業論文指導、畢業設計指導、就業指導,從而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由畢業到就業的過渡。

2、全員育人制度。全體教師和管理人員都要全員育人。輔導員要隨班聽課,掌握學生學習紀律和有關問題,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和與學生交流;要利用課餘時間,深入學生寢室,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文明習慣,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教師要建立與學生談話制度,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學習問題,側重學習方法的引導。

3、養成教育講座。在新生入學後,可以採取講座的形式從思想教育、學習生活習慣教育、行爲習慣教育、成材教育、學習目標引導、學習方法介紹、專業知識介紹等方面,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採取嚴格的紀律約束,目的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種習慣的養成,對自己一生都有好處。通過各種學習方法教育,使學生不必自己摸索,減少從中學向大學學習方法轉變的過渡時間。通過目標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確立畢業後的人生目標,爲四年大學生活確立奮鬥方向。

4、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時時受到文化氛圍的薰陶。各大學都設有團委、學生會、各種學生社團,應當放手發動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設計,使學生時時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的薰陶,形成自覺參與意識並在活動中充分鍛鍊能力,展現個性、

5、有組織地參加社會實踐。大學應當時刻牢記培養學生的目的是爲社會培養有用人才,如果我們不讓學生接觸社會,就會閉門造車,培養出社會不需要的廢材。社會實踐活動能引導學生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愛國熱情和成長成才的強烈願望轉化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行動。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必須有組織的使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認識國情,奉獻社會,提高素質。

三、實施大學生養成教育必須注意的幾點

1、養成教育要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心理學是認識學生心理的工具,是進入學生心理世界的鑰匙。養成教育要有實效,需要遵循心理學原則。這就要求養成教育的內容、方法都要服從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採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方法進行教育。對學生而言,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必定具有健全的個性心理。許多我們認爲品德低劣的所謂“雙差生”,問題就可能出在心理健康上,一個心理有障礙的學生,往往表現爲品德差、行爲習慣不好。因此,養成教育一定要與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只有學生的心理障礙清除了,個性心理健康了,學生才能夠有良好的品德與行爲習慣。

2、養成教育要有層次性、個別性。對大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正確運用教育手段。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當然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個別指導教育,是養成教育的極爲重要的原則。不同學生由於家庭環境、個性以及所遇事情的性質與程度不同,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行爲方式是不相同的。對具體對象、具體問題,應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措施,或正面教育、嚴辭警告;或動之以情、委婉啓發;也可以運用集體力量時常督促。作爲養成教育的實施者,必須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育,因人因事而異,這樣纔能有實較性。

3、養成教育的反覆性、曲折性和長期性。從心理機制上說,習慣是經過長期多次強化和積累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動力定型和自動化了的條件反射系統。一個人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是很艱難的,只要有一回禁不起誘惑而破了戒,重新做起會變得更加困難。爲此,應採取不同措施強化學生的意志力,把文明習慣的'養成作爲學生追求的目標和境界,從而使養成教育由他律型到自律型,最終達到自由型。

“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重視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做社會有用的人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田建國.大學素質教育縱橫談[M].濟南?押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2]張光興.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M].北京?押科學出版社,2002.

[3]張繼棟.今天怎樣上大學[M].北京?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應治招.經營今天[M].南昌?押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5]餘麗珍.試論高校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聯性[J].中國高教研究,2004(5).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2篇大學生養成教育的論文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大學生養成教育的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