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盼》教學設計3篇

《盼》教學設計1

《盼》教學設計3篇

教材分析:

《盼》是六年級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選自作家鐵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說《夜路》,是一篇兒童文學類的小說。作者以孩子的視角,記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願望實現——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課文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對雨天的渴盼,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樂,這篇課文爲我們呈現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畫面,文中的“我”心底的渴盼更能觸動孩子們的心靈,表現了童真童趣。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故事情節,釐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產生的“盼”。

3.抓重點詞句,感受“我”因雨衣而產生的渴盼、急迫、無奈、快樂的心情。

4. 通過捕捉環境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對話等描寫,感受“我”的情感變化,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的情感變化,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回味。

2.體會作者在寫法上的特點。(通過抓住“我”的心理、語言、動作的描寫,感受“我”的情感變化。)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核心問題:作者如何圍繞一個“盼”字展開描寫,表現小主人公的情感變化?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齊讀課題

1.師: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純真的,童年的樂趣一定會深深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童年時,我們的心底裏總藏着自己的一點點渴盼,渴盼着穿上漂亮的衣服,渴盼着好玩的玩具,渴盼着和媽媽外出遊玩……作家鐵凝小時候又有怎樣的渴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她寫的一篇文章——《盼》。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3.作者簡介。(課件出示鐵凝的圖像。)

鐵凝:1957年生於河北趙縣,當代著名作家。主要著作:《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哦,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總計300餘萬字。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激發了學生對文本學習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並畫出生字詞,注意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3.快速默讀課文,試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研讀文本,加深感悟

研讀第一部分

1.請同學們朗讀1、2自然段,思考:媽媽給“我”買的雨衣是什麼樣子的?從哪裏能看出“我”對這種雨衣的喜愛?

2.交流。

(1) 雨衣樣子的介紹。

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這段文字介紹了什麼?(介紹了雨衣的顏色和樣式,還介紹了這種樣式的好處。)

(2) “我”對雨衣的喜愛。

(3) “我”對雨衣的喜愛從哪些文字可以看出來?根據學生回答,出示:

a.我立刻抖開雨衣就往身上穿。

b.我一邊想,一邊在屋裏走來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響。

直到媽媽一聲喊:“蕾蕾,你瘋了嗎?嫌身上沒長痱子嗎?”我才趕緊把雨衣脫下來。摸摸後背,襯衫已經讓汗水浸溼了,渾身涼冰冰的。

師:“我”對雨衣的喜愛主要是通過什麼描寫表現出來的?(動作描寫。)師:“襯衫已經讓汗水浸溼了,渾身涼冰冰的。”說明了什麼?

小結:這段文字寫出了雨衣的樣子,以及“我”對雨衣的喜愛之情,爲下文寫“我”對雨天的渴盼做好了鋪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讀書發現問題,並學會探究文本,從簡簡單單的文字裏感受“我”對雨衣的喜愛之情,爲下文的教學做好準備。

四、總結感悟

板書設計:

16盼

鐵凝

雨衣的樣子顏色、樣式

“我”對雨衣的喜愛動作描寫

《盼》教學設計2

一、課文內容分析

《盼》選自作家鐵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說《夜路》。作者以孩子的視角,敘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買醬油穿雨衣、如願穿上新雨衣的經歷,全文脈絡清晰,行文流暢。通過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詳細、具體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變化,表現了童真童趣。

課文內容很好體現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以“新雨衣”爲線索,圍繞一個“盼”字,展開敘述,並詳細描寫了盼下雨、盼外出、盼雨停等事件。

按照起因、經過、結果,可以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寫媽媽送給“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別喜歡,開始盼着下雨,穿雨衣。主要通過描寫“我”的心理和動作,表現“我”對雨衣的喜愛和盼望下雨的心情。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寫“我”好不容易等來下雨,卻沒能如願穿上雨衣。作者抓住了“我”的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細緻刻畫了“我”對穿上雨衣的期盼。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寫第二天下雨,“我”如願穿上雨衣。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出願望實現的喜悅和興奮。

課後題也緊扣語文要素設計,第一題突出中心意思“盼”,第二題學習在圍繞中心選擇事例的基礎上,怎樣將重要部分寫得具體生動。

二、學情分析

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盼”的心情和“穿雨衣”的經歷,學生也都非常熟悉,所以不難理解文章的內容。但是不能準確把握作者是如何圍繞“盼”爲中心展開敘述,又選取了哪些不同事例表達中心,這也是學生在習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所以,通過閱讀學習習作的方法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三、教學目標

1.會寫“袖、篷”等13個字,會寫“斗篷、情況”等13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是如何選取事例,圍繞中心意思寫的。

3.感受課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動寫具體、寫生動,說出這樣寫的好處。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是如何選取事例,圍繞中心意思寫的。

2.感受課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動寫具體、寫生動,說出這樣寫的好處。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預學,檢查字詞

1.同學們,你們有過這樣的心情嗎?師板書:盼。

2.學生分享盼的經歷,交流當時的心理感受。

3.放聲朗讀課文,看看文中的“我”在盼什麼?他當時的感受如何?

