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生歷史學習現狀分析與策略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研究歷史的目的,更重要是在於認識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預見未來。對於國中生而言,學習歷史可以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態度,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學習歷史也是提升個人素養的一種有效方式。從個人的從教經驗出發,針對我校學生的歷史學習狀況有所感悟,有所反思。

國中生歷史學習現狀分析與策略

首先,多數學生的歷史學習面臨着以下幾個問題。

一、學習興趣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很多學生對於歷史的學習僅僅只停留在課堂上老師講過的故事有多麼好玩兒,事例是否新奇。但是真正從歷史學科而言,缺少主動探究分析和邏輯思考的能力,這就導致課堂上的學習非常被動。同時,對於歷史知識的學習,也僅僅只限於我知道是什麼就可以了,而不願意去探求其內在的本源。這樣的孩子,最終學習的結果就是學科素養差,學習能力弱。

二、知識儲備弱,缺少廣泛閱讀。多數孩子的歷史知識儲備僅僅來源於課堂,而課外涉獵非常少。其中的緣由,一方面由於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學習科目多,導致課下自己可分配的時間比較少;另一方面,孩子的閱讀習慣並沒有從小培養起來,很多孩子不愛讀書,或者說閱讀的書籍只限於小說、漫畫等等娛樂性書籍。再加之現在網絡發達,孩子們的涉獵更多的就停留在娛樂活動當中,對於時事的關注和新聞的瞭解也是非常匱乏。這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學科儲備差。

三、閱讀能力教弱。歷史學習講究論從史出,很多的孩子在大篇的文字史料面前顯得束手無策。既看不懂文字想表達的意思,又很難提煉有效信息,更甚者很多的孩子看不懂文字間的邏輯關係,這樣的結果必然加深了上課的難度,對於歷史事件的理解也容易出現偏頗,很難形成自己的學科學習方法,學習興趣也容易降低。

四、知識遷移能力弱。很多孩子從小養成的是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對於這個知識到底是什麼、爲什麼是這樣,他們並沒有多少興趣去探索。簡單的把學習理解爲我知道了、我背過了,考試我分數高就是好的學習。可是從歷史學科的特點來看,知識是不可能割裂的,各個事件之間是有着非常緊密的邏輯關係,如果把事件割裂開,單一的去學習,這樣不僅不利於他學習能力的成長,更甚者,孩子們的學習就是一種無效的學習,簡單地說,就是今天我知道了,而未來我壓根沒有能力去應用。就更不用提構建和提升孩子的歷史學科素養,變學知識爲學能力了。

針對孩子們的這些問題,作爲歷史老師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我覺得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嘗試改進我們自己的教學。

第一,今天是一個自媒體時代,是一個材料豐富,社會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完全可以藉助網絡平臺和多媒體教學的有效結合,從而增強我們自身教學的趣味性,讓歷史課堂的史料不僅僅有文字性的,還有漫畫、視頻、語音,甚至於老師自己的微課等,讓學生的目光能夠聚焦在每一節課堂。同時,我們也要從自身出發,擴大自己的閱讀量和閱讀面,不僅要注意積累知識的深度,也要注意廣度,讓我們的歷史教學用語更加的豐富,同時增強我們自身教學的幽默感,把學生從娛樂中吸引到學習中來。

第二,針對孩子們知識儲備弱這一點。我們可以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根據學習的需要進行知識的補充,這個補充不僅要能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同時也要儘可能的擴大他們的知識儲備面,從而讓他們的思考從單一的角度,逐漸擴大走向多元化、多角度化,讓孩子的思,維得到有效拓展,提升他自身的學習力。當然,在學生興趣提升之後,我們也可以鼓勵他課下閱讀,變被動接收爲主動獲取,讓他自身的閱讀興趣和閱讀量以及閱讀能力都有所提升,爲以後的歷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通過教學中的觀察,我覺得有很多孩子學習能力弱,不僅是語文功底不紮實,從歷史角度來看,也需要我們歷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補充和調整。首先,注重概念術語的解析,很多小孩反應學不懂歷史,其實僅僅在於一些專業的概念術語束縛了他們的思考,他們讀不懂這些詞,就看不懂意思,就更不要談理解了。所以我們可以在課堂當中,通過貼近生活、貼近孩子的語言、事例去解析一些概念術語,從而降低孩子的閱讀難度。另外,精心設問也是有必要的。好的設問不僅有利於學生讀懂這段材料,而且可以起到引導性的效果,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讓他們自己主動去分析和提煉有效信息,在增強他們的閱讀力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興趣。當然還有一個問題,現在的歷史材料非常的豐富,但是有些歷史事件或歷史問題是通過修飾性的用語來表述的,對於頻繁出現的形容詞、代詞等,孩子們經常看完一臉懵逼,不知道材料在說什麼東西。那麼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給孩子多角度的,多方面的提醒,讓他們學會設問詞的轉化,將修飾性的語言轉變爲我們具體的歷史事件或知識,這樣就可以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從而也有利於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當然就能夠有所提升。

第四,我們在前面也說了,歷史知識是注重邏輯關係的,每一個知識點之間都是有着一定的聯繫的,所以我們要做好這一點,強化孩子的遷移能力,就必須在專題複習或單元導入的過程當中多下工夫。比如說我們可以通過繪製思維導圖的方式,增強孩子對於事件內在聯繫的一種理解。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設置活動的方式,讓孩子說一說,練一練,來增強他們對於事件之間內在聯繫的一種理解和運用。更爲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一定要注重事件內在聯繫的引導與分析,讓孩子從平時的學習當中形成一種習慣。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遷移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當然以上的言論可能還有不成熟的地方,也僅僅只是基於本校的學生產生了一些思考。我相信,只要我們在平時的工作當中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我們的教學能力肯定會有所提升,同時孩子們的歷史學習也會得到充分的改善,把教授知識變爲培養能力,讓孩子即使走向社會,也能夠繼續學習。當然這條道路還很漫長,需要我們不斷的堅持,不斷的學習和調整,作爲老師,我們也應當義不容辭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