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培養學生在語文課中的創新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幫助廣大少年兒童“學會創造,追求真知,爲成爲二十一世紀的生力軍打下良好的基礎”,那麼,我們如何充分利用語文課堂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培養學生在語文課中的創新能力

一、提高認識,更新觀念。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教師首先要提高認識,更新觀念,最重要的是創新。創新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最高體現,具有綜合性、發展性、創見性的特點。創新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協作能力等。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教育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才能培養出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敢於爭先的頂尖人才,才能讓中華民族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實施素質教育重點是要改變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段,尤其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爲主。重視想象力,重視知識,就是要求學生重視課本知識的學習和把握。那些認爲脫離教材的小製作、小發明或奇思怪想纔是創新,甚或是創新的全部的觀點,是十分荒謬的。事實上,對於教師而言,對於學生而言,每一個合乎情理的新發現,別出心裁的觀察角度等等,都是創新。即使把不同的事物或問題通過一條主線連接在一起,也是創新。當然,對於學生來說,只要是新穎的,是新的發現,是提高,是發展,即使前人或他人曾經說過、做過了,也屬於創新,也是難能可貴的,必須予以提倡和激勵,必須予以肯定和表揚。這樣就會使學生認識到:“創新就在我身邊,就在學習性、創造性的活動中!創新並不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事!只要肯動手,肯動腦,我也行!”可見創造精神是何等的重要。然而現在的教學現狀,有很多地方是不盡人意的,甚至還存在着阻礙創造能力培養的現象。所以我們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作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並具體落實於每一節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

二、激活課堂,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今的課堂教學必須是開放性、平等性、兼容性、創造性相統一的,思想碰撞產生智慧火花的樂園。教學方法以探究式、合作式、研究式、發現法等爲主,輔之以傳授式。課堂的主人是學生,教師是服務者、協調人,學生挑戰書本、挑戰教師、質疑權威的見解和異想天開的設想是課堂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是權威,也是討論的平等參與者。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不盲目從衆,大膽探索,不墨守成規,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在理論聯繫實際的設想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展現自我、發展自我、創造自我、相信自我,是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體現,也是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必然要求。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讓學生積級參與語文教學活動,讓學生主動學習。正如郭沫若所說的“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如何誘導學生主動學習呢?特級教師寧鴻彬在教學中提出“三個不迷信,三個歡迎”,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師”、“歡迎質疑,歡迎發表與教材不同的見解,歡迎發表與老師不同的見解”,爲語文教學營造了自由寬鬆的氛圍。在教學中,我也注意啓發和鼓勵學生,使之敢於提問,敢於質疑,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主動參與教學。例如在教學一年級語文《問銀河》一課時,我激發學生去大膽想象,讓他們去說:“銀河中有沒有長鬍子的小蝦和穿硬殼衣服的田螺?”孩子們暢所欲言,有的說“沒有”,是因爲銀河只是樣子像河,但不是真的河,所以不會有這些小動物。有的孩子就大膽地說“有”!此時我也很想聽聽他們的理由,就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想法,他們有的說既然把銀河比做河,也就可以想象裏面有動物。還有的說:老師剛剛告訴我們天上的星星組成了很多星座,那麼銀河裏的星星就會組成小蝦座和田螺座啊,那不就是銀河裏的小蝦和田螺嗎?多麼大膽的想象啊!

再比如我在教學《小馬過河》一課時,我提問:爲什麼老牛說河水很淺,而松鼠卻說河水很深呢?在我們以往的教學中總是一種答案,就是他們的身高體積不一樣。但是學生的回答卻給了我驚喜,他們有的說是身高不同,水的深淺就相對他們來說不一樣;有的說是由於他們在水裏的位置不同,因爲小河的水也是有深有淺的,也許老牛是在岸邊水淺的地方,而松鼠是在河中心較深的地方;還有的說因爲松鼠身上毛多,浸溼了水就變重了,所以沉了下去……他們的各種觀點,都有合適的理由,這樣的思辨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過程。用這種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打破課堂教師滔滔講課,學生默默聆聽的呆板格式,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三、創設情境,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情境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使他們在特定的客觀情境中獲得豐富而強烈的感受、體驗乃至情感,激發其思考與探究的衝動和激情,發展其創新能力。想象力是創造力的一部分,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還應該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融入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達到由已知到未知,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從而增長創造力。例如,我在教學《小鴨子回家》一課時,激發孩子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去想象小鴨子在回家的路上還會遇到誰,他們會說些什麼,會怎麼做。此時學生展開了大膽的想象,編出了一個個精彩的童話故事。再比如我利用美術輔助授課,在教讀《春夜喜雨》一詩後,我要求學生作一幅畫表現詩的意境,學生們的寫意畫儘管樸拙稚嫩,但大多數發揮了大膽想象,繪出色彩繽紛的畫面,把詩意推向一個更高的境界。

四、開展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觸類旁通是一個複雜而漸進的學習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厚積薄發的積累過程、發展過程。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尤其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動手去做,把學到的知識變爲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鼓勵指導學生自編自演課文劇、文藝小品;積極向報紙投稿等等。學生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也就是他們發現、感悟、創造生活的過程。在教學一些童話故事時,我總是引導學生進行表演活動,並鼓勵他們在表演中去創造,可以想象人物的表情、語言,大膽地去表演。學生十分喜愛這一活動,並在這樣的活動中鍛鍊了想象力,培養了創造精神。

陶行知先生說:“人類社會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對於中國小教師來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而應成爲自己教育活動的一項基本指向,自己應盡的一項神聖職責。並把它作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作爲衡量教育成功與否的最商標準。因此,從小就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已成爲中國小教育的一項刻不容緩、迫在眉睫的神聖使命。只要我們緊緊抓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這個環節,把它作爲教學的重要目標,而且鍥而不捨地做下去,就能夠爲培養出具有創造力的新世紀的建設者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