(生自由讀)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談話和自由朗讀,拉近學生和作者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自學課後生字表,小組分享重點字詞。

指導書寫:篷、嚷、醬三個字。

注意提醒:“瘋”和“脣”師半包圍結構,豎撇要長一點。“篷”是上下結構,“竹字頭”要寫的寬,並於同音形近字“蓬”對比,區分不同的意思和用途。“醬”字筆畫多,不要漏寫“酉”部的橫。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字形,在小組活動中互相學習。】

5.讀準字音。

窸窸窣窣 瓦藍瓦藍 瓶瓶罐罐 滿滿當當

悶雷 嘟囔 瞟窗外 燜米飯 瑪瑙

厚墩墩的雲彩 明晃晃的玻璃 甜絲絲的雨點兒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讀準字音,積累詞語。】

6.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二、理清脈絡,把握主要內容

(一)梳理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寫媽媽送給“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別喜歡,開始盼着下雨,穿雨衣。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寫“我”好不容易等來下雨,卻沒能如願穿上雨衣。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寫第二天下雨,“我”如願穿上雨衣。

(二)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簡要複述

文章記敘了“我”得到了一件特別喜歡的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並最終如願穿上新雨衣的經歷。

三、聚焦起因,感受喜愛

1.從哪兒能感受到我對這件雨衣的喜愛呢?

2.品讀1~3自然段,從雨衣的外形、我的動作、我的期盼,交流我對雨衣的喜愛。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文中的“我”特別盼望什麼嗎?誰能帶着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齊讀課題“盼”。我是如此喜愛這件新雨衣,課文是如何把“我”盼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的呢?

二、品味“盼”的心情

(一)出示自學提示

找出文中具體描寫“盼”的小事件,用批註的方式寫下自己的感受。

小組交流,品讀、體會,領悟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意思寫的。

(二)小組彙報

小組成員在彙報中,通過朗讀,結合文章內容談感受,並於老師、同學們進行交流。

預設:

1.得到雨衣盼變天。

“每天放學路上我都在想:太陽把天烤得這樣幹,還能長雲彩嗎?爲什麼我已有了雨衣,天氣預報就總是‘晴’呢?”

心理活動描寫。老天似乎在和我作對,越是不下雨,我對下雨天的期盼就更加急切。

2.下起雨來盼外出。

(1)放學下雨格外興奮。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卻放慢了腳步,心想,雨點打在頭上,纔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心理活動描寫。我當時會想些什麼呢?爲什麼雨點打在頭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我興奮地仰起頭,甩打着書包就大步跑進了樓門。”

動作描寫。一般人遇到下雨,都會加快腳步、捂住頭快步走,“我”爲什麼會這樣做呢?想象當時的情境,你們會怎樣呢?

(2)藉故外出。

①關注對話。

分角色朗讀5~15自然段,交流體會心情。

②關注提示語。

興奮:“我嚷着奔進廚房。”

失落:“我嘟囔着,心想,你怎麼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央求:“我央求着。”

不甘:“我一邊說,一邊用眼瞟向窗外,生怕雨停了。”

③關注藉口:買醬油、燉肉。

3.窗前看雨,雨後盼雨。

(1)窗前看雨盼雨停。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張望着。望着望着又擔心起來: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還有雨可下嗎?最好還是留到明天吧!”充滿童真的想法,充滿對雨天的期待。

(2)雨後想象盼下雨。

“四周一下子變得那樣安靜……”

難道作者知識在寫雨後的景色嗎?想象此時此刻,“我”的心理活動。

三、終盼雨來,穿上雨衣

第二天早晨,雨終於被我盼來了,那一刻我竟然感覺這雨點是甜的。誰來帶着我們感受一下?

1.請生讀課文。

2.體會穿上雨衣前後的興奮和喜悅。

(1)下雨時的興奮。

(2)穿雨衣時的如願以償。

抓住動作的描寫,感受“我”穿上雨衣時的興奮心情。

(3)雨點兒的跳躍。

雨點兒真的會“起勁地跳躍”嗎?作者爲什麼這樣寫呢?

