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對國小語文課堂提問藝術的幾點做法

提問的藝術                

對國小語文課堂提問藝術的幾點做法

課堂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西方學者德加默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提問得好即教得好”。確實,在語文教學中,恰如其分的提問能“一石激起千層浪”,精妙設疑能“吹皺一池春水”。課堂提問運用得好,不但可以輕鬆地幫助學生融入課堂教學所創設的氛圍之中,還可以激發他們探究問題的興趣,激勵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該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循循善誘,讓課堂風生水起,真正使學生情有所動,心有所感,神有所悟,從而促進學生對文本深刻地情感體驗與積極思維,最終學會質疑問難,形成獨特個性它既是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組成部分,也是語文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一環。那什麼樣的課堂提問纔是有效的,下面談談我在國小語文課堂提問的幾點做法。

一、抓住興趣點提問

國小階段的學生活潑聰穎,思維活躍,勇於探索事物的根源,對新鮮事物特別敏感,且容易接受,我們在設計問題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因素、知識結構等特點,適當考慮趣味性的必要,而且課堂的生動與活潑,很多時候是由問題的趣味性激發的,這也就是所謂的“四兩撥千斤”。學生就像一池水,教師的提問便是投石激水,一些靈感火花往往就在這樣的提問中產生。通過提問,學生討論,寓教於樂,激發興趣,把有些學生“要我學”的情緒迅速扭轉過來,變成“我要學”的認知內驅力,從而消除了學生對學習的內心疲勞,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並能緊緊吸引學生注意力。比如我在教學《會走路的樹》時,剛板書完課題後,我問學生:“樹會走嗎?”“不會。”“文中會走路的樹指誰呢?爲什麼稱馴鹿是會走路的樹呢?趕快打開書自由地讀一讀吧。”這一問,立馬激發起孩子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它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打開書讀了起來,不一會兒,如林般的小手舉了起來。“老師,會走路的樹是指小馴鹿。因爲小馴鹿頭上的角跟樹枝差不多,所以稱之爲會走路的樹!”再比如我在上《狐假虎威》這一課時,我是這樣提問的:你們見過老虎嗎?它的脾氣怎麼樣?“假如一隻狐狸和一隻老虎在一起,誰怕誰?誰吃掉誰呢?”不用問,當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狸。“但是老師今天要講的故事卻是老虎聽從狐狸的話,他非但不敢吃狐狸,反而覺得狐狸威風凜凜。你們說怪不怪?想知道是爲什麼嗎?請打開課本《狐假虎威》。此時,教師的提問激起了學生思維內部的矛盾,學生學習的興趣立即被激發出來,學習情緒高漲,能夠主動去學。

二、把握住提問時機

在教學中,只有在最佳時機提問效果才最好。所謂最佳提問時機,就是當學生處於“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狀態的時候,此時,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對教師的提問能入耳入腦。最佳提問時機,既需要教師敏於捕捉、準於把握,也需要教師巧於引發、善於創設。因此要求教師熟悉教學內容、瞭解學生,準確把握教學難點,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洞察學生心理,善於捕捉時機。提問啓發,切中要害、循循善誘是關鍵。哪些地方學生易於產生疑惑?爲什麼會存有疑惑?如何旁敲側擊令其去疑解惑?比如我在教學《木蘭從軍》時,抓住朝廷下達了文書,而父親年老多病,弟弟又小,還不夠當兵的年齡,此時木蘭會怎麼想?怎麼做?讓學生通過朗讀、想像、表演等各種方式,明白木蘭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當木蘭凱旋歸來時,換上心愛的女裝時,我又問道,將士們此時會怎麼想?怎麼說?讓學生多讀、多想,更加敬佩花木蘭,從而明白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再比如教學《詹天佑》一文,抓住課文的中心句是學習全文的關鍵,教師圍繞中心句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全文的中心句是什麼?“傑出”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重點寫了什麼?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詹天佑是傑出的工程師?詹天佑的愛國思想表現在哪裏?以上設計的一系列問題,都是圍繞全文的中心句引發的,首先讓學生讀懂中心句,初步明確課文的中心,然後弄清圍繞中心句所寫的內容,使學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了邏輯方面的訓練,最後抓住關鍵詞語,把握課文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