文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描寫,找一找,作者是在接着景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四、梳理內容,歸納方法

課文圍繞“盼”寫了好幾件小事例: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師生一起藉助板書,一邊回顧內容,一邊梳理。)

其中,“盼穿雨衣”敘述的最爲具體、詳細,寫了:放學下雨、藉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後看景。(師生一起藉助板書,一邊回顧內容,一邊梳理。)

在圍繞一個意思表達時,要將重要部分寫得詳細些、具體些,才能夠給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盼》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盼》是六年級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選自作家鐵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說《夜路》,是一篇兒童文學類的小說。作者以孩子的視角,記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願望實現——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用細膩的語言描述了小主人公情感和心理的變化,表現了童真童趣。

【教學目標】

1.疏通重難點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故事情節,釐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產生的“盼”。

3.通過捕捉環境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對話等描寫,來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變化。

【教學重難點】

通過捕捉環境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對話等描寫,來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變化。

【教學過程】

核心問題:作者如何圍繞一個“盼”字展開描寫,表現小主人公的情感變化?

一、導入

【由標題“盼”字導入。】

“盼”字是什麼意思,從目從分→眼睛黑白分明→直勾勾地看,眼巴巴地看

→內心的渴望→每一個“盼”的背後都有一個願望,那麼本文的小主人公蕾蕾,她“盼”的是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以“盼什麼?”爲主問題,引導梳理出文章結構。】

問題 預設回答 設計意圖

主人公蕾蕾“盼”的是什麼呢?

晴天多好啊,盼下雨幹什麼呢?下雨穿雨衣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嗎?有什麼可盼的?(一般我們盼的事情,都是特別的、喜歡的或者是新鮮的)——插入作者的寫作背景

哪裏可以看出雨衣的特別?哪裏可以看出我很喜歡? 盼下雨

盼下雨穿雨衣

新雨衣很特別(怎麼、竟然、不像)

我很喜歡(立刻,抖開)

文中第1、2節

新雨衣那麼獨特、我那麼喜歡,所以我開始盼下雨,盼下雨穿新雨衣。

給大家2分鐘時間,快速閱讀全文,看看作者圍繞“盼”字,寫了哪些事。梳理一下情節,劃分一下段落。 找出文章圍繞“盼”寫的幾件事情:

開始盼變天

盼到下雨卻未能出門

盼到雨繼續下終於如願以償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以“怎麼盼?”爲主問題,引導關注主人公的情感變化。】

問題 預設回答 設計意圖

新雨衣那麼獨特,“我”那麼喜歡,所以開始盼下雨穿新雨衣,那麼“我”是怎麼“盼”的呢?在這個“盼”的過程中,“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請大家以小組爲單位,自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

【閱讀指導】回憶:文章可以藉助什麼來表達人物的情感呢?

板書學生提出的表達人物情感的詞。

人物(心理、神態、動作、對話)、環境、其他(修辭、標點、句式等)

1、2節由老師帶領,引導學生解讀文章,剩下部分。由學生自主研讀,結合學過的閱讀技巧,和前三節的示範,嘗試體會文中“我”的情感變化。

回顧全文,嘗試結合“我”的情感變化,給“我”畫一個心電圖。

正是因爲情感的高低起伏,充滿變化,纔會讓人印象深刻(結合前文介紹的,作者成年時以兒童的視角記述這個故事,不是別的,而是這件事,必有它的特別之處,讓人印象深刻。)才更加真實動人。整篇文字的背後,其實作者還想表達屬於孩子的那一份童真童趣。也希望大家能永葆一份好奇心,永葆對生活的熱情,永葆這一份童真童趣。 高低起伏。見板書。 引導學生感受“盼”的過程,心情是複雜的,是跌宕起伏的。

四、作業

1.本文題目爲《盼》,若改爲《我的新雨衣》,你覺得是否合適?請說說你的理由。

2.請以小組爲單位,嘗試改成小課本劇,並演繹出來,下節課展示。

二、教學實錄(精彩片段

難點突破 

教師出示問題: 

1.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是通過哪些具體事例來寫“盼”的。 

2.        課文哪些地方具體描寫了“盼”這一心理活動?選出你認爲最生動的兩處,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學生思考,討論。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文是通過哪些事例來寫“盼”的? 

生:我看出了一個地方,就是第三自然段,這段的開頭就說“我開始盼着變天。” 

師:盼着變天,實際上是盼着做什麼? 

生:盼着穿新雨衣。 

師:這一自然段裏面,描寫作者心理活動的地方誰來讀一讀? 

生:太陽把天烤得這樣幹,還能長雲彩嗎?爲什麼我一有了雨衣,天氣預報總是“晴”呢? 

師:這裏用了兩個問句,爲什麼要用問句,直接說天上不長雲彩,天不下雨好不好? 

生:不好,這樣說更能表現作者當時的心理活動。 

師:如果你是小作者,你會怎樣埋怨老天呢? 

生:我也會用問句,老天呀,你怎麼就是不下雨呀? 

師:對,一定是這樣的。誰還能看出寫“盼”的事例? 

生:大晴天的穿雨衣也算。 

師:對,這當然是“盼”,作者說爲了穿雨衣,她竟然熱了一身汗。“盼 ”的心情可真是急切呀!那還有什麼地方能看出作者在“盼”呢? 

生:有一天,隨着幾聲悶雷,頭頂上真的落上了幾個雨點兒。我興奮地仰起頭,甩打着書包就大步跑進了樓門。 

師:你能說一說從哪幾個詞語中最能看出作者的興奮勁兒嗎? 

生:甩打、大步、跑。 

師:你注意到了,真不錯。大家想一想,我們遇到了興奮的事情會是怎樣的表現呢?(跳起來)大家繼續說。 

生:我覺得作者和媽媽對話的那一部分都能看出作者“盼”的心情。 

師:作者是找種種藉口想出去,媽媽看透了她的心思,不想讓她出去,於是就有了這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我們請兩位同學來表演一下好不好?誰來演媽媽,誰來演蕾蕾? (兩名學生練習對話) 

師:從這一部分我們都看出了蕾蕾一心想穿新雨衣,於是就說想去打醬油、燉肉、爸爸說要燉肉,但是媽媽卻說自己把醬油帶回來了、不燉肉,最終我也沒得到媽媽的允許,只能是看着外面的雨,心裏乾着急。下面同位同學分角色來讀一讀這一段。 

師:大家都很投入,一定體會到蕾蕾當時“盼”着出去的急切心情了。還有表現“盼”的地方嗎? 

生:蕾蕾希望雨先停下,等明天再下,這是不是“盼”? 

師:同學們說一說,這是“盼”嗎? 生:“盼”着雨停下,“盼”着明天下,自己就可以穿雨衣了。我覺得這裏也是寫的“盼”。 

師:對,太對了,分析得頭頭是道。 

生:接下來的地方還是“盼”的一個表現,蕾蕾看見雨後的景色,想象着雨點淋在雨衣上的情景。因爲“盼”所以纔會這樣想。 

師:我們也有很多的“盼”,很多時候夢裏還會出現,你有這樣的體驗嗎?能和大家說一說嗎? 

生:我一直盼着放風箏,好幾次都夢見自己在草地上放起了風箏,飛得好高好高,後來我都看不見了。 

師:你這是“盼”飛心切呀!其他同學還有想說的嗎? 

生:我一直想有一個卡丁車,在外面一看見有人玩卡丁車,我就走不動,總要看上一會兒。 

師:你這是“盼”駕心切,哈哈!剛纔我們先從課文中找到了蕾蕾的“盼”穿新雨衣的幾件事,然後有幾位同學又講出了自己心中的“盼”,應該知道:寫文章要圍繞中心意思選擇事件來寫,寫最能表現中心的事例,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纔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找一找描寫“盼”這一心理活動的地方。心理活動就是心裏的想法。大家說一說吧! 

生:每天在放學的路上我都這樣想:太陽把天烤得這樣幹,還能長雲彩嗎?爲什麼我一有了雨衣,天氣預報總是“晴”呢? 

師:這兩句話是心理活動描寫。蕾蕾認爲老天在和自己作對,故意不讓自己有穿雨衣的機會,你們怎麼看? 

生:當然不是作對,只是蕾蕾一心“盼”着穿雨衣,太着急了,就認爲是老天不給機會。 

生:以前“晴”的天氣很多,因爲沒想穿雨衣,所以沒在意。 

師:說得真精彩,比我說的還好,了不起! 

生:心想,雨點兒打在頭上,纔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師:一般人都怕下雨,可蕾蕾說雨點兒打在頭上是最美的事。我們從此處可以看出蕾蕾是多麼“盼”呀! 

生:你怎麼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師:窗外有什麼?(下雨了)向窗外看一眼有什麼用?(知道外面下雨了。)知道又會怎樣呢?(也許會同意讓我穿上雨衣去外面玩一會兒。) 

生:可雨點要是淋在淡綠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瑪瑙還好看。 

師:這也是蕾蕾的心理活動,她一心想着穿新雨衣的事情。 

生:還有一處: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還有雨可下嗎?最好還是留到明天吧。 

師:雖然我們知道這種擔心實在沒必要,但這個句子逼真地寫出了一個孩子天真的想法,她太想穿新雨衣了。 

師:這些心理活動描寫有什麼好處呢?能更好地刻畫人物,表達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同學們以後在寫人或記事的文章中也要學習這種寫法。

標籤:教學